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悲壮式的“囚徒”的一幅“肖像”。
——题记
这注定了是一个人的战斗,绝无可能有援兵、盟军、后方,只有不断的阻击、牺牲,直至最后的倒下。
这注定了是一场孤独的战役,没有掌声、鲜花,更没有拥抱。只有心里的呐喊,沸腾的热血,伴随着他孤绝的脚步。
这注定了是一场失败的战役,没有悬念,没有伏笔,没有多少情节。游戏一开始,结果便已经昭然。
那是一个体制里的人想尝试打破桎梏的努力,是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想冲破樊笼的徒劳挣扎。呐喊了半生,挣扎了半生,战斗了半生,蓦然回首,发现只是走出了小小的囚室,却又不自觉地被囚禁在一个更大的囚牢中,再也动弹不得。
或许,因为在那个体制中浪迹、沉浮得太久了,于是,他总幻想着做点什么,改变一下现状。总幻想给那个体制注入一些不同的声音、色彩,让它有不一样的存在。于是,他总是努力地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地耕耘,在他的一亩三分地里努力地劳作。然而,体制内固有的力量过于强大,任他如何努力、拼搏,最终都改变不了什么。他的棱角、他的不羁、他的不甘屈从,在愚钝、冥顽的势力下彻底瓦解。到最后,他发现自己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已经伤痕累累,还是不肯缴械投降,因为那颗充满热血的心还在跳动;那个朦胧的理想、那个褪色的信念依稀还在,黑暗还没有彻底来临。
于是,他在稍作休整、补充“弹药”后,又毅然决然地从废墟上爬起来,擦干血迹,舔了舔伤口,重新投入到一场新的战斗中去。因为有了教训,有过挫折,他试着迂回、内敛、顺从,去融入那个“群体”,低头哈腰地做事,卑躬屈膝地承欢,言不由衷地讲话。然而,时间长了,他发现:那样地生活、工作太过于怯懦、憋屈,那绝对不是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原本那颗追求自由的心又重新复活了,那颗尊贵的头颅再也不愿意屈辱地低三下四了,高昂的斗志又被这无情的体制、沉重的枷锁给重新激发了。于是,他又重新做回了他“自己”,继续孤独地战斗。一个人与体制斗,一个人与全世界斗,一个人与“习惯”“既得”“唯上”斗,一生负重、一生奋斗、一如既往、一往无前,在那个“死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应了那句话:无望地挣扎,挣扎着濒临死亡边缘。
这样的孤独者,其宿命大多是荒凉、悲壮的。然而,在这变革的年代里,在改革的大潮中,或许我们需要这样的独行者。因为,这样的人更像是一名战士,更像是一名勇士,更像是一名哲人。
平凡的生活,也需要热血,也需要激情,也需要英雄的出现。
我一直相信,理想的号角终会吹响在那个日渐荒漠化的尘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