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会议的基本程序
会议的种类繁多,按其划分标准不同可分为很多类型。有的按规模分,有的按级别分,有的按机密程度分,有的按出席人员分,有的按内容分,有的按性质分等等。如按会议的性质分,有政治会议、立法会议、工作会议、业务会议、动员会议、办公会、协调会、研讨会、现场会、座谈会等。
会议的种类不同,主持会议者在会议中的角色和作用也不同。如在政治会议、立法会议、工作会议、动员会议上,主持会议的领导者,一般不是会议的核心人物,他处于从属地位;而在一些办公会、协调会、现场会、座谈会、研讨会等会议上,主持会议者大都是会议的核心人物,处于核心地位。主持会议者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讲话的语言特点也有所区别。会议的种类不同,操作过程也不同。有的会议按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随意改变,如各类政治会议、立法会议;有的会议按事先确定的议程进行,一般情况也不变,如各类工作会、业务会、动员会;有的会议没有固定程序,由主持会议的领导人根据情况自行确定,如各类办公会、协调会、座谈会等。虽然各类会议的具体程序不尽相同,也有其相同之处。就一般会议而言,主要有以下基本操作程序:
(1)宣布开始
主持会议者宣布会议开始,并作简单的开场白或开幕词。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及有关情况,会议的议题、宗旨、要求,会议的开发及程序,出席会议的人员等。开场白或开幕词应开宗明义,简明扼要,不能拖泥带水。用最精炼的语言,向与会者讲明为什么召开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会议的议程有哪些,出席会议的人员有哪些,使与会者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便于领会和把握会议精神,为会议报告或研究问题做好铺垫。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首先宣布大会开幕,接着介绍了大会议程、召开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简要回顾了党的七大和八大的历史功绩,指出了这次会议的历史背景、重要任务,最后向全党发出号召。这个开幕词开门见山,篇幅短小,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堪称开幕词的典范。
(2)研讨议题
这是会议的实质性阶段。上级精神的传达,工作的研究部署,一系列问题的协调解决,各项工作要求的提出,都将在这个阶段中完成。因此,领导者应严密控制会议进程,注意会议进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动与会人员的情绪。
主持一些大型会议、立法会议、工作会议,要按照法定程序或事先确定的程序一项一项地进行,无需变更。会议主持者只是起个连结、引导和介绍的作用。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等项则由其他领导来完成。
主持办公会、协调会,就要按照事先确定的研究议题,逐项展开。主持者是整个会议的核心人物,会议由主持者来驾驭和掌握。通过主持者讲话,通报情况,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协调矛盾,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讨论有关政策措施,决定一些重大事项。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领导成员或其他与会者的意见,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主持座谈会、讨论会,主持者应首先把会议的目的、指导思想、要求说清楚,然后重点是引导大家的发言,听取大家的意见。主持这样的会议,首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出现,认真仔细地听取大家发言,善于从大量的意见中,吸取有价值、有见地、切实可行的意见。要善于控制场面,善于引导大家的议论点,善于调动大家的情绪,善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达到预期目的。
(3)会议总结
会议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会议总结。就是把会议研究讨论了哪些问题,办了哪些事情,制定出台了哪些文件,取得了哪些成果,形成了哪些共识,交流了哪些经验进行高度概括、归纳,向与会人员报告。对有些研究透彻、形成共识的问题,在集中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做出科学决策。同时,对会议的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及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对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分析落实。这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落实、促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总结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评价会议取得的成效,既不扩大,也不缩小。
(4)宣布闭幕
有的会议在结束时,还要作专门总结。待总结报告之后,另由主持人作简短致词,然后宣布散会。这个致词与会议总结不同,只是很简要地说一下会议的情况及下一步的要求和打算,对会议结束后还有一些具体事宜,需要向与会者说明。到此,会议就算正式结束了。
2.充分准备,胸有成竹地主持会议
领导者主持会议不要仓促上阵,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在一般情况下,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调查研究,掌握必要的情况;熟悉有关材料;起草讲话稿等。熟悉有关情况和材料,主要弄清开会的目的和要求,会议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对策,如何部署工作以及如何检查落实等。
关于讲话稿的准备和起草工作,现在不少领导同志主要依靠秘书班子或职能部门去搞,自己既不出思想,又不出路子,更不动手写,只等登台前拿来看一眼,实在不足取。因为别人的大脑,代替不了自己的思索,时间久了,这样的领导者就会变懒,就会思维衰退,丢掉“拐杖”再也走不了路。只会念讲话稿,就只能起留声机、传话筒的作用,而且还可能闹出稿子不错你读错、稿子错了你也跟着读错的笑话来,给人留下笑料。
当然,对于严肃性的会议,对于大型材料,领导者一个人准备、起草有困难,可以而且应该由秘书班子或职能部门一起搞,但这样并不等于领导者可以撒手不管,等现成的。领导者要亲自抓材料,亲自部署,出题目,出要求,出思想,自始至终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使讲话材料既饱含着自己的心血,又是集体劳动的结晶。这样,经过集思广益的讲话稿,一定会更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群众心愿,因而也会更有效地指导工作,受到群众欢迎。
领导者切忌不加准备,草率从事,仓促上阵,到会上随意讲上一通。这种讲话不是杂乱无章,让人不得要领,就是浮皮潦草,敷衍塞责,不但对工作无益,而且也影响了领导者本人的声誉,还是不要这样做为好。
3.突出会议议题,明确会议宗旨
会议主持人是会议的“舵手”,要随时把握、驾驭好会议之舟,启发引导大家,始终遵循会议既定的议题、日程,进行充分的研讨,才能如期达到预想的目的。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使与会者充分了解议题。开始就要讲明会议共有哪些议题,怎么个开法,有哪些要求,与会者要承担什么任务等。其中,哪一项应由与会者在会上做出决定;哪一项只需听一听与会者的意见,以便进一步补充;哪一项只是告知性地打打招呼,介绍一下情况,暂不讨论;哪一项与会者必须和上级保持一致,只研究怎么协调行动等等。而要与会人员听得明白,那么,主持会议的领导者就必须讲得清楚,把会议的目的、要求、内容诸项一一交待给大家,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表达要准确,中心要突出。切不可主次不分,轻重不分,内容庞杂,使听者不知所云,无所遵循。
4.先声夺人,开场白精彩抓人
开场白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它能起到先入为主、吸引听众的效果。精彩的开场白往往能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听众,增强他们对会议的兴趣。有经验的会议主持人,大都非常注意开场的几句话,多是经过反复琢磨,认真推敲,力求一上来就给听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开场白要陈述的内容,包括会议的背景、主题、目的、意义、议程和开法,其语言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调和表情都要与会议气氛协调一致。
一般情况下,好的开场主要有三条:
(1)直接点题
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地把会议的内容、主题讲清楚,给与会者一个明白;
(2)借题发挥
调动全场的情绪,造成适宜会议开展的气氛,使与会者亢奋起来;
(3)出口成章
运用富有启示性、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全场迅速进入境界,让与会者集中精力。开场要尽量避免那种陈旧死板、千篇一律的格式。要根据会议的实际,或说内容,或讲形式,或道特点,或提要求,或谈历史上的今天,或讲别处的此时此刻,或幽他一默,总之要因境制宜、灵活构思、巧妙设计、出语不凡,让与会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你精心设计的“圈套”。
5.掌握语言分寸,说话言之有度
开会时往往有这种情况:有时大家意见比较集中,而会议主持人却不能及时总结,提请大家转入另一项议题,便出现了冷场,拖延了时间;在征求大家意见时,有的人一声不吭,有的人翻来覆去,谈不到点子上,越扯越远;也有时人们争论不休,互不服气……
会议上发生了冷场、争论、跑题等情况怎么办?这就要求会议主持人能够细致了解会议进程,掌握与会人员的心理,恰到好处地、适时地对会议进行引导。意见基本一致时,立即终止;意见大同小异时,允许求同存异,及时终止;很难一致时,下次再议;对于离题太远的发言,会议主持者可寻找时机予以引导、提醒,拉回正题。为了不分散大家的精力,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不冲击会议的中心议题,领导者必须十分注意掌握讲话的时机和“火候”。
领导者还要注意掌握说话的分量和分寸。这也是“度”的一种要求。
语言的分量是由词意和态度两个主要因素构成的。词意是指语言的本意,态度是指表达时所持的表情和情绪。比如,主持会议的领导者,要批评下属人员的工作差错或较大的失误,这里就有个分量问题。如果是个别的、一般性的差错,而批评的分量过重,未免有小题大做之嫌,本人不服气,大家也不满意。如果是较大失误,而批评分量过轻,既达不到教育本人的目的,又给大家一种袒护当事人、文过饰非之感,不能使人闻者足戒。当然,不做具体分析,以理服人,而是无限上纲,乱批一通,也不会有好效果。因此,根据问题的性质、程度,在讲的时候,就有一个轻重之间怎样才算适宜的分寸问题。
分寸是衡量语言分量的尺度。而要把握好分寸,一是注意词意上的细微差别,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二是注意态度和语调的区别,这种分寸也是会影响到分量的。我们的目的是,既要弄清问题,又要教育同志。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严肃的批评,不一定非要高门大嗓、声色俱厉不可。语言尖刻,态度粗暴,甚至出口伤人,以挖苦、讽刺、嘲笑他人为快事,必定造成对方的反感和抵触,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团结。
6.树立良好的文风和会风
文有文风,会有会风。领导者主持会议,要讲话,要做报告,要引导会议,既有个文风问题,也有个会风问题。在十年浩劫中,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遭到极大破坏,使得我们的文风、会风也受到许多不良影响。
从文风上讲,某些领导者不敢、不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迫于某种压力和抱着某种私心杂念,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沾染上了说假话、套话、大话、空话的习惯,报喜不报忧,报功不报过,指远不指近,责人不责己,加之官腔、官气、官僚主义,使人对他们的报告、讲话、发言,不愿听,听不进。
从会风上讲,不少地方开会成灾,人们早已对“文山会海”现象表示不满。当然,必要的会议还是要开的,问题是会议太多、太滥、太长,内容泛泛,目的不明,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效果欠佳。而且还有一些会议总是选择在名胜风景区开,给与会人员游山玩水提供方便条件;有的借机大吃大喝,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国家资财和人民血汗;有的不但白吃白喝,还巧立名目,乱发纪念品,化公为私,损公肥私,发会议之财。所有这些不好的文风、会风,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强烈批评和反对。
因此,作为领导者,一定要严肃地对待文风和会风问题,从自己做起,从本单位做起,带头端正文风,端正会风。只要坚持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实话,既报喜又报忧,不夸大我们的成绩,也不掩饰我们的缺点和失误,对党和人民负责,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就一定会逐步树立起一种好的文风和会风。
7.以恰当的引导语,正确地引导会议
会议在研究讨论问题时,出现偏离主题、意见分歧、无谓争辩等现象,都是很正常的。要使会议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的,离不开主持者的正确引导。这个过程能够充分显示主持者知识水平、应变能力、领导艺术。主持者要善于提问,积极引导,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大家进行深入思考。正确引导会议,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
真正耐心听取别人发言,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尊重别人的具体体现。兼听则明,主持者要创造条件让大家讲话,即使是刺耳的话也要让人讲完,不满的牢骚话也要让人发泄,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除非他的发言又偏又长。革命导师列宁,就非常注意倾听别人发言,他在听别人发言时,总把食指放在耳边,集中精力倾听每一个细节,倾听其中的每个观点和意见。甚至在对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以后,仍然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