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杏的复仇
22076100000022

第22章 第二个牺牲者(2)

“哦!死的是什么人?”

“大东房地产的总裁洪亦明。”

“又是一个房地产大鳄!”

“本来我明天就要飞回来的……”

“不行,不行,你不能再耗在深圳了,家里还有重要采访。”

聂风知道,老总是不希望出差费超支太多。

“再给我几天时间,案子一定会水落石出。”

“你是探长呀?瞎吹牛,不行。”

“我已经发现了凶手的影子……”

“一会儿‘蛛丝马迹’,一会儿‘影子’的,凭捕风捉影就能破案哪?”

老总显然不信。

“不然,这篇后续报道难收尾呀……”

聂风耍赖。

“只能再给你最后三天……”

吴总编抗不住聂风的死缠。

“三天呀?”聂风口气很不情愿。

“对,超过三天,一切费用自理。”老总祭起了经济撒手锏。

“本人遵命。”

2

南园名典咖啡茶座。

聂风在上次临窗的那张棕色木桌前坐下,绿衣女招待送上一杯冰水。还是那个蒜头鼻马尾辫。

“先生喝什么饮料?”她笑盈盈地问。

聂风翻开菜单看了看。

“来两客日式鳗鱼饭。”

小川赶到时,用红色木漆盒盛的鳗鱼饭正好端上来。日式料理讲究精致的器皿和菜肴搭配,每客还配了一小钵豆腐紫菜汤,香喷喷的。

两人边吃边谈起来。

小川说起洪亦明收到的那张“死亡通知书”。

“和胡国豪收到那张完全一样?”

“对。按姚警官的说法,又是一座‘红塔山’!”

小川提到姚莉的冠名“红塔山”。

“对的,那个符号的形状的确像座‘红塔山’。原先没有留意到……”聂风似有所悟。

“姚警官挺钦佩你的,她叫我‘向聂哥问好’!”

“她是这么说的吗?”聂风戏言道。

小川搔头,笑而不语。

“这张纸有什么特别意义吗?”他问聂风。

“这说明谋杀胡国豪与洪亦明的,应是同一个人!这是一桩经过精心策划的系列杀人案,作案人的智商非常高……”

聂风给案件的定位,让小川从心底佩服。

不管怎么扑朔迷离,案件的真相终于开始凸现出一个轮廓。

聂风继续分析道:

“而且从‘死亡通知书’出现的特点看,案犯是有意要造成狩猎对象心理上的恐惧和一种被追捕的绝望感——这通常是复仇者的心理特征,所以此案很有可能是……仇杀!”

“仇杀!”小川重复了一句。

“对,如果这个判断无误的话”,聂风稍作停顿,看着小川说,“那么破案的关键,就是要破译复仇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聂哥说的是‘破译’?”

“对。不是现去查找,而是破译。那个‘红塔山’,那串神秘的数字,还有那个离奇的花圈……不是都摆在我们所有人的面前吗!它们究竟在传递什么信息?背后藏着什么秘密?我想死者临死之前肯定明白。”

“那我们怎么去破译呢?”

“我还有三天时间,恐怕帮不了多少忙了。”

“聂哥回四川后,还会关注这个案子吗?”

小川感觉很遗憾。

“会的。”聂风答道,“我会跟踪下去,为了追寻真相,也为了我那篇‘独家追踪报道’!有什么新情况别忘了告诉我。”

小川警官理解,独家报道——这是任何一个记者都有的野心。

“这没有问题。”

“是开车来的吗?”聂风想了想,问他。

“是。”

“走,跟我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

“你不是想破译‘密码’吗?到了就知道。”

两人乘上小川开来的蓝白色警车,径自向深南路驶去。聂风说的地方不一会儿就到了,原来是深圳书城。虽是傍晚,来这里买书和逛的人像赶集似的多如潮涌。

小川警官在大楼背后停好车,两人沿扶手电梯上到书城二楼。

穿过新书介绍摊、畅销书台,迎面是经济类图书柜。

“我们分头找找,关于汉字研究方面的书。”聂风指示小川。

“应该是什么类别哟?”

“文化教育、古籍,都有可能。”

小川点头,消失在拐弯处。

聂风转了半圈,发觉在书城二楼上架的,除了经济和经营管理类图书,就是历史、人物传记一类。向一位穿赭色服装的女服务员打听,得知“语言文字”方面的书在四楼。三楼卖的是文学类、少儿图书,以及教学辅导资料。

登上四楼,发觉这里的人气颇旺。摆在最显眼位置的是烹调、化妆、服饰一类生活时尚图书,旁边专柜区陈列的是科技、电脑图书,再往里是医药方面的典籍。

置身于人潮和书海里,聂风如坠五里雾中。“语言文字”的专柜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一个偏僻的书架上,他好不容易找到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说文解字》。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古字书,著者为东汉人许慎。

不过该书是竖排本影印本,看起来挺费劲的。语言专柜的位置相对比较清静,聂风席地而坐,耐着性子一页页地翻找,终于在190页查到关于“山”字的条目。

在“山”字的下方,有一个“山”的古体字,字体像是小篆。

聂风仔细琢磨:这个小篆“山”的字形倒是有点像“塔山”,但是线条粗细一样,而且笔画过于纤细,已经看不出图画的意味。

再看条目的下注:“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这应该是许老先生在讲“山”的字义,聂风却是越看越糊涂,不得要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的文字。记得在C大上古文课时,老师讲过所谓“篆”,简而言之就是指笔画被拉长了来写的字,又分为大篆和小篆,两者大同小异,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更简化些。大篆产生于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小篆出现在战国时代,比大篆更简练,线条化更明显。

比“篆”更早的文字,也更接近象形的,应该是甲骨文!也就是咱们祖先在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刻的字。

那就查查甲骨文吧!可是偌大一层书城四楼,却找不到一本关于甲骨文的图书。无奈之下聂风向总台咨询,值机员从电脑里侥幸查到一本《中国甲骨学史》,上海出版。但在书架上却找不到这本书。在聂风几乎失望时,一位个子纤瘦、戴眼镜的女服务员从书架下面的储书柜里,找出这本陈书来。聂风接在手里,连声说谢。

仔细看来,这本《中国甲骨学史》是一本研究甲骨学历史的专著,扉页上套红印着“周谷城主编、《中国文化史丛书》字样”,作者为两位古文字专家,一位姓吴、一位姓潘。所谓“甲骨学”,是指研究甲骨文的一门学问。而本书写的又是这门“学问”的发展史,乍看起来比单纯介绍甲骨文字的书还要深奥。所幸的是,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不仅有甲骨文的发现、搜集、发掘等史料,还包括了甲骨文的分类、断代方法,以及甲骨文的形体结构和考释等,都有叙述。

书中专门辟有一节《甲骨文常用字举例》。聂风在其“常用字举例表”中,意外发现了一页列有“火”字一行。右边的“甲骨文及录著书号”栏对应着“火”字在甲骨文里的三种字形:第一种字形中间部分突起很像一座塔;第二种字形的形状,竟与A4纸上的“山”几乎一模一样!

聂风掏出胡国豪案的A4纸图案复印件,仔细核对,果然是形状非常接近的“火”图案!他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图案不是“山”字,而是“火”!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我找到啦!找到啦!”聂风兴奋得叫了起来。他当时的神态,颇像当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

旁边有购书者投来诧异的目光。

聂风不好意思收住声。

聂风是个严谨的人。为了更慎重起见,还需找出旁证或者反证。但是从该书“常用字举例表”所列的520个例字中,聂风没有查到甲骨文的“山”字是什么形状结构。“日”、“月”、“星”、“土”、“水”、“木”都有,唯独没有“山”字,奇怪。

他正感纳闷,忽然手机响起来,是小川警官打来的。

“聂哥吗,你在几楼呀?”

青年警官的声音很兴奋。

“我在四楼语言文字柜,最里头的一个角落。”

“我找到你说的书了,书名叫《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内容怎么样?”

“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那太好了!赶快上来。”

小川从三楼文化柜找到的《汉字的故事》,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编著者是北师大的一位施姓才女。书有近500页厚,并配有大量拙朴生动的插图。在271页,小川找到了一个“火”字的古象形字,形状与《中国甲骨学史》里的相同,底部带弧形。再细看,所谓“元宝”形状,在动感之下就是一团火苗!

聂风观摩着这个古象形“火”字,表情有些激动。

没想到在一本学术专著里发现的奥秘,在另一本通俗的大众图书里找到了旁证。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天作之合!

“你今天的表现像头猎犬!”聂风称赞小川。

小川脸红扑扑的,感到莫大的荣耀。

聂风再往这本书的前后翻阅,在另一页里,居然发现了古文“山”的象形文字,形状像个放毛笔的笔架,底部是平的。巧合的是,这一页也是190页。

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反证!

就这样,一位执着的记者和一个机敏的年轻警官联手,终于揭开了谜底:

A4纸上那个神秘的符号——是个“火”字!

小川向聂风请教,怎么会想到从甲骨文字里寻找线索。

“我是受姚警官说的‘红塔山’的启发,才想到了象形文字的。”聂风说。

那个符号,不少人看成“山”,有的人看成“塔”(姚莉),还有人看成“元宝”(阿英)——都是从它的形状直观判断的,聂风很自然就联想到从象形文字的线索去破译。

小川还有点疑惑:“这个符号的确是表示‘火’,但是胡国豪、洪亦明又没有学过甲骨文,他们怎么能读懂呢?”

聂风回答道:

“其实有时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往往把它想复杂了。对这个符号的解读也是的……作案人画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团火;看见符号的人如果心中有‘火’的心结,会一眼认出这就是‘火’。如果预先没有‘火’的意念,他就可能会认作‘山’、‘元宝’,或者像姚警官一样感觉像‘红塔山’。”

“是吗?”

“若是不信,我们来做个心理学测试如何?”

“好嘛。”小川有点半信半疑。

聂风找书城工作人员要了张白纸和泡沫笔,摊开来,在上面画了两个古文字图。左边一个是“山”,形状像一个笔架;右边一个是“火”,形状像个元宝。

他把纸折叠起来,只现出右边的图形。然后挨着问旁边几个买书的顾客。

“你能认出这个象形字是什么字吗?”

“是‘山’。”一个人说。

“像个‘金元宝’!”

“我觉得像‘火’。”

当场问了七八个人,几种答案都有。

聂风向小川警官笑了笑,然后把折叠的纸展开。一左一右两个象形符号可同时看见。

他拿着纸,问一个正翻阅时装杂志的女学生:

“不好意思,请你认认这两个象形字哪一个是‘火’字?”

“呃,右边这个是‘火’。”

女学生几乎是脱口而出。

“左边呢?”

“左边这个……是‘山’。”

聂风得意地瞅了一眼小川,再问旁边一位眼镜:

“先生,你能认出这两个象形字吗?”

“是有奖测验吧?”

眼镜笑着问。

“嘿、嘿,我们做个小小的心理测验。”

“唔,这个笔架是‘山’”,眼镜指指左边,然后望着右边说,“这个应该是‘火’吧。”

“完全正确,谢谢。”

接下来,聂风和小川对十多个人进行了同样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受测人,都一眼认出右边的字是“火”字。

孤立地看右边符号,有说是“山”,也有说是“火”,个别人说像个“元宝”。但凡是两个符号同时看的,大多一眼看出右边的古体字是“火”字。

这恰好说明了如果事先有意念,很容易认出这是个“火”字。

两人兴奋地下楼。

“这个发现太伟大了!”小川警官喜形于色。

“我们等于找到了一把破案的钥匙。”

“破案的钥匙?”

“对,‘火’字之谜破解了,就能引导我们正确的侦查方向。”

离开书城出口,聂风付款,买了《中国甲骨学史》和《汉字的故事》两本书。

“这样说来,胡国豪和洪亦明两个地产大鳄的死,都可能与火有关?”

小川心有灵犀。

“对,也许还包括作案人……”

“包括作案人?”

“现在这还只是推测”,聂风说,“如果时间来得及,我想再做一个心理测验。”

“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了,警方这几天全线出动,你们也够忙的。”聂风斟酌了一下,关照小川警官道:“‘火’字的秘密,暂时不要告诉你们崔队。”

“为什么?”

“他未必接受。”

“行。”

3

次日,周末下午。

周正兴坐着一辆黑色奥迪,从地豪大厦门口出来。一辆停在对面的黑色桑塔纳悄悄启动,尾随在后面。车里坐着开车的郑勇和另一个警官,两人都穿着便衣。

“头儿,我是第一组,目标已经出动。”

郑勇拿起无线话机,小声报告。

“给我盯紧了!”话筒里传来崔队的声音。

“明白。”

郑勇猛踩油门,跟上前面的奥迪,朝深南大道方向开去。

二十分钟后,一辆红色宝马车从地豪大厦门口开出来。驾车的是朱美凤,一身浅紫色休闲套装,气质高雅。

停在对面的另一辆白色面包车也跟着启动,尾随在红色宝马后面。

“崔头,我是第二组,凤凰出笼了!凤凰出笼了!”

第二组跟踪的警员报告。

“好,注意跟紧了。”

“OK!”

半个小时后,黑色奥迪开进市府大院。车停在政府行政大楼前,周正兴下车,走了进去。看样子他是到政府部门办什么事。周正兴的司机把奥迪开到一旁的停车场,熄火等候。

“头儿,我是第一组,目标到了市府大楼。”

郑勇的黑色桑塔纳在远处停下观望。

“继续盯着,一步也不要离开。”

崔队坐镇Y区分局刑警队指挥。

“是。”

过了十分钟,话机里传来第二组的报告:

“崔头,我是第二组,凤还巢了。”

“凤还巢”的意思,是指朱美凤回她的美容院了。

“唔,继续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