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确立正确的主题,与作者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作者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都有密切的关系。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作者由于思想意识不同、思想方法各异、认识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能力的差别,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反映在文章中,就是完全不同的主题。因此,要确立正确的主题,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增强自己认识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能力。
正确的主题有助于人们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而错误的或不健康的主题则会腐蚀人们的思想,瓦解人们的斗志。因此,领导者在确立一篇文章的主题时,一定要反复推敲,慎重斟酌。古人说,立意之当慎与立法同,正是这个道理。
(5)主题要深刻
李翱在《答朱载言书》中说过:“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就是说要写出“理辩”、“气直”、“辞盛”、“文工”的篇章,必须要确立一个深刻的主题。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深度,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叙述上,应该能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同时深刻的主题不可能是抽象的推论或凭空拔高的产物,而必须通过个性鲜明的具体材料来体现。这两者巧妙结合,才能使文章的内容生动,主题深刻。深刻的主题来自作者深刻的思想认识。一篇文章的主题深刻与否,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作者对生活认识的深刻程度。要确立深刻的主题,就要求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有强烈的感受,揭示出深刻的思想。
(6)主题要集中
集中就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要明确、单纯。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文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以主题为核心来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不能在同一篇文章中有两个或更多的主题,因为文章的篇幅是有限的,很难在一篇文章中表现更多的主题。即使很长的文章,也只能有一个主题,只有把文章内容集中在一个主题上,把它说深说透,才能使读者理解和接受作品的主题,否则文章就会枝蔓横生,不深不透,妨碍作者对文章中心的表达和读者对文章中心的准确把握。叙事性的长篇作品可能有“副主题”存在,但就全部作品来说,还是要以作品的正主题为中心,实际上“副主题”也是依附于正主题的。一些比较复杂的议论文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但中心论点只能是一个,分论点都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主题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一篇文章要把一个意思说透,主题一定要单一、明确。尤其是短文章,更要集中力量、围绕主题。如果主题分散,不知所云,读者就会朦朦胧胧,得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材料或抽象的概念。第二,现实生活中可写的很多,但写作时又不能面面俱到,要把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恰如其分地写到文章中去,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写作之前,作者要做到胸有成竹。有了一个明确的主题,行文时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表现这个主题,不至于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做到这几点,文章的主题就会集中了,写起文章来也容易了。
(7)主题要新颖
主题新颖,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是一种新的感受、新的认识或新的见解,要求文章主题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人们经常遇到的、却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你注意到了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是新;人们司空见惯的,却不以为然的问题,你有自己不同一般的认识,这就是新;人们经常谈论的问题,大家众口一词,而你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新。这样的文章,读者读起来有一种新鲜感,这样的主题就是新颖的主题。郑板桥有副楹联写的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是对文章的剪裁和布局的要求,下联就是对文章主题的要求。郑板桥认为,文章的主题要像二月的花儿一样新鲜、引人,要标“新”立“异”,不同于别人。如果文章的主题没有新鲜感、步人后尘、拾人牙慧,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就如同嚼蜡,毫无价值。韩愈说过,写文章要做到“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这也是强调,文章要新鲜、活泼,除去“陈言”,另立新意,写出自己的新感受、新认识或自己独到的见解。
3.主题的形成过程
主题的形成过程,就是作者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它首先是作者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获得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经过多次的重复,最后形成一个比较清楚的稳定的思想,这种思想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就成为文章的主题。
主题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现实生活是主题的源泉。因此,文章主题形成的具体过程一般有两条途径。
(1)主题来自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
文章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主题则源于客观现实生活。离开了客观现实生活,主题就无法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现实生活都可以成为文章的主题。只有当一定的现实生活对作者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作者对现实生活产生较深刻的感受,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想要表达的思想意识时,才形成了文章的主题。
(2)主题产生于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和概括
这是主题形成的第二条途径。作者获得的主题不是直接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感受,而是来源于对生活现象的分析、研究和概括、总结。通过这条途径获得的主题,最初只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笼统的观念和朦胧的认识。但随着作者调查研究的深入,获得的感性材料越来越丰富,通过对这些感性材料的分析和比较,作者头脑中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原来那个抽象笼统的主题,逐渐形成深刻、鲜明、有血有肉的主题。一些典型的通讯报道和调查报告等文章的主题就是这样形成的。
另外,主题的形成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灵感。在文章写作中,它是以主题确立的突发性为标志的。但灵感又不是来去无踪的幻觉,它实质上是作者积极思考的结果。有时表现为作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偶然发现了某种事物的新特点而突然产生的某种新的认识或见解;有时表现为作者长期深入生活,从事某项工作百思而不得其解,而由于某一偶然事件的刺激或启发,使大脑产生灵感,形成了文章的主题。由此可见,在灵感状态下产生的主题,它仍然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主题的产生,没有生活的积累,也不可能产生灵感。现实生活是主题产生的惟一源泉。
4.主题的提炼要抓人
要使文章有个比较深刻的主题,往往也需要经过多次的提炼,才有可能使文章主题逐步深化、逐步提高。所谓提炼,就是要求作者对大量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经过作者的反复思考,找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找出一个足以统领全篇的深刻的主题。鲁迅先生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曾指出“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是文章主题提炼的一个重要原则。
那么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怎样来提炼文章的主题呢?
(1)要立足全部材料,进行全面分析
主题产生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材料是主题产生的基础。主题的提炼要立足于作者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全部材料。因为只有当人们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符合于实际,人们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来。
(2)要抓住事物本质,深入开掘主题
在认识过程中,要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要经过分析和概括,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表现材料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提炼文章的主题时,也必须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分析鉴别,从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本质的意义。因为事物的本质往往隐藏在表象的背后,不进行认真的辨别就难以认识它和把握它;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更深入地开掘文章的主题。
提炼主题还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开掘事物的本质意义。能否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优劣的关键。要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就要求作者跳出个人的生活小圈子和写作对象的狭窄范围,从全局出发,看到事物之间更广泛、更普遍的联系,做到这些,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意义,提炼出的主题才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提炼主题,还要考虑不同文章的表达功能,应注重从不同的侧面去开掘事物的本质。一般地说,记人的文章要注意开掘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来展现他的内心世界,着力寻求出支配人物一切言行的那种思想境界的制高点。这样才能使人物的个性鲜明地显示出来。叙事的文章要注意开掘事件的思想意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情,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意义。这就需要作者选准角度,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思想意义。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主题才能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把握住事件的本质和意义。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揭示景物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和那种熔铸于景物之中的作者的审美情趣。只有作者的审美情趣与客观景物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谐统一,才能给读者以美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论说性的文章,要注意剖析事物包含的矛盾。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立明确的中心。使文章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令人信服。同时还要注意正确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说明性文章,要注意揭示说明对象的科学内涵。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来体现说明对象本身具有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3)要选取独特角度,提炼新颖的主题
文章的主题要不落俗套、呈现新意,就需要作者选取独特的角度,提炼出新颖的主题。打破认识的常规,从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常常会出现崭新的视野,获得崭新的感受和体会,开掘出新的含义。正如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题的提炼正是这样,不同的角度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找到了新的角度也就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主题就会在一般的意义上有新的突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多角度提炼文章主题的重要方法。它要求作者对写作对象进行各种不同的方向上的多维思考。这样的思考越多,也就越容易发现新的主题。
(4)要进行反复提炼,深化文章主题
一个正确认识的产生,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主题的提炼过程,也是人物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的过程。因此,主题的提炼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作者经过多次的反复,不断深化认识。实际上主题的提炼贯穿于文章写作的全过程。从文章的定题、收集资料时就开始酝酿主题,安排结构、选择材料时确立主题,执笔起草时不断地修正主题,即使在文章修改、润色时还在不断地提炼和深化主题,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或修改过程中完全变换原有的主题的情况也是有的。
高尔基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他的一种思想。”文章的主题来源于社会生活、客观材料。但是,这决不等于说,只要作者热情地投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许多人许多事,掌握了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主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明确了。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主题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现实生活和作者心灵相撞击的产物,是提炼的结果。所谓提炼,就是将丰富的感性材料“改造制作”,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开掘出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
提炼主题要力求“深”、“新”。
(1)深,就是“发掘要深”
对客观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发掘出最本质的思想意义,探到最深处,见其底里。
所谓“本质”,是指存在于事物内部而.通过外部现象反映出来的根本性质,即事物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是事物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我们说提炼主题开掘要深,是比较而言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列宁语),难有穷尽。发掘事物的本质,一般地说,“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全力寻出支配人物一切言行举止的思想的“最高点”。“记事”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件“思想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显示的多方面的意义中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深刻的那一点。“论理”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物“矛盾”的剖析,要善于抓住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据此高屋建瓴,准确地揭示出事理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