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158600000041

第41章 感言(2)

我们有一个思想准备:以一两年的时间来看,报道的这些内容或许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如果积十年、二十年报道而观之,那些平时往往被忽略的变化一定会显示出凝重的历史意义。黑格尔说过:“密纳发的猫头鹰要到黄昏才能起飞。”意思是说,对于一段事物发展的过程,要等到这个过程接近完成的时候,才能被人们所真正认识。我们所选取的这个人、这个社区、这座村庄、这家企业、这块区域,其实都可以归属于平凡、普通的类型中。我们不敢预言更多,但我们敢肯定地说,十年之后,他们定然会有令人讶异的变化。唯其如此,我们相信,这种最直白、最接近心灵的记录,就是最鲜美的故事,同样也将是真实而有样本意义的历史。

这种记录,我们初步安排在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周进行。之所以选择这个特定的时间段,是因为在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里,人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内心的各种真实想法,最能袒露无遗。

从2009年到2018年,从2018年到2019年、2020年……我们希望这组报道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东南商报》创刊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报道,成为参与其中的记者和编辑最多的报道。我们甚至多少有些自美地设想:这组报道薪尽火传,持续不断。一年年,不仅被记录的人和地方在发生变化,记录者自身,也在发生变化——身处变化之中,悲伤或喜悦,激情或平淡,万千感受,铭刻心头——又何其快哉!

过去如脱缰烈马奔驰而去,新春已扑面而来。此刻,或许您正满怀对美好前景的期冀,或许您正经历转型的迷惘与阵痛……无论怎样,当您阅读我们的报道的时候,宁波在变化,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您,也在变化中。

(原载2009年2月16日《东南商报》)

原生态笔记之二:梅开二度

总是弹指一挥间。

2009年2月16日,牛年春节后,商报组织推出了一组“原生态笔记·记录我们呼吸与共的宁波”特别报道——选取一个人、一个社区、一座村庄、一家企业、一块区域,以一种原生态的、朴拙又富有耐心和激情的方式,记录发生在甬城大地上的变化,记录人们的生活形态、所思所想,以及荣辱沉浮,展开一场一年一度的眼睛和心灵的旅行。

现在是第二年。虎年春节刚过,三江水暖,四明梅红,东风劲吹,万象更新,我们开始继续采写这组原生态笔记,报道去年曾经报道过的那个人(金艳婷)、那个社区(海曙区新星社区)、那座村庄(宁波高新区钱家村)、那家企业(宁波义文堂文具有限公司)、那块区域(江北区湾头区域)。是的,尽管我们总是祈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是,我们又对创新和变化满怀憧憬。

宏大的史册,来源于些微的细节。何况总有些平时往往被忽略的变化印记让我们难忘;更何况所有旧故事的延续,都有新的开端。我们愿意积累这一年年的笔墨和心绪,为生存于斯、生活于斯、生长于斯的城市拼出一幅年轮变迁图。

——事实上,这又何尝不是给未来保留的一份集体记忆;如果能够做得好些更好些,真实充分地打好这历史的底稿,又何尝不能够成就一段发展史、心灵史。

我们深知,生活不总是充满阳光,也不常常一帆风顺。我们生活在大同小异的琐碎里,也感受着大同小异的悲喜。正是这些琐碎和悲喜,让我们的生活拥有了形形色色的梦想;正是这些悲喜和琐碎,让我们的城市不会只有单调的表情和单一的向度,不只属于宏伟的建筑和光鲜的成功者……我们想坦率地说:我们报道的内容,离更贴近、更丰富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起码这些文字能够证明,过去的一年,他们、你们、我们的生活是有分量、有追求的;未来的日子,我们大家依旧会坚持,依旧会努力。

“心光常注近及远,事业毋忘后视今。”

我们,走在大路上……

(原载2010年3月5日《东南商报》)

原生态笔记之三:潮涌三江

转眼间,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第三次出发。

2009年2月16日、2010年3月5日,在牛年、虎年春节后,《东南商报》分别组织推出了一组“原生态笔记·记录我们呼吸与共的宁波”特别报道——选取一个人、一个社区、一座村庄、一家企业、一块区域,以一种原生态的、朴拙又富有耐心和激情的方式,记录发生在甬城大地上的变化,记录人们的生活形态、所思所想,以及荣辱沉浮,展开一场一年一度的眼睛和心灵的旅行。

兔年春节刚过,我们开始继续采写这组原生态笔记,报道前年、去年曾经报道过的那个人(金艳婷)、那个社区(海曙区新星社区)、那座村庄(宁波高新区钱家村)、那家企业(宁波义文堂文具有限公司)、那块区域(江北区湾头区域)。但是,今年确实又与前两年有所不同:1月下旬,全国新闻战线启动开展“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2月10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思想更加解放、理念更加科学、眼界更加宽阔、精神更加振奋、作风更加扎实、工作更加努力,推动宁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好——点点梅花传春汛、声声晨钟壮豪情,着实可谓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啊!

群众、基层、生活,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源。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身在百姓之中、情系百姓冷暖,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下笔方能动人。参加这组“原生态笔记”特别报道的商报记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我们不仅是在真实还原生活景象,我们更从采访对象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人生道路的坎坷,体会到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种种矛盾和更多的感动。这些记忆,终将化成养分,滋养我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指缝太宽,时间太瘦。”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好的时光。从这里到那里,熟悉的面孔和新的面孔,一切都在悄悄地改变。看窗外阳光在奔跑,云朵在奔跑,想那奉化江、余姚江、甬江的波流也是汹涌澎湃、也在向着大海奔跑吧。

——见微可知著,风云正际会,大时代的吉光瑞兆,已然在我们的笔记中呈现。

(原载2011年2月18日《东南商报》)

原生态笔记之四:四水归堂

2009年2月16日、2010年3月5日、2011年2月18日,在农历牛年、虎年、兔年春节后,《东南商报》先后组织推出了三组“原生态笔记·记录我们呼吸与共的宁波”特别报道——选取一个人、一个社区、一座村庄、一家企业、一块区域,记录人们的生活形态、所思所想,以及荣辱沉浮,展开一年一度的眼睛和心灵的旅行。

龙年春节刚过,我们第四次出发,开始继续采写这组原生态笔记,报道曾经报道过的那个人(金艳婷)、那个社区(海曙区新星社区)、那座村庄(宁波高新区钱家村)、那家企业(宁波义文堂文具有限公司)、那块区域(江北区湾头区域)。参加这组“原生态笔记”特别报道的商报记者正在形成一个共识:我们之所以愿意连年付出人力和物力,不是因为作为报道对象的他们典范到难以企及,既非赞美,更非膜拜,而是因为他们更多的是一些普通人,过去一年中或未来时光里,他们的言行所注释的,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历的生活;也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或宽容,或善良,或敢担当,或有朝气地度过日日月月年年。我们以此提醒自己,办报纸要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喜乐,也要面对那些无助和哀怒,敏锐地察纳济世良策与盛世危言,当下,以朴素的笔触、带着人性的温度记录生长于斯的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同样是记录我们心路的历程。

一直认为,春天有阳光,有雨露,有新生命的萌芽,是一种特别的开始。偶尔从某处古意幽然的围墙外经过,咿咿呀呀的梨园之声,让你恍惚穿越到百年前的悲欢离合。听与不听,见与不见,古戏台总在那儿……四海为家,四水归堂……这是何其曼妙的梦境,这又何尝不是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无论大城小镇,多少滋润心田的细节就在眼前,只是,有多少你还未发现。

——是的,我们想要发现更多的原生态的细节,发现更多的原生态的故事、人物、情趣,发现更多的来自民间的愿望、奋斗与和谐、幸福,进而相扶相融,载欣载奔。

又是一度春风劲!这风催令我们想望生机盎然的春华秋实,更提醒我们铭记长路漫漫。感受永续发生的社会变革与进步,我们说,尽管现在乍暖还寒,尚未有足够温暖,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原载2012年2月10日《东南商报》)

原生态笔记之五:五行相生

时光进入第五个年头,多少就有了陈酒的韵味。

在农历牛年、虎年、兔年、龙年春节后,《东南商报》先后组织推出了四组特别报道——“原生态笔记·记录我们呼吸与共的宁波”。蛇年春节刚过,我们第五次出发,去倾听、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