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上)
22126300000080

第80章 探索成功(1)

在探索的目光中,每一秒都是一幅斑斓的图画。在追寻的脚步中,每一秒都是成功的阶梯。

第一节 奠定自信追求

1.人重要的是自信

为什么人最重要的是自信呢?成功是建立在信心之上的,有了信心,有了敢于拼搏的精神,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无论路途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坎坷,一旦有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和决心,再加上自身的自信心,其气势之大,不可阻挡,那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自信为人生加油

作为青少年,你认为一个情绪消极的人,他有可能成功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会,因为他连最基本的自信心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一句众所周知的经典的名言,往往被人们加以引用:失败是成功之母。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但谁又能真正地做到?你会问失败和成功之间有必然联系吗?当然有,若想让失败化为成功,靠的绝不是运气,而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坚定,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韧性,这就是自信。

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自信。自信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灵魂,人就只是一具空壳,一具行尸走肉。自信是希望的火种,它能让你在寒冷中感受到内心的温暖,让你在漆黑中看见希望之光。

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他这一生当中可谓是遭遇不少坎坷,自23岁开始,诸多不幸便纷至沓来,他一连串的遭遇失业、破产、丧妻和一次次竞选失败,但他从来没有绝望,也没有像很多人一样灰心丧志。而是咬牙挺了过来,直到52岁那年,他才终于过五关斩六将,以绝对优势打败对手踏入美国政坛,从此,平步青云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总统对于自己之所以取得的成功,曾经做出一句精美绝伦的评语:“幸运总会光临那些永不放弃的人!永不放弃,就是顽强和执著,就是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永不磨灭的自信。”他的话字字珠玑,引人深思。

其实,人本无强弱、高低、尊卑、贵贱之分。人的低微和庸俗,不是环境造成的,而是自身的原因,就是自己有没有自信心,敢不敢向命运挑战。也许曾经是弱者只要敢于挑战也许后来就变成了强者,区别在于他相信成功都从不轻看自己。面对苦难的打磨,他们越挫越勇,不抛弃,不放弃,正确的面对失败,人要不断地为自己鼓劲,增加自信,把每一次失败当做是积累经验然后进行总结,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继续前行,成功之门必将为你敞开。

青少年们会认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及学习当中,自信的人与不自信的人根本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不然,有自信心的人的神态、仪表、姿态都表现得与众十足,他们的语言、步伐表现得雄健有力,他的容颜容貌表现得可亲可敬。自信可以使人长期维持乐观向上情绪,同时自信可以减少距离,自信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尽快地达到自己的理想中的目标。自信可以给你增加勇气,从而战胜磨难,自信可以激发你的斗志,从而使你的学业及以后的事业有所成就。自信使你的人生光芒四射!

自信人生,开出灿烂之花!

伟大的主席毛泽东曾经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他自信心的气度,他在逆境中力挽狂澜,六出奇计,绝处逢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在世界堪称一奇。自信是一种认识和态度,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还有指望谁来相信你呢?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就是奇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会成功,才能使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一帆风顺。

当你看到别人的成绩一路飘红时,当你看到别人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尽现风采时,当你看到别人的文章贴满整个校园时,当你看到别人在生活中游刃有余时,你一定在

心里想,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他们可以而我不可以?也许出类拔萃的欲望曾经无数次拨动过你的心弦,但最终却因缺乏自信和勇气而未曾付诸行动,谁都不愿意自己永远是一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自信就是使我们发挥自身潜在能力的催化剂。人的勇气来源于自信,恒久的信念来源于自信,睿智来源于自信,收益于逆境中的能力同样来源于自信。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信,是对自我的肯定与超越,只要能超越自己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拥有自信的人,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活力。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说:“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自信心支持,才能勇敢的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那些已经沉积或者正在沉积的历史都在不断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功,源于自信。前人又警示后人,那些还未曾诞生的历史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谱写,我们当然不愿意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失败。但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好,信心是煤,成功是火。每一件事情都是从自信心开始并从自信心迈出第一步。当你要走入考场,当你要做出一项重大决策,或许你很害怕,但你都需要拿出自信。如果屈服或自卑,那么我们就不会成功,我们要在不断地摸索中慢慢长大,直到遇到事情不再躲躲闪闪为止。

有人会问自信心是在哪儿丢失的,自信心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丢失的,要想让自己学有所成,就要战胜失败。如果我们不把红叉叉看作耻辱,而是把改错题看成一个再学习的机会,结果会怎样?结果自不必说,同时,成绩暂时落后、考试不理想、名次靠后,同学的讥笑,父母的责骂,这些都会瓦解我们的自信心,你很快就会认为自己不具备是学习的天赋,一旦有了这样的念头,你就再也不想学习了。

青少年,我们不能为昨天的失败而垂头丧气,我们要把握好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只发生于今天,今天永远是最美好的一天,也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一天,同样是唯一可信任的一天。拿出勇气和自信,我们还年轻,不要再让青春年华在碌碌无为中稍纵即逝。“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短暂的生命孕育着更加短暂的青春,青春却永存一种激动,那就是自信,让我们拥有一颗自信的人生,让我们在自信中更上一层楼。自信是知识的积累,它是一个人的良好气质的体现,是一个人的魅力所在。

2.我自信我成功

自信是人生最珍贵的品质之一,是获致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心态。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奠基人和励志导师罗杰·马尔腾说:“你成就的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的信心的大小。不热烈地坚强地希求成功,期待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天下绝无此例。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缺乏自信,就会大大减弱自己的生命力。”

自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心,也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

肯定自我,建立自信

对于任何自卑者来说,最为缺乏的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自卑是个体感受到自我价值被贬低或否定的内心体验。这种贬低或否定可能来自于当事人自己,也可能来自于外界的评价,但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

自卑的反义词很多人认为是自尊,自然不然,而是自信。自卑者往往有着超出常人几倍的自尊需求,只是他们的自尊心缺乏一个稳定的内核和坚固的外壳;于是,一点点小事就可能使其受到巨大的伤害。可见,对于自卑者需要的是调整对自我的认识角度,更需要的是通过不断地发展自我建立一种独特的人生优势。

有的人往往带有自卑感,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说话方面低人一等。这样,他们对任何事情也不想积极去做,总说自己没有自信,等有了信心再去做,结果他们总是一事无成。

由此,培养自信心,就不要依赖别人的赞许,当你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当你决定选择一种行为,别人反对,也不要感到沮丧。因为那是一种自然现象,别人也不是啥都看得远、懂得多。

自信是一缕和煦的春风,是一丝动人的微笑,是一片明朗的天空。自信让我们变得干练、成熟,自信使我们的脚步变得坚实稳健。一个不屈不挠的人,自信在心中必坚韧地站立着,站成精神上的钢浇铁铸的脊梁,站成一幅永不凋谢的风景。

自信产生于努力之中。有人认为做事情只有有了自信之后才能去行动,这就好比人学会了游泳之后再下水学游泳一样,是非常荒谬的。当我们徘徊于做与不做之间时,就应该在没有自信的情况下,大胆去做。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期望获得荣誉,因为这些可以令人精神上受到鼓舞。但是,人在奋斗过程中,真正有作为的事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需要创新。理解是具有滞后性的,如果不培养自我赞许的意识,就无法自我肯定,就坚定不了决心和信心,失败就随时“恭候”着你。

自信仿佛是人生坐标系上的原点,处境极其微妙,前进抑或后退,就在一念之间。具备自信就是具备了开拓进取的基础和条件,因为有了自信,就有了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十分成功中有五分属于自信。成功是船,自信是帆;成功是高山,自信是登山的小阶;成功是远方的路标,自信是脚下的跋涉。

自信是愚公移山的信念,是精卫填海的毅力,是夸父追日的追求。自信不是神话,但神话中的愚公、精卫却树起了一杆自信旗帜,飘扬在历史的岁月中,让代代传诵自信的力量。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的确,成就事业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只有拥有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达到。在此自信绝非自负,更非痴妄,自信建筑在充实和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

世界上有一些虽身处逆境,但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奋斗向上,最终获得辉煌成就的人。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原先患有口吃病,幼年结巴,语音微弱,演说时常被人喝倒彩。他始终对自己信心百倍,为了克服疾病,每天清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练习,终于成为口若悬河,辩驳纵横的演说家。

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4岁时出天花,留下一脸麻的后遗症,后又患猩红热,高烧坏了眼睛,成了高度近视。他终身受疾病折磨。但他从未失去自信,在贫病交加中大无畏斗志昂扬几十年。建立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打下基础。重要著作有《宇宙的神秘》、《哥白尼天文学概要》、《宇宙谐和论》等。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克拉,幼年因病造成又聋又瞎。她自信自强,14岁攻克多种外语,通晓德、法、古罗马、希腊文学。20岁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学。后来成为著名作家。

在逆境中不自卑,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张海迪幼年因病高位截瘫,她自信努力,成为作家翻译家;屈原被流放写成《离骚》;孙子受膑刑后著《孙膑兵法》;司马迁遭宫刑写《史记》;贝多芬耳聋后谱出《英雄交响乐》;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失明瘫痪中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成功是种自我选择的结果。在别人的眼里的成功者自杀了,而别人眼中的失败者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你我都见了不少。可见,成功可能是财富、地位或健康、快乐等。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中对成功的态度是不同的。因为成功是我们态度选择的结果。

自信,就像一个自助餐厅,你要吃什么,怎么吃全在于你的态度,你可以选择自己不动手,其结果你就饿肚子。你也可以选择勤快,拣一些好吃的来,结果你就会快乐的享受食物。其实,成功有时只是比别人好一点点。当我们想到成功时,总会认为要做得很好,要远远超过别人才算。

3.自信是成功者的钙质

在现实中,强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而自己成功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自信。其实,只要你自信,只要你尊重自己、坚信自己,你就是伟大的,最终的成功必定是你的。自信是一切成功者的钙质,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他将一事无成。对于青少年而言,培养自信的使命感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自信,何来成功?

当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然而,人们对青少年心理的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对他们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或者偏重于病理方面等消极心理因素的研究。而对于他们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积极因素的研究却较为欠缺,尤其是对青少年自信心的研究几乎没有看到。“自信”或“自信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为基本的内存品质之一,也是每个人内在“自我”的核心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信心的强弱,决定着青少年个体的成功与失败,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意识中都有一个理想的、积极的自我形象,但这个理想的自我形象,并不是总能指导和主宰自己的行为。因为,它会常常受到另一个消极的瞬息万变的自我形象的干扰。前者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后者遇事萎缩,知难而退。前者对你说:“我能行!”后者则会大唱反调:“我不行!”这个时候,你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或许下面这个故事能给你一些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