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158600000054

第54章 论调(7)

怎么回事呢?当日上午7点左右,二男三女5名学生课外读物营销人员,在玉环楚门小学分发“方圆堂科技教育中心好好成长知识讲座”传单。有一名学生在接到传单后说了句“你们这是骗人的”。没想到,这句话被旁边的一位老妇人听到,并理解成了“他们是拐骗小孩的人”。老妇人与其他路人大呼学校保安抓住这5名推销人员。学校值班人员随后将这5人带到传达室了解情况。同时,“他们是人贩子”的说法在校外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中迅速传播开来。随后,接到报警的警察赶到学校,在学校传达室内对5人进行调查。在此过程中,外面的家长情绪已经非常激动,还有个别家长冲进传达室打了5人几拳。之后,几个气盛的家长将拦在传达室门口的工作人员拉了出去,又把那5人拉出来一顿暴打。当时警察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围成一圈试图保护这几个人,但根本无法抵挡数以百计的人。在经过几番攻击猛打后,几个年轻人已经遍体鳞伤。民警准备将5人送至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然而却受到了学生家长的阻挠。随后,民警与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取得联系,由该院派出救护车赶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但医院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又遭到了家长的阻挠。玉环警方多次派出警力增援,一共调动150多名警力,才最终帮助救护人员将伤者送上救护车并送至医院抢救。没过多久就从院方传来消息,有一人抢救无效死亡,还有一人伤势较重,另外几人都不同程度受伤。

仅仅是一句拐骗儿童的推断,为什么会引起如此愤怒?原来,玉环县于2009年儿童节期间发生的一起恶性儿童拐骗案,一名妇女骗走了一位老太太带着的小孩。后经警察连续10天的追查,最终在距离玉环千里之外的贵州找回了小孩。警方推测,也许正是因为这起案件,使得人们对拐骗儿童事件特别敏感。

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引发了人命大案,怎么能够不一再小心。

大众传媒要肩负起社会责任,把握好舆论导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发展理念,这个创新理念,不仅仅指如何创新新闻报道,使新闻报道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不仅仅是传媒业如何开拓市场,搞好经营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形成以全面创新提升实力、以社会责任引领主流、以科学发展壮大事业的共识。

在社会现状处在“多元、多样、多变”的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矛盾和问题突出,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的介入程度往往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方向,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的评判往往影响公众的情绪和社会舆情,新闻媒体报道形成的舆论热点往往会迅速转化为社会现象。问题报道如果太集中,传递给读者的都是灰色信息,舆论引导上肯定会出现偏差。因此,我们要善于自觉地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出发来设置议题、主动引导,依据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稳定和谐社会环境出发来确定引导原则,该热的热,该稳的稳,该冷的冷,切忌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要善于深度分析,解疑释惑,避免出现舆论关注点的失衡、失误、失公,要有“阳光心态”,以理性的质疑代替简单的曝光,防止激化矛盾、产生负面作用。要牢牢把握冷静、理性、建设性原则,既要及时发声、准确发声,又要和谐发声,建设性发声,根据大局的要求平衡和控制热点,用正确的舆论多角度、多侧面地引导不正确的舆论,更要通过与假、丑甚至恶的比较来彰显美的精神,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信心。

现在还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即要突出民生性但要防止民粹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反映百姓愿望、情感的同时,为民众解难,为政府分忧,是新闻报道“三贴近”的积极尝试,但对“民生新闻”中出现的“民粹化”倾向,则需要警惕。比如情绪化的新闻立场,不是以化解矛盾为目的来报道新闻,而是偏护一方的利益,简单披露矛盾;角色越位,以底层群众的利益代言人自居,以事件的裁判者说话,凌驾于职能部门、甚至法律部门之上,这一点在时评文章中是很常见的;零碎化的报道连篇累牍,过分依赖于对直观现象的展现,缺少对问题原因、背景及解决途径的思考,导致民生新闻的低俗化和同质化现象。回过头来分析杭州2009年的“5.7”交通案报道,当时大家都同情受害者,对肇事者很气愤,但同情不能代替法律的公正裁决,气愤也不能放弃媒体的公允客观。可惜的是,从许多报道里面,可以看到情绪化取代了客观报道,又转化为对事件的裁决,甚至发展为以猜测代替新闻事实的草率、轻率。这种倾向就有问题了。

综上所述,媒介是否可以站得更高一些,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但眼光要高于现实的简单叠加,也就是目光比现实更高一点,胸怀比现实更宽一点。讲建设和谐社会、人文关怀,大众传媒也应该更多地传播温暖。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晚会,使我们知道那些感动千千万万观众的普通民众就在我们身边,是他们身上散发的高品质的温暖一次次、一遍遍叩击着我们的心扉!这是否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比如突发事件多是负面新闻,但不同视角展示给读者的却是不同的效果,能否淡化甚至摒弃早期都市报的血腥味,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挖掘事件中的人性美,更加注重事件背后的调查和解释,更加注重服务和提醒。如果存心拿批判社会做噱头,就算把报纸全塞上批评报道,也装不下。实际上,任何社会都要改进,但每个社会都要尽量减少因此付出的社会成本。以这样的认识为出发点,批评就会是建设性的,有针对性的;我们的眼睛就既能看到黑暗,也能看到照亮黑暗的那些光明;我们就不会在批评报道中走向偏激,把社会说得一团糟,打击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甚至撕裂社会的团结。

新闻是特殊的职业。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做有责任的媒体人。老实说,媒体人现在有一些不满意,看到社会存在问题,心里很着急。这从一定意义上讲,恰恰说明我们的思想和心态的健康,说明我们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从长远看,负责任才是、正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还可以说,这样做我们是有利可图的。不要以为一条假新闻、有意夸大的新闻能给媒体带来利益。做人要负责任,做媒体人尤其要负责任。我们的报道是出于私利,还是真诚地帮助政府和社会看清某个问题,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读者是能够揣摩到的,甚至能一眼分辨出来。比如,一些报纸上的批评性评论,有的写得一针见血,力透纸背,切实监督了政府,在重大问题上警示了社会,但也有一些评论属于人云亦云,跟着起哄。还有些评论写手写出来的文章就像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一样,往往开头是从某某报读到的一个新闻,他们对新闻的背景不了解,也没研究,接下来就是一段愤愤不平的高谈阔论,大致的路数就是把这个具体事件上升到国家公权力的滥用以及体制的不合理上,对国家机器进行一番批判,最后写几句对政府的要求。这样的文章现在越来越多,已经成了新式八股文。写这种文章的人对政府内部的事情少有所知,严重脱离实际,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而是成心哗众取宠,通过摆出一种偏要对着干的姿态,吸引社会的眼球,这是市场机会主义。

还应当看到,在文化和社会的现代转型中,真善美等观念领域往往也随之改变。新媒介时代的技术革命使得以往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享乐主义在新媒介的激发下大有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文化变迁和时代语境中,传媒应该发挥它特有的功能,让人的灵魂提升而不是下降,给人希望而不是绝望,让人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更能够促进人的感情和心灵呼应,使我们的受众得到慰藉,内心变得更加厚实、更加饱满。传媒应该努力温暖这个世界,就如同在这寒冷的冬季,有一种力量,超越时空,直抵心灵;有一种慰藉,使冷漠的情感火热起来;有一种生命,感染乃至唤醒另一个生命……

细细想来,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何其大哉!

不久前读过一个帖子《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对话》,对其中一段话,很有些感慨,在这里拎出来与大家共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有社会责任、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养、有开阔视野。像《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是要有一份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的。”

何止像《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哪一家大众传媒,又可以不讲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呢!

人,不应当仅只实惠地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尤其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更应当胸怀责任意识,永葆理想主义情怀,就如《羊城晚报》的报训所说:“总为那陌生世界、总为那陌生的人,燃烧起心中火焰。”

(2009年11月19日在宁波市第三批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培训班上的讲课稿)

传媒要讲格调

格调反映境界。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真假、善恶、美丑、雅俗等格调,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追求。作为媒体工作者,在当前价值判断多样的社会背景下,对关乎导向、影响长远的媒体格调问题,理当高度重视。

格调体现价值导向。尽管大众媒体所传播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归根结底,它是在传播文化——理念、思想、规范、秩序。只有格调健康的文化,才能赋予受众正确的理念、健康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主流文化在多元多样中确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达成共识、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曾经,我们的传播媒介发表了举不胜举的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格调高雅的作品,鼓舞了士气,凝聚了民心,振奋了人们的精神。但是,毋庸讳言,大众传播也长期存在着格调不高甚至庸俗、低俗、媚俗乃至于恶俗的问题,在一个时期里这类问题还很突出。例如2010年上半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一位女青年直言“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一时间,这句话被广为传播。尽管复述者心态各异,但这句话,或者说这种“哭笑观”,多多少少影响、扰乱、误导了相当一些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传播这样的内容所起到的,是错误的价值导向作用。

格调体现道德导向。从很大的程度上说,媒体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而文化对人和社会具有塑造、引领作用。我国古代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提倡“文以载道”“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牢牢把握政治导向的同时,还要把握好新闻宣传的思想导向、行为导向等。优秀的新闻作品,就是要积极通过真实的报道,以强大的、进步的道德力量影响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平心而论,时下一些反映偏执、过激情绪及奇情怪恋的报道,明显存在着精神导向混乱的,所呈现出的是非界限模糊、似是而非的倾向,很容易造成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偏差。

格调体现审美导向。过去我们比较多的谈文化审美,的确,文化的发展史,是不断从野到文、从粗到细、从低到高、从俗到雅、从源到流的历史发展与继承过程。同样,媒体的报道应该在总体上凭借其内在的思想活力与外在的精神张力引导受众的审美趣味。遗憾的是,近年来,大众传媒在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味迎合低级趣味、满足刺激受众感官的媚俗倾向。从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的“走红”,再到2010年国庆长假期间横空出世的“小月月”这样的“荤热点”,“以丑为美”“没有最丑、只有更丑”的风气颇有空间和市场,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一些人浮躁、无聊、猎奇的心态。有鉴于此,媒体工作者既要热情支持并大力满足人们正当、健康的接受新闻信息的需求,又要勇于抵制病态的、低级趣味的需求,特别是要克服因过分追求通俗而走向庸俗、低俗、媚俗,防止由此日积月累,造成受众对媒体传播期待层次和审美层次的普遍降低。

传媒出现格调问题,当然和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有关:

比如片面、功利地认识、处理传播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过分强调传媒的物质性和传媒业的经济功能,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唯报纸发行量、电视节目收视率、网络点击率马首是瞻,寻找所谓“卖点”,淡化了真实、全面、积极、正确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尽管总结起来,重大题材报道、典型报道可谓连篇累牍,但真正感人至深、力可扛鼎的作品却不多见;报纸越来越厚、广播电视频道越来越多,但其所保有的精神感召力却远远不能满足引导受众的需要。

比如片面、功利地迎合所谓的市场需求,忽视新闻传播的价值功能,忽视面向公众的社会责任和必备的审美精神,肤浅浮躁、盲目跟风,热衷于炒作。不求理性、过度炒作的背后,显现的恰是思想的贫乏……

“拿的报纸厚了,感觉分量轻了;看的频道多了,感觉头脑空了。”——往轻里说,这是调侃,实则正中要害。

传媒要讲品位,讲格调,重要的是媒体工作者要坚守价值追求,提升思想高度,自觉在坚持正确导向上当好把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