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公务员培训系列丛书)
2223100000012

第12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

1914年3月,列宁在《卡尔·马克思》-文中指出:“马克思是严格根据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切前提确定无产阶级策略的基本任务的。先进阶级只有客观地考虑到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因而也考虑到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虑到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据以制定正确的策略。”(《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43页)正确认识和把握本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进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和必要条件。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篇著名讲话中,深刻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我国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明确地概括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他明确地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81-182页)就是说,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实际状况,党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社会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的实际状况出发,党适时地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且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这一基本事实出发,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开始,党就郑重重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而制定的。党在现阶段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也都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依据的。

1987年11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时的谈话中说过:党的十三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三)它指导我们在工作中避免出现“左”的或右的错误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其重要原因之一,都在于没有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作出错误判断,致使制定的路线和政策出现偏差。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告诉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必须抓住两个关键性问题。一个是,牢牢把握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认识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包括: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按劳分配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文化制度。我国这些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既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决定性标志,又是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方向的决定性条件。换句话说,忽视或否认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存在,就会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就会犯右的错误。我们说,在以往的一个长时期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这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还有什么不清楚。恰恰相反,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开始,邓小平就反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另一个是,准确把握我国现实社会的发展阶段,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处于初级阶段。忽视或否认我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看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渐进性,提出和实行一些脱离本国国情的政策,就会犯“左”的错误。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作过多次论述,党的十三大报告也作过明确具体的分析,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总之,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是牢牢把握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这就可以使我们防止出现右的错误,从而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紧紧把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这就可以使我们避免出现“左”的错误。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尚未完全做到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1998年7月17日,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既肯定了十五大以来全党全国理论学习取得的成效,又明确指出:“从十个月来的情况看,确有一些同志对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在理解和把握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绝对化和简单化。这不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的主流,不是说全局上出了什么问题,但确实需要引起重视。”接着,他指出在这方面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认识和把握上,存在着某种片面性。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同志,谈起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只讲初级阶段,不讲社会主义。针对这种不正确的认识,江泽民强调指出:“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社会主义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这也是国情。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

应当说,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包括在这个历史阶段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点,要真正做到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艰巨的努力。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尚存差距

在这方面,目前需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的主要思想倾向,仍然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倾向。绝不能认为,过去我们党和国家已经吃够了头脑发热、超越阶段的苦头,人们再也不会头脑发热了。由于人们受旧的传统模式的影响,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传统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这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不知不觉地想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总想来个纯而又纯。如果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工作,就不可能有力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针政策。

(三)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针政策

还没完全做到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不全面,把握不准确。有的同志,往往只强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忽视甚至否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应当坚持两个坚定不移:既坚定不移地坚持、维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坚定不移地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另一个是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认识不全面,把握不准确。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有的行政或企业领导同志,把“抓大”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扩大经济规模。他们组建企业集团不是以资本为纽带,也不是通过市场来形成,更不讲规模经济效益,完全靠行政命令,搞“拉郎配”,“归大堆”。有的行政或企业领导人,把“放小”简单片面地理解为一个“卖”字。其实,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此外,在对党的农业和农村基本政策方面,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政策方面,也都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新的实践中的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依据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地阐述了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这一问题进一步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强调对这个问题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这样做,其重大意义在于:

1.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我国建国五十年来成功和挫折的历史经验,都充分证明,一个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不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报告还说:“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会受到严重挫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制定的路线和政策,严重脱离我国的现实国情,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这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立足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这里所说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抽象的探索和回答,而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和回答。正如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就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天上落到地上”,也就是报告中所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