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新的分工已决定,岱山便开始行动。当天,他们就从南京,接来了由岱山市公安局长亲自协调的地矿专家梅教授。然后,小唐、技术刘和这位梅教授就马不停蹄的,乘坐飞机赶往大栗子沟。
因为岱山和大栗子沟两地的工作时刻保持沟通,所以交接时并没有太多需要交代的。然后,众人就把张剑东送上了返回岱山的车上。
此刻开始,石强正式接过张剑东手中的指挥权,展开下一阶段的工作——迅速动手,赶在SFB集团之前,搜寻到那柄神秘的“金刃祥文蝠柄玉斧”,并妥善保管。
可是,要找到玉斧,谈何容易。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知道玉斧的确切位置。对此了解最多的廖青芝也只是从前亡夫那里知道玉斧藏在大山深处的一座早年间被日军遗弃了的、周围有凶残野人活动的铁矿中。
可是,铁矿又在哪里?玉斧藏在铁矿中的什么位置?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于是,在石强的主持下,案情分析会,在大栗子沟派出所召开了。
除了刑警队的警官们以外,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集思广益,新来的地矿专家梅教授和大栗子沟村委会林主任也被请来了。
“这个,我们当地人也真的不知道。”一听到石强介绍,警方要寻找那个可能藏有玉斧的铁矿时,作为东道主,林主任依然是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文革期间,确实有几个小伙子结伴进过山,而且据说也找到了那个铁矿。可惜,遭遇了野人,就一个人活着回来了,而且就这个幸存者,也因为受到了刺激而精神失常。根本就无法描述那个铁矿的位置。其他人,就更不可能知道铁矿位置了。”
这个情况,警方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了。
其实,林主任不知道,曾经知道铁矿位置的,还有廖青芝的前公公——抗日英雄林纪芳。但是,他为了保护被自己藏起来的玉斧,是绝对不会随意向外人透露铁矿位置的。既然连其儿媳妇廖青芝都不知道,那么,林纪芳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我们能不能走群众路线?”小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发动当地群众,进山帮我们寻找铁矿。怎么样?”
“不行!”小唐的方案立即被石强给驳回:“在情况完全不明朗的时候,贸然发动百姓进山,有两个风险。第一,我们连一个大致的目标范围都没有,这茫茫深山,地域广阔,群众盲目进山,犹如大海捞针,恐怕收效不大;再者,这里大雪封山,天寒地冻,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和装备的百姓,很容易发生危险。”
如果不是几天前就来到了大栗子沟,了解了这里的基本情况,石强也是不会否认小唐的这个提议的。石强可是着实领略了这里凛冽的东北风和漫天大雪的威力。
“当地人以前不都是靠进山打猎为生吗?那个时候能进山,怎么现在就不行了呢?”小唐对自己的提议被驳回,很不死心。
这个问题倒是把石强给噎着了。
“我觉得石警官说的是有道理的。”林主任看到小唐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就旗帜鲜明地站到了石强的一边,“现在不比以前。那个时候,是为了生存所迫,必须进山打猎。而且大家口口相传、长辈亲身示范,猎户们都有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而这些年,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没人愿意再冒风险、再吃苦进山打猎了。久而久之,那些野外生存技能就都被遗忘了。现在的这些村民进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除了知道多穿一点外,与外地人基本没什么两样。而且,很重要的一点,‘野人’的传说流传了几十年了。这种传说在我们这个相对封闭的小山村,是很有杀伤力的。别说上山找铁矿了,就算上山找金矿,大家也未必敢去。”
“而且,一旦进山,群众再遭遇意外,我们就更没法交代了。”文刚显然也不认同发动群众进山。
于是,大家就都不说话了。
根据已有线索不知道铁矿在哪,而发动群众上山找矿又不现实,到底该怎么办?会议一时陷入难堪的僵局。
此时,最有压力的,莫过于石强了。作为此时的前线指挥,对于下一步工作竟然束手无策。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警察此刻的束手无策,并不表示SFB或其他觊觎玉斧的人也同样束手无策。对手可能此刻正在急匆匆地奔向那个神秘的铁矿,或者已经在铁矿中进行了搜寻。亦或者,还有一种更坏的可能性,那就是玉斧已经落入了对手手中。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石强带领的这个行动小组,无疑就是极大的失职。
受到处分暂且不论,眼睁睁看着国宝玉斧流失,这种心理负担是极大的。
正在大家心里陷入焦灼时,“嗯哼”一声,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
这时,大家注意到,刚才一直在旁边若有所思,沉默不语的梅教授轻轻咳嗽了一声。这一声即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看到大家都在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梅教授似乎略带歉意的,十分谦虚地说道:“各位警官,林主任,我能不能说几句?”
对于梅教授,石强固然很是尊敬。可是,他实在搞不明白,张剑东队长为什么非要坚持让市公安局局长亲自出动,协调了这么一位地矿专家来协助办案。就连这次会议,也是仅仅出于对远道而来的梅教授的尊重而邀请了他。“我们是来找铁矿的,又不是来开矿的。一个地矿专家能帮上什么忙呢?”
尽管心存疑惑,但是,看到梅教授主动要求发言,石强还是带着强烈的疑问,用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梅教授缓缓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会议室里所有的人,不疾不徐地说道,“我想,可能我能找到你们提到过的那个神秘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