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曾国藩如何改变人生
22102300000033

第33章 最后的辉煌(4)

李鸿章在营里急得直跳脚,最后,他想出了一招诱降之计,对城内的太平军士兵开展思想攻势。他让士兵写大字报,中心意思就是只要投降,一律免死,而且还有官做。这一招还真是管用,据说,到了常州战役后期,每天投奔李鸿章大营的“约有三百上下”。对此,陈坤书无可奈何,开始还想通过杀几个逃跑的士兵镇住局面,但是,随着跑的人越来越多,陈坤书也不管了。战斗进行到后面,只能用悲壮来形容。

李鸿章的军队攻入城里,留下的数百名太平军官兵与敌展开拼死搏斗,寸土必争。最后,陈坤书指挥着只有三十余人的队伍一直守卫护王府,杀死了一批批冲上来的敌人。战到最后只剩下陈坤书一个人。陈坤书杀了几十名湘军后,被乱矛戳死。

江、浙大小城镇被湘军逐一攻破,天京成了一座四面被围的孤城。

6.天国大幕徐徐落下

曾氏兄弟一步步剪除了天京城外围的残余太平军,把南京围得跟铁桶一般。

早在同治二年五月(1863年6月)间,天京城的粮食供应已经断绝了。当年冬天,洪秀全号召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大家在城里空闲的地方种菜、种地,但是,小麦要大半年才能收获,这大半年里数十万军民吃什么?

丢了浙江“小天堂”的李秀成在这年冬天再次向洪秀全建议“让城别走”。洪秀全明白李秀成的意思,心里也觉得这是唯一的路。但是,南京即是天国,哪有天国会被攻破的道理?这让他以后如何面对子民?如果“别走”,也意味着他鼓吹的那套革命理想的破灭。于是他大声训斥李秀成:“朕奉天父天兄之命下凡,是九州万国唯一真主,何惧之有?尔畏死,尔就走。朕铁打江山,尔不扶助,有人扶助!”还要赶李秀成出城,大家苦求一番,洪秀全方才罢了。

到了第二年初春,可以吃的都吃光了,不少人饿死了。洪秀全鼓动“吃甘露养生”。什么是甘露呢?其实就是野草。洪秀全解释说,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粮食,现在城里百草丛生,就是上帝给我们准备的粮食。为了鼓励大家渡过难关,洪秀全亲自带头吃野草。洪秀全显然是富贵生活过惯了,身子骨没有年轻时那么硬朗。没过多久,便因为吃野草中毒辞世了。

这位和曾国藩打了半辈子的洪秀全,从一个农民子弟白手起家,最后成为占据半个中国的一方霸主、神州大地的半个君王,把名字留在了华夏青史中,成为千古传奇。

洪秀全死后,其子洪天贵福即位,称幼天王。为了稳定军心,洪秀全去世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以至于天京城破后,很多太平军战士还不知道洪秀全已经死了大半年。

南京城的粮食虽然断了,可是怎么攻进去?

前面提到,南京城六朝古都,每一代的皇帝都把城墙修了又修,到了洪秀全时,城墙竟然有三层楼高。而且城墙与江湖相接,只有通济门至太平门一带是陆地。这是进攻南京的唯一通道。洪秀全让军队在高处修筑一座石垒,名曰“天堡城”;在低处修筑一座石垒,名曰“地堡城”。这两座堡垒成了双方争夺的关键点。

天堡城首当其冲。曾国荃看天堡城太高,强攻的话代价太大,于是命令萧孚泗、朱洪章以巨炮连日轰击,终于在同治三年一月二十一日(1864年2月28日)攻占了这座号称“钟山第三峰”的制高点。

地堡城又是另一番景象。曾国荃准备如法炮制,一边悄悄挖地道到城墙底下,一边以重炮狂轰地堡城。但是,地堡城就是攻不下来,挖地道的士兵还被地堡城的炮火炸得埋在地下不少。双方僵持不下,每日消耗着无数弹药。

围城一晃就是几年,清政府的耐心也一点点消失,慈禧多次下旨曾国藩速速攻城。但是,曾国藩也没办法,破城的日期一拖再拖。

曾国荃久攻不下,各方议论纷纷,有的说曾氏兄弟为争天京之全功,拒绝他军前往,坏了大局;有的说李鸿章看湘军攻不下也不来帮助。曾国藩深怕朝廷下旨让其他军队来接替曾国荃,就五月二十二日(6月25日)上疏,让李鸿章立刻前来围攻南京。

李鸿章此前多次和曾国藩通信,深知老师是要独占全功,就不好意思来了。但是现在朝廷下旨,李鸿章也怕被人说不顾旧主,于是赶紧派刘士奇炮队以及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等二十七营陆军,会攻天京。

六月十五日(7月18日),曾国荃接到李鸿章派兵会攻的书信,怒火中烧,集结众军,大声宣读了书信,说:“争功的人到了!我们艰苦奋斗两年多,却要让别人来争吗?”

大家一听这话,立刻炸开了锅,齐声说:“不能。”

曾国荃说:“那好,我们就在援军到达前拿下天京。”

此前,曾国荃的狂轰滥炸已经取得了成效,此时群情激愤,一鼓作气攻破了地堡城。曾国荃终于逼近南京城墙,他让军队把一百多门大炮安于龙脖子山上,日夜不停地朝城墙轰击,迫使太平军上不了城墙,然后掩护军队挖地道炸城墙。六月十五日,正好是李鸿章派兵助攻之信到达之日,地道也挖好了。

炸药埋好,可是谁去打头阵呢?一向不怕死的众将这时突然安静了。以前出生入死不都是为了城破后好好抢掠一番吗?好容易活到现在,离财宝就差一步,谁都不愿意现在去死。曾国荃问了多遍,谁也不回答。曾国荃说:“那好吧,大家就这么等着,大不了等李鸿章来干。”

朱洪章忍不住提出:“不如按职位高低排,职位高的打头阵!”萧孚泗是提督衔,职位在突击部队里是最高的,李臣典是总兵,职位第二。萧这次是死守住“闷声发大财”的古训,就是低头不说话。李臣典一看萧孚泗那副模样,于是说:“我去就我去,只是要把朱洪章的军队拨给我指挥。”朱洪章一听怒从心头起,大声说:“我的军队难道我不会指挥?”大家起哄,那你来指挥吧!朱洪章弄巧成拙,在曾国荃面前又不好学萧孚泗、李臣典那样装怂,只得硬着头皮领兵打头阵。

于是,曾国荃部署朱洪章、萧孚泗、刘连捷、李臣典、张诗日、熊登武、彭毓橘等部的作战任务,并各立军令状。

一点火炸城墙,朱洪章的肠子都悔青了。由于怕炸弹炸不垮城墙,就把大量的炸药放到地道里,结果一引爆,二十余丈城墙崩塌,朱洪章的先锋营四百余人全部被炸死。朱洪章领着人冲进缺口,城里的太平军潮水一样涌出来,一番冲杀过后,朱洪章的人又被杀了一千多。

但是,由于城里断粮已经多日,很多人食不果腹,甚至连刀都举不起来,城破后,几万人马立即投降了。曾国荃没有想到,半天时间,天京九门都破了。于是,天京城霎时间成了人间地狱。只要是反抗的,无论是太平军还是老百姓,一律刀枪相向。天京城内,绝非“血流漂杵”可以形容。

据记载,城里总计三万人,其中一万是太平军。在城门攻守战中,太平军几千人被杀,随李秀成突围而走者千余人,利用各种机会逃走者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在后来的屠杀中,很多被杀的是老百姓。曾国荃的说法是,很多太平军化装成老百姓,因此只能“宁可误杀三千,也不可使一人漏网”。于是“大街小巷,尸骸塞路,臭不可闻”,“秦淮河上,尸首如麻”。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是一位颇具正义感的谋臣,对曾国荃手下残忍杀害老百姓颇感痛心。他不仅在日记里记述了湘军的罪行,还上报给曾国藩。赵烈文说,街上的死尸百分之九十都是老人,未满两三岁的孩子被用矛戳来游戏。四十岁以下的女人一个都没有,老人受伤,有的被砍十余刀。

曾国藩知道这种情况后,不但不制止,还帮助曾国荃隐瞒、掩盖,同时夸大湘军的“战功”,谎报说:“湘军入城,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十余万。”

湘军的兽行还体现在对待妇女上。南京城里的妇女,尽数被湘军抢掠奸淫:有的被强拉进营房,全营糟蹋;有的被掠走他乡贩卖。

除了杀人、抢人,湘军的另一恶行就是抢东西。他们抢劫的目标是诸王府,王府抢空了,就逐户抢劫市民百姓;后来则是挖地拆屋,掘坟开墓。在抢劫过程里,老百姓稍有反抗就被杀死,而且湘军之间还为财物火拼。

整整十天,天京被一抢而空。有人记载,南京城外,湘军上下用船装满财物运往湖南,长江之中千船万帆,日夜川流不息。曾国荃获资数千万,他的手下也个个变成了富翁。曾国荃用湘军抢劫进贡给他的银钱回乡抢购田产,使得舆论沸扬,称之为“老饕”。曾国藩则为九弟鸣冤,说:“吾弟所获无几,而老饕之名遍天下,亦太冤矣!”

杀光、抢光之后,曾国荃为了毁灭罪迹,四处放火,焚烧房屋。大火自六月十六日(7月19日)烧到六月二十四日(7月27日),因为天降大雨,才慢慢熄灭。

这座六朝古都、江南名城现在是四处残垣断壁、碎砖破瓦,连一株完好的树木也找不到了。李鸿章、何绍基、赵烈文,甚至连曾国藩看了南京被毁的情景,都感慨万端,认为自南京成其规模以来,被毁之程度,从来没有这么严重。昔日的虎踞龙蟠之城,如今黯然立于长江之畔,沉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