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22125600000018

第18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山东旅游(3)

◆泰山索道

游客到中天门后,可根据自己体力及时间等条件,可选拔继续攀登还是乘电缆车。这是中国第一条大型双向客运索道,建于1983年,下起泰山中天门西侧的凤凰岭,上至南天门西侧的月观峰,全长2078米,落差达607米,缆车在空中与山谷最深处的垂直距离是150米,电缆车每次载客30人次,上行车、下行车相对而开,7分钟即达。上、下索道站依山而建,既有古朴典雅的民族风格,又展现出20世纪末期的时代风貌,与泰山风景名胜相映生辉,于金石开特赋《泰山索道歌》:“峥嵘东岳古来奇,今日更添壮丽姿。铁索千寻跨岭起,缆车一对破飞。如乘黄鹤度幽壑,似立天宇阅翠微。索道登临无限意,欲裁诗律少清词”。

◆黄河金带

新霁无尘,夕阳西下时分,举目远眺,在泰山的西北边,层层峰峦的尽头,还可看到黄河似一条金色的飘带闪闪发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黄河金带”。它波光鳞鳞,银光闪烁,黄白相间,如同金银铺就,从西南至东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处。清代诗人袁枚在《登泰山诗》中对黄河金带描写生动而传神:“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晚霞夕照与黄河金带的神奇景色,与季节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领略和享受这一奇观美景,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旅游时机。应该说秋季最好,因为这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其次是大雨之后,残云萦绕,天晴气朗,尘埃绝少,山清水秀。你尽可放目四野,饱览“江山如此多娇”的秀容美貌。

◆晚霞夕照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又适逢阴雨刚过,天高气爽,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时而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那五颜六色的云朵,巧夺天工,奇异莫测,如果云海在此时出现,满天的霞光则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壮丽的景色、大自然生动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云海玉盘

泰山云海玉盘,更多出现在夏秋雨季。若顶高度低于1500米时,在岱顶便能看到浩瀚的云海了。早在战国时,公羊高就在《公羊传》中赞颂泰山云瞬息致雨的神奇。

古人说:“万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泰山云雾可谓呼风唤雨,变幻无穷:时而山风呼啸,云雾弥漫,如坠混沌世界;俄倾黑云压城,地底兴雷,让人魂魄震动。

游人遇此,无需失望,因为你随即要见到云海玉盘的奇景:有时白云滚滚,如浪似雪;有时乌云翻腾,形同翻江倒海;有时白云一片,苑如千里棉絮;有时云朵填谷壑,又像连绵无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峰峦恰似海中仙岛。站在岱顶,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时而溶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风起云涌,起伏跌宕,有的前进,有的沉浮,有的跳荡;顷刻,或白云朵朵,或堆絮积雪,或龙腾虎跃,或敌我厮杀,或万马奔驰,妙趣横生,又令人心潮起伏。

◆旭日东升

泰山距离东海最近处约230公里,人的视野在大地水准面上只有140公里,显然看不到海山的日出。可是由于泰山的高度和地理位置及光的折射作用,使海上日出在一定条件下能确实又能看到。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眺望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桔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瞬息万变,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欣开了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着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这种绝妙的时刻,并不是每位游人都能遇上。李白有诗:“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宋代词人梅圣俞则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

◆冯玉祥墓

泰山南麓脚与城区交界处有一条环山公路,沿公路自东向西行,不久,即见红栏长桥横跨西溪石峡两岸,这就是爱国将领冯玉祥于1935年所建“大众桥”。桥东头就是“冯玉祥墓”。墓为泰山花岗岩石砌成,傍山临水,庄严雄伟,苍松萦绕,翠柏环抱。墓壁正上方横镌郭沫若手笔:“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金色大字。骨灰盒在墓壁中央的洞穴内,外嵌冯先生侧面铜浮雕头像以封穴。黑色头像衬以魄花岗石底,周以黑色花岗石镶边,庄重朴素。头像古又嵌黑色磨光花岗石方碣,上刻冯先生于1940年5月30日隶书自题诗《我》:“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爱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城守掘。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墓阶四层,共66级。四层标志着他一生走过的四个阶段:第一层20级,象征从出生到弱冠从军;第二层14级,代表从青年到成年;第三级14级,标志着由一个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第四层18级,记述着他坚持抗日,反对分裂,为祖国的民主与和平而奋斗不懈的战斗生涯。66级象征着一生度过了66个春秋。

◆灵岩寺旅游区

灵岩寺地处泰山北麓,深藏于灵岩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它初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金至明,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江陵玉泉寺并称我国寺院四绝,并负四绝之首盛名。灵岩寺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院内古代建筑宏丽丰瞻,历史文物缤纷斑斓。整个寺院依山就势,共有殿宇三十六处,亭阁十八座。主要文物古迹有千佛殿及殿内四十尊泥塑罗汉、辟支塔、墓塔林、慧索塔、积翠证明殿、大雄宝殿、御书阁等几十处,以及历代石刻、碑碣等。灵岩寺风景区峰峦厅秀、景色壮丽,以风景幽深、泉石秀丽著称于世。区内灵岩胜境、十里松、千岁擅、滴水崖、灵辟峰、白云洞、一线天、良公石、可公床等自然胜景,举目好见,步换景移,意趣盎然;寺区内甘露泉、卓锡泉、白鹤泉、袈裟泉等十余处泉水,终年不竭。自古到今,灵岩寺以它特有的风姿,非凡的气质,民族的风格,吸引了无数游人。历代文人骚客,如曾巩、苏轼、苏辙、辛弃疾等,或登临题咏,或留下墨迹,乾隆皇帝南巡八次驻跸灵岩寺,每次都泼墨抒情,留下了不少碑文。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游后叹曰:“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

◆淄博简介

淄博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齐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丰富。境内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遗址400多处,各类文物点80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文物藏品十分丰富,全市馆(室)收藏的25900余件文物足以反映出淄博古代文化的精华。如临淄出土的春秋大铜盂,形制典雅、文饰清晰;战国时期的嵌金银镶绿松石牺尊,造型古朴,形象逼真,是古代艺术的佳品;还有高子戈、影青瓷器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西汉龙纹矩形铜境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铜镜;战国时期的三钮云纹铜镜,装饰华丽别致、造型独特、布局合理,堪称国内古代艺术中的瑰宝。在齐故城东北部发掘出的东周墓殉马坑,殉马达600余匹,被誉为考古史上的奇观,反映了当时齐国的强盛。这些丰富的遗迹和珍贵的文物藏品,是淄博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淄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诞生、哺育过众多的政治、思想、军事、文化巨人。如姜小白、田穰苴、田因齐、左思、贾思勰、房玄龄等,仅清代一朝就出现了蒲松龄、赵执信、王士祯三位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孝妇河畔三大文化名人。时以“学术自由”著称于世的齐国,还吸引了无数的名人学子前来游说,如孔子、孟子、荀子、屈原等曾多次东游齐国,讲学立说,在历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迹。

淄博还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淄博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本侵略军及国民党军浴血奋战,举世闻名的“黑铁山起义”、“马鞍山战斗”及记载着国民党顽固派血腥的“太河惨案”均发生在这里。淄博人民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各种纪念碑(亭),以表达人们对革命历史的回顾和对烈士的怀念。淄博市的文物保护,建国前无正式管理机构,文物盗窃、买卖现象严重。建国后,文物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保护文物古迹成为文化主管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1957年市文化局抽调人员,进行第一次全市文物普查,绘制出第一张全市文物分布图。1958年在博山颜文姜祠成立淄博市博物馆,1962年撤销,1975年12月,市博物馆恢复建制。此后文物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至1985年底,全市有各类博物馆、名人纪念馆、文物管理机构共12处,从事文博工作的人员有140余人,分别负责全市文物的管理、保护、征集、收购、陈列、展览和研究工作,弘扬淄博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在《中国历代名人录》这本书里,共录了几百人,其中以齐鲁人最多,但又多集中在公元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元、明、清三代七百多年间,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只出了“两位人物”,一是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位是文学家蒲松龄。

蒲松龄的故居在淄博市淄川区,一个叫蒲家庄的幽僻的山村。故居为四进院落,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院内有瓦舍茅屋,花丛瓜架,既有书屋情趣,又还有农舍野味。书房“聊斋”内,高悬着蒲松龄研究专家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匾下是蒲松龄74岁时身着公服、手捻银须的画像。画中蒲松龄神采飘逸,但眉宇间又微露着悲愤感慨。上面有蒲松龄亲笔题词二则。其一:“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白头,奕业对尔孙子,亦孔之羞。”其二:“癸已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象,着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画像两侧有郭沫若手书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室内陈列蒲松龄当年在西辅村设馆时用过的桌、椅、床、几等家具,及两方端观、各种石景。在《聊斋》著作展览室里,展放着几百种不同版本的《聊斋》。其中有半部《聊斋志异》手稿的影印本;有1880年英国希·阿·格里斯译的英文本、日本大正十五年的日文本等。还有新版《蒲松龄集》上下两卷,以及蒲松龄的诗、词、文、俚曲、杂著等各种传抄本。聊斋正房后面新建六间展室,展出了关于蒲松龄的各种论文和专著,以及当代名人为蒲松龄故居的题词、书画等。其中有胡厥文的题诗:“若若宏才未得申,挥毫弄墨染风尘;意弥情挚开金石,天顺人和狐鬼训。绣口锦心无若有,生花彩笔假尤真;千篇恩爱悲欢剧,易俗移风劝世人”。老舍先生的题词是“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从故居向东走200米,便是著名的柳泉。因蒲松龄爱恋这个地方,故自称“柳泉居士”。今日柳泉、绿枝飘拂依旧,地上野草凄凄,再也见不到居士身影,游人常在此流连忘归。井旁有石碑一座,上书当代文学家茅盾所题“柳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