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如果通过不义的方式获得富贵,对我而言就如同天边的浮云。”我们现在说的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其实这句式是孔子发明的。孔子认为他体会到的这种安贫乐道的快乐,颜回都体会到了。一个人如果能够体会并能保持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无疑是人生境界的一个大提升。
最后,颜回是个仁者。整部《论语》之中,孔子只是明确说了颜回是仁者。孔子有很多学生,他也给很多学生下过简练到一个字的评语,比如给子路下的评语是“果”,给子贡下的评语是“达”,给冉求下的评语是“艺”。但孔子却给颜回下过“仁”的评语。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孔子说:“颜回可以做到其心三个月不违背仁德要求,其他的学生最多可以做到一个月而已。”当然,后面这句话也可以翻译为:颜回可以长时间做到不违背仁德要求,其他学生只能坚持较短的时间。颜回由于死得早,也没有从政,所以没留下著作,也没有丰功伟绩的记载。但颜回对于孔门的学风和团队精神影响很大。孔子说过一句话:“自从我有了颜回,我的弟子们之间一天比一天亲密(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上文说过颜回是个话不太多的闷葫芦,他究竟靠什么有如此之大的影响?不得而知。颜回不仅团结同学,还能使整个孔门团结起来,这个作用可是不得了,颜回的仁爱精神、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可见一斑。若非天妒英才,颜回可能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另一位“三不朽”的圣人。
4.孔门第一“高富帅”——子贡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论语·先进》)
孔子说:“颜回对我的学说了解得差不多了吧?但生活常常很贫穷。端木赐不是很了解我的学说,但他从事商业活动,常常都能猜中行情,赚了很多钱。”孔子在这里没有刻意去表扬或者贬低他的两个学生,孔子只是对两个学生的状况做了一个实事求是的说明。端木赐是谁呢?就是子贡。子贡是端木赐的字。赚钱是一种本事,子贡赚钱的本事就很大。不过,你要是认为子贡只是擅长赚钱,那就错了。
子贡是孔门第三个很特殊的学生,子贡的特殊是因为他是孔门第一“高富帅”。这里“高富帅”的含义不完全是指个子高、很有钱、长得帅。子贡的“高”是指才高;“富”是指富有;“帅”是指行为帅,通达而重情。而且,这三者“三位一体”地集中在子贡身上。
一是,子贡才高八斗。子贡的才能是很突出的,尤其是他的口才,可以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纵横捭阖。子贡曾经开玩笑似的问过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孔子也是比较认可子贡之才的。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
子贡曾经问孔子说:“老师,你觉得我怎么样?”孔子说:“你啊,是一件器物。”子贡又问:“是个什么器物呢?”孔子回答说:“是个瑚琏。”这里孔子先是贬低了一下子贡,因为孔子说过: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意思就是君子不能像器物那样,成为具有某一方面功能的工具。孔子说子贡是一件器物,就是说子贡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才能,不能算是君子。孔子可能是感觉到了自己对子贡的评价有点儿过了,所以在子贡问自己是什么器物时,孔子说是瑚琏。瑚琏是宗庙里盛黍稷的器皿,是一种高级器皿。孔子是极其重视祭祀的,在祭祀中这种器皿很重要。也就是说,虽然孔子认为子贡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才能,但却是很重要的才能。那么这个很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呢?是辩才。子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口才非常突出。
二是,子贡富可敌国。子贡的富有程度相当于现在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子贡自己财富的拥有量真的可以和一个春秋时代的国家相比。司马迁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史记·货殖列传》)
子贡车马相连,带着束帛重礼去结交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和子贡对等地平起平坐。孔子能名扬天下,子贡人前人后的帮助和财力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述的第一个人物是后来成为富甲一方的陶朱公,也就是当年帮助越王勾践完成霸业后而果断隐退的大将军范蠡。第二个人物就是孔门的子贡,子贡既是孔门的得意门生,学问很好,后来又当过鲁国和卫国的丞相,还是富商。能把做学问、做官、经商都做得很成功的,子贡是第一人。现在人们讲儒商,其实子贡是名副其实的儒商鼻祖。在孔子晚年时,就有人说子贡比孔子贤能,这曾遭到子贡的严厉斥责。但可以看出,子贡生活的那个年代,大家对子贡都是非常推崇的。
三是,子贡通达重情。我们在《论语》中读到子贡的言论觉得很舒服,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尤其是子贡与孔夫子之间的调侃语言总是让人百读不厌。上面我们讲了,有一天子贡问孔子觉得自己怎么样,得到了孔子器皿之才的调侃。其实,子贡去老师那里找过调侃,老师也主动调侃过子贡。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你觉得自己和颜回比,谁更强一点儿啊?”
子贡:“我怎么敢跟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能明白十个道理。我听到一个道理,也就只能明白两个道理。”
孔子:“是不如啊,我和你在这方面都比不上颜回啊。”
当然,最后一句话也有人翻译为:“是不如啊,我同意你说的,你不如颜回啊。”
其实子贡的才能不一定就比颜回差,只是擅长的方面不一样罢了。颜回擅长学问,修养身心,子贡擅长外交和理财。关键是孔夫子在问这个问题时是想听什么内容,他想借这个问题来敲打一下子贡。子贡很好地揣摩到了老师的心思,回答说自己哪能跟颜回比啊,颜回能闻一知十,自己只能闻一知二。这样的回答一下子就把孔老夫子给逗乐了。
子贡非常重情尊师,这鲜明地体现在他对孔子的感情上。孔子死后,其余弟子都只是服丧三年而去,唯独子贡为孔子服丧六年。在春秋时期,子女要为父母的去世服丧三年。孔门弟子服丧三年即是把孔子当成自己的父亲,那是非常尊重孔子的。然而,家财万贯又声名显赫、官位重要、日理万机的子贡对孔子的服丧,竟达六年之久,这已经超出了父子情感。
5.其实都是老师的粉丝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颜回感叹说:“夫子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不可测。看着它似乎在你前面,一转眼又跑到你身后去了,真是捉摸不定啊!尽管如此,老师却善于用有步骤的方法引导我,既通过各种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下来都不可能。即使竭尽我的才能去追求,但好像有一个高大的东西立在我面前,我虽然想尽力地攀登上去达到他的高度,可是找不到路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这个同学作为孔子最喜爱的学生是非常敬慕孔子的,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是颜回同学太会拍马屁了,其实这是他对孔子的发自内心的评价,真实情感的表达。
孔门的学生都很佩服孔子,用现代的话说,孔门弟子都是孔子的粉丝。孔子办的是私学,也就是民办学校,而且他还象征性地收一点儿学费。在这之前民办学校还不流行,在孔子那里念完书是没有一个国家认可的学位证书的,而且孔子连个固定的教室都没有。但是,办学的吸引力关键在质量,关键在于有没有名师。我们知道,鲁国位高权重的孟僖子在临终前嘱托自己的两个儿子去孔门读书,跟着孔子学,而不是说让他们去官学。这从一个层面说明了,孔子的学识非常渊博,他的学校办得很好,在鲁国没有人能超过他。而且,孔子非常有个人魅力,很多学生都是终身追随他。他们敬佩孔子的渊博学识、折服于孔子的各项才艺、敬仰孔子高尚的人生追求。所以,他们愿意在交通不发达又兵荒马乱的年代,跟着孔子颠沛流离地周游列国。我们可以从弟子的赞美中,体会出孔门学生其实都是孔子的粉丝。
孔门中对孔子表达敬仰之情最多的不是颜回,而是子贡。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
在孔子生前,孔子的一个粉丝陈亢(陈亢,字子禽)问子贡:“孔子怎么每次到一个国家都能知道这个国家的政事,是别人主动告诉孔子的呢,还是孔子主动问别人的呢?”子贡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孔子是凭借自己温良恭俭让的好品德得到的,可以说是孔子问别人的,也可以说是别人主动告诉孔子的。子贡对孔子的敬慕之情溢于言表。
在孔子去世之后,子贡由于富可敌国,又担任鲁国的宰相,国际地位非常高。子贡后来周游列国,在其他诸侯国受到的待遇比孔子当年高。通俗地说,子贡是在孔子去世不久,混得最好而且影响力赶超孔子的一个。在孔子年迈而深居简出和去世后,很多人就在子贡面前赞美子贡,称赞子贡比孔子贤能。对于这种情况,子贡给予了无情的反击: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在朝中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他老师孔子更有才能和道德。”
子服景伯就把这个事打小报告捅到子贡那里。
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来做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站在墙外的人很容易看见我家的好东西;但老师孔子家的围墙有几仞之高,人们找不到进去的门,看不见里面宏伟的庙堂和众多的好房子。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很少啊。叔孙武叔就是找不到门的那种人,他这么说,不也很自然吗?”
还有一次,还是这个叔孙武叔,他当面诋毁孔子,子贡给予了不客气的有力反击。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诋毁孔子。子贡说:“怎么能这么做!孔子是诋毁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能,就像山丘,是可以逾越的;孔子的贤能,就如同日月,是超越不了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这对于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呢?只不过是表现出自己的自不量力罢了。”
子贡这话说得是很重的,要知道叔孙武叔是当朝大夫,是后来鲁国三桓之一(就是整个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大领导人之一),子贡是宁愿得罪权贵,也要维护自己的老师孔子,可见对老师的景仰和信服。
不仅是颜回、子贡,其他弟子都是很敬服孔子的。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有若曰:“岂为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宰我说:“以我看,我老师的贤明远远超过尧帝和舜帝。”
子贡说:“看到一个国家的礼仪,便能推知这个国家的政治;听到一个国家的音乐,便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德政。从百代之后来评判百代以来的君王,没有人能超越他。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人能比得上孔夫子。”
有若说:“何止是人有高下之分呢?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土堆,河海和溪流都属于同类。圣人和平民也属于同类,但远远超出同类。自从有人类以来,没人比孔子更负有盛名的了!”
听到这三个学生对他们老师的赞美,很多人估计会说一句“马屁精”,怀疑这是不是孟子在自己的书里杜撰的。其实这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前面颜回和子贡对孔子的赞美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是出自《论语》里的。
其他弟子也对孔子表现出很高的敬仰之情,例子就不再多举。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孔门弟子都是孔子的粉丝,而且是铁杆粉丝。
这样的老师太成功了。世界上有几个老师能让学生敬服到如此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