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158600000052

第52章 论调(5)

官腔:你是不是党员?(来源:郑州市财政局某官员)

群众说:那……必须是党员才能跟您说话么?

官腔:那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来源:郑州著名的“替谁说话局长”)

群众说:我哪有那胆子!我只是想知道一些政府信息……

官腔:政府信息?这里没有什么信息可公开!(来源:河南小伙王清到当地政府机关查资料,被一官员这么请了出去)

群众说:可是,公民是应当享有知情权的……

官腔:那么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臭不臭也要告诉你?(来源:广州黄埔大道交通整治工作会上某中层干部)

群众:……(晕倒,口吐白沫)

官腔:这事已发生了,你说怎么办呢……要知道,你还要在这里生活……(来源:河南伊川市民柴占波被警方误抓殴打,媒体曝光后警方去慰问道歉,说了这么一句话)

怎么样,有点意思吧?单个来说,是某些官员工作不负责任,品行、修养差。但连在一起,就有别的感觉了。大家会想,这些官员怎么能这样说话,怎么这么蛮横,怎么这么笨;还会想,这些当官的,这些既得利益者,这些官僚机构……对社会的对立情绪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

2.“闫德利事件”

2009年10月12日,新浪博客一个自称“闫德利”的博主自曝丑事引起网友关注:该女子被继父强暴后在北京做发廊小姐,想收手时发现自己染上艾滋病毒。“我的人生既然已经烂了,那就要烂出名气!”随后,“她”在博客上公布了279个手机号码以及大量不雅照片,并称“我每天还在把身上的艾滋病毒传染给不一样的男人”。

这篇博文很快被天涯、开心网等转载。10月14日,《东方卫报》在热辣网事版刊载《艾滋女开博曝光数百性接触者》一文,该文迅速被大量转载,推动了整个事件的传播。“闫德利”三个字成为网络热词,“闫德利照片,无码,还能看,快围观”,“闫德利博客火爆,400张照片供下载需慎防木马病毒”,新浪微博的用户相互转发着相似信息。279个号码的主人也开始频繁接到陌生人的“求证”电话。

10月16日,《东方卫报》追踪报道,《艾滋女再自曝公布接触者只为寻夫》,该报记者通过网络聊天工具与“闫德利”接触,“在得知记者身份后,闫德利主动表示想聊一聊”,“她”称未来几个星期还会公开更多号码,这一切只为了寻找未婚夫。这篇报道再次被疯狂转载。根据百度搜索数据显示,这一天,“闫德利”在百度搜索引擎中的搜索量达到19万人次。

“闫德利”红了,人人都是麦克风,网友在谈论“她”,同情、谩骂、质疑声交织在一起。“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小姐无情嫖客理亏、培养健康的性生活习惯、这不过是无耻的自我炒作……”各种或调侃或严肃的解释顺势而生。黑客也打起了“她”的主意,数十个与“闫德利”相关的网站被黑客植入恶意代码,潜伏静候那些忍不住想看看艳照或视频的网友。河北容城也出名了,它夹杂在“容城闫德利图片”一词中,在百度中的搜索量上升比率达到537%。

10月17日,河北本地媒体到闫德利家实地采访,发现其家人的描述与网上的传闻并不相符。比如,闫德利根本不懂如何开博客。其家人称这个事件系闫德利前男友杨某的报复行为。18日,为证清白,闫德利到容城县疾控中心检查,随后又到国家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抗体检测,结果都证明其未染艾滋病。10月21日,容城县公安局民警在北京将杨某抓获,以涉嫌诽谤罪将其刑事拘留。据杨某交代,博客上所谓“嫖客”号码大部分来自闫德利的通讯录。

“闫德利”事件,包含了几个常见的煽情故事模式:小姐无情无义(公布电话报复嫖客)、小姐也有情义(寻夫)、小姐也有苦衷(被继父强暴,被逼迫卖淫)。“闫德利”的故事符合了人们对“小姐”这一群体的成见以及想象,而传播艾滋病这一情节,又符合了“风险社会”中人们发泄莫名焦虑的潜在需求。

你挡不住有不负责任的博客,但无法想象不负责任的媒体。而在这里,恰恰是,一个人利用网络暴力,利用了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一则假故事给媒体与公众提供了两个星期的八卦养料。

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网友其实并不缺乏怀疑精神。在闫德利三次检查均未查出艾滋后,一位网易网友留言认为,这是“稳定民心”、担心造成公众恐慌的举措。换一个角度看,这就是在怀疑。反过来,这又证明了假信息得以生存的原因:谣言也经常是我们所愿意相信的信息。

“闫德利”很快成了过眼烟云。但是,“她”多多少少会沉淀下一些东西,会留下一些集体狂欢的记忆。“闫德利”就像一块口香糖,我听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转了,我说了,我可能还向里面添加、丰富了一些内容……够了,口香糖没味道了——还有下一块呢。

社会意识就这样在传播媒介的引导下,往下走,就这样忘我地堕落了。

3.上海浦东“钓鱼式执法”事件

2009年10月14日,面包车司机孙中界在上海搭载了一名“乘客”,“乘客”留下10元钱作为车资。孙中界随即被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拦下,车辆因“从事非法营运”被扣留。经记者核实,孙中界搭载的“乘客”是交通行政执法便衣,俗称“钩子”。

下面是一段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讯问孙中界的录音记录:

执法大队人员:你是XXX。

答:是的。

执法大队人员:那事情你知道了吗?

答:知道什么?

执法大队人员:你非法开黑车的事。

答:我向你申诉的就是我不是开黑车,我开的是私家车,在去公司的路上。

执法大队人员:那个人要上你的车。

答:我开始没让他上,后来他说胃很痛,就在前面,打不到车,叫我帮忙带他一段。

执法大队人员:他说叫你带你就带?你认识他吗?

答:不认识,他说胃疼啊,我开始说是私家车不带,后来心一软就让他上车了。

执法大队人员:他胃疼关你什么事?

答:……不是说要开世博吗?不是说要展现上海市民风采吗?不是要热心对外国友人施以帮助吗?

执法大队人员:……(沉默二秒)你认识他吗?说这些干什么?

答:我是说政府号召我们做这些,这些不是市民公民提倡做的吗?

执法大队人员:你让他上来就是想做非法营运。

答:你怎么可以这样说,那地震灾区捐款捐物,那些人全国人民认识吗?我也捐了……

执法大队人员:你别扯这些,不认识你让他上车干吗?

答:我确实是他说胃疼要上车心软,才让他上来的。

执法大队人员:你不认识(他就)让他上来,就是开黑车。

答:**帮助的那些人他都不认识。

执法大队人员:(一下子爆发)喔哟,你还自比**了,你还能了。

浦东新区城管部门此前发布的调查否认了“倒钩”执法问题。18岁的孙中界为证明清白,自断左手小指(幸好及时经医院手术,康复顺利)。此事经网络传播,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10月26日就“钓鱼式执法”事件的调查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称城管部门之前所做的调查“简单草率”,结论与事实不符,“误导公众和舆论”,“将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对直接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

当然现在一切都已经水落石出了。

2009年11月18日的《文汇报》报道,中共九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于11月11日至12日举行,会议结束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接受了媒体专访,首度公开对上海“钓鱼事件”、闵行倒楼案、上海房价、反腐形势等诸多热点进行了回应。

谈到“钓鱼事件”,俞正声认为,在治理非法营运车辆时,这种“钓鱼式”执法行为“肯定是错误的”。错误在于“有奖举报制度不加限制地使用”,没有从法律的层面上认真地加以审核,没有评估一下这种制度会导致什么样的局面,也没有加以很多约束性的条件,所以导致了这种事情的发生。“它是一种制度性措施的错误,说明我们,我和我们的同志们,我周围的同志们法治意识淡薄。”

老实说,读了这段话,感觉俞书记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可嘉,但对一些问题的界定却不能完全赞同。比如“钓鱼式”执法行为“是一种制度性措施的错误”,但它不只是说明“我们,我和我们的同志们,我周围的同志们法治意识淡薄”,因为“法治意识淡薄”,可能、可以不作为,现在一些人是积极、主动地坑人、害人,无中生有,借刀杀人,借口惩恶,实则作恶,乐此不疲,怎么能轻描淡写地以“法治意识淡薄”一言以蔽之呢?

然而我们依然要庆幸、庆贺孙中界到底证明了清白之身(18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不知道以后是会不相信这个社会呢,还是对这个社会充满信心,因为他曾对记者表示:以后再遇到求助者,内心会很矛盾);我们依然要庆幸、庆贺一系列舆论热点事件对弥补法律漏洞、甚至对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发挥了显著作用——

2003年,27岁的孙志刚在广州的收容所被殴打致死,直接促成了有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新的法规出台。

在佘祥林案等“错判”案件的影响下,最高法院自2007年起收回死刑复核权。

2009年初,云南省一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这个被媒体称为“躲猫猫”的事件促使全国公安和检察机关彻查羁押场所……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需要我们足够注意的方面是,这么多的负面的教训,使得我们——具体到每一个人,对社会、对政府、对集体、对其他人的不信任感有意无意地、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

2009年国庆节期间在报社值班时读到一篇稿件,说一老太晕倒在路口,许多宁波市民纷纷向前,或携手扶起老人,或用雨伞为老人遮雨,或根据老人胸前挂着的牌子上的电话号码联系她的家人,或拦车送老人去医院抢救……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可是这篇报道的主标题却是“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尽管有个问号,尽管副标题是从正面来叙述的,却终归令人感觉颇为复杂。

之所以会这样做标题,怕是缘于南京彭宇案。2006年11月,南京市民徐老太在公交车站等车,据其称被正在下车的市民彭宇撞倒,而彭宇则称下车时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还垫付了200元医药费。2007年1月,徐老太将彭宇告上法庭,彭宇被判赔偿40%损失费计45876.36元。彭宇案后,重庆等地相继出现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事情。

然而,发生在宁波的这起老人倒地事件却是众人踊跃相助啊!为什么一定要扯上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的“无人敢扶”呢?最后,我们把标题修改为“七旬老人昏倒众多市民救助(主)好心人表示,有爱心的人都会伸出援手(副)”。

南京彭宇案当然应该报道,歹徒行凶报复当然应该揭露。但是,传媒更多地关注这类新闻,强化报道这类新闻,会不会加力催化社会的冷漠情绪?而公众,会不会从不敢扶起倒在地上的老人,到不敢让路边患病的人搭车,以至于若干年后,大家的眼泪不为别人而流,只为无助的自己而流?许多有害的作用,要在多年以后才凸显出来。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已如森严壁垒,有谁古道热肠,往往会被当作另类乃至怪物。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媒体的一些不尽适当的报道是否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或者至少缓和社会矛盾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正因为人际关系中那些亲善、美好的东西受到了冲击和挤压,所以人们心底里对这些亲善、美好的东西,对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关系的确立充满了热切的期盼与渴望。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际关系和谐、人性完善之间取得更高层次上的协调与平衡,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大众传媒没有理由不积极地反映、引导这种客观需求。起码来说,媒体报道不应该成为激化各种矛盾的因素。媒体不仅应当承担既有的报告新闻、传播信息的责任,也要承担起致力于推动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理当从建设性出发展开报道。

2009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确定全国39所中学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中学,其中浙江有3所中学榜上有名,杭州第二中学、学军中学和宁波镇海中学,社会上对此有很多的议论。这个时候,媒体是应该出来引导的。11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该报记者李泓冰写的博客《北大遭质疑,究竟冤不冤》,文章不长,却方方面面都说了理,讲得很好:

倘是一所西方大学的校长,很难理解中国时下关于北大招生改革的种种喧闹:不就是某大学自己选定了39所中学校长,有资格推荐学生参加自主招生面试吗?何以招致公众如此强烈的反弹和质疑?在人民网调查中,居然超过九成的网友担忧北大此举的公正性。

其实,这一招并不新鲜,北大借鉴的正是西方大学的招生路径。美国名校录取学生时,就十分看重教师和熟悉该学生的人的推荐信。从中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名校的历史背影呢!人们津津乐道于清华当年录取了数学仅考15分的钱钟书,殊不知,这一破格录取,正是清华校长罗家伦的“一意孤行”。试想,如果今天的清华、北大校长也如此一意孤行,录取一个数学仅15分的考生,恐怕会惹来举国哗然与猜疑。

为什么独独是中国,为什么独独在当今,北大招生的一举一动,会惹来如此沉重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