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是个好老师
22069500000029

第29章 孔子给我们的当代启示(1)

1988年,来自世界各地的7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探讨一系列诸如和平、发展、环境、民族、宗教、信仰等国际问题。其间,1978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在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中贡献卓著的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教授提出:“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与会74位诺贝尔奖得主热烈的鼓掌欢呼,他们对此观点表示一致赞成。

孔子能给我们很多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人生的意义实际上是大多数人经常思考的问题,只是思考的方式不一样、思考的程度不一样而已。人生道路的每一步都包含着一个人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不管是积极的思考还是消极的思考。孔子留给我们很多人生启迪,作为一个好老师,他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五个启示:一是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二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三是要做一个有担当的君子;四是做学问要有一点儿终极关怀;五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1.教育的目的是唤醒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孔子并不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相反,他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是无知的。他自己说:“我很有知识吗?我没有太多知识。如果有庄稼人问我问题,我一点儿也答不上来。我的办法是从别人所提的问题正反两方面来追问,一步步问到底,得到答案后尽量告诉他。”孔子是通过一步步追问以后,明白了别人问的问题,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再告诉他。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孔子问询的过程中,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其实在问问题的人心中,只是还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孔子是在帮他做分析,使答案呈现出来。这就启示我们教育不是老师把一个现成的答案塞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找出答案。不是老师有一个宝藏,强行塞给学生,而是发掘出学生自己内在的宝藏。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甚至认为,学习就是回忆,老师的任务就是启发出本来就藏于学生内心的知识。《曼诺篇》中记载:苏格拉底做了一个实验,通过适当的提问,便使从未学过数学的童奴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面积,知道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比等于他们边长平方之比。这里,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知识不是后天被人给予的,而是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但处于潜在的迷蒙状态,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潜藏于我们内在的知识。

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虽然是一种哲学论断,却给我们诸多启示。老师教给学生很多知识,最终还是要学生自己理解领悟,并能灵活应用。我们告诉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最终也得靠学生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去体会、去提升。所以,教育首先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唤醒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大使命。老师的职业不是给学生注入灵魂,因为每个学生本身就有灵魂,有个性。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触及学生灵魂的教育,唤醒学生的良知良能,激发出学生的巨大潜能。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老师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而在前面论述的尊重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孔门教育原则,问题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的孔门教学方式,学为君子儒的孔门人格培养目标等,都是值得现代教师借鉴学习的。

教育的目的既然是唤醒,那就一定要注意采用个性化的唤醒方式。学校不是工厂,不是用来生产成批量、标准化的商品。学校是花园,要根据各种花草的特性,进行施肥浇水。所以,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很重要。要像孔老师那样,看到每个学生的潜质,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发展各方面才能。教育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用心去做,用爱去做。

2.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说:“年轻人们啊,在家时要孝顺父母,出门了要友爱兄弟,谨慎恭谨而且诚实守信,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余力,就应当学习文化知识。”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品德教育。孔子是把一个人的品德教育放在知识教育之前的,一个人首先要能做到孝悌、诚信、爱民、亲仁,然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现在我们的教育不那么重视学生人格培养,思想品德作为副科,里面更多的内容是政治思想灌输。对人格培养老师不重视,学生更没有这种意识。而学生家长从小就培养小孩各个方面的才能,比如钢琴、绘画、舞蹈等,小孩的课外时间被各种课外兴趣班占据着。不是说兴趣班没有用,但太多了、泛滥了总是不好。孩子需要培养孝顺、友爱、诚信等基本品质,而且这些品质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容易培养的。学校的功能就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如果输送的是没有健全人格而只有知识的人,那么对于社会来说仍属于残品。我们现在的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成功,而不是学生的成长。

现在,也有一些老师和学生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对孩子的传统美德的教育。通常我们会选一本经典教材——《弟子规》——来教育小孩。《弟子规》的开篇是这样的:

总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这几句话就是《弟子规》的总纲,内容就是《论语·学而》中的第六条。《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详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古代哲人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尽管其中有一些内容需要修正,但仍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其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道德教育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必修课,而且还是一门实践课。我们的教育必须确定这样一个理念: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成长,成长为一个有底线、有信念、有担当、有作为的成人。人要不断地成才,是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每天进步一点儿,就是很好的成长。现在社会,很多人把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准。这样的成功观的确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但物质财富的富足往往不能弥补精神的缺憾。学校的教育要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向善本性,培育学生最重要的成长是心灵的成长,是眼界和心胸的成长。

3.做一个有担当的君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子路跟着孔子走,掉队了,遇见一个用拐杖挑着除草农具的老人,子路就问他:“您见到我老师了吗?”

老人说:“有四肢不劳动,对五谷分不清,谁是你老师啊?”说完,就把拐杖插在田边去除草了。子路就拱着手恭敬地站在旁边。于是,老人就把子路带回家留宿,杀鸡做米饭给子路吃,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出来见子路。第二天,子路找到孔子并告知昨天的事。

孔子说:“这是一个隐者啊。”于是让子路再回去请教老人。子路到老人住处后却发现老人已经出门了。

子路说:“不出来从政做事是不道义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礼节就能废弃吗?想要保持自身的高洁,而忽视长幼君臣之间的重大伦理关系。君子出来从政做事,就是尽君子的道义和责任。至于天下大道能不能在现在行得通,我们早就知道了。”

这个故事非常精彩: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子路在孔子的教导下已经成为一名深知道义、践行道义的君子;其次,孔门非常尊重有道隐者,喜欢向他们请教大道;再次,隐者对于孔门是敬而远之,觉得他们的做法很是徒劳,但也很敬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孔门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精神,这也正是儒道两家的根本区别。孔门中的子路,也清清楚楚地知道他们的道在当时是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推行的,但他们依然积极去做,去向各国统治者游说自己的治国理念,这就是孔门的君子担当精神。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就像是有一个大船倾覆,整个船的人都将落水,而你确实没法制止整个船的倾覆,那么是应该尽力延缓倾覆,多救几个人,还是袖手旁观呢?有道义感的人会选择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