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21

第21章 学会社交(6)

故事之二:

小王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小王做什么事情都很积极活跃,在大学一年积累了不少的哥们关系。平时你今天给我一盒烟,明天我请你吃顿饭,你早晨帮我教训了一个“冤家对头”,晚上我就替你给“仇人”放血。小王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友谊,只讲哥们义气也是不对的,但是为了“义气”,为了面子也不得不帮朋友,最终也导致自己陷入了错误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透视心灵深处→

中国人向来都把义看得很重。儒家尊崇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就排在第十位。学生之间要不要讲点“义气”呢?要!但不能讲“哥们义气”。因为,哥们义气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无情感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行为。“江湖义气”或“哥们义气”只讲“友情”不讲是非,与友谊有本质的区别,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分不清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义气”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美好的情谊。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交朋友干什么?为的是到紧要关头能有储备的代办处。”真正的友谊不是在口头上的,要在行动上互相帮助。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会无私地帮助你;如果有了烦恼和苦闷时,朋友会耐心地倾听,并且为你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摆脱它;当犯错误时,朋友会义无反顾地指出来,帮助你走出迷途。这才是真正的友谊。没有朋友的人通常会感到孤立无援。朋友是成功的催化剂,是心灵的镇静剂,是快乐的源泉之一。

当然,友谊也需要讲义气,但是这种义气并非“哥们义气”。“哥们义气”不是义气。义气者,刚正之气、正义之气也,它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如果不辨是非地“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不是真正的友谊,也够不上真正的义气。

刘胡兰为了保全同志们的生命和乡亲们的安全,直面敌人的铡刀,视死如归,连刽子手都不寒而栗,又是何等的正气凛然?而哥们之间那些所谓的义气只是一味地盲从,没有原则,不霁法规,是非不分,相护的包庇。为了所谓的“朋友”,甘愿去杀人放火,被绳之以法时还叫嚷着“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算“义”吗?哥们义气往往以维护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为了报恩或复仇,不惜牺牲和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对不是自己的“哥们”则不讲感情,不讲友谊,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害人、害己、危害社会。可见,哥们义气并不义气,而是流氓气、无赖气、地痞气和混世魔王气,没有一点点正义之气!“哥们义气”与友谊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渴望友谊,需要友谊,但是千万不可误把“哥们义气”当做友谊,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解开心结→

如果你正受着“哥们义气”的左右,那么该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呢?

首先,要拔除哥们义气的思想根源。要认真思考一下,你是为什么对他产生兴趣的,哥们义气有哪些危害?思想决定行动,只有了解了思想症结,我们才能勇敢地告别“哥们义气”,在行动上下工夫。

其次,要积极培养高级情感如道德感、友谊感、集体感、荣誉感等等,去取代头脑中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只要让健康的思想在你的脑中占据了主导位,那么,那种低级的,狭隘的“哥们义气”就没有阵地了。

再次,理智的思考问题,不要做冲动的奴隶。古人云,“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说多想可以事先避免许多差错。也许你也发现了,以前你受“哥们义气”的影响很深,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你容易感情用事,太过于冲动,容易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做出决定,结果酿出很多祸事。所以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再有人用“义气”拉你干错事,你便会有所察觉,不为“义气”所动了。

此外,青少年还要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4.为什么网瘾犹如精神鸦片

你的困惑:我无法抵挡网络的魔力,父母不让上网,我就去网吧,不论是游戏还是网聊,都让我兴奋不已。我爱上了“上网”,我无法自拔,它犹如鸦片,让我难以戒掉。但如果一定要拿学习、大学来换的话,我还是想要上大学,我想要逃开网络的魔掌,谁能帮帮我?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浩仁的父母都是教师,浩仁在初中升高中时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了一个颇有名气的“优等班”。浩仁的成绩一直在班上是第一、二名,但这段时间以来,成绩却急剧下滑,据老师反映,该生逃课已成了家常便饭。原来浩仁上高二后就迷上了网吧,在2011年高考前一天的晚上,浩仁出现了精神分裂被送往医院治疗,这实在令人惋惜……

一天深夜,某市几名青少年,连续数小时在网吧玩游戏,钱用光了,但还没过够瘾,便相约上街寻钱,走到街上,看到一个同龄少年边走边打手机,便恶从心中。于是几个人一拥而上,不仅抢走了对方的手机,还用水果刀捅伤了该少年。其结果最后当然是难逃法网。

透视心灵深处→

如今,电子游戏机已从青少年的生活中退出并销声匿迹;但作为电子游戏机的后继者——网吧,则以另一种形式悄然占领了这块失地。网吧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令众人着迷,对青少年的影响则更为严重。网吧的适应面积较为广泛,男女老少皆宜,而其内容相较于电子游戏室也是丰富多彩。但它对人们的危害性丝毫不亚于电子游戏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它对于青少年的危害则更为突出,因为泡网吧者多为青少年。

网吧的利弊,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客观来说,网络的信息量大,交流速度也快,这不失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一个好的渠道,网吧的出现也为众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尽管网吧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积极之处,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却大于其积极影响的成分。

沉迷网吧的危害

(1)环境复杂。

在这个复杂的地方,有着各形各色的人出入,青少年单纯的心灵在这里很容易会误入歧途。在媒体上不乏看到,因筹钱上网而联伙偷窃、打劫;为网恋上当受骗;这些都不能不令许多家长谈网色变。青少年由于自控能力薄弱等自身原因与网吧的混乱管理等诸多种种客观因素,让网吧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由于在网吧,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所以难免会有抽烟者,青少年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必会抽烟成瘾。当青少年成为被动抽烟者,必然会对其身体带来伤害。

(2)网络设置不严。

部分网吧中未设置不良信息过滤器,所以会有各种不健康的信息自动或在青少年不经意的鼠标点击下跳出,如果青少年不能有效地辨别其健康与否,那么这种不健康的信息就会毒害青少年的思想,影响其心理健康。

(3)电脑辐射。

在网吧中至少会有近五六十台电脑设置,主机箱与显示器离得也较近,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强辐射,会给青少年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显示器的辐射容易导致近视,也很容易使皮肤干燥缺少水分,引起斑点。电脑主机箱的辐射会让人体的内脏受到严重损伤。再加上长期上网保持一个姿势,会造成身体血液循环不畅,细胞长时间无法进行有氧呼吸,更严重的会患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对青少年的身体所造成的健康损伤实在是太大了!

(4)摧残身体。

青少年由于长期泡吧导致过度疲劳,再加上网吧空气不流通,人口密度大,烟味、汗臭味、食品味等,可谓是味味俱全;打闹声、机器声、脏话声等,也是不绝于耳;这些飞舞着无数细菌和脏话的环境,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一般情况下,玩通宵的网迷从网吧走出来时,都是眼睛红肿、两腿无力、蓬头垢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分昼夜、不知饥渴地长时间泡网吧,对其身体的摧残不亚于毒品。

(5)网费容易成为犯罪的动机。

在网吧消费的青少年一部分是在校学生,一部分是社会青年。这些青少年多没有经济收入,衣食住行都靠家长供应。尤其是家庭离异的子女,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爱,从小随着祖父母长大。这些青少年很容易养成刁蛮任性、颓废消沉的必格,这会令其对人生没有信心,对社会充满敌意。在网费不能支持之时,便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抢取财物,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6)形成不良行为倾向。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理上的不成熟,致使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进而效仿。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包括不良嗜好、外形、动作、服饰等。他们所效仿的事物都是不加分辩的,有时也是无论好坏照单全收。最常见的有:抽烟、讲脏话、不良卫生习惯、打架等。

解开心结→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网吧”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网络和其他新鲜事物一样,也有“双刃剑”效应。对于青少年来说,网上有许多有益身心的东西,如网络学校,即使在天涯海角也能得到名师的指点;有许多适合于青少年所需的知识和游戏;还有各种各样的电子报刊等等。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网上也有许多对青少年极为不利的东西,如色情网站、黄色图片的不堪入目,若不正确引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甚至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祸根。

众所周知,网络是虚拟世界,但它也脱离不开现实社会,我们不能把它从生活中踢出去。网络中有垃圾,也有宝藏;有精华,也有糟粕。就像生活中人们打的针,吃的药不也都含有毒成分吗?因此,如果青少年真的想上网,可以适当地玩一会,不能因为网络上有垃圾便排斥它,当然也不要因为网络上有宝藏而放纵自己。应该在父母给自己足够的自主权利时,尽力的保护好自己,让自己能够正确上网。

树立正确的上网心态

关于青少年上网的观点,大致分两种:一是宣传上网优点与好处,比如可以培养青少年们的自学能力、开拓他们视野等,鼓励父母要支持青少年上网学习;二是批评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如魔幻游戏、网吧等,警告父母要严防死守。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结论也很明显,没有必要因此而因噎废食。

客观地来看,网吧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健康有着一定的危害。但在信息化纵横的现代社会里,网络的普及,青少年接触到网络这是不可避免得的,进入网吧也是必然的。完全禁止青少年进入网吧是不可取的,因为有些家庭里没有电脑装备,这样,无异于切断了部分青少年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一味地强堵并不是良方,疏导才是根本。

(1)调整好心态。

青少年迷恋网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出于娱乐、消磨时间,有的是心理压力过大,以此寻找心理释放,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总结起来都是心理问题。部分青少年认为学习乏味枯燥,有的则是情绪浮躁,有此类状况实属正常,但他们却都用网吧来作为解开心灵的丹药。所以,青少年应该掌握一定的情绪调理方法,如运动或是找人倾诉,向家长和老师沟通,都是很好调节情绪的方法。

(2)加强自身教育。

青少年要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父母、老师、媒体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父母和老师的介绍与推荐找到适合自己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体聊天室等形式,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青少年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能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更不能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网上的朋友约会,要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做一个自学守法的好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