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上)
22126300000020

第20章 拥有美好情感(4)

青少年时期,要学会自我调节

由于性日渐成熟,有性冲动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性的方面,那很可能会出现偏差,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青少年要自觉地用理智来进行自我调节,淡化性冲动,取得心理上的平衡,使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1)坚持与异性朋友文明交往。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不可避免与异性交往。如果与异性的交往不慎,就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苦恼和麻烦,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男女青年,更是如此。因此,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交往理念,在与异性交往时要坚持自然、大方、文明。对于青少年来说,正是钟情怀春的初期,在此交往时更应该心地坦白、自然大方。如果对某个异性产生好感时,要学会理智地控制自己,战胜情感的冲动。在交往时也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既要热情、大方,又要文明礼貌,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高尚风度的青少年。

(2)大量的补充知识。在目前的知识时代,知识就是万力能源,一个人知识越多,就越聪明、理智;其精神生活就会丰富多彩,生活就会充实、快乐,这样,就不会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性方面。所以,青少年要把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同时,也有必要掌握一些性知识,这样就可以摆脱性恐惧、性愚昧、性神秘所带来的烦恼了。

(3)不要接触那些不良的刊物。如色情的书刊、影视或图画等,这些东西都会刺激青少年性冲动,它不仅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还容易诱导青少年走上性犯罪的歧途。所以,青少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努力抵制那些不良的影像书刊的诱惑,确保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

(4)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青少年,会在精神鼓舞下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然后,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因为,学习和事业是生活中主导的部位,而恋爱和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会时常把精力放在学习和追求理想方面,会摆正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位置,把握好事业与爱情的关系。

(5)自我调节与自我暗示法。青少年时期需要锻炼坚强的意志,如果出现性冲动,可用自我暗示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要冷静,不要冲动”等;这种强大的动力,对于疏导、调节青少年的性欲冲动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总之,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不要过分地控制对性的感情和表现,最重要的是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有利于人类的幸福和发展。也让青少年对性的建立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使青少年都成长为高尚、健康、幸福和大有作为的人。

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要正确地认识男女之间的性,学会自我调节身体以及生理方面的发展,不要过分在意自己的身体,那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不要太过于回避性问题,不敢面对性。对自身的性意识也要格外地加强。

2.青春期恋爱的心理影响

青春是不容错过的时期,在青春期间,中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时的学生心理浮动比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旦遇到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的时候,就会表现得格外敏感。因此,青春期时的恋爱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学会眺望爱情这片繁花似锦的海洋,保持良好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德国作家歌德曾经说过:“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青少年朋友们爱慕异性,是极为正常的心理现象,每个精神发育正常的青少年们都会有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年男女彼此向往、相互爱慕,是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青少年朋友恋爱成功与婚姻美满的性心理基础。一般来说,与异性的正常交往,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于激发美好生活的追求,鼓舞奋进的理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彼此对异性追求的情感特点却有所不同,男青年对爱情往往表现得外露、热烈,显得热情奔放,但较为粗犷。女青年对异性的爱慕情感往往含蓄、深沉,表现为娇媚、自尊,而略显羞涩、被动。

心理波动比较大

进入青春期,随着性生理发育的成熟,少男少女开始渴望接近异性。对异性有更进一步的欲望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异性间的自然吸引是人的一种情感需要,但是,由于年龄还小,性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驾驭感情的能力还很薄弱,还缺乏冷静地分析人和事以及用伦理道德约束自己的能力。所以,如果过早涉及感情问题,容易造成因失去理智而做出不该做的事,给自己及他人的身心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你们开始向往和追求异性,是其性生理发展的正常阶段,恋爱也是其中比较正常的心理现象。青春后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有着急剧的发展,但性心理发展更急剧,性冲动与性欲望会不断地产生,形成一种特殊性感的体验。双方有了渴望相互交往,相互之间交流的情感体验期,所以就会自然地被异性同学吸引,而心理上想接触异性同学和异性同学交往的欲望,当然就更加强烈了。

刚上初二的学生李芬,性格比较活泼,喜欢结交很多的朋友,她刚开始在初一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外校的男生,就特别注意自己的打扮。开始变得爱和男生说话,并且特别喜欢和一个大她一岁的王刚在一起,她不知道那是什么。因为平时自己总是大大咧咧的,也不在乎自己的想法,后来,只要是一天没和王刚在一起,就特别地心情不好。王刚也喜欢和她在一起,但是两个人都不知道那是爱情不是。

其实,这就是一种很潜在的恋爱的过程。双方在彼此相处的过程中,都对彼此有好感,并且喜欢和对方在一起,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发育,彼此又不是很懂,青春期时的恋爱的心理就是这样,如此神秘。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女性性意识比男性成熟早,而男性获得某些性感体验的平均年龄要在女性之上。在内心体验上,男生多新奇、喜悦和神秘,而女生则常常是惊慌、羞涩和不知所措;在表达方式上,男生一般较主动,而女生则较为被动,往往采取暗示的方式。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

随着青少年“恋爱”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专家们一致认为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现在学生身体发育早、成熟期低龄化,是社会各种媒体的不健康信息对你们的影响。“恋爱”实际上只是一种异性吸引的激情,并不是恋爱的本质内容。更何况感情问题,还不是现在要思考的问题,更不具备处理这个问题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现在应当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圆满地完成学业,为将来的事业打好基础。所以,对有过早“恋爱”倾向的男女同学要尽快摆脱。恋爱期间的青年男女双方心理一般都具备下面的几种特性。

第一,直觉性。男女之间会出于直觉将对方美化,并被对方所吸引,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把自己所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所谓“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则是把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都打上了爱情的印记。这种直觉性的恋爱可能会让自己在学习、工作中心猿意马,容易出现差错,所以处于恋爱期的青年男女应注意控制情绪,利用爱情的强大动力,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第二,隐蔽性。青年男女在热恋期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言辞方面,含蓄且富有诗意;行为方面,隐蔽且富有德行。简言之,他们在言谈、举止、目光、表情、行为方面处处体现着一个“爱”字。

第三,排他性。热恋期间的青年男女往往具有独占心理,会对意中人的专一挚求、忠贞不渝,会排斥对对方有好感的人,不允许第三者介入,容易“吃醋”。有这种心理的青年男女应该明白,爱情是宽容的,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允许对方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心胸狭隘、自我封闭非常不利于爱情的健康发展。无故猜疑、干涉别人人身自由必然会给自己和对方都带来烦恼,甚至导致爱情的破裂。

第四,波动性。处于这个时期的男女的情绪变化很大,反复无常,热可达到白热化,冷则骤降至冰点;高兴时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懊恼时则垂头丧气。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有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应通过加强自我修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减少自己的情绪波动。

第五,冲动性。处于热恋中的青年男女,认识活动范围往往会因对异性的专注而缩小,理智分析能力也会受到抑制,习惯行为受到破坏,此时发生的许多事情与平时可以完全不同。同时由于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与后果,因而可能导致一些不理性的事情发生,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为了避免自己的冲动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处在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应该互相尊重,自我尊重,保持爱情的纯正和贞洁。

青春期的男女双方可以通过与异性交往,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同时异性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让人感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正常的异性交往能给双方造成一个发展各自优点的最佳环境,男女生都想成为异性注目和欢迎的人,都会极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对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是一个难得的促进机会。

3.远离“师生恋”的泥沼

“恋师情结”一般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学生身上。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和注意,产生朦胧的性爱心理体验。由于老师们有知识、有修养,比较成熟,再加上对学生们循循善诱,热情帮助,这很容易博得男女生的倾慕和好感,进而导致“恋师情结”的发生。“恋师情结”是青少年朋友们性意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某种意义上来说,“恋师情结”也是种不良的心理,因此,青少年朋友们,你们要深刻地了解什么是“师生恋”。

情窦初开的羞涩少女喜欢上英俊帅气的男老师,青涩多情的阳光少男迷恋上清秀温柔的女老师,这并非是琼瑶小说中的情节,而是不少人学生时代的经历。这种青少年的恋慕对象指向年长的异性,尤其是老师,心理学上称之为“牛犊恋”。这是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师生恋常常会在平静的校园里激荡起阵阵涟漪。尽管类似鲁迅与许广平等师生恋终成正果的例子也不少,但更多的师生恋则是尝尽酸甜苦辣后最终不了了之。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恋师情结”也是种不良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