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上)
22126300000087

第87章 获得幸福(1)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功时的快乐,以及产生创造力时的喜悦。

第一节 拥有幸福心灵

1.幸福就在心中

上帝本想把幸福放在高山上,但担心登山者采摘到,于是上帝就想把幸福放在深海中,但又担心潜水者得到,后来,上帝决定把幸福埋藏于每个人的心中,让人们自己去感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空气,围绕在我们身旁,随时都可以感受得到;幸福是小鸟,欢快的叫声我们总能听到,但却无法轻易地抓到;幸福是一杯水,虽然平淡却真切;幸福就是心灵深处那一抹香,清淡而充实。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心中,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感到满足和快乐的时候,在我们脸上或心中浮现出的就是幸福的痕迹。青少年朋友,你感受到存在于心中的幸福了吗?

知足者才常乐

幸福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体验,它与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无关,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我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学会自我满足才能感受到幸福。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也许别人不觉得我们幸福,但只要我们能自得其乐,便会从中找到幸福的理由。

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幸福就是实现自己的愿望。一个人在烈日炎炎的田里劳作,累得满头大汗,别人觉得他为了生计实在太辛苦,但只要他自己觉得是幸福的,那别人的感觉根本不重要;而一个人在花园里悠闲地散着步,别人是多么羡慕他的悠闲,但他自己却感受不到一点幸福,那就算别人再羡慕他也感觉不到幸福所在。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境,结果自然也是不同的。当你觉得你是幸福的那你就是幸福的,幸福与不幸福其实都在自己的心中。

幸福虽然平淡但却真实,不必怀疑平淡的幸福,不必产生这样的疑问:“这就是幸福吗?这就是我花了那么多精力得来的幸福吗?”是的,这就是幸福,幸福无需金钱来填充,幸福无需官位来衬托,幸福无需美言来相随。对于盲人来说,幸福就是能看到太阳升起时的辉煌;对于聋人来说,幸福就是能聆听到乐曲的悠扬;对于哑巴来说,幸福就是能与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而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幸福就是清晨推开窗迎进的第一缕清新的空气;就是暴雨过后天边的那一道彩虹;就是熬夜后得出的那个完美的答案;就是当老师验证实力后的那一句赞美;就是每天妈妈精心准备的那道可口的饭菜,就是天凉时爸爸那一句关怀的叮咛……这所有的所有,都是我们值得珍藏的幸福。

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创造者,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敏锐的洞察世界,发现幸福,将之收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匣中。迟早有一天,我们内心深处每一个角落都会成为幸福流淌的地方,不时开启我们的心门,我们会永远获得幸福。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路上,携着希望一路播撒幸福的种子,默默地为他人付出,勤勤恳恳地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收获的将是沿途美丽的风景,是感动各方后获得的幸福感。人生路上有幸福相伴,我们不会再孤单,心灵的土地永远不会再贫瘠,心中幸福的花儿也会开的分外艳丽。

用心才能感受到幸福

的确,幸福是一个最具有主观色彩的概念。一个人是否幸福,完全在于他内心的感受,在于他定义幸福的标尺和他对于人生的体味,幸福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可谓见仁见智。也许,一个人所遗弃的他所谓的不幸,正是另一个人努力找寻的幸福。很多时候,当我们正体恤某个人孤单寂寞时,却不知他正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和研究,幸福到了陶醉的地步;而有时,让我们羡慕不已的“幸福者”,却往往会做出“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事。幸福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幸福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我们常说要追求幸福,就是要努力达到心中界定的那个幸福的标准,这个过程也许会有艰难险阻,也许会山高路远,甚至需要付出生命。但只要认定那就是心中的幸福所在,我们就不会怨天尤人,就不会在意旁人的冷嘲热讽,因为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活得快乐、舒心而充实!

真正幸福的感觉来自于心灵深处,它美好、快乐而又充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幸福,而且每个人的机会都均等!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我们会发现,幸福离我们如此之近,它唾手可得。幸福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原本很平常的生活细节,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幸福滋味。

幸福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关怀。是我们每天上学出门前,母亲那不厌其烦地叮嘱:上学路上注意安全,小心车,在学校听话,别惹祸。当我们捂着耳朵跑下楼时,细细体味一下,这简短的一句话包含了母亲多少牵挂在里面,是母亲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我们会感到心中响起了幸福的乐曲。

幸福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体验。考试前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上课时不再调皮捣蛋,而是认认真真听讲;下课后不再贪玩疯跑,而是安安静静复习;周末不再疯狂玩耍,而是仔仔细细地做作业。当我们脑中充满习题解析,吃饭也不忘听英语时,我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我们取得理想的成绩时,内心充满了收获后的幸福感。

幸福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当新的一年到来时,我们会收到许许多多同学送来的五颜六色的卡片,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张张打开时,各种各样的祝福随之而来,“开心每一天”、“保持好心情”、甚至还有“越吃越胖,做个健康宝宝!”拥有这么多的祝福,拥有这么多的感动,我们怎么会不幸福呢?

是的,幸福并不遥远,幸福就在身边。幸福是当妈妈亲吻额头时,我们脸上绽放出的开心而满足的表情;幸福是当我们因优异的成绩而获得别人夸奖时,脸上绽放出骄傲而欣慰的笑容;幸福是当我们因为帮助他人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时,心里涌出的喜滋滋的味道……甚至当我们因吃了一顿丰富的饭菜而感到满足时,我们其实也已经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幸福是每个人努力后都可以得到的珍贵感觉。即使我们因为做错事而受到斥责,幸福也不会因此而离我们远去,它会静静地守候在我们身旁,抚慰我们受伤的心,让我们重新变得坚强。善待好自己吧,让我们一起去唤醒心中沉睡的幸福,再也不要让它睡去,让我们用幸福的心态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个美丽的世界因为我们再多一些幸福吧!

2.拥有自尊自爱的心灵

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青少年在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段充满着活力与自信的时期。可是,在生活中却常常可以看到很多青少年的脸上写满了痛苦与无奈。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很好的自尊自爱的人格观念,这个时候的他们确实不易,一方面他们的人格毕竟不成熟,还有幼稚的一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往往这些青年企图摆脱在他们看来无需成年人保护和关心的地方,他们犯的错误也就最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矛盾纠葛,使正在寻求独立自主的青少年产生从未有过的烦恼、苦闷、惆怅和忧愁。因此,要求得解脱,顺利地完成独立性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必须学会自尊、自爱。

自尊,体现价值

所谓自尊,是指要求周围群体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所谓自重,是指注意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不在周围群体中产生不良影响。自尊、自重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心理品质。青少年在生活的道路上,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应该灰心丧气、自暴自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勇往直前,做生活的强者。青少年的自尊、自爱、自强品格不是由先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关键时期培育,逐步形成的。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长发育和心理方面的逐渐成熟,对自我的关注就越来越强烈,使自我意识得到高度发展。当感到能够胜任某件事时,会感觉到恰恰,当受到别人的尊重时,会给自己积极的评价,然后就会形成相应的态度体验。这种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和重要性所作的评价就是自尊。当青少年有自尊感受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进入了一个开始成熟的人生阶段。

自尊感的形成也是多方面的,自尊不仅和社会评价有关,同时也和个人对荣辱的关心,即自尊需要有关。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自尊=成功/抱负水平,意思就时说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真实的获得成就和内心深处对潜在自己的期望。但自尊需要的水平高低,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同学对自己没有什么抱负,因此,获得一点点成功就感到沾沾自喜;还有一些同学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和取得的成绩总感到不满意。抱负水平过高或过低都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过低容易使人缺乏前进的动力,过高又容易使人缺乏自信。

在青少年时期,他们一方面要求独立、自由、自信、有成就和有名誉,同时也要求在自己所处的团体中有一定的地位、威信、被人认可和受人尊敬。也就是说,他既想要自己尊重自己,也需要别人尊重自己。这种自尊如果可以得到满足,他就会充满信心地去生活,并能够在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自尊是青少年如何感知自己,你的行为清晰的暴露了你对自己的感受。比如,有着高度自尊的青少年会有如下的表现:能够独立行动;有责任感;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能够忍受挫折;勇于接受新挑战;能够处理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能为他人提供帮助。

反之,自尊水平低的孩子就会有如下表现:害怕尝试新东西;感觉不到被爱;用自己的错误去惩罚他人;对他人漠不关心;不能够忍受挫折;压抑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很容易被其他人或事影响。

自尊所产生的自信、自觉、主动,积极求知的驱动力将锐不可当。当知识得以扩展,眼界得以开阔,观念得以更新,能力得以超群时,便会产生发生内心的自爱、自主、自立心理。到这种思想境界的青少年,他们的学与做,求与索,逐渐会远离依赖性、被动性和胆怯性,代之以独立、自信自强的理念,去顽强拼搏,孜孜不倦,开拓进取,大胆创新。

自爱,体现价值

随着一次次的花开花落,随着青春脚步的来临,青少年不仅身体发育迅速,心理也发生骤变,其中突出的是独立意识的觉醒。在生活中,在很多事情上,他们俨然以大人自居,不愿再像以往那样依附于父母和师长,受到细致入微、爱护备至的照顾。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立意识在他们内心产生,强烈地驱使他们要求摆脱这种“保护”,渴求自行安排生活、自由支配时间、随意地与人交往。他们想要打破以往的生活方式,对曾经依恋过的父母的关爱,渐渐变得不以为然了,他们有了新的需要。作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可能有时也会感觉到自己和以前有了变化,不要着急,不要害怕,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最应该懂得的就是如何学会自爱。大量事实证明,并非人人都会自爱,尤其是青少年,人类之爱是最真挚、最纯洁、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人若缺乏爱,则他的成长及潜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人类之爱的基础是自爱。只有懂得自爱,才会理解父母之爱、师生之爱、亲友之爱,才会体验到爱心的可贵和高尚。热爱自己的人,才会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自爱,是人格成熟的标志。而青少年尽管人已长高,但是对自爱这个概念却缺乏根本性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年代,有太多人内心中充满了烦躁。你不曾见在校园门口有各种各样的衣着打扮,有五彩斑斓的色彩在发间飞舞,有美丽的花朵在指间缩放,有名贵的手机在胸前晃动,有优美的音乐在耳边回荡……这种景象,有很多个人爱好在里面,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不懂得自尊自爱的情绪在里面。

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一定要懂得如何自爱。做到远离不良嗜好和各种危险行为,注意交友,不贪小便宜,不随便接受别人的财物。让自己成为一个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称职的青少年,给自己的未来打下一个最坚实根基,给自己的梦营造一个最美丽的场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最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