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1]得归[2]。
道逢[3]乡里人:“家中有阿[4]谁?”
“遥望是君[5]家,松柏冢[6]累累[7]。”
兔从狗窦[8]入,雉[9]从梁上飞。
中庭[10]生旅谷[11],井上生旅葵[12]。
舂[13]谷持作饭,采葵持[14]作羹。
羹[15]饭一时熟,不知贻[16]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再配上乐曲,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它所搜集和整理的诗歌,叫乐府诗。
◎注释
[1]始:才。
[2]归:回家。
[3]道逢:在路上遇到。
[4]阿:此为语气助词,无意义。
[5]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6]冢:坟墓。
[7]累累:通“垒垒”,形容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8]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9]雉:野鸡。
[10]中庭:屋前的院子。
[11]旅谷:野生的谷物。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12]葵:野菜名。
[13]舂:在石臼中捣掉皮壳或捣碎。
[14]持:用。
[15]羹:糊状的食物。
[16]贻:赠送。
◎译文
少年十五岁参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能还乡。路上遇到同乡的人,便问他:“我的家里还有谁?”“远远望去是您的家,看到的都是种满松柏的坟墓。”野兔从狗洞里乱窜出入,野鸡在房梁上乱飞乱跳。野生的谷子长满庭院,野生的葵菜铺满井沿。舂了谷子拿来煮饭,采下葵菜拿来做羹。羹饭全都熟了,却不知与谁共享。走出庭院向东面张望,悲伤落泪,泪水沾湿衣裳。
◎赏析
这首诗揭露了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诗歌的第一句即用夸张的手法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无论“十五”“八十”是实数还是虚指,其目的在于极言从军之久。从军时是翩翩少年,归家时是皓首老翁。而且从一个“始”字可以看出,几十年来,主人公从未回过家。服役几十年未归家已是一个灾难,更悲惨的是,满怀希望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却发现物是人非!远远望去,坟冢遍地;走近一看,野生的动植物占据了本应井井有条的家,一派凄惨破败的景象。由于家中空无一人,老翁心中的团聚梦破灭,没有家人为迎接他而准备的丰盛饭菜,代之以仅有的旅谷野菜,这种心理落差可以想象。他做好了简单的羹饭,也没有家人和他一起分享,进一步表现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此情此景,痛苦至极,又无可奈何,唯有怆然泪下。
这首诗以《乐府》特有的平实质朴的语言,用叙述的方式,借退役老翁的所见所感,尽情抒写了他的悲惨凄楚之情,真实地展现了深受兵役之苦的百姓的命运,深刻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易混辨析
1.直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对比
①表现老翁孤苦无依的凄凉处境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②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表现老翁悲痛欲绝的心情的句子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关键词:动作、细节、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