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了孔子去周王室问礼于老子,孔老两人相互敬重,孔子的思想很受到一些老子思想的影响。孔子也认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该保护好自己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但这不意味着孔子完全赞同老子哲学,只是清静无为。孔子还是主张积极入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救世。在孔子及其孔门弟子身上体现出高尚的担当精神。
有担当精神不一定就能做出伟大业绩,但没有担当精神一定不能成就丰功伟业。担当比成功更重要,因为它是成功的前提,是一种人格的体现,是道义的践行。对于社会上关系到许多人生存状态的难题,你也许在整体上是无能为力的,但是你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随波逐流。孔子的伟大不止在于他留下一套仁爱的学说,更在于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生的实际践行,而且是带领一个团队的践行。这种担当和践行带有几分悲壮的意味,感天动地,令人肃然起敬。
无论社会问题多么令人无奈,社会现象多么污浊,都不要给自己顺从邪恶、为虎作伥的理由,都不要给自己随波逐流、蝇营狗苟的理由,都不要给自己逃避责任、躲避问题的理由。不要跪下,不要躺着,要站起来,在可能的条件下,尽自己的力量,有一点担当,做一个像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一样的真正的君子。
4.做学问要有点儿终极关怀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
子贡就曾感慨:“老师平时所讲的文献方面的知识,在别的地方也可以听到;但老师讲的性与天道方面的道理在别处听不到了,而且老师也很少讲。”孔子不是不讲,是讲得少,而且他讲的关于性与天道的内容在别处是听不到的。孔子之所以讲得少是因为这个东西比较高深,讲了学生也不一定就听得懂。关键是,终极关怀更多的是一个实践精神,自己做出来往往比讲出来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性与天道的道理,孔子讲得少,但还是讲了一些。在人性论上,孔子就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基本一样的,是后天的学习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孔子非常重视性与天道这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孔子在《论语》最后一章最后一句论述就是关于天道的。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析理解别人的语言就不能了解别人。”这是《论语》压轴的一句话,而在知命、知礼、知言这三种能力上,孔子是把知天命放在首位。知天命就是要有终极关怀,就是要有心怀天下,追求生命终极意义的人生境界。一名学者,只有真正关心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人的生命的价值,他的学说才可能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才会有长远的生命力。一名真正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长远发展问题的学者可以把下面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方面不贪图饱足,在居住方面不贪图安逸,勤勉做事,谨慎说话,用高尚的道德来矫正自己,这样的人就是好学的好学者。”孔子这话对于今天有些学者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在国内的一些学者身上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功利化,一切向钱看。过分追求市场经济利益,觉得什么学问能够马上产生经济效益,就全身心投入其中。另一个有市场的研究课题又来了,就又投入到另一个课题之中。这些老师学者的身心时刻是被眼前的利益束缚着,就很难为全人类的长远发展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二是政治化。有些老师学者全然跟着国家的政策宣传走,国家的某一项政策和宣传口号提出,就马上去解读,去出专著。自己的研究往往也只是做简单的诠释。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是这样的学者,未来就让人担心了。我们的国家更需要能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家和战略家,学者的观点要能走在政策方针的前面,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而不是当“马后炮”。如果一个老师、一个学者过于功利化和小家子气,那么这个老师、学者就不能带出顶天立地的学生,也做不出影响深远的大学问。
5.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孔子说:“要立志向道,据守道德,依靠仁义,游娱艺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立志向道,就是要走正道,行正道。要有远大的志向,敬畏天道,敬重地道,践行人道。据守道德,就是要时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而且要以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依靠仁义,就是能够泛爱众而亲仁,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游娱艺术在当时主要是指能够精通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小六艺,这小六艺也就是当时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内容,是一个想从政的人必须掌握的六门知识。孔子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做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有诸多启示。
志于道:人要有一种行道情怀,有一种为天下大道奋斗一生的理想信念。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时已经是54岁的高龄,在今天也是一个快要退休的年龄。是什么力量促使孔子在老年还要四处奔波呢?是道义。孔子看到当时战争不断、社会混乱,决心救济苍生,为广泛传播仁爱思想而周游列国。于是,他的思想超越了那个时代,穿越了历史,一直影响到今天,影响到世界。什么可以超越有限的生命?广行大道。
据于德:孔门是把德行放在首位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讲: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德性往往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不能填补德性的缺失。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放在首位的依然是立德。德行高尚的人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也真正能在内心深处体会到德行的高贵快乐。
在德行的修养上,一定要诚,切忌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修身立德上注重一个“诚”字,不欺人,不自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对于一个人的修养是这样,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也是这样。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产品已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依于仁:《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中讲了一个孔子葬狗的故事。
孔子之守狗死,谓子贡曰:“路马死,则藏之以帷,狗则藏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弊帏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焉。”(《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
孔子家的看门狗死了,孔子让身边的学生子贡把狗安葬了。并嘱托子贡说:“马死了,要用帷幔包裹好再埋掉;狗死了,要用车篷盖包裹好再埋掉。我还听说,破旧的帷幔不扔掉,为的是可以用来埋马;破旧的车篷盖不扔掉,为的是可以用来埋狗。现在我很穷,连车篷都没有。你在埋它的时候,也得用张席子把它包裹起来,不能让它的头直接埋在土里。”这是读了就让人心中充满温暖的故事,孔子是一个那么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人。
在让子贡埋葬前他非常详细地交代子贡该怎么体面但又不是铺张地埋葬那只狗。这里就体现了孔子深厚的仁爱精神,体现出孔子的仁爱精神由人延伸到其他生物。没错,孔子的仁爱精神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人与其他生物上,乃至对宇宙苍生的大爱,体现在内心无处不在的柔软。仁爱精神就是要对万事万物有一种爱的情感,希望任何事物都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践行忠恕之道无疑就是仁爱精神的落实。
游于艺:孔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全才,在才能上,孔子就对所有弟子形成了全面的吸引力。在今天这个社会,能有一些高雅的艺术情趣很重要。比如说书法、象棋、围棋、乐器等。高雅的生活情趣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还能大大丰富人的业余生活。尤其是到了老年,情趣爱好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什么东西能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呢?财富?名誉?地位?显然不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不是,甚至自己的兄弟和伴侣也不是。生命终究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孤独的,是个体的。财富是用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财富达到一定的数量,它的边际效应就显现出来。名誉和地位也会随着自己离开某一个岗位、某一个领域而逐渐为世人所遗忘。所以,人在精神上要成为一个自足体,能够自立于天地间。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成为他人的依靠和精神寄托。此时,人的情趣爱好很重要。一个拥有健康情趣爱好的人是不寂寞不烦躁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就算不再身居高位,不再呼风唤雨,不再高朋满座,也会有情趣爱好常伴其左右。情趣爱好就像是一个永不变心的老朋友,你拥有的时间越长,彼此的默契就越好,给你带来的踏实感也越强。权力财富或许不能伴人一生,情趣爱好却会终身受用。
读完这本书,掩卷而思,是否觉得孔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启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