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33

第33章 铸造坚定意志(2)

3.有些弯路一定要走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老师,亲戚朋友或者其他长辈总是时刻提醒着你,这条路行不通,那条路不能走。但张爱玲说,“有一条路是每个人非走不可的,那是年轻时候的弯路。”这弯路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尽管“碰壁”、“摔跟头,碰得头破血流”,也无所谓。因为你们年轻,因为你们有激情,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更不怕前面的路有多艰辛,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非走不可的弯路

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张爱玲的小说:《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使我不断的碰壁,不断的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坚持着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位朋友,自然也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自然她也是像我一样固执。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但是我喜欢。’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禁不住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同学们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估计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生的路口,有一条弯路是一定要走的,这就像彩虹的美丽必须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梅花的清香必须承受寒风的抚慰,大海的波涛必须经历弯弯曲曲的小溪一样。有些事情,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永远不会懂得其中的道理,我们只有尝试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总会相信前面的路会美妙绝伦,会充满惊喜与期待,我们用美好的思想去憧憬,对旁人的劝告漠然置之。所以我们要去尝试,我们才能从中领略出生命的璀璨,生活无边的风景。青春不因劝告而停止前行,生命因大胆尝试而倍添精彩,让青春走走弯路吧,不要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或许这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辛酸与泪水,但我们仍愿执著地前行,因为经历过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到处都是荆棘密布,布满了艰辛的脚印,布满了辛勤的汗水,而且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人生有许多事只有经历了才明白,受伤了才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错过了才学会如何坚持与放弃,而我们会在失去和得到的过程当中,慢慢地明白。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还小,在学习和生活当中不要想着走捷径,踏踏实实走好前面或许更复杂,更弯曲的路,不要怕,经历过以后,会慢慢长大,慢慢成熟,在这个经历当中,有我们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它使我们的人生因经历过而更加辉煌。

人生中走一些弯路是必要的

常听人说“路直有人走,人直有人和”。这话听起来,似乎天衣无缝。

根据一位从事高速公路设计的朋友的说法:路不一定是越直越好。他说,在设计高速公路时,逢山要打隧道,遇水要架桥梁,因为谁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并不是将整个路程都修得笔直,这条路就是最好的。有时候,如果某段路太直了也不行,还得人为地使路弯曲。路太直了,随着路程的增长,其潜在的危险也会增加。那段人为设计的弯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必要的弯路,很多人都很不理解,难道说高速公路不是越直越好吗?不就为了达到风驰电掣、畅通无阻的目的吗?为什么要有弯路?修弯路真的有必要吗?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弯路并不被人所喜欢,大部分人都是尽量少走弯路,如果前面有弯路,总会竖立提示牌“前方有弯路,请小心驾驶”,有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在弯道上横亘路障,强制性地限制速度,以减少事故发生。设计师认为,如果有太多的弯路,肯定不适宜高速,而如果高速公路直得像一条有头无尾的射线更是不可取的,若车速过快,那么交通事故就会频频发生,这就叫做“欲速则不达”。所以,要在高速公路上人为地设计出一些弯路,要让开车的司机知道,高速路不等于笔直路,也有弯道,得小心驾驶,不要为了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忘了安全。高速路上设有弯路可以有效地降低行车风险,这些必要的弯路,虽然增加了里程,但同时也确保了高速公路的畅通,从大的方面来说路途反而“短”了。从理论上来说:“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是成立的,但如果用在实际的高速路上,反而觉得不太合适。

不是有弯多浪急的说法吗?弯弯曲曲的河流,虽然有了阻碍,但水却流得更快、更欢、更凶、更猛。水在弯弯曲曲的河床上面,不可能一落千丈,它们在前进的路程当中,就得东奔西突,寻找别的出路,因而少了点漠不关心,多了点欢畅淋漓,对于水来说,河床就是它的路,水是如此,风亦如此。

不仅水与风如此,人生又何尝不如此?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如果走了点弯路,也不必整日唉声叹气,因为那是必要的弯路,经过了一段甚至几段弯路,你便不得不抬起头观察方向,从而更容易找到通向目标的捷径。

人生中不能不走弯路。我们还小,长辈们希望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我们能少经历,希望我们能够生活顺利,学习开心。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只能从言语中,从字面上明白弯路两字的意思,但却不能真正从内心里去理解,更不能在遭遇弯路时保持清醒。

人生的弯路是一次真正触及灵魂的震动,没有经历就不能说自己明白,人生的弯路其实是有必要经历的,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可以被它打倒,但如果走过,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确,谁都会想要平平静静的过完一生,但人的一生中谁又不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波折?

同学们,现在我们还年轻,走一段弯路不算什么,只有走过人生中的弯路,才会明白自己,才会对他人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4.挫折其实不可怕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佩恩如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在为实现梦想而奔跑,青少年的梦想更是丰富多彩,千奇百怪。可是,这条奔跑的路并不平坦,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摔上一跤,而这就是挫折。

如今的青少年们大多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就像参天大树下的一株小草,从来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所以应对挫折的抵抗力也十分微弱,学习或生活中的一点点困难就足以将他们打倒。再加上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都不成熟,不稳定,一旦被打倒就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极度地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些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面对挫折,唯有张开双臂,勇敢面对,越挫越勇,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挑战人生挫折,让自己更强大

1982年,仅有27岁的陈秋贵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为了闯出一番事业,他只身从台湾来到了美国。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陈秋贵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不通,由于无法同当地人交流,找工作也变得十分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到一家华人搬运公司干一些体力活,工作之余开始努力地学习英语。

一段时间之后,他想到自己有过做铁工的经验,便想重操旧业。于是他和一个朋友商量,结果两人一拍即合,都辞职做起了焊接铁门窗的生意。在他们两人的不断努力下,终于接到了第一笔生意。正在两人高兴之余,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没钱买运送铁门窗的货车。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铁门窗搬到地铁上,坐地铁去工作。每次,两人都汗流浃背地抬着重重的铁门窗,走进摇晃拥挤的地铁里,更要受到从四周投来的鄙视目光。

之后,陈秋贵又遇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并努力地一点点改变现状。经过步履维艰的历程,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可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当时,纽约哈林区治安状况很不好,他的工具常被别人偷,让他蒙受了很大的损失,但不管状况有多么糟糕,他都没有心灰意冷过,他说:“只有敢于挑战艰难挫折,人才会变得更强大。”再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公司,而且以出乎人们想象的速度飞快地发展壮大,从此“陈秋贵”这个名字也在纽约人尽皆知。

陈秋贵的创业之路告诉人们:挫折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能缺少的经历,不要用“不可能”来否定自己,更不要害怕挫折,敢于挑战艰难困苦,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青少年应该把陈秋贵身上这种永远不向挫折低头的精神运用到自己身上,相信明天依然一样美好。

当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肩上背负着重要的使命,更要具有一种和挫折斗争到底的精神。不要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耿耿于怀;不要因为自己的出身贫寒,而感到自卑;不要因为遇到阻碍和干扰得不到满足,而表现出消极心态;不要在苦涩的泪水中蹉跎、惆怅、忧伤。即便前面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只要我们有满腔热血、斗志高昂,就一定能迎来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

挫折,也是一种幸运

古时候,一个书生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取得功名,心灰意冷之际他愤然丢下书本,弃文从商,收拾起行囊背井离乡,决定干出一番事业。可是,闯荡了数个春秋却总是难能得志,他开始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埋怨老天为什么不降临好运给自己,最终决定回到家乡。

可是,祸不单行,就在他翻越一座大山时又遇到了山匪,为了保护那多年攒下来的微薄积蓄,他就不顾一切地拼命往前跑,山匪也追赶着他跑进了一个山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眼睁睁地看着山匪抢走了他所有的财物以及照明的一个火把,扬长而去。书生在黑暗中磕磕碰碰、举步维艰,分不清东南西北,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置身于黑暗中,他的眼睛才能敏锐地感觉到洞口那微弱的亮光,于是他幸运地顺着亮光走出了山洞。而那些山匪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们举着从书生手中夺来的火把,感觉不到洞口的亮光,在洞内转了几圈还是没有走出去,便争吵着不该跑进这个鬼地方,最终因灰心力竭而死于洞中。

在书生快要走出山洞时,他发现那些山匪,原来在火把燃尽时,那些山匪已经离洞口不远了,只要再坚持走一会儿就可以走出去,但是他们放弃了。书生试图在这些山匪身上找回自己的钱财,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钱财已与山匪在别处所抢的钱财混在了一起,全部加起来是自己原来钱财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之多。

书生虽遭遇了一次挫折,但这次挫折却也带给了他意外的惊喜,所以说,有时候挫折也是一种幸运。纵观历史,失败与成功之间,往往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人曾经把这个过程比作是桥梁。有些人历尽千辛万苦穿过了桥,而有的人却在桥的中间掉了下去。

现代的青少年们,遇到挫折时不要惊慌失措。因为这时你根本就不能确定这是福还是祸,即使不是每个人都像故事中的书生那么幸运,但也要坚信,挫折在给你带来“祸”的同时,也必定给你带来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关键是你能否发现。俾斯麦说过:“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在坚强者面前,挫折化为动力,使他们走向了成功。因此,青少年应该学会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

挫折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是一种磨难,更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的好机会,就像那扑鼻的花香一样,只有经历过严寒才能向世人展示它的芬芳。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要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挫折,希望就永远存在,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

5.挫折不是教训,而是经验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徐特立也说:有困难与挫折未必是件坏事。有人把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教训,恨不得自己永远不再遇到它。其实,挫折不是教训,而人生的得要经历、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德国诗人歌德说:“挫折是人类通向真理的桥梁。”我们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总是伴随着辛酸与烦恼。挫折固然会使人受到打击,给人带来损失和痛苦,但挫折也可能给人带来激励,让人警觉、奋起、成熟,把人锻炼得更加坚强。所以,在挫折面前,青少年应学会在总结经验,把挫折当做是新的起点,不要因为惧怕再一次的受伤而放弃了近在咫尺的成功,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是最坚强的。

经历挫折,积累经验

贝多芬一生历经无数挫折磨难,但是,每一次痛苦和哀伤在经过他的搏击和战斗后,都化为欢乐的音符,谱写成壮丽的乐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处于青春年华的贝多芬,他失意孤独;正当他步入创造力鼎盛的中年时,他又患耳疾,双耳失聪。但他最终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摧倒”。所以,即便是在困难重重、最痛苦的时候,他凭着自己的坚强斗志完成了清明恬静但激昂奋斗的《第二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