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上)
22126300000079

第79章 认识自我(6)

有一天,所有的雕塑家都收到了一封信,说如果谁能给维纳斯镶上最完美的手臂,那谁就能成为全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家。得知这一消息后,每一个雕塑家都冥思苦想,力求最完美,直到截稿那天,研究所收到了很多很多的作品:其中有的手捧着鲜花,有手握着利剑,有手托着白鸽,也有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的……但这些方案都没有被采用,因为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断臂的维纳斯。最终,维纳斯至今仍然是没有手臂的。试想,如果当时维纳斯被镶上了手臂,那么后来的人就不会再被她特殊的美所吸引,更不可能会为她的缺陷而表示同情,也不会对她有着幻想,不会……

维纳斯最终还是维纳斯,她就是那个有着缺陷的美人!尽管她是有缺陷的,但她是美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质、任何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处,也有着自己的短处。

是的,残缺也是一种美。生活中人人都在追求完美,但绝大多数人却忽略了残缺的美,忽略了真实的美,殊不知这种残缺的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美。

在美国有这样一位著名的主持人,他的右手只有四个手指。之前,他曾找过许多工作,但都被拒之门外。直到他有机会作一次实验性主持时,他摘掉了那副仿手套,把自己真实的形象展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举动赢得了观众的赞赏,这不仅没有阻碍他成功,反而与他的魅力联系在了一起,变成了他独特优势的一部分。在很多人看来,最不完美的应该就是生理上的缺陷了,就像以上故事中所说的手与臂,但这既然无回挽回,为何又要去掩盖这种真实的美呢?事实上,生活中,只有真实的美才是最美的。

如何看待缺陷

人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这样那样的缺陷无处不在我们的身边。人们常说的祝愿话“万事如意、事事顺心等等”其实只是人们内心美好的一种祝愿,人生之事不如意事有八九,这些都是客观事实。如面对生活中的失败,有的人面对失败,是恐惧的,是灰心丧气的,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与希望,而另一些人则可以从缺陷中发现自己别样的美。

曾有一个家夫每天要走一条很长的路去挑水,但由于过于贫困只能有一只桶是好的,而另一只则是漏水的。这只漏水的桶觉得很对不起主人,很希望把自己换掉,因为每次主人把自己挑回来时,里面的水只能剩下一半。

一次,在农夫挑水回来的路上,看到他每天走着路对这只桶说:“你看到这条路的两旁了吗?一边是光秃秃的,另一边却长满了花草,还有飞来飞去的蝴蝶蜜蜂。这些都是你的功劳,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这些漂亮的花草。虽然每次回去你只能装一半水,但你却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青少年们,现在你发现了吗?残缺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它其实也是一种美,一种让人深感个性化的美,它就像一个圆,如果把它无意分成两半,再使他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当它们找到彼此即使重新组合在一起,也无法恢复原本的样子了。如果你把镜子摔碎了,即使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也不会有原来的效果了。但如果两个半圆或是两个不同形状的镜子则可以给人们一种新的启示,使人们发现更加美好的其他事物。

生活中的失败,也并不可怕。因为失败过后,可以使自己积累更多的经验、为下次的胜利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缺陷美,正如汪国真在《失败》中这样写道:“不必怕一败再败,只要最后赢了;不必喜一胜再胜,如果最后输了。不怕失败,只怕失败后再也站不起来。”“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是啊,其他的不完美事实上都称不上不完美,只有心灵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不完美。因此,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不完美而气馁,只要我们坦然一些,即使缺陷也是美丽的。

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很多时候一种缺陷会激励你发挥出更大的业绩,把你推向成功的顶端。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不足而悲观失望,也不要因为自己的缺陷而郁郁寡欢。青少年朋友们,只有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自己的不足,去欣赏我们的不足,相信“缺陷不是负担,缺陷也是一种美”。因为有某一特定的事情上,你也许就会发现,你所谓的“缺陷”并不是缺陷,而是一般人都不能做到的,恰恰只有你也可成功,可以办到,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一种美呢!

6.换个角度看得失

在古希腊有个人问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蹙额愁眉,你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苏格拉底回答说:“因为在生活中,没有那种失去能让我感到遗憾的东西。”的确,苏格拉底的好心情与他的得失观是密切相连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得到的还是丢失的,我们都要换个角度看待得失。因为,得失本是自然亘古如一的规律。得是一种通过艰苦奋斗的获得;是一种苦心孤诣的赢得;而失是一种粗枝大叶的放弃;是一种马马虎虎的放纵;是一种应付了事的放逐;是一种袖手旁观的放逐;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放肆。所以,春夏秋冬,循环不已,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它孕育了世间纷繁万物,蓄养了千万的生灵。此时正因为失去了春天里的姹紫嫣红、妖娆多姿,才迎来了夏天的激情洋溢和活力四射;告别了秋天的硕果累累,才拥有了冬天的静谧祥和,就这样在得与失之间使得到的让人愉悦,而丢失的却让人醒悟,所以,换个角度看得失皆是一件奇妙的事。

豁达看得失

得是你付出后的惊喜,但你必须要用心去珍惜;失是你倏忽后的惊讶,但要你还必须用情的珍视;得了,请你不要招摇过市、沾沾自喜的飘然起来;失了,也请你不要灰心丧气、放任自流的默默的消沉下去。得与失,都是要你知道如何把持自己的一种宠辱不惊、从容不迫的态度。

有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

有个人向三位修行人请教如何才能得道。第一位修行人说:“在葡萄园里,我看到枝叶茂盛的葡萄藤上挂着晶莹剔透的葡萄是那么的美丽,到了中午人们摘取后,留下的却是一片破败狼藉的景象,我因此而得道。”第二位修行人说:“我坐在池塘边,看到圣洁的莲花在清晨时分开得非常美丽;到了中午有一群人跳进莲池里洗澡,一会儿工夫就把莲花蹂躏殆尽,我因此而得道。”第三位修行人说:“夏季的每天清晨我在水边静坐,看到晨间小溪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然而,到了中午,渔民们拿了网子,用诱饵把这些可爱的鱼儿全诱到了网中,我因此而得道。”

这个人在回家的途中仔细品味着这三位修行人的话,当他路过海边时,发现沙滩上堆了许多沙堡。没多久,一浪又一浪的潮水涌上岸来,当潮水退走时,先前的那些沙堡,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他恍然大悟:“原来事上的许多事物,不论费尽多大的心机,花了多大的力气,即使能够拥有,也都是暂时的。”所以,在生活中,有舍就有得,舍就是失去,就是意味着放弃;得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超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里,大多数人都乐于得而痛于失。如果得了就会心满意足,沾沾自喜,喜形于色;如果失了,就会沮丧不已、自我消沉。其实,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

世上万事完物是从来没有绝对的利,也没有绝对的害,得失也是如此。有些人,在获得成功后,就拥有高级别墅或者豪华住宅,但他们的内心却陷入了空虚、落寂和无聊,以至精神崩溃等。所以,失去并不一不定是件坏事,因为在失去中始终隐藏着生机,这就需要你去细心观察发现了;失误中储藏的正确,需要你虚心的弥补;它让我们明白了得到是一种幸福,失去是另一种幸福,让我们把握今天,不乞求也不放弃,做任何事情都随遇而安。

所以,正确的看待得与失,是一种聚精会神的认得;是一种乘风破浪的取得;是一种专心致志的自得;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忍得;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博得。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于生活中的失去,我们应该从容的对待。人生就是在一种得失的选择和重复中延伸。在我们面前,无时无刻不存在得失权衡,然而,有时得失的转换可能就在一线之牵。厄运之后方可见幸运。在《淮南子》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给人算卜过去和未来。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也与众不同。

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甩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因此,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也难以预料。

后世有许多人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评价和引用。宋魏泰《东轩笔录·失马断蛇》:“曾布为三司使,论市易被黜,鲁公有柬别之,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后必有福。’”陆游《长安道》诗:“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后来又发展为“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则哲理被世人频频应用,用来说明世事无常、或因祸得福,好事变坏事。

这就印证了得失转换的关系,有时觉得就要得到的时候,可能更大的失去正在发生;但就要失去的时候,可能正在换取更大的获得,而他们之间的转化就可能在你的抉择中瞬间发生。有时候,得到是福,失去也不一定是祸。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舍弃。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圣哲说:谦受益,满招损,都是警醒我们,要学会舍弃。如若一味地贪婪务多,不知舍弃有些东西,终受其害。而且,世事纷扰,物欲横流,不能明智的择舍,或许就会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迷失。因此,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就是为自己打造一个更加完美更加坦荡的人生。

人生也是如此。于人而言,得与失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总是相伴而生,交替更迭,如影随形的陪着人们走过一生。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不停地徘徊,因为得到的就是在你积极主动出击而经过一番努力拼搏之后所取得的成绩。所以,换个角度看得失,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的一生对于得失,有多种对待方式,或许患得患失,或许得失无患,或许得失无常,或许得失皆宜等等。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受制于各种欲望,多数人还是处于患得患失中,既怕得不到或得不够,又怕得而复失。因此,想不通,放不开,争不完。此时,如果你换个角度看待得失,倒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态度,既希望得,又不计较失,积极而不极端,努力而不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