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1],干戈寥落四周星[2]。
山河破碎风飘絮[3],身世浮沉雨打萍[4]。
惶恐滩头[5]说惶恐,零丁[6]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
◎注释
[1]遭逢起一经:指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2]干戈寥落四周星: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干戈,兵器,此处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周年,从德祐元年正月起兵抗元到被俘恰是四年。
[3]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
[4]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5]惶恐滩头:在江西省万安县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6]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7]丹心照汗青:忠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须先用火炙烤竹片,去除青竹的水分,称为杀青或汗青,故称竹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译文
我历经辛苦,依靠考试及第做官,在兵荒马乱中孤军奋战了四年。国家支离破碎,就像被风吹散的柳絮,我的生活也动荡不安,就像被雨水击打的浮萍。在惶恐滩上诉说惊惶恐惧,在零丁洋里感叹孤苦伶仃。自古以来哪有不死之人?只求留下赤诚之心照耀史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抗元被俘的第二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体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首联中,诗人把国运与己运结合在一起,感慨万千。一方面,“辛苦遭逢起一经”,写自己入仕的经历;另一方面,“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国家的局势危急。然而此两者并不是不相关的,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表明了自己为国家献身的坚定信念。“干戈寥落”,干戈,指战争,寥落,指稀少,意在说明当时像自己一样坚持抗元的人很少。国家前途渺茫,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感染更多的仁人志士奋起反抗。
颔联紧接着首联的纵向追忆而横向延展。由于“干戈寥落”而致“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结果,国家岌岌可危。在此情况下,身为一个不屈不挠、忠心护国的朝廷重臣,自然“身世浮沉雨打萍”。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再次突出了他的爱国之情。在写法上,本联对仗工整,且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危亡和自己的飘零之感,语言精练,情感真挚。
颈联对作者此时的心境进一步加以渲染。“惶恐滩”和“零丁洋”本是地名,诗人运用双关的手法,把地名的“惶恐”和“零丁”化为此时的心情,兵败被俘、救国无门,故而感到忧虑和孤独。此联对仗工整,用语巧妙,极具表现力。
在前三联将家国仇恨渲染到极致后,充沛的情感在尾联终于如烈火般爆发,直抒胸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同诗人的品格一起,流传千古,成为后代仁人志士激励自我的不朽典范。
◎易混辨析
1.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个人与国家相结合,形象地写出国家处境岌岌可危、自身处境艰难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作者运用叙述的方式,写出自身经历和国家遭遇,表明同道之人难觅的孤独之感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作者运用双关的手法,表明被俘后忧愤孤寂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作者直抒胸臆,以慷慨激昂之语,表现自己民族气节和为国献身精神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