书城哲学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2254500000017

第17章 易经怎么解:用心理学破译六十四卦(13)

在上面的故事中,汉武帝控制不住自己对李夫人的喜爱,大臣们都知道汉武帝卜卦的目的并不真是为了决定打不打匈奴,而是为打匈奴找理由,也都知道汉武帝心里那个可以挂帅的最佳人选是谁,只不过是想借他们的口说出来而已。于是,在“伐匈奴吉”成了必然的结果后,贰师将军李广利为帅也就是必然的了。大家这样说,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李广利是汉武帝最心爱的李夫人的哥哥。

尽管爱慕这个女人,但关系到自己的皇权和生命的时候,愤怒还是让汉武帝失去了理智,居然在李广利出征期间,拘捕了他的家人。李广利听到这个消息,最初是不知所措,然后决定立功赎罪,但他盲目冒险导致全军覆灭后,在毫无退路的状况下,只得选择投降。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李广利的最终下场,其实是因为汉武帝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间接造成的。

#29.坎卦:有孚,维心亨。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

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

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坎之时用大矣哉!

【解译】《易经》中各卦卦名前皆不加字,但坎卦前特加习字,有两个意思:(1)习,重复,谓上下皆坎,重重险陷之义。(2)习,学习,习之不已,人之行险,先须熟悉其事,乃可履险如夷,行而可通。坎卦与大过卦含义相反,大过是阳之过,阳刚过多而排斥阴柔;坎则是阳之陷,一阳陷于上下二阴之中,有坑陷、险陷之意。习坎就是重重险陷。坎为水,双坎相重,水流不息而未尝见其盈,即便遇到险阻也不失去信心而断流。只有性格刚健能行中道,才会诚信维系于心,获得亨通。君子的德行被人崇尚,所往必能成功。天以险而成其高明,地以险而成其薄厚,国以险而成其强大。坎之时用太重大了!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解译】洊(音jiàn),再次。君子者观察坎卦水行有常、流水有恒之象,悟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熟悉政教之事,充实自己。

初六,习坎,入于坎,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解译】窞(音dàn),指坎中小坎,坎之深者。初六阴柔失位,处重险之下,上无所应,不依正道而行,其陷益深,故有凶灾。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解译】小,指阴柔,又喻小事、小处。九二处重险之中,而未能得出;然其阳刚居中,故求而小得。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解译】来之,犹言来往。险且枕,指罹险而难安。枕,止。六三阴柔不中正,处上下坎之际,前险而后又止于险,其陷益深,故终无功而不可用。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解译】簋(音guǐ)贰,指二簋之食。簋,黍(音shǔ)稷盛器。缶(音fǒu),一种陶制乐器。约,节俭,指奉上之物。牖(音yǒu),窗户。坎为水为流动为变通。六四阴柔得位,上承九五阳刚,处刚柔之际,身陷险中,须以灵活变通的办法求九五相助脱险。故六四只是准备了酒一樽、食品两簋及敲击瓦缶所发出的乐声等至为俭约的祭品,而九五则通过窗户接纳这些东西。因六四诚敬之心已达,故终无咎。

九五,坎不盈, 既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解译】祇,同坻,水中高地。九五虽居至尊中正之位,但尚未发扬光大,水中高地已被挖干,但坑穴并没有被填满,不过虽然如此,但并无咎害。

上六,系用徽, 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解译】系,缚、捆绑。徽(音huīmò),皆绳索名,三股曰徽,两股曰。寘,同置,囚禁之意。丛棘,即重坎,指牢狱。上六违反正道,被绳索捆绑,而囚禁于丛棘多险之牢狱中,历经三年而不能脱险,当然凶险。

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把自己变得更强大

坎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九卦,下坎上坎,同卦相叠。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所幸上下是阴爻,中间是阳爻,阴虚阳实,象征因诚信而能豁然贯通。明孝宗弘治年间,时任田州知府的孔镛就是因为善用此卦,解决了他上任后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麻烦。

田州是一个民族杂居区,长期以来,当地的侗族民众与官府发生过多次冲突。孔镛到田州后不久,他属下的军队外出执行任务,侗族民众趁田州城内空虚,突然发生暴乱。听说侗族百姓举着锄头扁担声势浩大地驻扎在城外、把州城包围了,城里的官员乱成一团,有的建议赶紧关上城门,有的建议马上去临近的州县借兵。

此时的情形,让孔镛如同坠入了一个坎卦。如何才能转危为安呢?孔镛短暂地思考了一会儿,毅然说:“现在,田州是一座孤城,如果坚守,内部空虚,难以持久;如果借兵,更是远水难救近火。最好的办法,是我亲自去见他们。”

城中官员闻言,面面相觑。孔镛只身一人,独自通过大开的城门,走向城外不远处侗族百姓临时搭建的军营,然后径直找到这次暴乱的侗族首领,告诉他们,自己是刚来此上任的本州太守孔镛,知道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饥寒交迫,才不得不聚集起来苟且活命,只是前任官员不能体谅到这一点,动不动就派军队镇压,想把他们剿尽杀绝,才致使事情越来越复杂。自己现在奉朝廷的命令来做他们的父母官,绝不会杀害他们。如果他们愿意放下武器,以往的罪过都将被宽恕。孔镛说完这番话,还建议,如果他们愿意,就把孔镛送回州府,然后领粮食和布匹回家,以后不要再出来抢掠;如果他们不愿意,可以把孔镛杀掉,但真这样做的话,很快就会有官军来兴师问罪,后果便不堪设想了。

侗族首领听了这个合情合理的建议,表态说,要是孔镛真的能像刚才讲的那样体恤百姓,就是百姓的福气。如果他们能好好生活,怎么还会滋事呢?

双方说定后,孔镛当晚便住在临时军营里和侗族百姓交流、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天回到州城,发给侗族百姓粮食和布匹。侗族百姓于是再三道谢,各自回家,从此安居乐业。

竖在你面前的栅栏越高,你跳得也越高;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把自己变得更强大——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跨栏定律”。

和很多心理学概念一样,“跨栏定律”也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机能更强。为此,阿费烈德特地撰写了一篇颇具影响的论文,从医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患病器官因为和病毒作斗争,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强。假如有两只相同的器官,其中一只器官死亡后,另一只器官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使健全的器官变得更加强壮。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在一个文人成长为一个政治家的过程中,依然看到了这个“跨栏定律”。孔镛是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的进士,不折不扣的文人。十年寒窗,他面对的是书;中进士当官后,他面对的是人,而且不是一般的人,其中包括暴民。

故事中,孔镛在做出决定之前,有一个短暂的思考过程:坎卦有临危不乱、逢凶化吉的寓意,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但凡百姓有一条活路,又哪里会抛家舍命去抢掠呢?于是,他“单刀赴会”,表现了自己的镇定和坦诚。孔镛一生具有卓识的远见,屡建边功,历任都昌知县、高州知府、广西按察使、贵州巡抚、右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等职。

#30.离卦:利贞,亨。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解译】牝,雌性之牲畜。离者,丽也,附丽、附着之义,离卦象征附丽。附丽的原则在于守持正道,如此才能亨通。附丽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日月附丽于天而动而明,百谷草木附丽于大地而生而长,君臣上下皆有明德而处乎中正,则可以成天下文明之化。六二、六五位阴柔之爻居上下卦的中位,象征人有柔和之德,附丽于正道。卦辞“畜牝牛”是讲,牛为温顺的动物,牝牛则是温顺又温顺之物。以此象征人在确定了正确的附丽对象后,若能修养成如同母牛那样的温顺的品格,任劳任怨,定会吉祥。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解译】明两作,同一个明出两次,是作而又作,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比喻人的光明相续不已。离为火、为日、为明,其上下二体相连,象征光明相续而起,光耀不息,普照四方。大德之人如明君、如圣人,应效法离卦,以永续不绝之明德,感化天下,抚育万民,无所偏私。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解译】履错然,指身处于万事纷乱错杂之时。初九在依附之初,诸事

纷乱错杂,容易使人不知所措而出错,惟其谦卑处下,敬慎处事,则能免咎。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解译】黄在五色里为中之色,象征中道,有信之义。六二阴柔中正,以黄色依附于物,诚信文明,至为吉祥。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解译】昃(音zè),指日已过中而偏西。缶,瓦制之乐器。大耋,极言其年老。耋(音dié),年八十曰耋。九三太阳西斜,仍然依附在天空,因依附不得其时而难以保持长久。这时,如果不能击缶而高歌,乐天知命,就会难免自怨自艾,徒然悲伤了,如此当然凶险。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解译】九四突然而来要依附于六五,但却不被容纳,如同火之骤起,熊熊燃烧,进而有被烧死,抛弃之象。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解译】涕沱若,泪流满脸之状。戚嗟若,忧伤叹息之貌,六五依附于王公的尊位,能居充知惧,泪流满面,忧伤叹息,最终获得吉祥。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获匪其丑,大有功也。

【解译】折首,指擒其魁首,或指取敌人首级。匪其丑,非其同类,指不愿亲附异己。丑,类。上九君王出兵讨伐不愿依附者,整顿邦国,嘉奖打败敌人首领的人,俘获异己,这样做没有咎害。

凭风借力:最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辛弃疾和党怀英少年时都在颇负盛名的亳州名士刘瞻门下求学,是形影不离的同窗好友:在学堂里,二人谈经论道,你来我往;出了学堂,二人一起去畅游泰山、灵岩。据《宋史列传》记载,有一天,两人谈到完成学业后的打算,因为当时南宋与金国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所以,辛弃疾和党怀英对继续留在金人统治的家乡、还是去南宋收复故土失地做了一番讨论后,决定为了前途各卜一卦。结果,党怀英卜得坎卦,辛弃疾卜得离卦。此后,二人果然走上不同的政治道路:辛弃疾抗金南下,力图恢复中原;党怀英仕金入朝,逐步做上高官。

离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卦,离下离上,同卦相叠,卦义是指天地万物要想存在,都必然有所依附,而只有当依附的对象正当的时候,才可能顺利亨通,意即具备柔顺的德行,凭风借力,化险为夷。历史上因为利用此卦化险为夷的人很多,除了辛弃疾,汉代的陈平也是其中一个。

公元前195年,正患重病的高祖刘邦听说燕王卢涫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之后不久,有人在高祖面前告状,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刘邦百年之后图谋不轨。高祖一向对吕后干预朝政不满,一听这话,就决意临阵换将,让陈平带着大将周勃前往樊哙军中传诏,而周勃则藏在车里,等到了军营里,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陈平、周勃动身后,一路上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樊哙可不是能随意撼动的人呀!他是高祖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又是吕后的妹夫,皇亲国戚,位高爵显;况且,高祖是在气头上做出的这个决定,万一他后悔了怎么办?再说高祖病得这么厉害,吕后又一向专权,此一去,往返之间局势又会怎么变化呢?

如杀樊哙,得罪吕后;如不杀,违反皇命。怎么办呢?左右为难的时候,陈平想起了离卦中的“凭风借力”,决定借吕后之力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先命人筑起一座传旨的高台,又派人持节去叫樊哙。待樊哙骑马赶来接诏时,将其拿下钉入囚车。然后,周勃赶到中军帐代替樊哙,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

走到半路,一行人遇到使者传诏,说高祖已经驾崩,让陈平屯戍荥阳。陈平当然没有直接去荥阳,而是按照原计划回到京城,跑入宫中,跪倒在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吕后在旁边听得仔细,自然心生宽慰,不久便拜陈平为郎中令。

能够凭风借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但是,同样是凭风借力,如果没有柔顺的德行,就不可能顺利亨通。

辛弃疾是北宋著名词人,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公元1140年他出生时,金人吞灭北宋已经十三年了。他出生的第二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以西起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东至淮河中流为界,宋割唐州、邓州全部及商州、秦州之半给金国。当年年底,民族英雄岳飞遇害。辛弃疾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高祖辛师做过儒林郎,曾祖辛寂做过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做过朝散大夫、知开封府第,父亲辛文郁受赠过中散大夫。因为父亲早逝,辛弃疾是由祖父辛赞抚养成人的。辛赞是个很有男子气概的人,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之心,对军事也很有研究,这对辛弃疾一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辛弃疾的南归是早已有的想法,不过这次占卜让他更坚定了决心而已。

在汉初外戚专权的复杂政治环境中,老一些的文臣武将或者死于战乱、或者死于内部斗争,活下来的不多,而活下来还能身居高位的就更少。所以,陈平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凭风借力,自保而且保住他人,真是太难得了。

#31.咸卦:亨,利贞。君子以虚受人

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解译】《易经》六十四卦是个完整整体,起于万物的开端乾、坤两卦,终于万物的结局既济、未济两卦。其中,上经起于乾、坤,终于坎、离,论述的是天道;下经起于咸、恒,终于既济、未济,论述的是人道。咸为下经之首卦,讲的即是男女之间的感应。咸,感也。不曰感而曰咸是因为咸为无心之感。咸卦由上兑下艮组成,兑为少女,又是阴柔、喜悦之义,艮为少男,又有阳刚、笃实之义。男子谦下而又笃实地向女子求婚,引起女子的喜悦,这即是阴阳二气互相感应而互相亲近的体现,如此则亨通。男女相恋,利在贞正自守,情感专一不二,婚姻之道乃成。天地阴阳二气相感而万物化育生长,圣人以其德行感化人心而天下太平。观察此类互相感应的现象,天地万物的情状也就可以知晓了。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解译】天下至静而虚者莫如山,惟山以虚,翕受泽气,君子者观察咸卦当悟知应虚怀若谷,受纳万物,广结善缘,无所遗弃,以此感人则莫不皆应。

初六,咸其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