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下)
22127200000038

第38章 辩论讨论语言手册(9)

3.死里逃生的蹶由

据《左传》记载:吴王派他的弟弟蹶由去犒问楚军,楚军却把他抓起来,还准备杀了他来祭鼓。楚王想让蹶由在临死前遭到嘲笑,就问他:“你来的时候占卜,吉利不吉利?”蹶由说:“吉利。”楚王一阵奸笑,问道:“吉利?今天你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蹶由从容地说:“预兆预示吉利。如果你特别高兴,又友好地接待我,毫无敌意,就会滋长我们吴国的自满情绪,因而忽视了安全,我国的灭亡就没有多久了。如今你动怒了,大发雷霆,杀我祭鼓,那么我们吴国就会加强守备。吴国虽然弱小,但只要提高警惕,事先治好兵甲,就可以抵御你们的军队。这不是‘吉利’吗?况且我们吴国只占卜国家的吉凶,不是占卜我个人。假如小臣我被杀死祭鼓,因而使我们国家知道戒备,这种吉祥,还有比它大的吗?”

蹶由这一番话把残暴的楚王说得哑口无言,并终于不得不放了蹶由。蹶由一番话,胜在大智大勇,因而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勇者,是他只身独胆,直面残暴的楚王,非但面无惧色,而且应对裕如,矢志为国,视死如归。智者,则在于他巧妙地击破了楚王的“二难推理”的嘲弄。楚王一心要在处死他之前嘲笑他,所以故意问及来前的占卜吉利与否。如果蹶由答“吉利”,楚王会以马上处死他来羞辱嘲弄他;如果蹶由答“不吉利”,楚王同样可以“秉承天意”来嘲弄并处死他。他面临的困境,堪称进退维谷。然而蹶由机智地借用了“吉利”的歧义,避开个人吉凶的概念,而从国家安危的概念,鞭辟入里地阐述了“楚王动怒,杀我祭鼓——吴国警惕,加强守备——治好兵甲,抵御楚军——国家吉利”的辩证关系。这就不但以自己为了国家的“吉利”义无反顾、凛然赴死的大无畏气概压倒了楚王,而且以一人之死换全局之利的利害关系吓住了对方。所以,楚王最后不得不放了蹶由。

化解辩敌提出的两难设问的例子在大学生辩论赛中也有很多。

比如在1994年长虹杯全国电视辩论大赛第七场的自由辩论中,反方北京大学队就成功地化解了正方吉林大学队提出的两难设问,同时他们所采用的引而不发战术也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反攻时间,在正方发言时间用尽后,反方仍然有八次发问机会。这使反方北京大学队以极大的优势战胜了正方吉林大学队。

4.你第一,我也第一

南齐时,有个著名书法家王僧虔,是晋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颇深。

当时南齐太祖萧道成也擅长书法,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自己的书法逊于臣子。

一天齐太祖提出要与王僧虔比试书法。写毕,齐太祖傲然问王僧虔:“你说说,谁第一?谁第二?”

王僧虔既不愿抑低自己,又不愿得罪皇帝,他眉头一皱,说:“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

太祖听了,只好笑笑了之。模糊应对是应付刁难的极有效的方法。1982年秋天,我国作家蒋子龙到美国洛杉矶参加一个中美作家会议。在宴会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蒋子龙解个怪题;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用什么方法能把它拿出来。

蒋子龙略加思索,答道:“你用什么方法放进去,我就用什么办法拿出来。”

金斯伯格说:“你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的人。”

5.闪避答问,模糊应对

使用闪避答问术,往往能表现出论辩者灵巧的应变能力和巧于周旋的聪明才智。日本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到上海进行艺术活动时,中国朋友十分关心这位30岁还未结婚的电影艺术家。有人问她什么时候结婚,这位演员微笑着说:“如果我结婚,就到中国来度蜜月。”这一回答十分巧妙,把“在何时结婚?”的问题变成了“在何地结婚度蜜月”的问题,避开了她不想公开正面回答的问题,使人不好再问下去。美国前总统里根访问我国期间,曾去上海复旦大学与学生见面,有一学生问里根:“您在大学读书时,是否期望有一天成为美国总统?”

里根显然没有料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难题,但这位政治家颇能随机应变,只见他神态自若地答道:“我学的是经济学,我也是个球迷,可是我毕业时,美国的大学生约有1/4要失业,所以我只想先有个工作,于是当了体育新闻广播员,后来又在好莱坞当了演员,这是50年前的事了。但是,我今天能当上美国总统,我认为早先所学的专业帮了我的忙,体育锻炼帮了我的忙,当然,一个演员的素质也帮了我的忙。”里根的回答闪避了问题的实质,但又围绕提问而展开,较好地应付了对方的难题。《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庄伯与父亲的这么一则答辩:那时没有钟表,便以太阳的方位来定时间的早晚。楚国的柱国庄伯想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便对父亲说:

“你去外面看看太阳。”

“太阳在天上。”父亲说。

“你看看太阳怎么样了?”

“太阳正圆着呢!”

“你去看看是什么时辰?”

“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尽管儿子庄伯是柱国,也即是全国最高武官,地位显赫,但父亲毕竟是父亲,儿子随意支使父亲,父亲当然不高兴了。因而对于儿子庄伯的要求不愿答复,便用闪避答问一概加以回避。

在大学生辩论会中对辩敌提出的问题如果不愿回答,通常也采用闪避答问来加以回避。例如,在1993年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中有一场辩题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复旦大学队就较好地采用了闪避答问技巧躲过了正方的咄咄逼问。比如正方问“小孩子偷块面包,你会用道德惩罚他吗?”。反方不愿回答此问,闪避开去,就势反问“难道法律中没有道德观念吗?”。反方对是否或用什么手段对小孩子施以惩罚不愿作答,于是就将话题引向另一个侧面,从另一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显然,法律中不可能不包含道德观念。反方在这里就巧妙运用了闪避答问技巧。有一位打扮时髦的富商妻子,来拜访一位名作家,她问道:

“什么是开始写作的最好方法?”

“从左到右。”作家回答。

对于这么一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阔太太,作家不屑于回答,因而使用闪避答问术表达了对对方的嘲讽。

另外,当辩者不屑于回答对方的提问时,还可以用循环语句来加以闪避。比如:

甲:“小弟弟,你今年几岁了!”

乙:“比去年大一岁。”

甲:“那你去年几岁啊?”

乙:“比今年小一岁。”

甲:“你家里有几口人?”

乙:“和家里牙刷的数目一样多。”

甲:“那你家里牙刷有几把呢?”

乙:“每人一把。”

甲:“小弟弟,你们学校在哪儿?”

乙:“在马路北边。”

甲:“是哪一条马路啊?”

乙:“校门口南面的那一条。”这个小孩对于对方的问题不屑于回答,于是用循环语句回避了。甲句话靠乙句话作注,而乙句话却又倒回来要甲句话解释,令人摸不到答案的边,巧妙地闪避了对方的问题。

闪避回答可以通过设定某种条件来达到闪避的目的。如:从前有一个中国驻法国使馆的官员,在宴会中与一位巴黎小姐跳舞,巴黎小姐突然发问道:“法国小姐和中国小姐两者当中,你更喜欢哪一国的?”

这话突如其来,实难作答。如果说喜欢中国的多一点,不免有失外交礼貌;若说喜欢法国小姐多一点,则自己是中国人,更为不妥。随员略思片刻,不慌不忙地答道:

“凡是喜欢我的小姐,我都喜欢她。”这个随员通过设定条件,巧妙地回答了对方的难题。

(闪避答问,还可以将对方的问题推回给对方,要对方自己作答,从而达到闪避的目的)。几年前,一些青年美术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反响较大的人体油画展。画展期间,有位外国记者采访一位青年女画家,先通过一些话使该画家做出“女模特儿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之类的回答,接着话锋一转,将了一军:“假如让你当人体模特儿,你愿意吗?”

这确实不好回答。说“愿意”吧,这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这么公开的表白,对于一个青年女性并非易事,说“不愿”吧,显然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于是,聪明的女画家说:“这是我的私事,我没有必要回答。”这样便解脱了困境,且自然而有道理。闪避答问随人随时随地而不同,其主要作用在于防御,回避。

闪避答问可将对方问题推回给对方的妙用我们可以用94BTV“万家乐杯”大学生辩论赛的第二场辩论加以印证。这场比赛的辩题“体育人才外流是否有利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当正方北京邮电大学问道:“因为体育人才外流现在没得到报偿,就推断永远得不到报偿了吗?”这时,反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队不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按照对方的逻辑,推导出另一个自己想问的问题,将其推给对方,让对方作答。反方问道:“请问目前是单向的,你就能肯定以后是双向的吗?”这个反问巧妙地闪避开对方的问题,同时又给对方设下了难题。这样的例子在这场比赛中还有几处可见。

94长虹杯电视辩论的一场闪避回答。

这场比赛辩题是“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在于发挥个人专长。”反方南京大学代表队在自由辩论中就采用了模糊应对的办法,避重就轻,巧妙地应付正方吉林大学队提出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这段辩词:正方:我首先提醒对方辩友,我方认为大学生择业要发挥专长,只是一个首要标准,不是惟一标准,请不要在我们的头上扣大帽子。第二,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一再强调有些大学生要考虑收入高低,请问,如果不发挥专长,能收入高吗?请问,有些大学生考虑社会地位,若不发挥专长,社会地位能高吗?有些要满足社会需要,若不发挥专长,能满足社会需要吗?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有没有共性?

反方: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方同学立论的前提就不存在,大学生择业又不是度量衡,为什么要规定一个全国统一的首要标准呢?

正方:但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是标准化、交流化、社会化,这种教育本身经过4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没有共性。

反方:那我请问对方辩友,按你们的逻辑,大学生择偶也应该有首要标准了吗?

正方:当然了,大学生择偶当然要有首要标准,女大学生择偶的首要标准是找一个男性,男大学生择偶的首要标准是要找一个女性。

反方:难怪呢!可是要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那么《北京晚报》上那些征婚广告可就单调得多了。我再一次提醒对方同学。再美的宫殿建在流沙上也是要轰然倒塌的,因为没有地基嘛!再次请对方同学首先论证你们观点的前提,不要再犹犹豫豫了。

正方:如果对方辩友看了《北京晚报》,那应该注意到,每个招聘的第一条,都说要有我单位适用的专长?刚才对方一辩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如果鱼儿不会游泳,鸟儿不会飞翔,怎么跃得起来又怎么飞得起来呢?

反方: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那是它们的天性,怎么是专长呢?那人会走路也是专长吗?至于刚才对方同学说,女大学生要找个男的,这是基本条件,不是首要标准啊。

正方:对方三辩在发言中曾经提到,一个女大学生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的专业,那也就是说,如果我有一个女朋友是在美国的,我也放弃自己的专业到美国去,这是对国家的负责么?每一个人,虽然相貌各异,但不也都是有自己的鼻子和眼睛么?难道大学生作为一个受过共同高等教育的人,不应当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么?

反方:对方辩友,还是赶紧从美国回到这儿来吧!我请问对方辩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们立论的基础:为什么全体大学毕业生要有统一的择业首要标准,请回答!

正方:因为大学生具有共性。经历了4年教育的大学生,难道没有共同的标准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无标准论,那么我们的辩题还有意义么?

反方:我们不是说没有标准,我们是倡导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一。对于倡导来说,只能是在择业的目标层面上倡导,但在择业的具体标准层面上倡导,是不能强求一律的。

正方: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就是说,我们要把人才交流中心改名为个人主义倡导中心啦,也就是说,你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反方: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名人吧。达尔文就是以兴趣择业,如果按照对方同学的标准的话,达尔文就应该去做一个神父,恐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人的祖先是从猴子变来的。

正方:但是莫里哀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往往被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所伤害。”我要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不以发挥个人专长作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那能对得起国家每年为一个大学生的8000元投资么?那不但是人才的浪费,也是资金的浪费啊!到那时,李白的《将进酒》是不是要改成这样的话了:“天生我才没有用,千金散尽不复来。”

反方:我们认为,作为大学生,考虑到各自的具体情况,更好地人尽其才,才是对国家的更好负责!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北京大学68.2%的毕业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难道对方同学要对他们进行批评再教育么?

正方:我想提醒对方辩友,丘吉尔的兴趣是织毛衣,但是,如果按照对方所提标准的话,他可能成为一个织毛衣匠,我们就要缺少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了?兴趣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又怎么能成为标准呢?

反方:那好,我请问对方辩友,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对方辩友对此作何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