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警犬出击·义犬
21996400000015

第15章

狗和虎在出生后一百天左右都要换牙了。

尤其对于小老虎来说,换牙并非只是换牙齿的事,变换的还有它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它们忽然发现,以前做不到的、难做到的事,现在能做到,能轻易就做到了。比如,本来可以和自己对抗的野兔,现在成了一团血肉,和二林子给它的猪肺、猪肉之类的食物并没有多大差别。小老虎的这种膨胀的自我感觉,很像身背枪支的男人。

小老虎阿斗还是迷恋游戏,但玩着玩着,游戏往往就会变味,变成真格的对抗,甚至变成杀戮事件。

在扑杀一只母鸡和吃掉一只公鸡之后,老主人和小主人突然变了脸,把阿斗囚进了铁笼子。这只铁笼子是本来就在那儿的,有一间小屋那么大,曾经囚过梅花鹿和羚羊。这些动物在这里囚禁着,之后在冬至前后进城去,为居仁堂中药店的全鹿丸和羚羊粉之类的丸散做广告。

囚禁阿斗是早晚的事,李家爷孙是无法驯服一头老虎的,何况小黑豆早到了应该严加调教的时候。

李老中曾经调教出不少优秀的狗,但他老了,这一次要放手让二林子来调教黑豆,借此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小孙子。

老中把他几十年的驯狗经验概括为7个字:抚打演示反复说。

抚是爱抚,表示对狗的赞许。打是警示狗,对狗表示否定和警告。演示就是为狗做示范。“演示”还有用身体语言向狗传达的含意。一个手势,一蹬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能让狗领会人的意思。做这一切时,人要不断重复地说一些话。说的话要简单,最好能简单到一两个字。词汇量要少,不要用含意模糊的词。动词直接和动作有关,所以要非常重视动词,运用词汇量不能多,常用的就是10个:停、趴下、坐、走、跑、爬、嗅、冲、袭、踪。袭就是发动攻击。踪就是追踪。对狗的指令一定要明确,如果你嘴上说“坐”,却做了一个“向前冲”的手势,狗可能就会困惑得叫喊起来——喂,你这是啥意思啊!

说着容易做着难。比如7个字中的“打”,就有许多种打法。拿一块食物给狗吃,狗吃了。再拿一块食物来,同时发出“不可吃”的指令。三个字中,狗往往只注意了它最熟悉的一个字“吃”,就吃。这时要打狗,打痛它。再重复时,狗不敢吃了,但心里不明白,心里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重复,狗不吃,人就亲昵地抚它,表示它做对了。如此反复,狗才能注意到“吃”和“不可吃”的差别。有些悟性好的狗甚至能进而明白“不可”的含意,知道这是主人表禁止的声音。出手“打”时要有度,要打痛它,但不能过分。打太重,狗会愤怒,会记恨。出手有分寸,还配合说话,狗不但知道自己错了,还知道主人打它是驯它,为它好。在某些气氛中,“打”甚至比“抚”还让狗欢喜,它觉得你和它很亲。狗妈妈在驯它们的时候,有时就是这么“打”它们的。

驯狗的人一定要明白,狗是有个性的,狗和人一样,也有荣誉感、羞耻感,有嫉妒心,有自尊心,甚至还爱面子。一句话,你要把你的狗看作一个宅心忠厚的人,你要把它们当作你的天真烂漫的伙伴。“伙伴”是全天候的,办事时是搭档,玩时是玩伴。特别是年轻的狗,它们太喜欢玩了,玩的时候它们最能集中注意力,也是它们最肯学习的时候。别老想着让狗屈从你,要多想着和狗建立伙伴关系,驯狗就是一件快乐的事。狗不反对行动要有规矩,自由要有边界,这一点,在它们是狼的时候就明白了。在狼群中,首领总是会把行动的规矩和自由的边界让所有的成员都弄得很明白,每条狼都知道没有规矩和边界是不安全的,不快乐的。

李老中的驯狗法肯定和教科书上的不同,但朴素实用,再加上二林子和黑豆的悟性都不错,对黑豆的调教相当成功。黑豆很快成了一条优秀的、大药谷的看家狗。

黑豆看护的不是一座房子,一个院子,它看护的是整个山谷。小琴山不大,没什么凶猛的野兽,但沼泽地那边的大琴山很大,山林里出没着狼和野猪。那些被群体逐出的孤狼、孤猪,时不时地会越过沼泽来小琴山这边寻寻机会。药谷里的山药、茯苓、何首乌一类的块茎是野猪们惦念的美食。到了秋天,野猪群也会突然光临,使大药谷损失惨重。作为大药谷的守护犬,黑豆也得兼有猎犬的本领。不是要和野兽硬拼,而是要和这些家伙周旋,向主人报警。主人手里的火铳不是吃素的,轰一声,能把野猪打成“花豹子”。

立秋以后,二林子在率领黑豆巡视山谷时,肩上就扛着那根老火铳了,那派头就是一个带着猎狗的真正的猎手。

主人扛着这支藏着雷火的铳,黑豆就底气十足,走起路来,挺胸昂首,小尾巴像旗帜一样竖着,格外神气。

这条黑狗现在是一条身量和成年狗差不多的青年狗了。有家的温暖,有山林野气的熏染和滋养,黑豆过着自由快活的生活,长得壮实俊朗,帅气十足,一身黑毛闪着丝绒般的光泽,一对褐色的眼睛透出自信和坚毅。

这天,傍晚的巡视又开始了。二林子扛着火铳一边走,一边唱山歌:

叫我唱歌就唱歌,

山谷里唱歌有回音。

山歌开场先唱啥?

一条山路绿茵茵……

山歌的词和调子都被二林子修改过,听上去就像山泉一样清爽顺溜。

精力过剩的黑豆老是颠儿颠儿地跑到主人前头去,看起来不像是它跟随主人,倒像是主人跟着它呢。那棵横倒在地的老树还活着,黑豆后足一蹬就跃过去了,跃过去之后又紧接着跃起,毫无必要地跃过一块稍稍拱出路面的石板……

年复一年,巡视者的脚步已经踩出一条围绕药圃的弯曲小径。这条山径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茎草,黑豆都是熟悉的,闭着眼睛都能踩准昨天的脚印。二林子不管束,任凭黑豆跑去,倒是黑豆不好意思,看看把二林子抛远了,就站着等,就往回跑迎一程。

二林子提醒黑豆:“喂,喂,做记号没有?”

黑豆知道“记号”是什么,“记号”就是它的尿。在巡视途中,它应当不时抬起后腿撒几滴尿。这是在为药圃描边界线,警告野兔、松鼠之类小心越界。

快到松林了。

黑豆站住了,等主人走近来,盯着主人的脸,眼睛里满是期待。

二林子点点头:“去吧,去吧。”

得到允许,黑豆很开心,跑过去用腰肢蹭蹭主人的小腿,表示感谢。它离开巡逻小道,向松林奔去。它要到林子里那片草地去逮野兔。

二林子以往并不等黑豆,会继续沿着小道巡视,这次,二林子扛着火铳跟着黑豆进松林里来了。这使黑豆挺兴奋——人,狗,枪,这才是真正的出猎呢!

黑豆的捕兔本领今非昔比,但它的成功率反而在降低,因为野兔的反捕能力也今非昔比,提高得很快。如今,那些小野兔已机敏得很,草地上的临时避难所也挖得更多,洞与洞之间还建立了许多连接,眼看就能构成一个系统的地下网络了。一有风吹草动,它们一跳两跳就能就近进洞,除了蛇,谁也拿它们没有办法。

一进松林,黑豆立马变得机警,屏息静气,脚步轻悄。今天,主人在场,它更得好好表现一番,尽量有所斩获。

草地上还不见兔子的影子,但它们不久之后就会出现的。它们总是在暮色乍起,天光若无还有的时候出来吃草。这种时候,山林里的夜行食肉动物们还在等待夜幕的光临,而惯于白昼出猎的家伙已经打道回府。

在兔子将出洞而未出洞的时候开始埋伏是最理想的,可以从从容容地选择埋伏地点,而后在兔子出洞的第一时间闪电般出击。

二林子在林中草地边上停住了脚步,站在两棵靠得很紧的松树后面观察黑豆的行动。

黑豆在草地上抬起湿润的鼻子吸吮空气,耳廓一愣一愣地转动。它走几步,在提起一只前爪时突然全身定格,看上去像一个木雕。它轻轻落下爪子,提起另一只爪子,再落下时竟然把爪子翻过来用脚背落地。狗在这种高度专注时会把尾巴夹进臀沟,可它不,它把它的尾巴沉下去,拖着,又让尾尖翘起来一点点,看上去就像一把大刀片。它改用矮步行走,腹部有时触及了草地,整个儿把自己变成了一滴滑动的油。

二林子看出来了:黑豆是在学阿斗呢!二林子差点笑出声来——哈,这家伙竟然模仿老虎呢!

黑豆选定了一个灌木丛当埋伏点,趴下,目光在松林里逡巡。它看见了二林子,发现二林子在向它摇手。黑豆是看得懂这个手势的——主人在说“不,不对!”

二林子在林子里绕着草地走,走过一段路,停下,用手指着靠近他的一个灌木丛向黑豆示意——应该挑选这里!这里才是理想的埋伏点!

黑豆明白了,赶紧转移过去。

埋伏点的选择很重要,几乎就决定了伏击的成败。二林子挑选的这个潜伏点至少有三个优点:有灌木丛做掩蔽,在倾斜的草地的高处,在草地的“下风”处。兔子的后腿比前腿长得多,发达得多。这样的身体特征适宜爬坡,下坡时就显出了大缺陷——在奋力出逃时很容易因为前冲力太大而失去重心,向坡下滚跌。挑选伏击点的首要考虑是风向——猎手必须处于猎物的下风处!如果潜伏者处于上风处,体味会被风泄露给猎物,猎物避之不及,伏击就一定会失败。

丛林知识可以写成一部皇皇巨著,丛林的子民们一辈子学不完。野兽的生存知识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父母同伴的示范,第二个是自己的经验教训,第三个是来自遥远的本能遗传。黑豆不是野兽,但不同于家犬。作为大药谷的看护犬,黑豆也得遵守丛林的法则,学习丛林的生存技能。黑豆失去了妈妈的教导,失去了最重要的老师,它的成长需要它付出更多的努力。

黑豆一下子就明白了二林子让它转移埋伏点的意图,但它一时未必能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这时候,靠在一棵大松树上的二林子就在思谋这个问题。人与狗沟通的词汇太贫乏了,要让黑豆弄明白风向的问题,难;要让黑豆明白野兔的下坡问题,更难。得多想办法告诉狗“应该怎样”,不要只说“不应该这样”,否则会使狗迷茫无措,焦躁不宁。

二林子理性的选择果然奏效。黑豆一击成功,捕获了一只性急的公野兔。

黑豆衔着猎物快乐地奔过来,向主人报功。

二林子抚摸黑豆的额头,赞许它:“好,好!”

二林子高兴的主要不是黑豆逮到了野兔,而是那只年轻的公兔在向坡下逃跑时连摔了两个大跟头。

得到主人的表扬,黑豆兴奋得两眼放光,尾巴摇得晃晃的,把腰肢也带动了。

现场施教是最好的方式。二林子趴到草地上做了几个兔子的动作,然后往坡下爬,然后顺着坡地连翻几个跟头。二林子在演示兔子刚才的动作。

主人的举动先是使黑豆觉得惊诧,而后误以为这是主人在庆祝伏击成功,于是也在草地上打了几个滚。

黑豆尚未明白二林子的意思,看来狗在兴奋的时候并不适宜对它们施教。二林子一时无计可施,就说:“去吧,去吧,去找阿斗吧。”

黑豆明白,叼了野兔飞奔而去。这是惯例,凡是黑豆有所猎获,主人都让它把猎物送给笼中的阿斗。

跳过那棵倒在路上的黄栌树,巡逻小道就转了个急弯。转过这个弯,黑豆一抬头就看见高踞于红石崖的阿斗了。黑豆又回头看了看二林子,小心窝里充满了对这位小主人的感激。

狗喜欢和男孩子玩,它们和男孩合得来。狗一般不喜欢与行动缓慢的人在一起,慢吞吞的,多没劲呀!

黑豆与二林子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

一天,二林子隔夜淋了冷雨发起了高烧,早晨躺在床上起不来。黑豆在下房等不来二林子,跑到上房去找,看见二林子还在床上,就在床边大喊大叫——喂,喂,你别赖皮,你应该带我到山谷里去玩的!起来啦!起来啦!

老中赶紧进房来喝止:“黑豆,闭嘴!二林子生病了。出去,出去吧,让二林子好好睡觉。”黑豆看看睡得迷迷糊糊的二林子,小鼻子咻咻地闻一会儿,居然就弄明白了,不敢吭声,乖乖地退出门,跑回下房去了。

没过多久,黑豆不放心,又跑去看二林子,不吭声,眼睛一眨一眨地看一会小主人,然后又悄悄回去。没过多久,它又不放心了,又往正房跑……它就这样跑来跑去地跑了大半天。

到了傍晚,黑豆再去看二林子时,见二林子睁开了眼睛,它很激动,抬起两只前爪趴在床沿上,回头朝老中呜呜叫,请求把它抱到床上去,好让它陪陪二林子。床太高了,它没法自己爬上去。

二林子明白了小狗的意图,侧过身来看小狗,耷拉下一只手来想摸摸小狗。小狗抢先做表示,用粉红色的小舌头一下一下地舔二林子的手。它觉得这手不对劲,那么烫啊!黑豆目不转睛地看着二林子绯红的脸,那种目光真是令人心碎呢!黑豆跑去绕着老主人的裤腿打转转,哀哀地低吠,是请求老主人想办法帮助二林子呢。

老中已经下山请过郎中了。许郎中来了,给二林子把脉,看舌苔,然后从药箱里拿出来一包药,让二林子就着温开水服下。

黑豆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关注,看到二林子坐起来要吃药,紧张地吠叫起来,猛然间把许郎中吓了一跳。

老中要打狗,被二林子劝住。

二林子说:“我知道黑豆为什么叫——它不让我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呢。这是我教它的呀。”

这话把老中和许郎中都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