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简牍从形式上看,长短宽窄各异;从字体上看,工整有序,隶中带楷;从行笔上看,笔墨书写,流畅清新;从字数上看,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120字,竹简每枚30~40字,合计在20万字以上。
这批简牍是东吴长沙郡府的文书档案,按其类别、刑制用途,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券书类。二是司法文书类。三是长沙郡所属人名氏簿类。四是名刺、官刺类。五是账簿类。总之,内容涉及三国东吴嘉禾元年(公元232年)至嘉禾六年(公元237年)长沙郡以及吴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赋税、租调、户籍、司法、职官、仓储等。详细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社会交往、政治经济关系等。
考古专家俞伟超认为,这次出土这么多的吴简是史无前例的。这是继马王堆汉墓之后,长沙获得的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我国曾有过四次最重要的古代文书发现,即甲骨文、西北地区屯戍简牍、敦煌藏经洞和清朝内阁档案。长沙吴简完全有资格与前四次相提并论,具有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这则消息的内容十分丰富,对这次长沙出土战国吴简的重大发现报道得较为全面、具体,就它的时效性来说,也是很强的。事实上该消息的新闻价值只有在这项重大发现刚产生、其它的新闻媒体尚未作出报道之前才有意义,过了这个时机,新闻就成了旧闻,它就失去了时效性,而过时了的消息是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的,新闻必须是“新”的,旧消息不能算作新闻。
②真实性
消息是通过事实来表现主题、影响和感染读者及听众的,它所报道的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来不得半点虚构或夸张,因而具有极强的客观真实性。真实是消息的生命,也是新闻事业党性的重要标志。所谓真实,是指消息所报道的一切事实、数据、背景材料等,均要确凿无疑,有根有据,经得起检验和鉴别,不能无中生有地杜撰,也不能“合理想像”。消息如果失真,就会造成不好的社会效果。上述报道的长沙发现三国吴简的消息就是真实可靠的,文中对简牍的数量、文字、内容、用途,以及它的历史意义和考古学价值等,都作了真实、客观的报道。
③针对性
消息的写作总是有着明确的对象和意图的,是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有感而发的,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写作者对国内外发生的大量事实,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择,有所提倡,有所反对,提出并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消息的针对性。如1997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后,得到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广泛响应。1997年1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发表消息说:“全国新闻系统在京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号召全国新闻界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树立行业新风的活动。”这则消息就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针对中宣部等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以后,全国新闻界是如何积极响应和具体行动的。正因为它针对性强,消息重要,所以被刊登在报纸最显要的位置。
(3)消息写作的基本格式
消息在写作上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它一般要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五个部分组成。
①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则好的消息首先要有好的标题。消息的标题既要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注意,增强阅读兴趣。在标题样式上主要有单行标题、双行标题和多行标题这三种形式。
单行标题是只有主题,没有引题或副题的标题。
双行标题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消息的正题一般都有实质性的内容,因此又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
多行标题一般有引题、正题、副题。引题又称眉题、眉标、肩题,其作用一般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正题又称主题、主标、母标,是标题的核心,其作用是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或指出其内容范围,或作内容提要,或说明主题的来源,是对正题的补充,也称副标、子题、辅题。多行标题有时也有多至四五行的标题,这类标题除引题、正题、副题外,有时还有提要题。
消息标题的总的要求是:言简意赅、准确新颖。在拟题技巧上常见的有:抓住核心,直言其事;实题虚作,借题发挥;提出问题,引而不发;借助比喻,触类旁通;提纲挈领,见题明意等。
②导语
除简明消息外,各类消息都不能缺少导语。导语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是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消息的主要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写消息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以吸引读者。导语的写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叙述式。这是最常用的导语的写法,即用直接叙述的方法,或摘要地叙述本篇消息的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提示主要内容。
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某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用以渲染气氛,引出主体,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评论式。对消息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的重视,一般用在社会关注和针对性强的消息中。
结论式。根据本篇消息的主要事实,先总结出道理,点明结果或结论,以开门见山显示消息的意义。
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消息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引语式。引用与消息有关的诗句、格言或生动隽永的话作导语,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和力量。
③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提出的问题,对新闻事实展开具体的叙述。写作消息的主体部分要注意的是:
一要减去枝蔓,突出主干,对表现主题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加以突出和强调,而对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要忍痛割爱。
二要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消息短小精悍,在结构上要精心安排,可以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可以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也可以把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结合起来写。
三要做到内容充实,主题鲜明。主体写作应与导语前后呼应,对每一个层次都要力求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各个层次的小论点又要与总的观点相一致,做到点与面相接合,使消息内容充实,让主题得到透彻的说明。
四是要通俗易懂,生动耐看。消息的内容要求在概括的叙述中求具体、求准确、求生动,在语言上多用朴实生动的叙述性语言,兼有某些描写、抒情的文学笔调和引申、概括、推理等论说性语言。写作主体时灵活地运用以上要求,才能使消息通俗易懂、生动耐看。
④背景
背景是消息中与报道事实有关的材料和情况,如交代与事实有关的历史情况、地理环境、前后联系等,以便通过比较、衬托,使消息的事实更清楚,内容更可信,主题更深刻。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通常出现在主体中。
背景材料大体分为对比性材料,如过去和现在、正面和反面、甲地和乙地的对比等;说明性材料,如有关新闻的政治背景、历史演变情况、地理环境的说明;注释性材料,如名词解释、知识介绍等。
⑤结尾
结尾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它的作用是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加深读者或听众对该消息的理解。消息写作要求简明扼要,报道完事实就要结束,因而结尾既要适时,又要精彩。
结尾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小结式。即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启发式。在完成主体以后,为了启发读者或听众的思考和联想,用劝导或激励的语言给公众留下思考的余地。
展望式。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引申发挥,指出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希望人们从中得到教益。
号召式。根据报道的事实,提出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的意见,促使人们为实现某一目的而行动。
2.通讯的写作方法
(1)通讯与消息的联系与区别
通讯与消息一样,是一种客观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通讯与消息有许多共同点,如它们都要求真实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貌等。但通讯与消息相比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这主要表现为:
其一,消息的概括性更强,一般来说,一篇消息只报道一个事实,写得简洁明快,很少有细节描写;而通讯则要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地报道事件的全过程或人物的多侧面。
其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用叙述,而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可以灵活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各种手法,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排比等多种修辞方式,以增强表达效果。
其三,在篇幅和表现形式上,消息比较简单明了,短小精悍;而通讯较之于消息来说篇幅要长一些,往往有更多的形象描写、细节描写和作者的议论。所以,好的通讯被誉为“报纸的明珠”。
(2)通讯的种类
通讯一般可分为六个大类,即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主题通讯和旅游通讯等。
①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人物为主的通讯。它是通过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和事迹,揭示他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以达到鼓舞和教育群众的目的。如新华社记者薛建华写的人物通讯《王光美和她的儿女们》通过“平凡的主人”、“夭折在寒夜里的两兄弟”、“出类拔萃的四姐妹”、“酷似乃父的刘源”等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劫后余生的王光美及幸存下来的儿女们的近况,反映了“文革”给共和国的主席一家人带来的难以弥补的创伤,为读者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信息,也给人们以深深的警示。
②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以叙述事件为主的通讯,它要围绕某一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局来展开笔墨,阐明事件的意义和作用,表达某种思想,体现时代风貌。如章金生写的事件通讯《英雄无畏,歹徒害怕》,写了中国人民银行九台山支行行长张力华与持枪歹徒英勇搏斗,身负重伤,毫不畏惧,在闻讯赶来的保卫科科长的协助下,终于抓住了歹徒的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读者从中不仅了解了事件的全过程,而且还感受到了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
③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报道先进经验或某项工作成就的通讯,它所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有典型意义,通过典型剖析,概括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面上的工作。如《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临汾铁路分局安全行车十年纪实》即属此类。
④概貌通讯
概貌通讯又称综合通讯或风貌通讯,它主要是报道某一地区、部门、单位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社会变化、生活状况或某一活动的基本情况等。这类通讯一般取材广、气势大、分量重,因此常用点面结合、前后对比的写法,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如王维旗的《香港漫步;女人街,男人街》,就属于概貌通讯。
⑤主题通讯
主题通讯又称集纳通讯,它是根据一个主题思想组织有关新闻材料的通讯。它的目的不在于报道新闻事件,而是为了通过一些新闻事实去阐明一个现实的道理。它要借助具体、生动的新闻事实来议论说理,熔新闻性与说理性于一炉。如黎明写的《核废料坑——冷战遗留的“坟场”》,就属于主题通讯。
⑥旅游通讯
旅游通讯是通过旅游观光的所见所闻,记叙自然风光、人情世俗、文史轶事的通讯。如罗辉、詹德光的《神秘的神农架见闻》即属于旅游通讯。
(3)通讯的特点
①真实性
在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上,通讯和消息是完全相同的,它要求材料必须真实可靠,人物言行和事情经过必须有凭有据,不能有任何虚构和夸张。写作通讯前,必须反复核实材料,不得凭空杜撰,也不得模棱两可。
②新闻性
通讯应该是写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它提供给公众的应当是新的信息、新的感受、新的精神风貌。对于缺少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是不宜写成通讯的。
③典型性
通讯写作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但又不能搞“有闻必录”或作“纯客观的报道”。作者必须注意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来加以表现,要充分考虑表现对象的普遍意义和文章的社会效果。
④形象性
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多用形象说话。在文章中,应有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有生动的场景和环境描写,有类似电影的特写场面,而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情节、有细节,还要有波澜、有起伏,讲究故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请看孟凡夏的《温州街头丽人行》中的一段话:温州的社会是多彩的,温州人的衣着是五彩缤纷的。
仲夏,记者在温州街头漫步,看到的是满街流动着的洋红、乳白、淡紫、桔黄、浅粉、莲青、天兰、豆绿、咖啡、锡金以及许多说不出名称来的颜色,使人产生“温州街头丽人行”的感觉。
记者在街上碰到一位从事文化工作的姑娘。她身材匀称,皮肤白皙,身穿一件蓝白细条衬衫,外套白花羊毛衫,下着黑色百褶裙,一双灰白相间的皮鞋,上下相映,别有一种风姿,给人一种清丽、素净、大方的印象。这样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接近于文学作品,但又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的再现,读着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温州街头亲眼见到一般。这正是通讯的突出特点。
⑤评论性
通讯以报道事实为主,但允许作者对事实和表现对象加以必要的评论。作者可以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人物、事件的思想意义,表明作者的倾向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