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盘破门
22076500000033

第33章 艰难抉择(4)

跪在师父坟前,黄天杰想到了很多,对师父的临终遗言更是字字铭记在心。即将采取的营救行动,他不知是对还是错。但他相信,他下的决心,是师父所愿意看到的。他暗自祈祷:“师父啊,弟子所有道路都没法走了,只有奋起反抗。请您一定在九泉之下保佑盘破门,保佑盘破门的弟子全部平安。”

祈祷完后,黄天杰朝师父的坟墓又磕了三个响头,才满脸泪痕地站了起来。他回到房间,把挂在墙上的那柄大刀摘下来,仔细地擦拭着。这柄大刀,曾跟随明江道长南征北战,杀敌无数,刀刃仍透着逼人的寒光。明江道长临终前,把这柄大刀交到了黄天杰的手里。黄天杰决定带着这柄大刀进城营救张春生,希望师父能跟随他一起参加战斗。

很快,外出联络的三圣宫道士陆续回来,盘破门弟子也相继到达三圣宫,在外面等候着。杨道清最后一个走进屋里,满头大汗,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黄天杰知道时辰到了,他站起身来,把大刀背上,和杨道清一起来到大殿外的大院子,那里,站满了盘破门几百名弟子。大家都带着武器,神情严肃,眼里闪着光芒。

黄天杰走上台阶,扫视了众人一遍,抱拳说道:“各位都是盘破门的弟子,都是英雄好汉!我把大家紧急召集起来,是因为盘破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不组织起来行动,我们就只有被人宰割甚至被消灭。”

黄天杰顿了顿说道:“资州城里新来的钦差端方,认为盘破门和革命党关系紧密,准备派兵来抓我们。昨天,盘破门的弟子张春生,也就是我的弟弟,已经被端方抓了起来。今天午时三刻,将在资州城里的鼓楼坝被开刀问斩。春生昨天被抓,明天可能就是你们中的某个人、某些人,甚至全部!为了盘破门的百年声誉,为了子孙后代不受欺负,我们必须要反抗,打进资州城,救出春生,赶走端方!”

弟子们议论纷纷,群情激奋。一个弟子大声叫道:“天杰哥,你是盘破门传人的大师兄,也是资州袍哥会的舵把子,我们都听你的!”其余弟子纷纷赞同,士气高涨。黄天杰挥手说道:“这次我们是去打仗,刀枪无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我希望大家到时都能跟着我一起回来,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弟兄!出发!”

资州笔架山,古名三台山、三元山,位于沱江南岸,与资州县城隔江相望。山岭上有并排而立的三个山峰,就像一个搁放毛笔的笔架,故名笔架山。传说中,这是资州文脉所在地。为了保护文脉,古人在笔架山西边上游方向的小山峰上修建了一座镇山的小石塔,石塔上刻有“文峰塔”三字。

资州州志记载笔架山说:“登临远眺,但见峰峦秀矗,江水湾环,云树苍茫,历历如画。资州夙号名区,周汉以来名贤辈出,盖由山川灵气钟毓,非偶然也。”正因为笔架山文脉厚重,使得资州出了两个状元。

南宋时期,笔架山附近出现了一个狗皮道人,全身上下穿着狗皮,经常在山上走来走去,见到带有官运的贵人,就像狗一样汪汪汪地叫起来。一天,一个满脸麻子的少年跑到笔架山山顶吹箫,狗皮道人学着狗叫走了过去。少年说:“你别学狗叫了,我今天没带肉骨头。”

狗皮道人说:“你今天没有,以后会有。你以后不仅有肉骨头,还有琼林宴。”然后就唱了起来:“毓秀三峰笔架山,魁星点斗连三元。珠江后浪推前浪,浪出金鳌七百年。”少年听后笑着说:“听你的意思,是说我要700年后才能考中状元独占鳌头?我又不是神仙,活得了那么长时间吗?”

狗皮道人哈哈大笑没有答话,自顾自地在地上打了七个滚后就又跳又笑地走了。过了几年,这个叫赵逵的少年果然中了状元,他是资州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赵逵中了状元后,回想起狗皮道人的话,知道700年后,资州还要出一个状元。

时间到了清光绪年间,一个风水道士来到资州,看到笔架山的山形,连声称赞说:“好风水啊,资州文脉又要大兴了!”这话传到资州知州高培谷的耳里。高培谷正在大力办学校、兴文风,就找人把风水道士找来,详细询问了笔架山文脉的情况,又把民间广为流传的狗皮道士的预言告诉了风水道士。

风水道士指着笔架山说:“笔架山上那座文峰塔已经不在了,你如果在笔架山的三个山峰顶上各修一座石塔,狗皮道士的预言就会实现。”高培谷依言在三个山峰顶上修建了三座玲珑秀气的小石塔,上游的那座仍然叫文峰塔,中间的那座叫雁峰塔,下游的那座叫云峰塔。三座石塔修好后不到两年,果然文运大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骆成骧高中状元,成为资州历史上第二个状元。

笔架山附近的水南渡口要塞,是通往对岸资州城的重要关口。黄天杰下令城外各地的袍哥在笔架山下集结,就是为了便于指挥进攻资州城。天亮后,各地袍哥陆续赶到笔架山下,引起了要塞清军的注意。昨晚,黄天杰、黄天民兄弟大闹资州县衙牢房,意图劫狱未果后,端方就下令封锁城门,严守水南要塞。见到笔架山下有人聚集,要塞和城内清军、新军更是加派力量防守。

黄天杰等人快马加鞭来到笔架山下,与聚集在山下的袍哥会合。大家见面后,开始商议如何行动。水南要塞和城门被封锁,在黄天杰的意料中。一路上,黄天杰都在打听黄天民等人的行踪,所有人都说黄天民等人朝资州城进发了。黄天杰到了水南要塞附近,都没有发现黄天民等人的踪迹,估计他们已经趁黑偷偷过江,潜入了城里。

要想让黄天民等人顺利实施营救行动,必须减轻他们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围魏救赵之计,尽最大可能把城里端方的兵力调离鼓楼坝刑场,吸引到要塞来。所以,攻打要塞成为黄天杰行动的第一步。他吩咐袍哥会外堂的两个牌把大爷,和张道文一起联合指挥袍哥和盘破门弟子,攻打要塞。

没过多久,步行而来的盘破门弟子全都到了笔架山下,加上到来的袍哥,总数超过1000人,声势浩大。黄天杰把两个牌把大爷和张道文叫到一起,交代了具体的攻打行动。要求大家轮番上阵,虽然是佯攻,但一定要把声势做大,做出一副拼死的攻势,让守护要塞的清军兵力吃紧。当然,如果能顺利攻破要塞继而攻进城里,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黄天杰没有担任进攻要塞的总指挥,他另有打算。他要进入城里,只有进城了,才能协助黄天民等人营救张春生,也才能掌控城里的局势。城里还有几百名袍哥在重龙山下集结,到时只要带领那些袍哥进攻刑场,才会有更大的胜算。如此一来,内外夹攻,可以让端方顾首不顾尾,兵力捉襟见肘,才能以硬碰硬的方式,彻底砸烂端方设下的圈套,掌握主动权。

如果到时局势朝有利方向发展,端方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或许会趁机发难起事,控制住端方,把新军掌握在革命党人的手里。当然,黄天杰的主要目的是救出张春生,至于端方,那不关自己的事情了。

黄天杰看看时间,已是辰时了,离午时问斩不到两个时辰,时间相当紧迫。进攻水南要塞,袍哥和盘破门弟子还需要做准备。黄天杰吩咐张道文,到了巳时,就开始进攻要塞,用一个时辰的时间把城里端方的兵力吸引出来。安排妥当后,大家分头行动,开始做进攻要塞的准备。

黄天杰把杨道清、张道明以及二十多个师弟叫到一起,准备和他一起单独行动。黄天杰挑选的这二十多个师弟,都是盘破门的精锐,武艺高强,有胆有谋。大家上马,朝下游唐明渡疾驰而去。

黄天杰在从罗泉镇赶往资州城的路上就想好了,如果资州城封锁了进城道路,要想进城,只有绕道而行。所以,黄天杰想绕道唐明渡渡过沱江,然后从重龙山后山上山顶,从山顶进入在城里的重龙山前山脚下,与那里的袍哥会合,再一起行动,抢在午时端方动手之前杀入刑场。

唐明渡位于资州东边十里处的沱江边上,是著名的水码头。黄天杰料定端方不会封锁这个码头,因为这个码头商贾云集,往来商船众多,一旦封锁,势必引起商人们的极大不满和骚乱。而且,唐明渡多为资州城里的富绅掌控,端方也不敢得罪这些为他的大军提供粮草的“衣食父母”。当然,端方也不可能想到黄天杰会费尽周折绕一大圈进城劫刑场。

让黄天杰充满信心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袍哥会的许多弟兄在各个码头的势力相当大。即使到时端方派人封锁了码头,黄天杰也可以利用舵把子的身份很轻松地找到船只,另寻一个地方下水渡江。

唐明渡的由来,据说与唐明皇有关。相传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造反,唐明皇一路西逃入蜀,一直逃到资州这个渡口。渡江时,唐明皇掉了一条金马鞭在江边,天长日久,金马鞭镇水堵沙,形成一片上千亩的巨大沙洲。沙洲外是一湾碧绿的江水,河道平缓,水波不兴。后人就把这个渡口叫作唐明渡。

黄天杰等人一路飞驰,很快就到了唐明渡。远远地,黄天杰看到渡口人来人往,船只穿梭,一片繁荣景象。此地果然没有被端方封锁,也没受到城里要斩杀革命党人的影响。为了不引起渡口守军的注意,黄天杰吩咐众人提前下马,叫过渡口的几个袍哥把马带回笔架山。然后,大家把身上的武器藏好,分头坐船渡江,到对岸会合。

渡口的袍哥大都认识黄天杰,黄天杰不想被他们认出来,用布条把嘴巴遮住,装作一副病恹恹的样子,由杨道清扶着上船,坐在一个角落里。此举果然奏效,没人对黄天杰多看两眼,即使熟悉的袍哥,也没认出这个“病人”就是他们的舵把子。

到了北岸,黄天杰等众人到齐后,立即朝重龙山后山出发。但他没想到的是,此时潜入城里的黄天民等人,已经开始动手营救张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