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朱世忠文存(上卷)
22022800000049

第49章 码字的理由

过程非常重要。从眼前消失了的,积淀在心里,过程起到了积极的发酵作用。

说感谢生活这类冠冕堂皇的话,显得缥缈苍白,在真诚面前,我没有理由作秀,但我确实感谢生活中关心我的人。

关心和提醒,是幸福后的压力,是过程中的催化剂。

我敬重的朋友问我,最近写啥了?写了几篇?在惭愧后一盘点,又是虚度了时光。

想过,也在酒后说过,生命其实是一个简单短暂的过程。当忙碌奔波之后,当激情退潮之后,拿什么安慰自己?拿什么抵御迅速到来的苍老?如果有几篇文章自慰,有一群能谈得来的人在一起干喜欢干的事,活得就不是很空虚、太失败。明明白白就这么想,但还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为自己懒惰寻找了几十几条理由。假如不是朋友提醒鼓励,不会有《秋天开花的梨树》和《朝着空气射击》。

写作是个人化和私密化色彩相当明显的行为。我并不高尚,没有拯救别人灵魂的能力,没有用文字给世界增添光彩的天分,更没有荡涤污泥浊水、激浊扬清的境界。因此,写文章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要把已经过去的不堪,拿出来让太阳暴晒,清理灵魂垃圾,不让往事在心里荒芜发霉,不要被垃圾拖累。写杂文,是想把生活中有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搬出来,让眼睛检阅。如果写作时守不住这个底线,我连回家卖红薯的资格都不具备。写作并不是宗教,并不像有些人标榜的那样,只有天天烧香叩首,才能悟得真谛,然后普度众生。

我见过梨树在秋天开花,可不用想就明白,绝不会结出累累硕果;朝着空气射击,打不了什么鸟。我向来不敢把写作当成生命,我没有能力担负同等重要的责任。我只把写作看成是钓鱼,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整理和安慰。

我很早就知道围棋的死活,但后来不进步。就像学围棋一样,我写得很慢、很涩、很艰难。能坚持下来,得益于温馨的关照、宽松的环境、浓郁的气氛。非常羡慕并真诚感谢我身边的朋友,他们为文时行云流水,不受忙碌和情绪的干扰,心理流程和写作速度惊人一致,总是一气呵成,字字珠玑,篇篇精彩。这成了我练笔的标杆。

为什么敢写?是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辈子如果不写一篇文章,肯定不会有一点错误、一处硬伤。也许正是由于我的随意和不用心,才使我的文字变成铅字时,就可能随着介质成为废纸或者进了网上回收箱。贾平凹有趣,在书摊上看到自己签名送给别人的书,买回来,又寄给同一个人。在被高人的幽默逗笑之后,我心里想,为什么要把别人认为没有用的东西强加给他?这给别人平添了烦恼。

母亲节和父亲节时我很失落,因为父母已经不在,我的问候不能登陆彼岸,倾诉和忧伤就出现在心思和文字里。忧伤与我对话,我与忧伤相互关注。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常常牵挂的东西,只是一个转身,它就不见了?我积淀了没法改变的农民情结,这使我的忧伤有了着陆的地方,这地方成了我涂鸦的另一个理由。

写作着是幸福和满足的,因为我有友情和亲情的烘托。

200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