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21996900000049

第49章 切中话题,提高效率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一定要切中话题,提高效率。不能切中话题,总是绕弯子的人,永远达不到说话的效果。说话无法切中话题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优柔寡断的表现,这种优柔寡断会让很多机会丧失。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天生有一股特殊的文人气质,不知迷死了多少女人。

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她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条列下来,才发现好坏均等,真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又找出了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不结婚的处境我是清楚的,但结婚会是个怎样的情况,我还不知道?对!我该答应那个女人的央求。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女人的父亲:“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

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向来引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尔后两年,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批注:

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不犹豫”和“不后悔”,看起来是矛盾的:决策太快,就可能做出后悔之事,为了将来不后悔,就需要小心谨慎。这种心态,使很多人变得优柔寡断。

优柔寡断,会让你丧失很多机会,有时可能给一个机构甚至一个国家带来灾难。而与优柔寡断相反的就是果断。果敢决断是领导的一个基本素质之一,决断力是领导和统驭的根基,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能力。

正确的决断能使社会各类资源达到最佳组合,从而产生绝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什么有些人当断不断呢?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事情比较棘手,他们想拖一拖,等方便时再着手处理。殊不知,当办而难办之事,并不会因时间推移而降低难度,反而会因错过办事时机而变得更难办。其二是,利弊得失不是很明朗,他们想看得更清楚一些再着手处理。殊不知,世事如同博弈,你看不清时,对方也同样看不清。等到你看清了,对方也同样看清了,事情的难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连赌一把的机会都失去了。所以,聪明人对当办之事,总是当机立断,决不会犹豫不决。

与人交谈的时候,千万不要优柔寡断,很多话说出来比不说要好。有些人有请求,但是生怕别人拒绝,于是话始终都没有说出口。这种人是自卑的表现。在他们看来,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拒绝别人。事实上,其实说出来,别人不一定会拒绝你。即使被拒绝了,也只是暂时的,长远来看还是有希望的。

成大事者认为,有些时候,话说到一定份上就应该开诚布公,应该坦诚相待,而不应该有所隐晦。很多时候,人只有一次说话的机会,别人也只给自己听的机会。错过了这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尤其是在感情方面,很多人有这样那样的感情遗憾,其实最大的感情遗憾莫过于你和对方都相互喜欢,但是谁也没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