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的序列号
22159700000034

第34章 秘密穿行

之前,在城市下潜,深度不过两三米——这种时候,我通常置身地下车库。那里,光线暗淡,空气凝滞,巨大的立柱和四轮着地的汽车充斥着低平的空间。

当然,进城之后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地面上活动。繁华自平常,印象深刻的倒是路上遇见的障碍,无论是人是车还是他物。近几年,甬城修建地铁,站口之类被严密包围着施工,挤占了本不宽敞的车道,这同样引发了我幽怨的目光。有时候想,如果人的目光具有书写能力,因为堵车堵人,无辜的围挡上肯定涂满了怨言,推而广之,所有车身、老少人等衣服头面亦不能幸免。

甬城地铁修建已有五年了,除了经过时留下的添堵印象,竟从没起意要探究这小围城里的人与事。

地铁工程自身仿佛也在配合我的漠视追求着低调,比之于一般的地面工程,它没那么高高挂起,相当大一部分甚至秘不示人。看来,于人不知不觉间纵横全城就是它追求的最高境界。

直到那日,偶遇地铁小围城里出来的一群人,当中有乡党,想当年同在岛上的小学校里奉师命写励志的作文,写到第n个,也写不出“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去造地铁”之句。这样想上去想下来,人生不独程式化的呆板,实在也旁枝逸出、兴味盎然。眼下,他们如这个城市的深喉,谈论着城腹之内发生的事,喜怒哀乐,拍案惊奇,都是城市深处冒出来的真实声音。一项工程,即使它低调到地底下,又怎样被视若无睹,那里都绝非真空。

必然地,随后走进了地铁施工围城,在很多人之前下到甬城的十八米以下,开始在陆地的第一次深潜。

顺着成形的地铁站口,头顶安全帽乘着空气顺利下达,途中想象先我而下的地铁人是从泥土中下潜的,一定有诸多艰难。

目前这个地方还叫基坑。基坑也是坑,对于地球这种大家伙,人们在它身上随便挖几锹,并不构成打扰,一旦挖出这种类似天坑级别的,却构成绝对的冒犯,何况还要在里面完成各类穿插回旋。

普通挖坑人挖几下无妨歇一歇,世界不会因此面目全非。地铁人显然没有这样的从容,他们仿佛集体穿上了红舞鞋,一旦起步就不能停下。

因此当工程开工,巨大的机械开始低吼,后续的支撑就得紧紧跟上。眼前的环城北路站基坑长、宽、深各在150米、22米和20米,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个被掏空的地方。即使是车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的现在,我在底下,仰头看深灰色的水泥墙四面壁立,仍能感受到凌厉的压迫。从中体会他们所说的紧张,与大地博弈,抵挡它的深厚内力,从中偷出一个个巨大深邃的空间,那就是反作用于人类心脏的无穷压力。

盾构设备紧跟而下,它是地铁工程的主力设施,模样就像水下推进器,但出奇地巨大、昂贵,坚韧不拔,从它咬住进土层起,直到从另一头出来,这段不见天日的时光,无特发情况,它将不得停歇。这同样是因为压力,已被人为扰动的地腹深处,压力像一头被吵醒的史前怪兽,随时咆哮走窜,使得大地——平时最厚道与踏实的东西现出极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让人如临大敌,以至在相邻地铁联络通道经由人工开挖时,必须花45天时间将周围土层冰冻至零下20摄氏度才敢下手。所以停歇的是轮班倒换的操作工人,他们每天顺着铺设好管片的隧道下潜到城市深处进行作业。

那就是一段深潜。照临地面的阳光和月光照不进地腹内,美丽草木、热闹市声也隔绝在外。进到里面的只有来自地面的空气,混杂着地腹内的土腥味和从机械内部传出来的金属味。盾构机咀嚼、吞吐泥土的声音,在狭长的空间内来回撞击翻滚,合成低沉的模糊的回响。其后管片衬砌、注浆,高度机械性的重复,继续,继续,不停顿,就是福音。无边的土层里,人与机器的依存度达到那样的高度,后者笨重、缓慢然而坚定地开道在前,沿着预定线路;人凭借机器的强大庇护和更强的作用力,发出准确无误的指令,合作完成地下潜行。两者配合默契,一切顺利,那么盾构机每天掘进加管片铺设就有十来环,相当于一天前进了十余米而已,再联系到甬城地铁的总长度、站点总数……总之这是需要耐心计算和等待的数字。眼下重要的是顺利施工,这个词语在地铁工程里显出极高的含金量,仅仅是施工之前的勘察一项,前期可行性研究好比是看相摸骨,钻探、取样则是介入性的体检。包括这座城市的历史记载,书面的、口头的,等同于一次翻箱倒柜。甬城这部厚重巨册,它发黄到锈蚀的部分,都力争一一检索到。从中发现的也许是一段尘封的地道、一条无名的电缆、一截古河道或一座古桥基。这些沉睡多年与人再无挂碍的真相此时都成了丢入水中的石子,引起的震荡变化,一轮轮扩展,造成后续设计和施工测量中无穷无尽的数据变化,直至化为地铁网络最终真切可靠的布局走向。

长久以来,坚信人有表达个体喜怒恩怨的自由。曾经说,我才不喜欢城市,那里只有过滤没有呼吸;又曾想,才不想去坐地铁,吾辈人岂能步土拨鼠之流的后尘?细想起来,对于城市这样无数人集聚形成的巨大事实,仿佛自己一句不喜欢就能涵盖甚至抹杀它的全部,对于地铁这种严谨至于严酷的工程,仿佛自己不屑一顾的转念就能消解一群人在地底下长达数年之久的艰难掘进。数年,凭着一颗拳大的心脏,于镇定、焦虑之间反复舒张,承受和抵御千钧万顷的土压、水压、动荷载……当人们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在宁静的住宅相拥入眠,地底深处,就在步幅之间,在枕头对下的地方,一群人与他们的机器悄悄潜行而过。此刻,你的人,你的家,一座城,都成为加诸他们身上的荷载。

这也是事实。

而我,何时起,随意臧否人世万物,草率,近乎轻佻。

庆幸自己有机会在地铁工程未落成的阶段一探究竟,当它最终投入运行,后期装修将会完全掩盖当初艰难奋进时留下的痕迹,呈现单纯的光滑、明亮,还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动感与时尚。

后头在闹市区再见地铁工程的围挡,投射其上的目光里再也没有了幽怨。我想这一点仅仅是因为从外看、从里看的角度变换而已。为此告诫自己,只要还在人群中生活,谨记有很多东西不尽如人意,同时有更多东西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