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上)
22126300000067

第67章 学会做人(6)

幼年时,爱迪生有一次到邻居塞缪尔·温切斯特的碾坊去玩,看到温切斯特正在用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实验。于是,爱迪生也找来了几种化学药品做实验,他希望人吃了之后,会像气球那样飞上天去。父亲的一个佣工迈克尔·奥茨充当了这个倒霉的实验品。可怜的奥茨吃完了爱迪生配置的药水后嘴皮抽搐,几乎昏厥过去。固执的爱迪生却始终坚持奥茨飞不起来是奥茨的失败,并不是自己的错。由于气球事件,附近孩子们的父母不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爱迪生接近。他被视为了危险人物。

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连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没有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爱迪生是不会有此举动的。瓦特也曾对水蒸气顶开壶盖这一平常现象唠唠叨叨地问个没完,后来他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机。这就是说,好奇心能促使人去发问;反之,爱提问题也是求知欲、好奇心强的表现。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多提问题必然有助于好奇心的增强。

好奇心是一种对自己还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想把它弄清楚的心理倾向。一般都是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引起惊奇感,再通过“问一问”的方式把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5.凡事三思而后行

孔子曰:三思而后行。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古今中外的先哲们都把思考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人停止了思考,他活着也没有了价值。思考是生命的灵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只能是行尸走肉。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思考,巧妇可为无米之炊,因为思考,天堑变通途……方法总比问题多,像学者一样思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凡事三思而后行

人总是在不断成长的。身体的成长,使我们的外貌显得亭亭玉立、英俊潇洒。但是,我们也需要“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这就是要我们遇事要冷静,做事要成熟……总结成一句话:“凡事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这是一句多么简单而深刻的话呀,它是长者的建议,智者的忠告;它是悟者的提醒,迷者的机会。

对于处于迷茫的青少年来说,学会思考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准备,而人生又要成功。人人都需要成功,如何到达成功?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社会新的成员,能够认识到“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不因一时的冲动,而影响到整个人生。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复杂化,让青少年更早地接触到了社会上的一东西和文化。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青少年的“早恋”和对网络的痴迷。有些青少年因“早恋”而误入歧途,有些因“网迷”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对于刚刚步入人生的花季少男少女,是可怕的生活。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生活阅历少。他们早恋的基础有的仅仅是异性间的相互吸引,这种吸引只是保留在对方好看、顺眼或与自己志趣相投等的基础上。实际上,他们不太懂得爱情的真正含义,并不理解爱情的深层的社会内容以及所要承担的道义与责任,因而他们在早恋中萌生的所谓的爱情,往往只是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理想主义的朦胧情感。

但是,一旦产生冲动的想法,好奇心作怪,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思考。

小超是个很出色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十分优秀,在区和市里组织的各种知识比赛中曾经多次获奖,一度成为父母的骄傲。为了培养其全面发展,父母为他买了一台配置不错的电脑。可是,父母突然发现小黎越来越陌生了,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儿子很少像以前那样与父母在茶前饭后聊天了,每天把饭碗一推,连个招呼都不打就钻进书房,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即使最疼爱他的爷爷奶奶过来,他也只是匆匆打个招呼随即又回到书房去了。眼看儿子日渐淡薄的亲情,父母担心了起来,找到医生。医生说,网络已经危害到小黎心理健康,使他患上了网迷综合征。网迷综合征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

目前社会上,像小超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缺乏必要的自控能力,一旦痴迷上网络往往身不由己,欲罢不能。

如果这些花季少年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稍微思考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冲动想法,也许就不会出现上面类似的事件。

每一个青少年都梦想有有个成功的人生。而成功的人通过望远镜看人生,看到人生多么伟大的境界,而心胸狭隘的人却用显微镜看人生,盯住别人的过失和错误不放。骄傲和嫉恨他人是一种慢性自杀,他们会扼杀你的健康和幸福。

永远健康和幸福是每一个父母寄予孩子的美好愿望,这是要求每一个青少年遇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以一个冷静的大脑和平静的心态去处理事情。

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一句:三思而后行。

三思后行,青少年受益终身

人们在劝人做事小心时常常说:“凡事须三思而后行。”这话甚为人们点头称许,即使被劝的人执意不从,最多也不过说:“我自有主张。”很有礼貌地婉拒提醒自己的人,决不会面红耳赤地争辩或怒目相视。为什么?因为这句话表面上看来颇得人心,它含有老练的经验世故和十足的小心,使人对此好意不得不颔首赞许。

可是,这对于一个思想上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未必能做到。所以,重要的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也许你会轻蔑地说:这有何难?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思考,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三思而后行的结果”。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还会因为一句话不会而动手打架?为什么还会有为了玩而逃课的事情发生呢?

古语有云“三思而后行”,意思是说,做事情之前一定要经过认真思考考虑周全以求万无一失。诚然,在做事之前先三思,可以防止因为考虑不周而出错。但同时,“三思而后行”又将多少大好良机白白失去!

有些人做事前没有“三思”,只是图一时之快,正如一幅漫画反映地那样,男孩想要尽快砌好围墙,从而显示自己的技术,却忽略了“三思”的过程。以至于在为满意的成果而高兴时,发现没有为自己砌一个出口。

试想,这些人但凡能够多思考一下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会带来的结果,他们还会犯那样的错误吗?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因此青少年要用心做事,做事前多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明确自己的目标与出发点是否正确,轻生的人如果想一想自己的做法将会给亲人带来多大的痛苦,那么他们还会选择轻生吗?

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就是告诉青少年做事前一定要谨慎,凡事应做到三思而后行。要多想一想行动的方案,多想一想每种行动产生的结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答案也许在人们心中应该已有答案了。

花季少年把他们的那种做事风格叫做“无悔”、“个性”、“张扬”。其实不然,那不是呈现出一个人的成熟气息,“谨于言,慎于行”的古训铭记在心,是很有必要的,让自己的言行和谐于自己的心灵,凡事多想想、不固执、不任性,那才是青少年“无悔”的洒脱。三思而后行,是不会错的。

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这里须提倡自我教育,就是要求青少年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思考是一种力量的源泉,它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战无不胜,要想成为出色的人就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才会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理论;善于质疑,勤于质疑,才会有所创新,牛顿根据苹果掉下来发现万有引力就是善于思考和质疑的结果,所以读书就要抱着一种思考的态度学习,收获才会更大,才会有所突破。

正因为有无数爱思考,勤思考的人,才会有了今天辉煌的成就!

思考也是一种魅力的彰显:思考之美在于它始终是鲜活的;思考之美还在于它坚持以厚积为基石。思考是美丽的,却又是艰辛的。马克思有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是人类获得成功的阶梯。不会思考的人是永远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思考是黑暗中的光明,思考是绝境中的村落,思考是迷途中的司南,思考是汪洋中的灯塔;陷入困境中时,紧张慌乱是徒劳的,为何不让自己静下来,镇定的思考一番呢?学会思考,往往会另辟蹊径,在绝处逢生,开拓一片蔚蓝的天空。

就让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在生活中学会思考,在成长中学会思考,在失败与成功中体验思考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