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是个好老师
22069500000016

第16章 交益友,远小人(1)

1.练就一双识人的火眼金睛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孔子说:“要识别一个人,可以观察为什么干某件事情,又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干这件事情,他干这件事情的心情和态度是怎样的。如此一来,这个人还有什么能隐藏的呢?还有什么能隐藏的呢?”在这里,孔子认为识人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做事,看这个人为什么做、怎么做以及做事的态度如何。识人是一门大学问,不仅是管理者需要识人来选人用人,和人共事、交朋友也要识人,所以我们需要练就一双识人的火眼金睛。

识人就是要看出谁是君子,谁是小人。然而,君子脑门上没写着“君子”二字,小人更不可能在自己身上贴上小人的标签。但君子和小人为人处世时总是有很多差别,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差别中识别他们。

第一,看他们对待过错的态度,看他们是否能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君子往往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去改正;小人往往掩盖自己的错误,逃避责任。子贡和子夏对君子和小人处理错误的不同态度,做了简洁而深入的议论。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他犯了错误,别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别人都仰慕他。”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子夏说:“小人对自己的过失一定会加以掩饰。”

一个小孩子做错了事,在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耐心教育后,一般都能承认错误,并去积极改正。可是,要让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小有成就的成功人士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很难的,他们觉得承认自己错了,简直太丢人了。所以,有人就去掩饰自己的错误,或者把过失推到别人头上。这种人一是怕丢面子,二是不想承担责任。当然,还有一种不认错的人,这种人物有能力、有魄力、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们知错、改错、不认错。其实,真正的大德君子不惧认错,而且还会认真改错。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认真去改正,这样非但不会丢面子,还会赢得大家对你的钦佩和赞扬。

第二,看与他们一起共事是否容易。君子往往容易共事,能够一起把工作很好地完成;小人往往不容易共事,他们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很容易,但取悦他却很难。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取悦他,他是不会高兴的;用人的时候,他会量才使用的。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讨好他却很容易。用不正当的方法讨好他,他也会很高兴;等到他用人的时候,他却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孔子这话就道出了在小人手下做事的难处,一个正人君子在小人手下是很难得到重用的。这也就造成了在小人把持的单位很难做出大的成绩,因为小人只用一些溜须拍马之徒,而这种溜须拍马之徒大多没有多少才能,难以做出成绩。

小人当了领导是祸害,就是与小人做同事也很难。因为小人总是只操心自己那一亩三分田,不会顾及大家的利益和感受。为了获得和确保自己的利益,小人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孔子说:“难道可以和卑鄙小人一起侍奉君主吗?这些人当没有得利时,唯恐自己得不到;得利后,又担心自己会失去。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所以,如果同事是小人,我们应该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必与小人有太多交往。

第三,看他们对待义利的态度以及待人的态度。君子往往重义,和而不同;小人往往重利,同而不和。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把道义看得比钱财重要,还是把钱财看得比道义重要。所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是说君子不要利,而是君子见利思义,所得的利一定要符合道义。小人眼里只有利,见利忘义,把攫取利益当成人生目的和存在方式。由于小人聚在一起的目的是共同攫取利益,只是利益把他们结合在一起;那么,一旦没有了利益,甚至他们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小人之间就会相互翻脸。所以孔子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意思是君子和大家团结而不和少数人勾结,小人和少数人勾结而不和大家团结。君子为了共同完成符合道义的事而团结在一起,争取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相互配合把事情做好。而小人得势,往往要求别人跟自己一样,有很强的控制欲,要求别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所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就是说君子崇尚和谐、尊重差异,而小人强求同一。

第四,看取得好处和成绩之后的态度。君子往往有大胸怀,考虑的是全局和大家的得失,而比较少地关注个人的得失,因此君子在得到好处和成绩的时候,并不会过度地高兴和兴奋。而且,君子更多地顾及别人的感受,不会因为自己得到了什么就在别人面前喜形于色、趾高气扬。但是小人就不是这样,他们整天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得失,因此得到了什么就高兴得不得了,比别人强一点就唯恐人家不知道,到处张扬。所以孔子说:君子情绪稳定,而不会觉得和显示自己比别人强;小人总想显示比别人强,情绪不稳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孔子对君子的特点讲得很多,这里只是就几个重要方面做了介绍。在这几个方面,读者都会找到自己经验中的感觉。

2.远离“老好人”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子贡问孔子:“附近的人都喜欢的人,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不咋样。”

子贡:“那附近都讨厌的人,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不咋样。都不如附近的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

人们往往以为孔子强调中庸之道,是让人做老好人。这是不了解孔子的人,想当然的一种误解。我们可以从这段对话中体会到孔子对于“老好人”的鲜明态度:“老好人”不咋地!“老好人”就是好好先生,什么样的人都说他好,他跟谁都合得来。如果一个人混得大家都讨厌他,这个人无疑有问题;但一个人混得大家都喜欢他,这怎么会也有问题呢?其实孔子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善良的人喜欢他,邪恶的人讨厌他。一个人如果善良的人喜欢他,说明他跟善良的人凑得比较近,有善良人的特质。如果邪恶的人也喜欢他,说明他跟坏人也走得比较近,又有坏人的特征。那么,这个人既是好人,又是坏人。换句话说,这个人不是什么坏人,可更不是什么好人。那么,他是一个伪善的人,也就是伪君子。

孔子还针对这种人有一句经典的臭骂:“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这里的乡原是什么,人们有多种解释,基本的意思是全乡人都有好感。孔子把这种人叫做“道德上的贼人”,认为老好人,什么都说好好好、八面玲珑的人,是在利用道德伪装偷偷得好处的人,像小偷一样。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对待身边的“老好人”呢?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所以孔子说,所有人都喜欢的人,必须认真考察;所有人都讨厌的人,必须认真考察。总之,别稀里糊涂地随着别人说好和坏,要把这种人看透。

孔子认为“老好人”是伪装道德的小偷,是小人中的一种,是混在君子里的小人,是不值得与之深交的。那么孔子认为可以深交的是什么人呢?有仁德的君子。与这种君子交往如沐春风,让你能感受到人与人的真诚与温情。然而,一个人身边的人不可能都是这种仁德君子。对于这种情况,孔子认为我们还可以交往直率的人。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孔子说:“如果找不到言行合乎中道的人与之交往,那就只能与狂者、狷者交往了。狂者积极进取,狷者有自己做事的底线。”狂狷之人就是率直耿介之人,人们往往以为这种人比较怪异,狂妄自大,甚至和人格格不入,但是正因为这样,他们有自己明显的优点,不会降低人格层次。孔子的意思是要兼取他们的优点,避免他们的缺点。

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评价一个人,才能真正远离小人而亲近君子。那么,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是要有长远眼光。看一个人要注重这个人的人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去看,而不是从他现在所处的身份地位来看。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虽然这个人蹲过监狱,但那并不是他的过错。”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二是评价人要全面,要以这个人为社会做的贡献为根本标准。孔子对管仲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孔子在《论语·公冶长》里批评了管仲的三大毛病:气量小、不简朴、不知礼。然而孔子却在《论语·宪问》里称赞管仲是仁者,管仲虽然有一些小毛病,但他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我们灿烂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存在争议的人物,比如近现代的曾国藩、袁世凯、蒋介石、汪精卫等。我们在评价这些人物时,不能不看他们的人品,他们做过哪些事,但最重要的标准是这个历史人物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

3.话该怎么说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