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126000000019

第19章 掌握变化的趋势(3)

由于他们提出严重的抗议,松下就向大阪的商行说明这个情形,要求他不要使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流入这个地区。但是却遭到商行老板的拒绝。

他说:

我依照契约,负责大阪地区的销售业务,其他地区,我连一个也没有卖,所以你不能要求我什么。

那位先生所说的话没有错。但是,由于大阪的批发商可以卖到各地区,所以松下非常伤脑筋。于是他只好再度详细地说明,希望他妥善地处理,然而那位先生的态度还是不为所动。他对松下说:你要我妥善处理,我办不到,卖给大阪市区批发商的商品,流到其他地区,并不是今天才发生,但是,你到现在才抱怨,那么是你不对。松下先生,你根本不知道做生意的实际情况,请你自己好好检讨。

松下被他说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在这个时候,感到非常的窘迫,随后,那位先生还说:经过批发商卖的商品,所获得的利润,不如各地区代理店所销售的商品。因此,当时在他们发牢骚之后,应该要好好说明,想办法平息这些地方经销商的牢骚。听那位先生这么一说,经验较浅的松下,也觉得他讲得非常有道理。

换句话说,由于双方的立场不同,所以听起来好象也都很有道理。于是松下就把地方经销商的意见告诉了商行;对于地方经销商,是希望他们好好忍耐,用低价去对抗。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整个情况愈来愈恶化,经销商的抗议,一天比一天强烈。后来甚至有几家地方经销商说,这样下去已经失去经销商的意义,就不干了。甚至也有些经销商说连货款也不付了。事情变得愈来愈严重,松下最后不得不管这件事,经过考虑,终于想到了应该把双方,都找来好好地谈一谈。在互相让步的情形下,问题或许可以获得圆满的解决。于是松下先生在大阪举行了第一次松下电器经销商大会。

大阪的那位先生主张:商品不能不卖给批发商,一旦卖给批发商,商品流到别的地区,是不得已的;地方经销商方面则主张:希望商品不要卖给批发商,而直接卖给各零售商。换句话说,双方只反复地提出他们的主张,而没办法协调,双方根本都不想让步,对立的情形,愈来愈严重。

这时如果在经销商大会,无法做一个妥善的决定,那么这个会议就毫无意义了。然而,双方却愈来愈对立激愤。松下只好再反复地强调说:既然大家难得聚在一起,那就应该替对方想一想,不要老是只坚持自己的立场,要以精诚团结的精神,好好地再商量商量。然而糟糕的是,局面愈来愈混乱,实在没有办法找出解决之道,时间一小时接一小时过去了。这时候,大阪的那位先生忽然提出建议说:如果一定要我不卖给批发商,那么我也不干了。但是松下电器要把违约金二万元,付给我。如果松下电器不愿意的话,那么就把销售权让给我,各地经销商也成为我的客户。这样不是可以互相协调了吗?

松下大吃一惊。因为他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提案,大阪的商行居然提出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法。如果大阪的那位先生把这些问题事先跟松下商量,情况就不会这么糟,松下觉得这种人实在太可恶。但是他的提案倒是可以好好考虑一下。结果,由于经销商大会无法得到结论,只好维持现状散会。这次大会虽没有得到什么收获,但是对大阪的那位先生的提案,松下想了很久,决定接受他的提案,把全国的销售权让给大阪商行。

这次如果松下对于所面临的问题、状况,有了应该要这样做、那样做的清楚想法,那么,即使在经销商大会上,双方对立主张的,或者那位先生提出新的提案。松下还是可以做适当的判断和决定。

要一个人继续想每一件事情,等于是日理万机,是非常的艰难。但是,要作好一个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如此训练自己。企业经营者要具备凭现状来判断未来趋势的能力;现在是零,将来可能就是无限的。

五十年前,松下觉得小型马达很有前途,便和下属商量,他们都表示赞成,于是创立了马达制造厂。

发表这个消息时,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问松下:贵公司靠灯头成功,真是可喜可贺。但是,马达不象灯头那么简单,是正式的工业。不但技术、销售困难,而且已有厂商在做。你们现在才着手,会成功吗?

松下反问他们:谢谢各位的关心。请问各位家里,有没有使用小型马达?结果,在场大约十位记者,都说没有。于是松下接着说下去:各位想一想,象你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家里居然没有使用小型马达,实在令人惊讶。使用小型马达,是一种必然趋势,将来,各位家里一定也会用到。必须装配小型马达的商品,会相继问世。目前虽是零,将来的需要量是无限的。因此生产小型马达,是松下电器公司今后的方针,是否能成功,可想而知了。

事实证明松下当初的想法没有错。马达已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用品之一。

现代经营者,必须有先见之明,不断创造新的经营方式,来领先时代。

在一切都不断地激烈变化的今天,始终保持一种作风的公司,必定会落伍。随时适应时代的变迁,是现代公司应有的一种经营方式;此外,企业进一步地领先时代,创造新时代,也是一种经营方式。我们必须选择其中之一,否则即使能够生存,也不可能期待再成长。

现代的企业,还是应该把目标放在创造新时代的经营方式上,比较重要。

松下觉得,现代的经营者,必须是一位经世家。也就是说,如果经营者每天都很认真地工作,那么对于自己的生意或经营,自然有希望这样做,但愿会这样之类的期望或理想。松下认为,应该向员工强调这些期望,共同努力去实现目标。

当然,经营者不能缺乏察知一年或三年后社会趋势的所谓先见之明。但在变化激烈的当今社会,预料的事未必会实现。因此,除了具备先见之明外,还得有自己的抱负,并设法实现。

不过,如果过分被我想这样做,应该做得到这种想法局限,反而会失败。因此,必须随时以现实的态度,虚心地观察事物,一步一步确定地去做。而在今天这种激烈变化的时代,更不可缺乏自己去创造时代的积极态度。

松下先生认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慢一分钟就可能落后。若能先洞察机先,抢先一步,就可以捷足先登,获得成功。抢在别人前头,就如同战斗中占领了制高点,自然主动在握,胜算在握……

现代商界的竞争,越来越表面化、白热化,近似于战争中的肉搏战。竞争的结果,当然是有的企业生存下来了,有的则残败退阵。这样残酷的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是每一个经营者都必须研讨、对付的课题。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如果是正常的竞争,在此情形下,不败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快,前进要比别人快,撤退也要比别人快;新产品的推出要快,作出的反应也要快……如此方可战尽机先,抢先一步,捷足先登。

有的竞争者败了下来,是由于他们未能及时推出新产品。就在他们还在为自己刚开发生产出来的产品沾沾自喜时,别的厂家生产的新产品面市了,这种产品无论品质还是价格都优于老产品,结果就不言而谕了。松下公司生产收音机时,就有过这样的情形:当他们设计制成真空管收音机时,很是风光了一阵子;不想,一年半以后,别家更优秀的晶体管收音机面市了,松下电器生产真空管的流水线只好撤掉。像这样的情形,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频律更快了,产品的更新有时候都在当年当季进行。如此快速的节奏,经营者如果不那么敏捷,慢了半拍,就会被甩到交响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