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村官上岗必备知识手册)
2207900000005

第5章 强本固基当好村官(2)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类经济组织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实现村民共同富裕,在有条件的地区应予以保留和壮大。搞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键,一是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完善经营机制,防止多层经营体制的冲突;三是促进村庄发展,使全体村民从集体经济中受益。在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建设上,一方面要加强村委会的领导,另一方面要实行村民的民主管理。

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类经济组织符合我国多数农村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下正在迅速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关键是确定组织模式和制度建设。目前较为常见的模式有“企业十农户”模式、股份合作模式、能人领头创办、村委会组织农民联合创办等。要从当地适于发展的产业出发,依托经济实力、组织能力、与市场结合能力较强的力量,用经济方式把农户组织起来。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引导、培育和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农村企业。企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经济发达、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乡村应使经济组织向企业方向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把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和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通过法律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搞好企业组织建设,村官就要学习法律、经济、管理知识,使企业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四、知人善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人是村庄工作的基础,现代管理把人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宝贵的资源。人有智慧、有体力、有社会关系,是社会力量的代表,是社会财富的最终创造者。在村庄建设中,土地、设备、资金等一切物质条件,都必须在人的参与下才能发挥效用。村庄管理也要靠人来实现,很多人通过职位、责任、权力构成了村庄的管理体系。人们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村庄工作就顺利;人们矛盾重重,村庄工作就有阻力,甚至会导致村庄管理体系的瘫痪。因此,科学用人,充分发挥人的潜力,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是村官搞好管理的关键。

针对村民群众,村官就是管理者,村官需要选人、用人,通过下属开展各项工作。要做好人的工作,村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从工作需要出发,设计岗位角色。用人的出发点是村庄工作的现实需要,这些需要包括村庄管理的具体工作、村庄的长期发展要求、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村官的任期目标等。如果村庄的计划工作较为完善,这些需要会体现在计划内容中。村庄工作由一件件事情构成,而事情要针对相应的岗位。把岗位所需人员的条件明确下来,这就是所需人员的标准。在设计岗位角色时,还考虑村庄人员的现实状况。如果脱离实际,设计出的岗位就可能无法选配适当的人员。但是,也不能陷入“因人设事”的误区。“因人设事”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过于复杂,还会导致组织结构偏离村庄工作目标。

(二)任人唯贤,量才适用。在完成岗位设计后,就要为岗位选配合适的人员了。选配的人员要德才兼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用人德为先,尽可能选用那些为人端正、诚实有信、工作勤勉、善于协作、明白事理的人。德是人综合素质的表现,素质不高,会把事情引向歧途。用人还要才,必须选用那些业务精、有专长、能挑大梁、能独当一面的人。人是用来干事的,选配的人员必须有足够的水平。用人要适当,要选择与岗位要求最匹配的人,而不是片面追求“精英人物”。

村官在用人时要防止“任人唯亲”。“亲”虽然比“疏”好,但以“亲”为用人标准,就会削弱自己工作力量,就会使自己“私利为先”,偏离职责和工作目标。村官在用人时还需容人,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知道“事是靠人干出来”的道理。

(三)对人进行培训和指导。人不是“完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陷。尤其在农村,由于教育、文化等原因,人们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信息来源还存在明显差距。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人们进行培训。要改变培训是一种无效投入的观念,当人们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后,人们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所带来的收益将是巨大的。

村官的培训可以围绕政治思想、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针对现职人员的培训偏重于工作协作和政策学习;针对上岗人员的培训偏重于业务;针对储备干部的培训偏重于基本素质和能力。

村官在任用人员后,自己并非没有责任了。当下级人员的工作出现失误时,村官还必须承担最终的责任。为了减少下级人员的工作失误,对下级的指导是必要的。这些指导包括传授经验、疏通关系,帮助下级解决工作困难等。

(四)建立考评和奖惩制度。村官在用人时,还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考评和奖惩制度。考评可以帮助下级人员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修正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考评还能帮助村官调整人员安排,发现人员培训的内容,以及为人员奖惩提供依据。考评标准是考评和奖惩制度的核心,制定考评标准要公平合理、科学可行,要与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工作条件相适应。

五、讲求领导艺术,提高工作成效

领导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领导工作中有许多道理、方法和规范,可以帮助村官正确行事。说它是艺术,是因为领导要跟人打交道,所处理的问题复杂、多变。为了做好村庄工作,村官一定要把握好领导方式,学会沟通和激励。

采用科学的领导方式

所谓“领导工作”,就是村官运用自己拥有的权力和各种影响力,对下级和村民群众进行工作,使之所作所为服务于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村官在进行领导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明确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一切领导工作都要基于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其中权力包括职位给予村官的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而影响力是村官自身的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因素。村官既要在权力和影响力范围内行事,又要充分发挥自身权力和影响力的效用。

2.善于分权。领导工作的核心是让下级和村民有效地工作,因此必须进行恰当的分权。村官如果死死抱着自己的权力,就无法发挥下级和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如果一味让大家各自为政,下级和村民中就会产生混乱,工作也无法开展。因此,找到分权的分寸,就是领导工作的关键和难点。

3.采用团队式领导。解决分权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法是采用团队式领导,这种方式是让一些下级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上、下级分工协作,共同分担责任。村官一方面考虑下级的意见和要求,一方面坚持乡村工作的总体方向,这样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就能使村庄工作顺利进行。

4.采用指令方式进行指挥。在考虑各方面意见进行决策后,工作任务的安排要采用指令方式。

工作指令包括任务、权力和责任。任务是下级必须达到的工作结果,它应当是明确、具体的;权力是下级可以动用的资源、条件,它应当与任务相适应;责任是工作承诺,它要求下级对担负的任务负责。另外,在下达指令时还必须能够对工作进行监控和考核。

5.灵活应变。在进行领导工作时,村官不能一成不变地考虑问题。人与人不同,村与村不同,事与事不同,时与时不同,村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而化地解决问题。

(二)进行有效地沟通管理

工作是依赖沟通实现的,也就是人们之间必须不断地进行思想或情况的交流。沟通十分重要,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能使彼此了解他人想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干和如何去干,从而取得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村官在沟通中应掌握以下几点技巧:

1.辨别对象,考虑不同沟通者的接受能力。村官必须了解需要与哪些人进行沟通,防止自己陷入毫无意义的闲谈之中。村官还要了解他人的特点、沟通习惯和知识水平,采用对方最能接受的沟通方式。

2.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沟通。在村庄工作中,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机会并不多。这就要求村官事前有所准备,明白自己想谈什么、什么时间谈、如何去谈,这样才能使沟通内容更加清晰,更好地把握沟通机会。

3.建立广泛的沟通渠道。日常工作中,有许多渠道是人们习惯使用并形成“规矩”的,村官要对这些渠道充分利用。同时,村官也要重视建立自己的沟通渠道。

4.斟酌沟通内容。人们有时会说“与人打交道,就是与人的语言打交道”。沟通的内容包含着人们的要求、工作设想、对事物的判断,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人们更愿意接受清晰、准确、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意见。因此,村官在日常工作中,要斟酌沟通内容,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

(三)善于使用激励手段

如何调动下级和村民的积极性,是村官的工作难点。要想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就要了解人的行为规律。人们的行为是一个从需要开始,直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过程。当有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人们会紧张不安;当出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人们就会产生动机,并在动机驱使下向着目标努力,直到达到目标后,人们的紧张才会消除,并开始产生新的需要。

村官要想调动下级和村民的积极性,就要利用人们的这种行为规律,这就是激励。具体而言,运用激励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理解人们的需要。人们的需要是广泛的,包括生理、保障、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多个方面;人们有的喜好成就,有的喜好权力,有的则喜好亲和’;人们的需要还受年龄、地位、文化、环境的影响。村官要善于洞悉人性,理解人们的不同需要,这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前提。

2.按照人们的行为特点运用激励手段。把村庄发展和人们的个人需要结合起来,这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关键。村官要不断强化人们的合理需要,帮助人们有效地达到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村庄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3.把握激励艺术。激励是一门艺术,村官必须长期磨炼,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村官要尊重下级和村民,多使用激励手段,实事求是地实行奖惩,讲求公平,注意奖惩的时效性。

六、分工与协作,理顺上下左右的关系

分工与协作是管理的基础,而协调是管理的高级境界。为了达到高效率,人们必须进行分工,各司其职;而分工必然带来协作,要求人们协力达到共同的目标。管理工作就是一个分工与协作的体系,这个体系没有外形,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体系协调性越好,矛盾越少,运转效率就越高。村官是村庄工作的中坚力量,担负着维系分工与协作体系、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职责。

(一)领导班子的内部团结与协作。领导班子是管理工作的核心。领导班子内部团结、协作,村里工作的方向就明确,步调就一致;领导班子内部如果矛盾重重,下级人员就会产生帮派,村里工作就会停滞。领导班子人员的一举一动对村里工作影响很大。领导班子内部团结与协作,不仅仅是个人修养问题,更是村官履行职责的大问题。

加强团结与协作,领导班子人员首先要有共同的目标,把党和国家、乡村建设、村民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组织制度办事,因为组织制度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是减少矛盾的有效保障。要加强领导班子人员的内部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实现内部团结与协作的最直接方法。村官要重视自身的修养,避免“拉山头”、搞帮派,利用自己的职权相互倾轧。

(二)成为上级的得力助手。村官是乡村基层干部,有很多上级领导。理顺与上级的关系,是开展村庄工作的重要保障。

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最重要一点是村官要充分理解自己与上级是在同一个管理体系中进行着分工与协作,上级负责考虑全局问题,自己负责处理具体事务。村官要加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能事事等上级的指示。要充分理解上级的工作意图,并把这些意图与村庄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真抓实干,解决实际问题。要避免“本位主义”,把村庄的工作放在乡镇、区县的大局中考虑。要充分信任上级,说实话、报真情,让上级准确了解基层的情况。

(三)开阔视野,广泛合作。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开放型、信息化的社会,村官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村庄、本地。村庄发展必须依靠外部市场、外部资源,这些要求村官跟上时代,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多交朋友、多建渠道,加强与外部的合作。

(四)解决实际矛盾,促进村民和谐。解决村民矛盾在村庄管理中占有很大比重。村民矛盾各种各样,这些矛盾常常与村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村民关系盘根错节,村民解决矛盾的主动性又较差,因此解决村民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解决村民矛盾的根本在于村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村子发展了,人们有奔头了,人们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在解决村民矛盾时,要公开、公平、公正,要依法行事,要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组织;要树立良好的生活风气,引导村民走健康、文明和法制之路;要坚决打击乡村恶势力,消除社会丑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