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进车间,空荡荡的房间,除了几根陶瓷管,再无他物,连生产线都没有啊。
“即便不是备货期,也应该有点设备和存货吧,怎么这么空啊?”罗旭发问道。
“我们都是接到订单,再购货备货。大部分产品都是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去组装,所以在我们这里基本没有存货。”老赵再次解惑,“领导,你们不明白,我们其实主要是给人家做施工的单位,和一般的生产型企业不一样,人家不开工,我们哪敢提前备货啊。”
“那液体膜在哪儿生产,液体膜的原材料呢?”罗旭问。
“液体膜?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给你们找个技术负责人来吧。”老赵出去了半天,叫来了一位年纪轻轻的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手中拿了一个化学实验用的玻璃三角瓶,里面盛着一种无色液体。他举着三角瓶对我们说:“这就是我们的‘活性官能团高分子液体膜’了。”
“这个‘膜’是如何生成的呢?”罗旭问。
“这个制作工艺和配方,全公司只有杨总一个人知道。我们也不清楚,我也没见过生产过程。我们负责把膜铺在陶瓷管上。杨总会定期给我们送过来一批这种膜。”
听完这个介绍,我脑海中出现一个熟悉的场景——格格巫站在一口巨大的锅面前,缓缓搅动着大勺,边搅边说:“这次那帮蓝精灵可是跑不了了,莫哈哈哈哈……”只不过格格巫的脸,换成了杨总的脸。
“杨总一个人生产?”罗旭的眉头已经拧在一起了。
“应该也不是他自己生产,我听说是和化工大学合作的。化工大学生产一部分原料,杨总再进行调配。具体细节我真的不知道,公司对这个配方看得非常重,杨总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配方是什么,我们这里没有人知道。技术负责人拿起三角瓶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我们的‘液体膜’。”
和大学合作听起来着实靠谱了一些,我略微宽心:“我能看看这个膜吗?”我让技术负责人把瓶子递给我。我仔细端详着这瓶无色液体,“这盖子能打开吗?”
负责人小心地拧开盖子。我先是假模假式地用以前化学课学到的方法扇闻了一下,没有味道,又将鼻子凑近使劲闻了一下,还是全然无味。再晃了晃瓶子,仔细观察了流动性和质感,我内心有个声音不停呼唤,这特么不会就是水吧!
我把瓶子递给罗旭。罗旭已然读懂了我的心声,直接把瓶子里的液体倒在了手上。罗旭的举动把何总吓了一跳,何总赶紧问道:“这个无毒吧?”
“放心,无毒。”负责人说。
何总又煞有介事地提了一个貌似专业的问题:“这个液体有黏性吗?”
“没有。”罗旭将手翻转,液体顺势滑落。
“那你们铺膜是怎么个流程啊?”
“我们就是用刷子,把膜刷在管子上,等着晾干就可以了。”
“合着就是无色无味,无毒无副作用,涂上了看不见也摸不着。”此时此刻我真想抢过瓶子喝一口。
“除了铺膜,有的管子里还要放一层活性炭,技术负责人又拿来一片活性炭无纺布。这层活性炭也能起到辅助除杂质的作用。”
大家传阅了一番,和普通过滤口罩中使用的活性炭纤维基本一样。活性炭就好理解多了,大家也没什么问题好问。
看到我们一个个垂头丧气,老赵赶紧带我们奔赴到郊外的一片新开发区,并介绍说:“领导们一定要看看我们的新厂房,现在还在建设中,但雏形已经能看出来了。”
老远就看到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竖起了一个大牌,上面写着高科技开发区,傍边搭配着某欧洲小镇的规划图。我很好奇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建个开发区,还非得是高科技的,真能招到商引来资吗?还是只是为了哄抬房价,自建商品房的一个噱头。
“高新区给贝科无偿批了一百亩地,但贝科只要了三十亩。一百亩太大了,我们也用不完啊。”老赵得意扬扬地介绍道。
我们走近一看,在玉米地的中间的确是在大兴土木,但到底建的是什么,目前还看不出来。在我们参观空地之时,老赵偷偷安排接待我们的车自行离去了,我们只能困在这里等着车回来。
夕阳西下,厂房不远处有一片池塘,碧绿的清水中游着几只野鸭,景色甚是宁静。我和苏樱坐在岸边享受这难得的惬意。
“这种景色在北方不常见啊。留着这片农田多好,哪怕开发成鱼塘,养养鱼,钓钓鱼也好啊。”罗旭走了过来,为这样的景色即将被破坏感到十分惋惜。
“罗旭哥哥,你觉得这里能招到商吗?”我把困惑问了出来。
“白给地,肯定还是能有人来的。但都建成了工厂,又能怎么样?从长远来看,这些工厂未必能比种玉米赚钱。哎!”罗旭叹了口气。
一直等到天黑,车终于缓缓归来。还好去火车站的路走得很顺,司机也开得飞快,总算赶上了火车。
老赵从车上卸下若干袋五公斤装小米,几盒鸭蛋,几袋海产:“各位领导,这些都是我们沧州的特产,你们一定要带回去尝尝。来一次不能让领导们空手回去啊。欢迎各位随时过来给我们指导,这次没参观到的,下次补上。”
我们一天赶路风尘仆仆地上了火车,加之扛着大包小包,民工气质甚嚣尘上。东西很重,下了火车,我和苏樱都有些拿不动。但看着眼前两位骨瘦如柴的男士,我们也很难张口求他们帮忙,只好自力更生,一路连拖带拽。如果不是他们几人都一路拎着,我真想把小米直接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