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菲定律
22153500000036

第36章 企业管理:商道中最实用的秘密(1)

管理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如何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并且运用自如,是许多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难题。世界各国的管理大师,通过长期实践与不断思考,为我们总结出管理的神奇定律。这些定律实际操作时非常简单,可以帮助管理者解决棘手的难题。

【艾奇布恩定理:企业并非做得越大越好】

艾奇布恩定理的提出者是英国史蒂芬·约瑟剧院的导演亚伦·艾奇布恩,他指出,如果你遇见自己公司的员工而不认得,或忘记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艾奇布恩定理告诫管理者,摊子一旦铺得过大,就很难照顾周全。

增加企业规模,把企业“蛋糕”做大,这几乎是每个管理者的追求目标。但企业摊子真的越大越好吗?俗语说船大不好掉头,企业摊子过大,往往会造成企业决策的灵活性降低,甚至是丧失,最终导致企业这条“大船”不仅无法在海上驰骋,反而还会沉没海底。管理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小船”的好处,遭遇风浪时,小船可以比大船更加轻松地调整方向,面对浅水时,小船没有大船的沉重,可以适时地放慢速度向前行驶。企业的“蛋糕”做得越大,保质问题就越困难,一旦蛋糕变质,企业遭遇的将是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当然,艾奇布恩定理并不是要管理者们放弃追求将企业做大的目标,而是强调,管理者要走出“大企业”管理的误区,在企业内部实行小企业的经营模式。

双手在握成拳头的时候是最有力的,只有集中企业实力,向一个重点方向用尽全力,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如果想要抓住的太多,张开双手出力,管理者做出的决策顾此失彼,没有集中的出力点,会导致企业在每行都有参与,却在每行的位置都不上不下,最终被对手淘汰。管理者一旦犯了“张开双手一把抓”的错误,只片面看重企业规模的扩大,侧重于手下拥有多少产业,涉及多少部门的话,必然会使企业大而不实,经受不起一点打击,被一些突发危机轻易地击倒。

企业摊子的过度膨胀不仅表现在其涉足的产业上,还会表现在企业的人员机构上。正如亚伦·艾奇布恩所说,有一天,管理者看见同企业的员工而不认识,那企业的摊子确实是铺得有点大了。企业规模的增大势必会导致管理组织的调整,人员需求增加也无可厚非。但企业如果聘用太多的管理人员,设置较多无用的管理机构,造成企业结构臃肿,组织烦琐,必然会影响企业组织的灵活性,阻碍到企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以赢利为目标,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管理者的追求。利润的增加与成本降低成反比,成本降了,利润自然上升,管理组织烦琐,整体机构臃肿,会直接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优秀管理者往往是企业的节支高手,可以通过缜密的分析,为企业节省各种多余的生产花费。然而,管理者常会犯不将人力资源算做生产成本中的错误,一味地扩充管理人员、管理机构,极大地增加企业生产投入花费,而无形中造成利润的流失。“人多力量大”的口号未必能在管理上适用,管理者忽略企业发展规模与人员数量及组织机构之间的平衡维持,盲目扩大企业摊子的做法,最终只会损害到企业利益。

吉纳·法考夫的零售生涯是从他父亲的皮箱店生意开始的。创业初,由于反对父亲传统的以单位利润最大价格出售商品的经营理念,坚持自己单位销售量的利润降低,会随着销售量的扩大,而赚取最大利润的观点,法考夫开始自己独立创业。他在曼哈顿的一幢楼房里开了一个皮箱铺,起名为E.J.柯维持,利用薄利多销增加利润收入的经营理念,他以接近成本的低廉价钱出售商品,取得了一定收益后,又扩大经营,出售钢笔、照相器材等商品。由于价格便宜,人们纷纷来到法考夫的店里消费,前来购买商品的顾客排起了长龙。法考夫意识到,按照这种运作方式,每年可以赚取的利润将相当可观。1951年年底,他在韦斯特切斯特又开了一家分店,此后,法考夫的生意越做越大,1953年,柯维特公司的销售额高达970万美元,1962—1966年,柯维特公司的销售额整整翻了两倍。在1962—966年的四年时间里,法考夫又开了15家分店,其经营规模扩大了三倍之多。法考夫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使柯维特公司在十年的时间里,销售额从5500万美元上升到7.5亿美元,赚取了巨大的利润。

法考夫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柯维特公司实力不断上升,以平均每七周就开一家新店的速度,成了美国零售业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然而,摊子越来越大的柯维特公司最后还是难以逃脱破产倒闭的命运。

为达到扩张市场的目的,法考夫采取了不断开设分店的策略。当柯维特公司的分店覆盖范围,只在纽约市附近时,各个分店和总公司之间可以取得较为密切的联系。但随着柯维特公司越做越大,分店开到芝加哥、圣路易斯、底特律等地时,分店与总公司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难以维系,总公司无法对纽约市场以外的分店进行及时的监督管理。同时,由于芝加哥等地的同行竞争者,对柯维特公司采取了排挤对策,最终加剧了柯维特公司竞争实力的不断受损。

为了使柯维特公司经营行业更广,获取更大的利润,法考夫制定了涉足服装产业的策略。然而,由出售如洗衣机、厨具、电视机等硬性商品,转为经营服装的做法,不仅没有产生利润,还给柯维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由于消费者对服装季节、样式的要求,使得服装存在其他硬性商品所没有的特殊性,柯维特公司经营的服装推出后,销售量极低,成批的滞销品难以卖出,造成了大量资金和货物的积压。

法考夫坚持以店面越多商品出售成本就会因为规模效应而减少,即薄利多销的观点作为经营理念。1963年,由于接二连三管理决策上的失误,柯维特公司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在出现重大财务问题的情况下,柯维特公司仍然急速扩张,由于运输、存货等方面的问题,家具经营部门出现危机。1964年,由于货物运输问题,柯维特公司损失了一张价值200万美元的订货单,致使公司实力、声誉方面都受到恶劣影响,一年时间里,柯维特公司损失资金超过266万美元。柯维特公司的家具部门是法考夫向克灵公司租赁的,法考夫决定采用买下克灵公司,并购联邦地毯公司的策略,挽救公司濒临破产的局面。但合并决策没有给柯维特公司带来转机,公司获取的利润额仍然持续下降。

1965年的后六个月里,柯维特公司销售量比前年同期增长了10%,利润却减少了近300万美元。接下来,柯维特公司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财政赤字,存货周转率每平方英尺比1961年降低了1/3,营业额下降超过30%。1966年,柯维特公司股票由同年最高时期的50.5美元降到了13美元。经济上的重创使法考夫不得不放慢扩张策略,1966年,柯维特公司只新设了三家分店。1966年,迫于形势,法考夫将柯维特公司与比它小很多的斯巴达公司合并,法考夫也宣布退出管理部门。此后,柯维特公司继续亏损,1980年,为偿还巨额债务,公司进行逐步清算,到了1981年,最后的12家分店也被迫拍卖。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避免企业出现摊子越来越大而无法顾全的情况发生,运用艾奇布恩定理时,管理者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避免管理组织过于臃肿

企业组织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决策执行受阻。管理者要注意调整企业内部管理结构,避免出现管理人员过度饱和的现象。设置可有可无的中间部门,或其作用可以被其他部门代替的管理机构,要及时清除。与企业整体运作无法协调,工作效率低,甚至影响到企业成本的落后部门,要及时清除或整顿。人员明显过多影响到组织效率的企业,通过裁减冗员的方式,减少企业中办事无效率,明显不称职者。

2.企业业务调整

企业涉及部门行业多,可以分担单一行业的经营压力,降低风险。但管理者如果对企业经营业务了解程度较少,没有建立完善、正确的管理观念,很可能会制定出错误决策,为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管理者要调整企业经营业务,放弃自己所“力不能及”的行业部门,以相对集中的运作成本,投入到企业技术的擅长行业。

【普希尔定律:正确决策,速度是关键】

普希尔定律最初由A.J.S公司的副总裁普希尔提出,他认为,各行业中的优秀领跑者,都具有可以迅速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担心或考虑得太多,只会导致迅速决策受阻,所有的正确决策,都是要现在做出来的。这个论断后来经过人们总结,被称为普希尔定律。

普希尔定律强调,正确的决策制定,要以速度为关键因素,无论一项决策制定得有多好,也经不起时间的拖延。

一只山羊吃光了所有的草后,决心去寻找更多、更好的青草,它远远望见西山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刚想迈向西山,又看见其他几个方向的草好像也很鲜嫩。到底去哪面好呢?山羊思索起来:“西山的草不错,可是听说那里有很多的狼。东山的草也很好,但那里好像常有老虎出没。南山的敌人不多,可那边的河水不够清澈。”山羊左想右想,犹豫不决,到最后也做不出到底要去哪里吃草的决定,而在思虑中活活地饿死了。

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而迟迟不做出决策的做法,就好像上面故事中的山羊一样,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忧虑未来形势,而不能快速地决策,最终也只能导致企业亏损,甚至被“饿死”。只有管理者正确决策,快速而不失时机,才能促进企业实力的增加。

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就如同跑步一样,第一目标的达成,要求企业不仅要跑得稳,更要跑得快。很多管理者只知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凡事以企业的“稳”为关键,决策前要思前想后,百分之百地确定万无一失,才敢下令执行。这种做法虽然使企业的经营风险确实降低了不少,但发展速度也跟着减慢了,最终会被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后面。先机决定商机,只有管理者加快制定正确决策的速度,才能促进企业经济的腾飞。

总的来说,管理者以速度求胜,在管理中运用“普希尔定律”,可以为企业整体发展带来的好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1.适应市场变化规律

全球信息时代来临,市场经济变化形势瞬息万变,管理者制定决策犹豫不决,会导致企业无法适应市场变化,而失去市场最佳时机,最终被市场淘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只有管理者及时、快速地制定决策,才能使企业发展适应市场变化,在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长久地处于不败之地。

2.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机会的遇见需要敏锐判断,而机会的抓住则需要管理者果断地决策。机会稍纵即逝,往往一时疏忽就会轻易溜走,迅速地制定决策,抢占先机,可以使企业抓住更多的机会,掌握商机,获得更多的利益。

3.摆脱竞争对手

速度是取胜的关键,在管理者犹豫拖延的时间里,对手很有可能已经以成倍的速度扩张。只有管理者抢在对手前面,迅速地制定决策,才能减少同行业的竞争障碍,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增长,摆脱竞争对手,并将其远远地落在后面。

华尔街最成功商人之一的约翰·皮尔庞持·摩根,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叱咤美国金融界的风云人物。他大肆收购铁路,通过摩根体制的贯彻、施行,获取了占整个美国企业资本1/4的资产,控制美国大批的工矿企业。他还通过金融资本控制美国许多主要的产业部门,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向阿根廷、墨西哥,甚至向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国家放债,有“华尔街的神经中枢”之称。

关于摩根如何能发家,还要从他年轻时开始说起。

摩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也许是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在摩根还很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常卓越的经商才华。刚刚大学毕业后的摩根在邓肯商行工作,有一次,公司派他去往古巴的哈瓦那为商行,处理采购鱼虾的事务,在返回途中,路过新奥尔良码头时,摩根碰见了一位船长。大概是根据摩根不俗的穿着判断,船长认定摩根是一位有钱的商人,于是叫住他介绍说,自己是往来于巴西与美国之间的一艘巴西货船的船长,这次他从巴西向美国的一家公司运一船咖啡,没想到到了这里,发现那家美国公司已经破产了。一船的咖啡滞留在这里,这位船主不得不自己推销,他向摩根表示,如果摩根愿意购买这批咖啡的话,他愿意以低于原价一半的价钱出售,但前提是摩根必须拿现金和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