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孔子来到武城,听到琴、瑟并歌唱《诗》的声音。孔子微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呢?”子游回答说:“过去我听老师您说‘君子学习了礼乐文化就会仁爱,百姓学习了这些就会变得容易听从政令。’”孔子于是说:“学生们,子游说得对,我前面说的话是和子游开玩笑而已。”当子游指出自己的问题时,孔子马上说是自己前面开了玩笑,子游说得对。
大家知道,孔子经常和学生开一些玩笑,其中有些玩笑也是半真半假,别有寓意的。孔子的这个玩笑就是如此。其实,孔子可能真是觉得子游小题大做了,但对礼乐的小题大做总比不做好,所以孔子否定了自己观点。孔子调侃子游的这个经典片段总是让人百读不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学生对老师学问的信奉,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孔子的可爱与可敬。
从这些玩笑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孔门融洽的师生关系。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他跟学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谊更是我们现代教师学习的楷模。孔子偶尔还会与弟子相互调侃,跟孔子相互调侃得比较多的学生一定是孔子非常喜欢又很通达的学生,在孔门里子贡应该属于此类。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音韵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您是把它放在匣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识货的商人卖出去呢?”孔子说:“卖出去!卖出去吧!我等待识货的商人。”子贡本是要问孔子是不是想出来做官,但直接这样问是比较唐突的,子贡就以玉来做比喻。孔子一听就听出了子贡此话的弦外之音,说自己是待价而沽,是想出来做官的,但在等待圣明的君主。前面我们说子贡是一个通达的人,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更是一个会说话的人。我想,孔子听到这个问题时,内心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所谓知音,就是你说的话,我听得懂;我说的话,你听得懂。更高境界的知音就是,我说的话,只有你听得懂;你说的话,只有我听得懂。子贡和孔子之间对话就有这种知音的感觉,总是充满智慧与温馨。
子贡方人。
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
子贡喜欢评论别人的长短。孔子说:“子贡你就比别人贤能吗?我是没那工夫去说长道短。”方人就是比较人、评论人。我们知道,子贡这个人口才好,很聪明。老子曾经告诫孔子不要评论别人、不要揭人短,孔子牢记在心,不做这种事,自己的得意门生有这毛病,孔子得敲打敲打。
孔子批评过子路,表扬过子路,其实孔子还调侃过子路。而且,这次孔子似乎不是顺便调侃,而是一次有意的调侃。
子曰:“道不行,乘桴(音服)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如果我的学说真推行不了,我就乘着木筏漂流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就是子路。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就又说:“仲由过于勇敢了,这样的勇敢是不足取的。”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孔子说漂洋过海跟随他的恐怕只有子路,体现出他对子路的信任和子路对孔子一贯的忠诚。子路虽然有时顶撞孔子,但这个孔门大师兄对师门的忠诚度是毋庸置疑的。孔子一见子路听到表扬很得瑟,就马上调侃敲打他说:“可惜子路过于勇敢,没什么用。”孔子似乎是知道子路会有什么表现,紧接着就去敲打他。
孔门师生的这些调侃非常有意思,调侃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还让学生在调侃中受到了教育。我们看到,孔子的调侃是非常有艺术的。一是,自己有过头的地方及时主动承认,不但无损老师权威,也让学生有了很大的满足感,孔子调侃子游时就是这样。二是,通达的学生与自己打哑谜时,可以用打哑谜的方式回答,双方意会即可。这样可增强师生间的默契感,孔子和子贡之间的哑谜就是这样。三是,对于有毛病的学生,在肯定他的优点的同时进行适当调侃敲打,帮助学生改掉毛病,孔子调侃子路就是这样。
当然,玩笑不能乱开。有一个词叫“师道尊严”,一个老师如果跟学生乱开玩笑,他的师道尊严也会荡然无存。老师跟学生开玩笑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开玩笑的对象问题。这个学生是尊重老师的,听得懂玩笑,爱听玩笑,被老师调侃之后往往更敬重老师,喜欢老师。二是开玩笑的内容问题。开玩笑的内容要高雅有趣,最好跟学生的成长进步有关。老师如果开低俗的玩笑,很容易把学生带得低俗。三是开玩笑的频率问题。开玩笑不可过频,只能是偶尔。老开玩笑的老师会给人“不正经”的感觉,一个不正经的老师很难得到持久的尊敬。孔子在这方面就把握得很好。
4.其实都是好学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仁爱是孔子主张中的核心概念,他经常用这个概念来评价人。有个叫做孟武伯的鲁国的权贵人物,就拿这个概念来问孔子对于孔门学生的评价。
孟武伯:“子路称得上仁者吗?”
孔子:“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他怎么算不上呢?
孔子:“子路(仲由)这个人本事是有的,如果有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管理军政,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者。”
孟武伯:“冉求怎么样呢?”
孔子:“冉求这个人,一个千户的大邑,一个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去当总管,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者。”
孟武伯:“公西华怎么样?”
孔子:“公西华这个人,穿上礼服,站在朝堂之上,可以让他接待宾客,但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者。”
孔子对于评价一个人是不是仁者,标准是很严格的。孟武伯向孔子询问他对孔门三个弟子的评价,孔子虽然没有肯定子路、冉求和公西华(公西赤,字子华,因此也叫公西华)这三个弟子是仁者,但对于他们的从政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尽管上文写过,孔子曾对子路和冉求的批评非常尖刻,但对于他们的才能还是充分肯定的。不过孔子的评价还是有很大回旋余地的,既没有肯定他们是仁者,也没有说他们不是仁者,而是说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仁者。为什么?因为人是变化的,尤其是在孔子的教育下,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孔子作为老师才有这样的回答。
孔门弟子其实都是很优秀的,孔门弟子三千,精通六艺的人就有七十二人。什么是六艺呢?这是周朝对官学教育内容的分科,就像现代的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和英语等一样,周朝的公办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说教授新的六艺,也就是《易》《书》《诗》《礼》《乐》《春秋》。不管哪种,所谓七十二贤人,首先都是六科都很优秀的学生。但是孔子尽管开的课比较多,不过培养人还是有所侧重的,他针对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培养出各种不同的人才。
那么,孔子有没有看错过学生呢?有,而且孔子表示很后悔。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耳乎?”
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
孔子的学生子游在任武城主管的时候,孔子去考察弟子的政绩,觉得子游干得还不错,就问他一个问题:“你求得了人才没有啊?”子游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做事光明磊落,行事走正道而不走小道,不是因为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于是,在子游推荐下,澹台灭明就成为孔门弟子。
澹台灭明,字子羽。这个人长得不怎么样,比较丑,孔子可能是看着很不舒服,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人的资质如同他的相貌,比较低下,对这个学生有些怠慢。我们在第一章里讲了,孔子自己长得也算不帅啊,应该不属于只看脸蛋、身材的“外貌协会”成员。可是孔子竟然会因为外貌而冷落了澹台灭明,可能澹台灭明长得不是一般的丑,在丑人里面可能也是出类拔萃的。不过人不可貌相,澹台灭明虽然天生的相貌差点儿,但他能发愤图强,不走旁门左道,专心学问,如果没有公事,就不去见卿大夫这样的大官去拉关系、投机取巧。他后来南渡到长江,跟着他求学的学生多达三百人,人气很旺,粉丝很多,而且因为品行端正,当时那些大小国家的领导人(诸侯)大多都知道他。孔子以会看人著称,居然对这个学生看走眼了,而且犯以貌取人的错误,确实应该不好意思。所以孔子听了这件事后很后悔,做了自我批评: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子弟列传》)
孔子说,我简单地从说话判断人,看错了宰我(这个人也叫宰予);从长相看人,看错了子羽(澹台灭明的字)。孔子由看错澹台灭明,又联想到看错宰我。我们可以体会出孔子作为老师,对这件事是很愧疚的。澹台灭明虽然受了委屈,但内心里还是很敬重老师孔子的,孔子有点儿看不起他,也许更激起了他要有所成就的强大心理,这也许是他成功的一个动力。孔子尽管看错人了,但是他能这样反思和检讨,也很不容易,人家可是当时“国际社会”上响当当的大名人啊!
其实,孔子对年轻人是充满敬畏的。在孔子看来,年轻就是资本,年轻有无限的可能性。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孔子说:“年轻人是令人敬畏的,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的成就赶不上现在的中年人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是没有什么声望,那也就没有什么好敬畏的了。”孔子说这个既是对自己学生的鼓励与肯定,也是对他们的鞭策,激励他们充分利用年轻的资本,掌握好各种本领,以便将来发挥大的作用。这也是孔子告诫我们要及早勤学的箴言吧,不要因为少壮时的不努力,导致年老时的徒伤悲。
老师能否把学生教好,很重要一点是你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孔老师当时在社会上是很知名的,想跟随他学习的学生很多,但是孔老师并没有因为成为名师而端起架子,对学生灌输式教育,而是大家很平等,亦师亦友,谈笑风生。这样的关系,比今天的师生关系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