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菲定律
22153500000043

第43章 企业管理:商道中最实用的秘密(8)

【哈默定律:世上没有坏买卖】

哈默定律是由美国著名企业家、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犹太人阿曼德·哈默提出的,该定律告诉我们创新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出路,只有创新经营,企业才能赚取更高的利润。

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企业喜欢“一窝蜂”,挤“独木桥”,看到别人卖什么自己就卖什么,发现哪个行业赚钱了,赶紧对那个行业进行投资,跟风现象特别严重,这样不仅不会取得好的收益,还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危机。市场中蕴涵着无数次的机会与挑战,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并且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及时发现这些机会,并通过企业创造性的经营方式牢牢抓住这些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高一筹,赢得胜利。

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就不能走老套的路子。有很多企业成功后,在各大媒体大肆宣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理念等为公司做宣传,增加企业知名度。但是,如果企业想通过复制别人成功的方法,来提高公司效益,增加公司的知名度,是很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实际管理中,如果完全复制别人的成功方法,企业会因此陷入一种危机,企业与企业之间是有文化差异的,不可能一种成功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一个成功的方法只能对应一个成功的企业,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企业要发展,是离不开创新的,企业只有在创新中不断成长,才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利益。创新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能力,只不过有的人这方面的能力多一点,产生的奇思妙想多,为企业增加的效益也多;有的人这方面的能力弱一些,但是并不妨碍其工作表现,只要在工作中踏踏实实,总能发现对工作有用的好点子。管理者就是要根据员工为公司提出的好建议,对公司进行改进,使员工的创新在工作中不断得到体现。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管理者对公司进行改进,员工再提出意见,公司再改进。这一循环促进公司新陈代谢,不断舍弃旧的,产生新的,公司就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19世纪中期,美国加州发现金矿,这一消息的传来,让很多人都蠢蠢欲动,他们都想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中一展身手,于是他们纷纷赶往加州。17岁的农夫亚默尔也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这支淘金的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美国加州到处都是淘金子的人,他们从世界各地赶来,来圆自己发财的梦。随着淘金人数的增加,金子也越来越不容易淘,并且由于长途跋涉,让很多人在淘金的过程中疲惫不堪;加州地区气候干燥,水源极其缺乏,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缺水,有很多淘金者不但没有淘到金子,反而在淘金的过程中葬送了性命。

亚默尔和大多数人一样,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加州,由于加州水资源贫乏,经常遭受饥渴的折磨。每次取水都要走很远的路,经历一番艰辛,取水过程不亚于淘金的艰难。越来越多的人对缺水产生了怨气,他们不断抱怨着这个没有水的地方,于是加紧淘金,想尽早离开这个地方。一天,亚默尔望着自己身上水壶中一口都舍不得喝的水,想想自己每次取水的艰辛,他想出了一个赚钱的好方法。他想淘金的人那么多,即使有金子也都被别人淘走了,自己还不如卖水呢,这样既可以保证自己有水喝,还能赚到不少钱呢。于是亚默尔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寻找金矿,用自己携带的淘金工具,到远方去取水。他将浑浊的河水引入水池,在水池中加入细沙以便过滤,并将过滤好的水装进桶中,将水送到每个淘金者的身边。

在卖水的过程中,亚默尔经常受到其他淘金者的嘲笑,他们嘲笑亚默尔没有远大理想,千里迢迢来到加州,不想方设法挖金子,却干起了卖水的小买卖。这种卖水的生意在哪里都可以做,偏偏跑到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来做。面对身边的嘲笑和讥讽,亚默尔没有动摇,继续卖他的水。事实证明亚默尔的决策是对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通过卖水赚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当其他的淘金者没有淘到金子,空手而归的时候,亚默尔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

企业的任何经营观念都是暂时的,没有任何一种经营观念能长期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哈默定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员工创新

企业的创新来源于员工的创新,一个管理者就算整天在办公室里思考,也想不出什么创新的好点子,员工的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员工的创新,管理者应该大力支持,每个人对创新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将所有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对公司有利的方案,才能使企业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长久地发展下去。企业不仅要鼓励员工进行创新,还要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为企业做出贡献。

2.让员工参与公司决策

很多企业会面临这样的难题,有时候企业在特殊时期推行一些措施,虽然方法可行,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是受阻,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企业在进行新政策推广时没有听取员工的意见,员工对新政策也不是十分了解,导致工作过程中新政策实施不下去。即使员工支持新政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让员工参与公司决策,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公司既可以搜集不同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也能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配合新政策的实施。企业不是管理者的企业,也是员工的企业,给员工营造家的感觉,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使公司效益增加,带领公司走上一个新台阶。

3.关注市场动向

对于风云变幻的市场,不时刻关注是万万不行的,企业要在市场中打败竞争对手,只有掌握大量市场信息,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也应适当增加自己前进的步伐,紧跟时代潮流。在行进的过程中,企业必须不断关注市场,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出调整,才能不失时机,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酒与污水定律:对待“害群之马”绝不手软】

“将酒倒进一桶污水中,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将污水倒进酒中,得到的还是污水”。这就是管理学中的“酒与污水定律”。

在一桶污水中倒入再多的酒,也改变不了污水的性质,而只要向一桶酒中倒入一勺污水,就足以毁掉一桶美酒。显然,决定桶中装的是酒还是污水的关键,不在于酒与污水的比例是多少,而在于其中有没有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管理者这样一个用人道理,一个精明能干的员工进入到一个混乱的组织中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行为恶劣的员工却能毁掉一个良好的团队。

每个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这种集体关系的维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如果企业组织中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关系和谐,企业就能维持稳定,集中力量进行产值提高,与对手竞争。反之,如果企业内部关系不和谐,整个组织如同一把散沙,那么即使竞争者不出手,这样的企业组织也很难维系,终究会失败。

每个企业中都不免会有一些让管理者“头痛”的员工,他们或是喜好搬弄是非,散播谣言;或是极度自我,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或是好逸恶劳,工作态度消极懒散……不要小瞧企业中的这些“污水”,他们很有可能会毁掉整个企业组织。散播谣言者很有可能会搞得企业上下乌烟瘴气、人心惶惶;极度自我者藐视企业制度的行为,很有可能会使其他员工对制度产生怀疑,而使企业制度形同虚设;好逸恶劳者终日无所事事而仍能享受到企业福利,会令其他员工产生“不平衡”心理,进而导致整个团队的风气都变得散漫。

“污水”一旦渗透到企业中,对企业组织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企业内部会很快被腐蚀,变得不堪一击,失去竞争力而被对手轻易地击垮。酒与污水定律为管理者敲响了警钟,若是不想让企业被“害群之马”带偏了道路,管理者就一定要找到“害群之马”并将其清除。

管理者运用酒与污水定律能为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集中企业中的优势力量

如果管理者能够及时清除企业中的“害群之马”,淘汰掉问题员工,那么剩下的就都是可以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合格员工。这样可以集中企业中的优势力量,利于企业人才运作,使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人才大战中占得先机,实力增强,效益提高,从而取得更大发展。

2.维系企业各内部关系的稳定

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促成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管理者及时剔除具有破坏力的“污水”,一方面可以对其他员工产生警示作用,使其他员工注意规范行为,遵守企业制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污水”在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进行破坏,从而维系企业内部健康关系的稳定。

3.维持企业良好的风气

“污水”的真正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破坏性,而在于它惊人的传染力。一个员工的不良行为对企业所造成的破坏力只在于其本职工作的那一部分,而一旦这种不良习气被其他员工所效仿,并迅速“传染”给更多员工,企业很快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问题员工,这对企业的发展是贻害无穷的。管理者运用酒与污水定律,预见问题员工对于企业的消极影响,将其及时辞退,可以避免企业内部被不良习气所腐蚀,从而永葆企业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

20世纪70年代,日本商界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伊藤洋货行的董事长伊藤正式宣布解雇经营奇才岸信一雄。

此消息一经传出,几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伊藤,人们纷纷为岸信一雄打抱不平,指责伊藤过河拆桥,看见企业效益提高,岸信一雄失去利用价值,就将其“一脚踢开”。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一致地对伊藤持批评态度,而力挺岸信一雄呢?这要先从伊藤洋货行所经营的食品部门说起。曾经的伊藤洋货行是以衣料买卖起家的,其后来所经营的食品部门,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实力在同行业中处于较弱水平。为了扭转食品部门的不利形势,伊藤“三顾茅庐”从三井企业旗下的“东食公司”挖来岸信一雄。岸信一雄进入伊藤洋货行后,凭借着其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为伊藤洋货行的食品部门带来了巨大转机。十年时间将伊藤洋货行的业绩提高了数十倍,为伊藤洋货行的食品部门开启了一片蓬勃的新景象……为伊藤洋货行做出巨大贡献的岸信一雄竟然被开除,难怪人们会众口一词地指责伊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