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126000000166

第166章 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运用(2)

领导应在平进尊重大家的意见,在特殊状况下,要有胆量冲破难关,运用自己的最高智慧,如此才配称是一位好的领导者。

迅速有三大要义:决断快、行动快、解决快,三者缺一不可。

丰臣秀吉和柴田胜家会战的时候,柴田胜家的部将佐久间盛政趁着秀吉重兵在大垣布阵,后防空虚的时候,突袭秀吉的根据地,并且获得大胜。秀吉在听到这个情报后,立刻就带领精锐骑兵连赶五十里路,半天之内回到自己的营寨。那时,佐久间盛政正在清理战果,根本没料到秀吉能在半天之内就赶回来,一时手忙脚乱,来不及迎战,于是反被秀吉突袭攻破,吃了败仗。而秀吉又乘胜追击,竟一鼓作气攻破了柴田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象秀吉用兵的神速,在今天四通八达的电讯和交通网之下,是不足为奇的。但在当时通讯都要靠探马和走路的时代,就显得非常惊人了。

秀吉之所以能用兵神速,是因为他具备一定的机敏。而这其中包括了刚毅的决断心和快速的行动力。也就是说,他临事都凭着直觉,当机立断,不因循拖延时日,以争取到先机。古人有言:兵贵神速,又说:先下手为强。因为能把握住瞬间的先机,就能决定胜败的局面。如果一位领导者在面临紧要局势时,还犹豫不决,那么时机错过了将永不再来,此为机不可失。大将领兵作战,或经营者带领企业员工投入商场竞争,情形都是一样的,都必须有速断速行、速战速决的胆识,才能争取到辉煌的胜利。

当然,听取别人的意见,反复思考,以求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是导至成功的要素。但在事情的紧要关头,迅速仍是不可替代的。

计划性的经营,关键是在于严密的计划,以平时充裕的准备,来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被后人尊称为鹰山公的上杉治宪,当他世袭了米泽藩爵位时,年纪才十七岁。他所管辖的地方却十分穷困,老百姓因欠收而饿死的不计其数,藩邑的财政也因欠富商数百万两贷款而陷入困窘的地步。

看到这种情况,治宪马上命令总管发出大节约令,他自己更是节衣缩食,力行俭朴的生活,宫廷大小事务,一切从简。同时又提拔有作为的经济人才,推行生产,尽全力发展经济。大约经过十年,藩邑的财政逐渐充裕,救灾专用的仓库也堆满了粮食。发生在天明三年的浅间山火山爆发,使得奥羽地方数万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但在米泽地区却因为政府早有准备,而安然度过危机。又过了几年,经济专家所规划的生产事业,开始回收利润,原来靠债务度日的米泽藩摇身一变,成为有剩余资金贷出的富藩。

治宪的功劳长久地被米泽地区的民众所怀念,象他那种对意外事变采取有备无患的政策,不愧是历史上贤明的君主。从这个故事中,使我们想起水坝式经营哲学——建水坝的目的,是为了使河川的水不会流失。当水坝中太满时放掉一些,以便继续地容纳新水,干旱时可以利用来灌溉农田,平时则维护着发电功能,造福百姓的生活。这种想法可以充分运用到国家管理或企业经营,个人或企业团体能这样做,就可以不受时局的影响,且能坚实而安定地持续发展,所以经营者最需要考虑使用这种水坝的经营,才能配合时代的需要。

水坝式的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带有某种程度的宽裕状态。以企业资金而言,如果实际需要量是一百万元,最好能准备一百一十万,以维持紧急时的开支,这就是资金的水坝。其次在设备方面,经过严密计算后,最好能保留百分之十,处在闲置状态,那么在缺货和遇到故障时,也能有备无患,这就是设备的水坝。此外,还有人力的水坝、产品的水坝等等,经营企业能够事先预备好在必要时所需的条件,才能无往而不胜,尤其是在不景气的状态,或景气突然好转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惊人的潜力。

依此而言,国家或各类团体的经营,也都可以采用这个原则。可是不管原则怎样,松下先生认为领导者的思想和心理上都必须建起水坝,保留一点弹性是非常重要的。

试着观察事物的各个角度,以培养灵活的思想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丰臣秀吉当政时,由于一场瀑雨,使得河坝溃决。当时情况非常危急,丰臣秀吉立刻赶到现场指挥,鼓舞部下的士气。然而溃决河堤必须用土包才能堵塞得住,而这种土包的制作需要很长时间,雨势却愈来愈猛,水位也跟着逐渐上涨。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束手无策的时候,石田三成突然跑过来,打开米仓,将一袋袋的米搬出来,去填堵堤防的缺口。由于这项随机应变的措施,避免了一场大灾难的发生。

不久,雨势变缓,水位也下降了。这时,石田三成又发布声明,如果附近的居民能够制造填堵河堤缺口的坚牢土包,就用米做奖赏,搬运一个土包,就赏一袋米。

众人纷纷响应,制造了许多坚牢的土包。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堤防就修好了,而且比以前更加牢固。看到这种情形,丰臣秀吉感动不已。

堤防是用泥土造的,用土包来填堵自然最好,可是当土包来不及制造,而又必须先堵住缺口时,石田三成能想出用米包来堵塞的办法,不愧是个临机应变的人。

用米包堵塞决堤是奢侈的行为,因为米是贵重的必需品。可是,石田三成却能巧妙运用它来修筑堤防。堤防迟早都要整修,整修堤防不仅耗费巨额的人力及财力,能使人们乐意工作,又能将堤防修筑完好,则非具有超人的才华及临机应变的能力不可。

所以对一个领导者而言,能够适时的临机应变是很重要的。然而实际上实行起来却很困难,主要是由于人的思想过于狭隘,不能灵活运用智慧所致。

因此身为一个领导者,最要紧的是开拓自己的思想领域。对于某种事物,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观察。随时把握时机,反复地运用这种方法。有了这种心理上的训练,不但能使自己的思想灵活,也能获得辉煌的成就。

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一个领导者需要有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的观念。

日本和韩国交战时,加藤清正奉秀吉的命令,束装返国,并在归途中,接受了驻扎密阳的户田高政将军的招待。在密阳二三十里的范围内,都是日军的控制区,没有一个敌军,治安非常良好,所以高政和部下都着便服前来迎接加藤;相反的,加藤却全副武装,到达高政的住处。

当时高政非常不满地说:附近没有敌人,你为何一副上战场的模样呢?清正回答说:你的话固然有理,但错误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目前虽然没有敌人,可是如果疏而不备,万一情势突然发生变化,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领导者必须要有时刻准备的精神,做部下的楷模。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随时穿着甲胄。高政听了之后,非常感动。

人们都喜欢享受安逸的生活,所以处在太平时代,就显得十分懒散。一旦发生变故,才会感到惊惶失措。我们只好借用古人治而不忘乱、居安思危的话,来自我警惕。如果长期都能维持太平盛世的局面,倒无所谓。可是处在今日这个多变的社会,根本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变故,所以不可只贪图享受,要时时刻刻准备对付偶发事件,随时做好精神及物质上的准备。

所以松下先生认为领导者必须在心理上先确立自己的指导概念与方针,随时随地反省改进,碰见计划有缺失的时候,立刻加以改正;同时也要计算自己在这项事务中是不是已经充分发挥了实力、完全控制了进度?或是有该做没做而不该做却做了的情形?像这样不间断地自我反省,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如果说,一般人只要一日三省就够了的话,那么,领导者就应该五省、十省,甚至每日百省,不断改进自我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