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智能学习法
22127400000015

第15章 学生提高学习智能故事推荐(5)

15.毕升勇于实践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一发明比欧洲早了四百年,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最早的活字印刷是由一名叫毕升的普通工匠发明的。毕升生活的年代是北宋,那时人们都使用雕版印刷,这种方法比用手抄写先进多了,但它太费木板了,每一页书都需要雕刻一块木版,如果刻错了就只好整块重刻。在北宋初年,有人印一部《大藏经》,花了12年时间,刻了13万块木板才告完成。

一天,毕升看见印书作坊的伙计用印过的木版生火做饭,就想,这些木版雕刻起来很不容易,印过书之后就没有用了,一大堆东西,留着占地方,烧了又可惜,如果能用旧版印新书那该多好啊!他拿起一块雕版,一边看一边琢磨,当他注意到雕版上有一些重复的字时,头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把雕版上的字变成一个个可以拆开的小块,不就可以重新排列用来印新书了吗?

毕升很兴奋,立即找来旧版,锯成单个的字块,然后用松香把它们沾在木板上,一块活字拼成的新版做出来了。他在活字印版上涂上墨汁试印了几张,由于拼起来的新版高低不平,有的字没有印上去,效果很不理想。毕升做了很多次试验,结果都失败了,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印版不平是因为木头做的活字遇水后容易变形。如果用一种不怕水的材料来雕刻活字,就好办了。毕升把这想法一说,作坊里的一位师傅顺手拿起一个瓷碗,开玩笑说:“这东西不怕水。”

这句玩笑话使毕升受了启发,他决定在小泥块上刻字,然后像烧陶器一样烧出来。大家很支持他的这个想法,他们找来细胶泥,做成小方柱,再在上面刻上字,然后烧硬。接下来是拼版,他们把融化的松香抹在一块平整的铁板上,把活字沾上去,然后把铁板放到火上烤一下,趁热把活字压平,一块平整的活字印版就做成了。他们用这块印版试印了几张,印出来的宇非常清晰。印完之后,再把印板放到火上加热,松香融化后,用手一抹,上面的活字就掉了。如果要印另一本书,可以把这些活字重新排版再印。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这种方法很快传遍了全国,后来又传到了世界各地。毕升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6.张择端思旧成画

北宋的宋徽宗皇帝是一个非常喜欢绘画的人,他在皇宫里设立了一个画院,把全国知名的画家都召集在这里作宫廷画师。张择端在当时也算得上有名的画家了,于是被选进了宫廷画院,当了一名宫廷画师。

北宋的京城汴梁地处中原,北靠黄河,是一个水陆交通都十分发达的城市,这里的热闹景象常常让张择端浮想连翩,特别是汴河两岸的繁华街市和郊外迷人的景色更让他难以忘怀。

一天,张择端决定把这一繁华景象画下来,这便是后来人们看到的《清明上河图》。

我们在《清明上河图》的中段画卷上看到了汴河两岸秀丽的风光,在柳树成行的汴河两岸,错落着一座座房屋,有临河的酒楼和茶馆,上面有人在悠闲地品茶喝酒。河中央运货的船只来来往往很是热闹。河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拱桥,桥上一些悠闲的人正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在桥的两头许多小商贩在摆摊叫卖。一个骑马的和一个乘轿下桥的人就要相撞了,只见骑马人紧拉笼头,马一声惊口叫,不仅引起了四周人的注意,同时把两头驮着东西的小毛驴也吓坏了,它们又跳又叫。桥的另一头一个农夫推着一车东西就要下坡,因为是下坡,所以他只得弯腰弓背,两腿叉开来刹住车子。在他前面的一头拉套的小毛驴,却慢慢悠悠地迈着步子。

桥下一只满载货物的船正准备穿过桥洞,于是船工们急急忙忙地放下桅杆。没想到桅杆太重,一下子放不下来,船马上就要穿过桥洞了,船工们有的挥动着撑篙想减缓船的速度,有的人大声叫喊,岸上也有人在叫喊着指挥,另一些人则神情紧张地看着。

在画卷的最后一部分,在繁华的街市上,杂货店、药铺、酒楼、茶馆这些店门口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行人川流不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算命的先生,有行医的郎中,有做买卖的生意人,各人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忙碌着。这幅《清明上河图》把北宋时候的民情风俗以及汴梁城的繁荣景象都呈现了出来。

可是北宋的安稳日子没过多久,在宋徽宗这个只懂得绘画而不懂得治理国家的昏庸皇帝的统治下,内政昏暗腐败,对外防务松懈,毫无防御能力,靖庚年间,金兵挥戈南下,攻下宋朝都城汴梁,并把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俘虏了,战乱中珍贵的《清明上河图》也不知去向了。

张择端在战乱中逃到了南方,在南宋的画院里继续当画师,南宋的都城临安(现在的杭州)虽然景色也十分的迷人,但是张择端却没有了在汴梁时的心情,他想着祖国的沦陷,更想起了他画的那一幅《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决定重新画《清明上河图》。作品完成后,他把它同挂在门楣上,让过往的百姓们看,百姓看着汴梁美丽的景色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清明上河图》唤起了人们对北宋的怀念之情,人们非常喜爱它,好多人都争着把它临摹下来。这幅作品现今珍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

17.黄道婆改进纺织术

七百多年前的一个寒冷的冬天,天刚微明,有一个年轻的媳妇走在黄浦江边上。码头上停靠着几只海船,船上的人还在熟睡。这个衣衫褴褛的女子悄悄登上了一艘大海船,躲进了船舱。她刚坐下没多会儿,便倒头睡着了。

这个偷偷躲到海船上的女子就是对纺织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著名女发明家黄道婆。她是因为受不了公婆和丈夫的虐待而从家中逃出来的。

黄道婆是松江乌泥泾人。那里的百姓靠种棉花和纺织为生。黄道婆家境十分贫困,她八岁时,父母便被饿死了,她给人家当了童养媳,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纱织布,四季都不闲着。尤其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公婆和丈夫对她的百般折磨。

这年冬天特别寒冷,而黄道婆却还穿着破烂的单衣,被冻得浑身发抖。她的公婆和丈夫却都早已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在她的苦求之下,所得到的并不是棉袄,而是一顿毒打,继之又将她锁进柴房里。面对着漫漫长夜,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渴望,渴望离开这个家。她想尽办法在墙角挖开一个洞,逃了出来。

天亮了,船工们在船上发现了她。在知道了她的身世后,大家都很同情她,答应带她到一个海岛上去,在那里一年四季都是暖和的,而且那里居住的人都很善良、热情。他们是黎族人,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与汉族不同。黄道婆听了心中向往不已,很高兴地答应了。

经过数日的颠簸,海船终于到达海岛南端的崖州,黄道婆兴奋又有点担心地走下了木船。不知觉间,天已黑了,又下起了雨,她浑身都湿透了,站在一户人家的房檐下躲雨。这时,房内出来一个老大娘,看到她这副样子,赶紧把她拉进了屋,给她换上黎族的筒裙,并询问她的情况。她便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老大娘,老大娘听完她的诉说把她留了下来。

村里的族人都很同情她,而且教给她纺线织布的先进技术。在这里,她发现黎族人使用的一种叫“旷踏车椎弓”的工具去掉棉籽,又省力又省时。

黄道婆的勤学苦干,换来了大家对她的尊重,大家也都乐意帮助她,把这里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她。几年之后,她便成了这儿的一个纺织能手。

时光如梭,转眼间,黄道婆已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年,冬去春来,一天,黄道婆看见一群大雁北归,一缕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她决定离开这里,回到家乡去。

她含泪辞别这里热情善良的黎族人民,带着先进的制棉工具和技术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对于她的归来,大家既惊奇又高兴,听说她带回先进的纺棉和制棉工具技术,大家都乐意学。于是在黄道婆的指导下,很快人们就掌握了黎族的先进纺织方法。但黄道婆并不满足,她想进一步提高纺织技术。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把积攒的钱用在发明改造新工具上,一次又一次地做试验,经过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努力,她终于取得了成功。她把黎族的“踏车”改成“搅车”,加快了轧棉花和去棉籽的速度,她还把原来弹棉花的小竹弓改成了绳弦大弓,提高了弹棉花的效率。她发明的脚踏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这项发明大大提高了棉织水平,增添了棉织物品种,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使家乡的棉织品远销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北方各地。并因此获得“松江棉布,衣被天下”的美名。

黄道婆热爱自己的家乡,所换来的是家乡人对她的拥戴与厚爱。在她去世后,人们把她葬在今天上海的华泾镇东湾村附近,并建造了不少祠庙纪念她。

18.宋应星总结科技成果

说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就不能不说到《天工开物》,这部书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我国古代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这部书的作者宋应星是江西奉新县人,二十八岁时和哥哥宋应升去南昌参加乡试。乡试的考生有一万多名,结果兄弟俩都考中了举人,宋应星考中了第三名,哥哥宋应升考中第六名。奉新县一下子出了两个举人,被人称为“奉新二宋”。中举后,兄弟俩马上赴北京参加会试,想一鼓作气考中进士。但却双双落榜。

从京城回家的路上,他们看见—位老农在田地里使用一种奇特的农具干活。宋应星不知那是什么东西,就上去向老农请教。老农告诉他那东西叫耧(lóu),是播种用的。宋应星仔细观察了耧的构造,问老农,播完种为什么还要用驴拉着碌碌在地上滚?老农说,麦种播下去后,用碌碌把泥土压紧,就能保持水分,麦种才好发芽。宋应星回头对哥哥说,这些东西是书上学不到的,我们饱读诗书,却连最实用的知识也没学会,我一定要写本书,把这些知识都写进去。

后来,兄弟俩又参加了几次会试,但总是榜上无名。宋应星不想再考下去了,他到江西分宜县当了县学的教官。从此经常到分宜县的农村、集镇去了解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他访遍了那里的造纸、制陶、制糖、纺织等作坊,结交了很多农民、工匠朋友。

有一次,宋应星看到一位老铁匠在教徒弟打铁。老铁匠把打好的锄头放在火上烧红,然后把锄头在水里沾了一下。吱地一声,水里冒出一阵白气。宋应星问老铁匠为什么要把烧红的锄头往水里沾一下?老铁匠告诉他,这叫淬火,可以使铁器变得更硬,这道工序很讲究,淬火时温度太高,铁器就会太硬,容易断;温度不够,铁器则不耐磨。

每当了解到这些知识,宋应星总是详细地记录下来,为他要写的书准备资料。

几年后,宋应星的书写成了,书名《天工开物》。这部书一共十八卷。内容包括作物种植、食品加工、养蚕、纺织、采矿、冶炼、烧制砖瓦、陶器、造纸、车船和兵器的制造等。书中还有二百多幅插图。在涂先生的帮助下,《天工开物》得以付梓印刷。《天工开物》全面地记录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世界上最早的科技百科全书。书中记载的炼锌法和灌钢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它记载的提花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械;书中的二百多幅插图生动地描绘了三百多年前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因此《天工开物》这部关于生产劳动的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后来甚至在国内失传了。现代学者经过多方查找,才找到它的原刻本,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终于在世界上获得了应有的荣誉。

19.金圣叹评经论典

金圣叹原名金采,字若采,明朝灭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从小非常聪明,老师教的东西很快就学会了,随着知识的增长,他喜欢别出心裁地评论经典。老师教《诗经》的时候,根据孔子的说法讲解:“《诗经》三百篇,总的说来,就是所思所想都很正经。”金圣叹听了怀疑地说:“《诗经》里有很多描写男女之情的,怎么会很正经呢?”老师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来没听过有人反驳孔子的,可是金圣叹说的也有道理啊!老师虽然训斥了他一番,却认为他将来很有出息。金圣叹慢慢地就有了才子的名声。

金圣叹和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当时科举考试做文章要严格按八股文的规定来写。金圣叹是一个爱别出心裁的人,没按八股文的规定,而是根据考题,写了一篇观点十分新奇的文章。在当时,不按八股文的规定写,再好的文章都不会录取。金圣叹参加了第二次考试,他按照八股文的规定,写了一篇文章。这次他考了第一名。

两次考试,让金圣叹看清了科举考试的腐朽。后来他又参加了几次考试,经常戏弄考官。有一次他看见考题是“王之将出”就写了“出将入相”四个字交上去,考官看了莫名其妙,问金圣叹什么意思,金圣叹回答:“演戏的时候,大王要出场的时候,不总要从戏台上“出将”、“入相”这两个口出来吗?”说完哈哈大笑,扔下目瞪口呆的考官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