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子
2249000000103

第103章 轻重甲第八十(2)

管子曰:“阴王之国③有三,而齐与在焉。”桓公曰:“此若言可得闻乎?”管子对曰:“楚有汝、汉之黄金,而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阴王之国也。且楚之有黄金,中齐有菑石也。苟有操之不工,用之不善,天下倪而是耳。使夷吾得居楚之黄金,吾能令农毋耕而食,女毋织而衣。今齐有渠展之盐,请君伐菹薪,煮水为盐,正而积之。”桓公曰:“诺。”十月始正,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召管子而问曰:“安用此盐而可?”管子对曰:“孟春既至,农事且起。大夫无得缮冢墓,理宫室,立台榭,筑墙垣。北海之众无得聚庸而煮盐。若此,则盐必坐长而十倍。”桓公曰:“善。行事奈何?”管子对曰:“请以令粜之梁、赵、宋、卫、濮阳。彼尽馈食之也。国无盐则肿,守圉之国,用盐独甚。”桓公曰:“诺。”乃以令使粜之,得成金万一千余斤。桓公召管子而问曰:“安用金而可?”管子对曰:“请以令使贺献、出正籍者必以金,金坐长而百倍。运金之重以衡万物,尽归于君。故此所谓用若挹于河海,若输之给马④。此阴王之业。”

[注释]

①屦缕之甿:以编草鞋谋生的贫民。②鞒(qiáo):草鞋。③阴王之国:大地资源富饶的国家。④马:同“码”,筹码。

[译文]

桓公担忧北郭百姓的贫苦生活,召唤管仲询问说:“居在北郭的都是编织草鞋的贫民,又以种菜为重要收入来源,有方法帮助他们么?”管仲答复说:“请下令:有百钟存粮的富家不能做鞋,有千钟存粮的富家不能经营菜园,居在城郊三百步以内的家庭不能自种蔬菜。这样失业的人家就能够得到帮助,北郭的贫民就能够打开产品销路。他们的劳动成果和菜园收入,都将因此有十倍的大利。”

管仲说:“拥有地利的国家有三个,齐国也在当中。”桓公说:“你这话能讲给我听听吗?”管仲答复说:“楚国有汝汉的黄金,齐国有渠展产出的盐,燕国有辽东产出的盐,这是拥有地利的国家。而且楚国拥有黄金,等于齐国拥有蔷石。假如做工不精,应用不当,天下也会看不起,不会以之为贵的。假如让我管夷吾占有楚国的黄金,我能使农民不用耕作就有饭吃,妇女不用纺织就有衣穿。现在齐国占有渠展出产的盐,请求国君下令砍柴煮盐,然后由政府收缴而储存起来。”桓公说:“好。”从十月开始收缴,一直到正月,共有盐三万六千钟。因此召见管仲询问说:“怎样使用这些盐呢?”管仲答复说:“孟春已经到了,农事即将开始了,下令大夫不能修理坟冢,修造房屋,建筑台榭,建筑墙垣,下令北海的人们不可聚众煮盐。这样,盐价必定会上涨十倍。”桓公说:“好。然后怎么做呢?”管仲答复说:“请发令把盐卖到梁、赵、宋、卫和濮阳等地,他们都是依赖输入食盐为生的国家。没有盐人就会浮肿,针对以防守为主的国家,用盐非常严重。”桓公说:“好。”因此下令把盐卖出去,共获得黄金一万一千多斤。桓公又召唤管仲询问说:“怎样使用这些黄金呢?”管仲答复说:“请下令凡是朝贺献礼或上交赋税的都一定要使用黄金,金价将上升百倍。使用黄金的高价收入,来购进各种物资,一切财富就全都归属君上了。所以,这就是所谓用财像从河海中取水似的丰富,又像连续地送来计算钱数的筹码一般。这就是大地资源富饶国家的事业。”

管子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非君之所赖也,君之所与。故为人君而不审其号令,则中一国而二君二王也。”桓公曰:“何谓一国而二君二王?”管子对曰:“今君之籍取以正①,万物之贾轻去其分,皆入于商贾,此中一国而二君二王也。故贾人乘其弊以守民之时,贫者失其财,是重贫也;农夫失其五谷,是重竭也。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恒公曰:“此若言何谓也?”管子对曰:“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藉之,因此给之。私爱之于民,若弟之与兄,子之与父也,然后可以能财交假也。故请取君之游财,而邑里布积之。阳春,蚕桑且至,请以给其口食筐曲②之强。若此,则丝之籍去分而敛矣。且四方之不至,六时制之:春曰倳耜,次曰获麦,次曰薄芋,次曰树麻,次曰绝菹,次曰大雨且至,趣芸壅培③。六时制之,以给至于国都。善者乡因其轻重,守其委庐④,故事至而不妄。然后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故事再其本,则无卖其子者;事三其本,则衣食足;事四其本,则正籍给;事五其本,则远近通,死得藏。今事不能再其本,而上之求焉无止,是使奸涂不可独行,遗财不可包止。随之以法,则是下艾民。食三升,则乡有匮食而盗;食二升,则里有匮食而盗;食一升,则家有匮食而盗。今操不反之事⑤,而食四十倍之粟,而求民之毋失,不可得矣。且君朝令而求夕具,有者出其财,无有者卖其衣屦,农夫粜其五谷,三分贾而去。是君朝令一怒,布帛流越而之天下。君求焉而无止,民无以待之,走亡而栖山阜。持戈之士顾不见亲,家族失而不分,民走于中而士遁于外,此不待战而内败。”

[注释]

①籍取以正:收税采用直接征收正税的方式。②筐曲:养蚕用具。③趣芸壅培:锄草培土。④委庐:积贮财粮的仓库。⑤不反之事:指粮食收成不够成本。

[译文]

管仲说:“万乘之国如果有万金的大商人,千乘之国如果有千金的大商人,百乘之国如果有百金的大商人,他们都不是君主所依赖的,而是君主所应掠夺的对象。因此,为人君而不严格注重号令的运用,那就相当于一个国家存在两个君主或两个国王了。”桓公说:“什么是一国而存在两个君主或两个国王呢?”管仲答复说:“现在国君征税采用直接收取正税的形式,老百姓的产品(为交税而急于抛售)常常降价一半,落入商人手中,这就等于一国而二君二王了。因此,商人乘民之危来掌控百姓销售产品的时机,使贫者失去财物,相当于双重的贫困;使农夫丧失粮食,相当于加倍的枯竭。故为人君主而不能严格限制其山林、沼泽和草地,也是不能实现天下王业的。”桓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管仲答复说:“山林、沼泽和草地,是生长柴薪的地方,也是饲养牛羊等祭奠用物的地方。所以,应该让百姓到那里去开发,去捕获渔猎,然后由政府供给他们。对百姓的保护,能够像弟之与兄,子之与父的关系一般,然后就能够沟通财利,上下相互帮助了。因此,再请君主拿出一部分余钱,把它分别存到在各个邑里。阳春,养蚕季节一来,就使用这笔钱预借给百姓,用为他们买口粮、买养蚕工具的本钱。如此一来,国家对丝的征收也能够减少一半。假如这样做四方百姓还不来投靠我国,那就还要抓紧六个时机:春天的耕地时机,接着的收麦时机,接下来的种芋时机,再下面的种麻时机,再其次的除草时机,最终是大雨季节将来、农田的锄草培土时机。抓紧这六个时节的农贷,老百姓就将被贷款诱引到我们国都来了。善治国者,一向是应用轻重之术,掌握充实的钱物贮备,因此,事件发生不至于动乱,这而后,才能够成就天下的王业。”

管仲说:“一个农民不耕种,人民就也许会挨饿;一个妇女不纺织,人民就也许会受冻。农事收入达到工本的两倍,农民就没有卖儿卖女的;三倍,则衣食充实;四倍,则赋税有保障;五倍,则余粮远近流通,死人也得到妥当地安葬。农事收入若达不到工本的两倍,君主又不停地收缴苛捐杂税,这就使路有盗贼,单人都害怕行走,钱财都害怕放在手里。国家如果再用法律压制,就相当于暗中谋害百姓。五谷中只能收获三熟,每个乡就会有因饥饿而偷窃的;五谷中只能收获二熟,每个里就会有因饥饿而偷窃的;五谷中只能收获一熟,每个家庭都会有因饥饿而偷窃的了,假如人们老是干着不够本钱的职业,吃着上涨四十倍的口粮,还想要他们不颠沛流离,是不能实现的。加上君主早上下令征税,晚上就限令交完,有钱人家拿得出来,贫穷人家只能变卖衣物,农民卖粮交税,只能按十分之三的价钱出售。这就相当于国君的朝廷命令一过头,财物就散布于天下了。国君对百姓的征敛没有停止,百姓无力应对,就只好逃离而进入山林。战士不能见到自己亲人,家庭离散而不能各自存在。平民在国内逃亡,而士人投奔国外。这样,不用战争就会从内部倒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