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孙中山不背死书
被炎黄子孙尊为“国父”的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孙中山自幼善良、正直而又不安分。
孙中山10岁入私塾,学的是《三字经》、《千字文》、《幼学故事琼林》和四书、五经之类。私塾学童都是些10岁左右的孩子,涉世不深,加上书中文句艰涩,像读天书。而私塾里教书,从不给学童讲解。学童背起来很是吃力。一天,王老师让一个学童背书,那学童吭吭哧哧,怎么也背不上来。小中山坐在那里,替学童着急,况且他对这种陈旧的学习方法早已不满,他一下子站起来,喊了一声:“先生,我觉得这样背书没意思!”
“什么?岂有此理!读圣贤之书没意思,什么有意思?出海下田,还是舞枪弄棒?”王老师语含讥讽。
原来孙文(孙中山之原名)是农家出身,有时下田种秧,有时随外祖父下海。他心中不服,心想:不出海下田吃什么?不舞枪弄棒,岳飞怎能大败金军,尽忠报国;戚继光怎能战胜倭寇?想到这里,他理直气壮地说:
“出海下田,舞枪弄棒,总还有点用吧!”
“放肆!”老先生一声怒喝,用火辣辣的目光逼视着孙文。孙文毫不畏惧,迎着那逼视的目光问道:
“先生,如果读不懂,还读它干什么?”
老先生气得发抖,急令孙中山背书。
孙文为了争口气,把书背了一遍,老先生找回了面子,火气也就消了。
有一天,孙文放牛回家,一进门,就听到姐姐孙妙西在屋里不停的哭泣,哎哟哎哟地呻吟着。妈妈无可奈何地坐在姐姐身边安慰她:“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女子不缠足怎么行?”小孙文按捺不住了,辩到:“怎么不行?太平军里有女兵、女将、女状元,都是大脚,叫‘天足’呢,骑马射箭,行军打仗,跟男人一样,那有多好。”母亲也点头称是。正是这些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才使孙中山先生自幼就蒙发了革命思想,坚定地踏上了革命之路。
35.恽代英读书致用
恽代英(1895—1931),又名邃轩,字子毅,笔名代英、但一、天逸等。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恽代英幼年时就十分用功学习。在家塾里读了不少线装书,母亲陈葆云就是他的启蒙教师。陈氏出身于仕宦之家,颇有旧学根底,经常教育恽代英学习唐宋词诗。恽代英在武昌北路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因为勤奋好学、聪慧睿智、文才出众,被国文老师誉为“男奇儿”。
辛亥革命前,14岁的恽代英随父母去鄂西北老河口。他在父母指导下,在家读书。通读了《古文观止》、《战国策》、《饮冰室文集》等书。其中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最使他感兴趣,他从中受到了西洋新学和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尚未成年的恽代英,在读书学习的同时,还坚持写日记,反省自悟,坚持从各方面来锻炼自己。
1913年,恽代英18岁时,考入武昌中华大学文科学习。他读书非常勤奋,为了寻求改造社会、改造中国的真理,他废寝忘食地学习着,广泛地涉猎各个学科的书籍,如中外古今的历史、哲学、文学等著作。他特别注意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注意将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并开始为上海的一些报刊写稿。“五·四”前文为《东方杂志》、《新青年》杂志等刊物撰写文章数十篇。在这些文章里,抨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积极倡导民主与科学,提倡民权思想,对劳苦大众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1917年,为了救国济世,恽代英又和他的挚友黄负生、梁绍文、冼震等筹办成立了互助社,出版了内部刊物《互助》。互助社的社员们,经常在一起座谈读书体会,介绍个人思想修养方面的心得,开展对国家大事、社会问题自由的、热烈的讨论。恽代英还在互助社里提出了“夫智仁勇三者,一贯之德也,研究以广其志,实行以增其勇,于以求仁”的道德标准,制定了“不谈人过失,不失信,不恶待人,不作无益事,不浪费,不轻狂,不染恶嗜好,不骄矜”的戒约八则,注意德、智、体的全面培育,建立了良好的学风,对于形成学人的良好道德素质和做学问的修养,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互助社的许多成员后来成为“五·四”运动的骨干。
36.任弼时立志报国
任弼时(1904—1950)湖南湘阴县人。伟大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任弼时从小爱学习,四五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练习写字。但还非常喜欢父亲给他讲历史上志士贤人勤学、勇敢和爱国的故事。
他七岁进入初等小学学习,学习很刻苦。9岁时,曾写过一篇《自立》的作文,文中说:“世界之人,皆以自立为要。吾国四万万同胞,欲保国家,非自立不可。”立下了为中华新生、独立、富强而学习的志向。
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在全国掀起之后,任弼时与毛泽东在长沙领导的革命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取得了联系,从研究会中了解到十月革命后俄国的一些情况,心中暗暗激起了对无产阶级革命圣地的向往。任弼时决定去俄国勤工俭学。
任弼时到俄国后,进入了斯大林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十月革命经验。他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出了教室,就走进图书馆。为了尽快精通俄文,他常常找到俄国同学交谈,以纠正自己在语法、语音方面的差误。这样学习一段后,他就能直接听俄文教师讲课和阅读俄文报刊书籍了。他读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注意掌握书刊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联系,剖析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全面的评估和进行有效地消化理解;他善于捕捉书籍中的精髓、要旨和特色之处,思维灵活、敏捷、开阔,常常有新颖而独特的理解体会。
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还热心帮助其他同学,经常利用星期天去给俄文差的同志补习功课。张太雷对任弼时这种治学为人的精神推崇备至,瞿秋白也感叹地赞扬任弼时是一个诚实而用功的学生。
任弼时在东方大学学习时,注意联系中国社会的现实和革命的实际,经常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1924年,20岁的任弼时从俄国回到上海,从事党和团的基层干部的训练工作,亲自给学员讲授共产主义ABC。因为他讲课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很受学员的欢迎。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的工运和青年问题,积极组织青年们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五·卅”运动,并且撰写了《上海五·卅惨案及中国青年的责任》等文章,揭露了帝国主义的反动暴行,总结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
37.陈毅酷爱读书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
陈毅自幼好学,酷爱读书。他看起书来,非常专注,有时废寝忘食,达到了入迷的境界。
有一次,他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书,母亲让他上街去买些绿豆。正读到紧要的时候,不忍心放下书,于是他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拿着书,边走边看,一门心思都扑在书上了。集市喧闹繁华,人来人往很热闹,陈毅专心读书,并没有注意,竟连连撞到别人身上。忽听有人高声叫嚷:“卖豆啦!卖豆啦!”他急跑过去,头也不抬,便说:“买豆。”他买完豆匆匆回到家,放下篮子,又捧着书读起来。
一会儿,母亲走过来拧了下陈毅的耳朵,说道:“你呀!看书都看呆了,你看看你买的是什么豆子。”陈毅跑过来一看不觉也大笑起来,篮中装的不是母亲让买的绿豆而是豌豆。就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他阅读了许多中外著名书籍、丰富了他的视野和知识面。
陈毅投身革命后,面对新的形势,他更感到学习的迫切性,于是更加勤奋学习,刻苦读书。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毅领导红军在江西苏区一带进行游击战斗。当时,我军处于敌人封锁圈内,条件十分恶劣,就是在这种非常艰苦的条件下,陈毅仍然天天坚持读书。
那时,山洞里、巨石旁、草丛中、大树下……都是陈毅学习的地方;有时天上下雨、下雪,眼前没有躲避的地方,他就把雨伞绑在自己身上,依旧专心地学习、读书。
1936年,由于叛徒告密,陈毅的住地所被敌人团团包围。陈毅机警地隐蔽在丛莽之中,敌人带着猎狗满山搜索,没有找到陈毅,却发现在住地附近有一个包袱。敌人们把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既没有银元、又没有值钱的东西,仅有一堆书籍。敌人惊讶地说:“啊,共产党苦得这样,还念书哪!……”
陈毅认准只要坚持不懈,铁棒能磨成针,坚持学习、读书,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持之以恒。陈毅逐渐成长为人民军队的杰出将帅和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政治家,并且成为学识渊博的诗人。
38.老舍奋发写作
老舍(1898—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他出身贫寒。1900年,他刚一岁,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父亲在侵略者的炮火下丧身。母亲拖着5个孩子靠给别人洗衣、做活养家度日。
老舍7岁那年,靠一位乐于行善的大叔才进了私塾,开始他的学生生活。后来靠他苦读勤学,考上免费供给膳宿的北京师范学校。
1921年,他进英文夜校时认识了一位英国教授,又跟着这位教授补习英文。25岁时,他被推荐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讲师,教英国人学中国普通话和“四书”。他在伦敦先后和一位作家及一位翻译家住在一起。他看见他们不论白天夜晚,总是写个不停。一向爱好文学的老舍想,自己念过唐诗宋词,读过许多小说和新文艺作品,又能唱京戏、昆曲,也写过小说习作。又有满肚子的苦汁,何不吐出来?我要大声呐喊!他下定决心拿起笔。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开始了小说的创作。
凡事开头难。尽管过去他也写过论文,写过讲演稿,可正式要写起小说来,并不那么容易。在远离故土的英国伦敦,他怀念祖国,思念家乡,回忆往事,创作的冲动激励着他勤奋苦练,边学边写。他想:“十成不能则五成,五成不能则一成半成,灰心则半成皆无。生命断矣!”他还想:“字纸篓子是我的好朋友,常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就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终于,他熬了整整一年写出了第一本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国内发表了,他快活得要飞起来了。接着,他又写了三本小说。
1930年春回到祖国后,老舍应聘担任了齐鲁大学的教授。从这以后,他在教书的业余时间写作,每年寒假、暑假,是他写作的最佳时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力,也不管条件有多么困难,他天天坚持写作。从开始写小说起,他一连10年都没有歇过夏。
有一年,暑假期间,山东济南遇上了奇热,小孩整天哭号,吃不下奶;大人一个劲儿地喝水,吃不下饭。当时老舍正忙着写一本书。他坐在小桌前,左手挥扇打苍蝇,右手握笔写稿,汗不停地流着,不一会儿汗水就顺着手臂流到了写字的纸上,他便把毛巾垫在肘下当吸汗器,坚持写作。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好两千字,否则决不罢休。
不久,老舍离开了教学岗位,成了专业作家,他更是夜以继日地写作。实在疲倦了,就朗读外文小说,调剂调剂精神。老舍的辛勤耕耘,果然结出了硕果。在山东7年间,他写了6部长篇小说,40篇短篇小说。
这以后,老舍在抗日战争期间,又写了《四世同堂》等两部长篇小说,7个话剧,出版了一部长诗集、一部曲艺作品集、两部短篇小说集。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写了《龙须沟》、《茶馆》等24部戏剧。
老舍成为我国写作最勤快、作品最多、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老作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已经翻译流传国外。老舍用他宝贵的生命和丰硕的作品,证实了他甘当人民“文牛”的高贵品质和高风亮节。他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39.王永庆当“塑胶大王”
王永庆,世界著名的“塑胶大王”。1916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县新店镇直潭里,祖籍福建省安溪山区。他是工商界巨子,名扬环球,财产约在40亿美元以上。
王永庆世代都是普通茶农。家况极穷,一贫如洗,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辛酸的记忆。
他7岁时,全家拿出了全部资金,给他买了枝铅笔和一个笔记本,送他上学读书了。10岁时,苦熬半生的爷爷,把小永庆搂在怀里,语重心长地说:“茶山难以为生啊,吃不饱,也饿不死,难熬啊。你这一辈子别困在这里,立志去闯天下吧!”爷爷那沉重的话语,那凄凉的脸色,永远刻记在小永庆的心扉上。也许从这时开始,他立下了闯天下的大志。
小学毕业后,王永庆辍学了。他15岁时来到嘉义,在一家米店当小工。差事是四处奔走,往客户家送米。人小志大的王永庆,绝不是吃上顿饱饭,穿上件新衣就能满足的人。他梦寐以求地想当大老板,发大财,使一家人摆脱饥寒交迫的生活。
王永庆每天完成分内工作之后,那闪烁有神的两只眼睛,总是骨碌碌地跟随着老板转。他在暗中观察老板如何经营米店,并一一牢记在心。他常常想:如果我自己拥有一家米店,我也能经营好。王永庆可不是只会幻想的人。他有了这份雄心,就一步一步去实现它。他自己省吃俭用,一点一点攒资本。又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向父母求助。
一年过去了,父母从亲友那里借到一点钱,他自己也积攒了一些钱,七拼八凑,王永庆终于如愿以偿,在嘉义开了一个小米店。
16岁的王永庆,当上了小老板。
他琢磨着,经商必须以顾客为上帝,那么就要眼睛盯着顾客,研究顾客的心理,处处为顾客着想。
他到顾客家送米时,默默地记下顾客家里的人数,每日消耗的米量,排出顾客用米的日程。他每次送米时,一定先把缸内剩余的陈米倒上来,把缸底清扫干净,再倒进新米,将旧米放在上层。开店以来,他总是小心翼翼,无微不至,处处为顾客考虑,为顾客服务得十分满意,深深赢得了顾客的欢迎。他的小米店生意非常红火。良好的信誉,促使了事业的发展。不久,他又开了家碾米厂。他把米店、米厂的工作时间规定为早上6时到晚上10时半,比别人足足迟4个半小时关门。
16岁的王永庆,就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经验和一定规模的资金,为后来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