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和道家学说并不神秘,是活的东西,永恒的东西。它是出世法,又是入世法,提倡以超然的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它蕴含的智慧和哲学以及精神品格具有人间性和生活性。我们要把它传播到大众,把它通俗化、普遍化,对社会、对国家、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极大的帮助。做到了,就是无量功德。”
薛永新听得痴了,胸中激情澎湃,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驱使着自己,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道爷爷,我明白了。传播老子思想,弘扬道家文化,这是我的使命!”
李真果赞赏地点头,问道:“你想到怎么去做吗?”
薛永新低下头沉思:要让老子思想和道教文化走进大众,并不是到处演讲那样简单,必须躬身实践,把自身的修为和社会善举结合起来。对,这就是道爷爷所说的身体力行。
想到这里,薛永新的眼中再度散发光芒,抬起头望着老人,定定地说:“我出去后,要办一个大企业,从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变为一种文化实践,一种文化精神,用老子无为思想和道家学说作为企业的灵魂,实业振兴民族经济,实业振兴民族文化,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为大众做贡献。我要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在社会得到弘扬和传承,我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和谐,我要担当起这个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薛永新激动地说完,望着老人,期待他的肯定。
“好!好!”老人连连说了两个字,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他轻捋胡须,意味深长地说,“孩子,道爷爷可以安心地去了。”
说完,他的身影转瞬消失了。
薛永新心里一惊,睁开眼睛,仍旧是寂静的黑夜,月光照在自己的身上。铁窗深锁。
我做了一个梦吗?他回到现实。
但又不像是梦,那些清晰的对话仍在耳畔回响。他知道,这是老人在指引他。
在这段艰难的铁窗生活里,薛永新从李真果身上获取了智慧和力量。
当厄运降临他的身上时,老子思想和道家学说为他提供了一个进取、积极的人生态度。
此刻,他恨不能现在就出去实现自己“梦中”的愿望,施展他“无为”之志。
只是,他还将在铁窗里度过漫漫的长夜。何时是尽头?何时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他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在心里追问。
在薛永新被羁押的这段时间里,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莲花村收审所的所长杜国钦。
杜国钦,时年五十二岁,高大魁梧。他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立过战功。他从部队转到地方工作,办事认真,雷厉风行。
“严打”开展以来,莲花村收审所已经羁押几百人。杜所长要求所里的干警对这些人一一地审查清楚,不能放掉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有犯罪行为的,移交检察机关;有违法行为,但不够上刑事犯罪的,则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罚。如发现抓错了的,要及时纠正,予以释放。
这天下午,北风凛冽,天气异常寒冷。人站在坝子上都直哆嗦,更何况薛永新要站到两米多高的木架上拉大锯,得承受多么强烈的寒风!
只见他用冻得通红的双手握住大锯的木柄,另一个人则站在木架下面,两人配合一致,你推我拉,你拉我推,不缓不慢,极富节奏感。在“吱——吱”的锯木声中,锋利的锯条寒光闪闪,一分一寸地“杀”进木头里。厚厚的木方转瞬间变成了一块块木板,锯末纷扬,像漫天飞舞的小雪。薛永新看上去就像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剑法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一剑劈下,完美地将“对手”大卸八块。
这是最古老的人工解木头,也是最累人的活计,正从坝子经过的杜所长早已看呆了。他是外省人,从来没有看过这样解木头的方式。他发现站在高高木架上的那个脸圆圆的年轻人,一招一式,十分娴熟,显然是个内行。从年轻人专注的神情上看,他绝非游手好闲之徒。
这小伙子到底犯了什么法?他寻思着。
解完了木头,薛永新从木架上跳下来。一只有力的大手在他肩上拍了一下。
他猛地一回头,见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高大男人,一副威严而又和蔼的面容。
“你这个小胖子,究竟犯了什么罪?”
“您是……”
旁边的人告诉他:“这是杜所长。”
原来是收审所的所长。薛永新听说所长是一位转业军人。他感觉到,杜所长与个别的审讯人员不同,很亲切,很值得信赖。
于是,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从头到尾告诉杜所长——他从潼南到成都为彭道爷申冤,半年前开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有合法手续。彭道爷的冤情在邓小平的关怀下得到昭雪后,他又把老人家接到身边照顾。彭道爷精通医术,经常义务为人治病。他自己也喜欢钻研道家医学,跟着彭道爷学医。可是,突然莫名其妙被说成搞“封建迷信”,还不明不白地被抓了进来。
杜所长听后,沉思了片刻,对他说:“好好劳动吧。”说完,就走了。
虽然没有得到具体的答复,但一句“好好劳动”比起那些审讯人员整天叫他“交待罪行”,多少有些安慰。
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望着杜所长大步流星的背影,薛永新的心里感到一丝温暖。
杜所长回到办公室,立刻调来了薛永新的立案材料,认真地看起来。他发现了三个疑点:第一,说薛永新非法从潼南到成都办厂。现在政策完全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罪名不成立。第二,说薛永新“散布封建迷信”,没有言论,也无证据。他与一位道教人士在一起,并不能说明其在搞封建迷信活动。第三,说他搞反革命串连,也没有证据。
“抓错了人!”杜所长点燃了一支烟,眉头紧锁。
他拨通电话,请专案组的同志到他办公室来。专案组的同志很快赶到。他将案情疑点告诉他们,请他们重新审查薛永新的案子,尽快弄清问题。
然而,案子遇到阻力。
杜所长决定亲自奔走、调查。在调查中,他发现导致薛永新被抓的原因,在于某官员因薛永新没有行贿而迁怒,有意陷害薛永新,罗织莫须有罪名。而办案人员也收到“好处”,强行逼供,执法犯法。
真相大白!这位在朝鲜战场出生入死的军人震怒了。杜所长连夜向上级机关汇报。
一个月后,某官员落马。参与办案违法乱纪的几个审讯人员也被立案调查。
1983年岁末的一天,薛永新无罪释放。
一百二十天的屈辱,一百二十天的铁窗生活,终于结束了。薛永新相信,天地自有公道,人间自有正义,世界依然美好。善良、正直的人们,像杜国钦、彭崇斌那样的人,依然很多。
薛永新走在大街上,深深呼吸了一下新鲜而自由的空气。虽然风还是那么冷,但他的心是温暖的。
尽管世界上还有邪恶的东西存在,但并不能阻挡他追求人生大道的理想。通过邪恶去发现美好的东西,通过遭受痛苦和磨难,去努力达到人生崇高的境界,生命便具有深刻的意义。
正是在生活中经历了苦难的人,才获得了在某一方面的特别的才华和品质,才增添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使心中希望之火燃烧得更加炽热,而历练出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具备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去追求使社会进步的事业。从这一个意义上说,苦难是人生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薛永新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一百二十天,在高墙铁窗下,悟出了生命的真谛和意义,找到了人生目标——创办实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老子思想走进民众。
现在,他恨不得马上把心中所思所悟告诉一个重要的人——李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