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圈里人
22011800000098

第98章 焉知非福(1)

年关将至,大家对工作都没有什么积极性。我每天晃晃悠悠地去上班,没有参与的项目就随便找点资料看看。

“菲儿,你这忙吗?跟我去看个项目吧。”佳音热情地招呼我。

“我就快要闲死了,太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去啊?”自从被季师父抢过一次项目之后,佳音就没给公司推荐过项目。以她在圈儿里的人脉,找个项目肯定不是难事,就是不想再有人从中作梗了。

“你要没事,咱们下午就过去吧。”佳音递过来一份公司的介绍资料。

“没问题啊。”我定睛一看,资料是SusanWang连锁超市的介绍,“我知道这家超市啊,离我家不远就有一个,卖的都是进口食品,特别好。东西很全,也不算太贵。我想吃国外的零食的时候就会去那儿买。你怎么联系上这家公司的?”

“我上周末和几个朋友打高尔夫球,正好碰见他们的董事长王总。朋友认识,就给引荐了一下。一聊才知道,最近好多投资机构找他们,在和他们谈合作。我就毛遂自荐了,说自己也是一家投资机构的,未来能不能合作没关系,和王总也算交个朋友嘛,帮他参谋一下这轮的融资计划。”

“佳音,你可太会说话了。你这么一说他肯定就拿咱们当自己人了吧。”

“这个可不好说,反正咱们一起去聊聊吧。我跟他聊了几句,觉得人还真是挺靠谱的。这家超市我也总去,我经常买他们家的进口牛肉和火腿,都挺新鲜的。那咱们一起吃个午饭就过去吧,他们总部就在国贸那儿,早点走省得堵车了。”

我和佳音吃了顿简餐,就来到国贸二期写字楼。我一路跟佳音来到了王总的办公室。董事长王总四十出头,身材适中,浅色的POLO衫配黑色西裤,看起来自有一种殷实富足之感,又有踌躇满志的气派。

“欢迎你们过来啊,快进来坐。”王总十分热情,一百多平米的办公室略显凌乱,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品,“你们别嫌乱啊,这些都是食品公司送来的样货,你们可以试吃一下,很多味道都不错的。”王总边说边给我们递过了几块做工精美的小点心。

“王总您太客气了。”佳音和王总礼貌地寒暄了一下。

“其实我这儿现在还真缺少个懂投资的人,我对融资这事一窍不通啊,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说实在的,我根本就没想过要融资。最早,得两年前了吧,就有投资公司的人找我,说要给我们钱,让我分他们股份。我就挺奇怪的,我这儿不缺钱啊。你们也知道,这几年我的生意还是挺好的,现金流水都没问题。到今年,这些投资机构联系我的更多了。轮流过来劝我,说连锁超市还是得靠数量,分店开得越多越好,分店少了规模就上不去,不好和供货商谈价格。我就跟他们解释啊,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这个超市还是面向特定用户群的,我开超市的地方一般都是外国人集中的使馆区,或者高档社区附近,选址非常重要。我之前也在海淀学校区试着开过一家店,顾客很少,嫌东西贵,没多久就倒闭了。所以这种超市不适合大规模的扩张。他们就又劝我开到其他城市,这个我也心动过。后来做了一番调研,上海的便利店已经开得到处都是了,非常密集,我在那儿没有竞争力。广东深圳那边呢,外国人没有北京这么多,一开始就没有客户群,所以也不能贸然进去。你们说像我这种情况真的需要融资吗?”王总看着我和佳音问。

我听完了王总的陈述,既然不能大规模扩张,那融资是没什么必要,拿了钱不开分店也没什么事可做。

“这个啊,王总,咱们还是得从长计议的。有的投资公司如果只是给您一个资金上的支持,那可能确实没什么必要合作。但有的投资公司可能能带来更多的资源,比如一些大的食品公司,或者国外的大型超市,要是有这样的投资人,我倒是觉得您可以考虑一下。投资也是一种合作嘛,多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肯定不是坏事嘛。”佳音耐心地给王总分析着,“再者说呢,您也为事业操心这么多年了,趁着融资套点现金出来,一家人好好享受一下,也是应该的。”

“确实是,我做超市已经四年多了,每天都是忙里忙外的。我太太也是,我们从来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你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您是怎么想到开外国超市的呢?”我问道。在见王总之前,我一直都以为SusanWang是老外开的。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你们要是有时间,我慢慢跟你们说啊。”

“我们有时间,您说说吧。”佳音在一旁怂恿着。

王总的故事是这样的:王总在开超市之前,是一位北京的哥。他开出租车已经十多年了,北京的每一条街道都好像长在了他的心里。不光街道,饭馆酒店只要能说得出名字,他都知道在哪儿。同事们称他为活地图,都会在迷路时向他求助。他对这份工作也十分满意。他愿意和客人攀谈,喜欢分享最近的政治形势、娱乐圈八卦和京城各处的新鲜事。每天开车行驶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路上,他总有一种首都人民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