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旅者行吟
22156800000077

第77章 仙去

——调寄《洞仙歌》

岳母姓张名芝仙,2012年8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八十有四。平生和善简朴,回首往事,感慨赋《洞仙歌》。

疾患如虎,

凄苦整七载。

人生自古谁无死,

阴阳转、瞬间径往蓬莱,

留不住、音容在魂已仙。

当年初嫁女,

春风满面,

笑声满庭梨花开。

老者有大善,

孙儿绕膝,

树虽老、枝茂叶繁。

一掬泪、亲情厚如山,

挚爱深、似海情暖人间。

【词牌考原】

《洞仙歌》,词牌名,又名《羽仙歌》《洞中仙》等。原为唐朝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最初用于歌咏洞府的神仙,在敦煌曲中也有此调,但与宋代词人所作此词的体式不同。该词有中调和长调两体。在《乐章集》中归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其句读也参差不一,后人大多以苏轼词为规范。该词为双调,全词共八十三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经典欣赏】

洞仙歌

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馀,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冰肌玉骨,

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

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