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认真地听完她的抱怨后,对她说:“听起来你非常关心公司的会计系统改革。你能不能把这些错误一一写下来,并在周末的时候交给我?”到了周末,老板收到了长达五页的抱怨书。在这份报告中,她列举出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已经出现的各种错误,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其他错误。在收到这位抱怨专家的抱怨书后,老板把此抱怨书的复印件交给信息管理系统部的总管,并对他说:“这是玛丽对电算化会计系统提出的意见书,里面是所有关于新会计系统的操作失误。我希望你们两个能够抽时间坐在一起谈一谈新会计系统,讨论一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让我们省略中间的一些故事情节,直接看看结局吧!抱怨专家玛丽与信息管理系统部总管经过几次交流后,所有问题都得到顺利的解决。老板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也没有对玛丽唠唠叨叨的抱怨表现出反感与不悦的情绪,他及时与玛丽沟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抱怨专家的倔强态度让人不爽,但是这件事经过老板的处理,就迎刃而解了。老板非常巧妙地利用了玛丽的优点:她持之以恒的特长!不但回避了玛丽抱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和她建立了积极的合作关系。老板在与玛丽交流的过程中,没有与她产生任何情感的冲突或障碍,玛丽是整个交流与沟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沟通中的所有人都从交流中获益。
看了上面的案例,作为中层领导的你是否会去寻找那些联系你与员工的“纽带”?例如,你可以每周与员工共进午餐一次,在共进午餐时,不需要你长篇大论对员工的感激,你可以对员工说:“感谢大家每天辛苦工作。”要关注员工的需要,了解他们的渴望。
如果你时刻想着去做这件事情,就会意外地发现这种方法既简单易行,又能收到神奇的效果。例如,你给予一位下属创立自己的工作习惯的权力。他认为,每天早上与领导一起喝十分钟的咖啡,是一种好的工作仪式。建立这种习惯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在早晨上班后有一个好的开端,与下属建立更融洽的关系。如果领导能够与秘书一起维持这种工作关系,这表明领导尊重并认可秘书的工作。对于秘书来说,这种工作习惯更为重要,这表明领导认可他的工作,认为他的工作很重要,与他一起喝咖啡对领导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时间投资。如果在繁忙的早晨开始之时,领导与下属花十分钟完成这种轻松愉快的喝咖啡仪式,那么他们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中层领导不需要任何的成本投入,但是收获很大。
为目标放下“身段”并不丢脸
作为中层领导,要学会降低自己的身价,放下你的架子,忘记你的身份,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官”,总是高高在上,俯瞰下属。放下架子,从自以为是的心理中上走出来,到员工中去,才能与他们真诚友好地平等相处,同时获得他们的尊重。
有的领导喜欢摆架子,放不下身份,总认为自己是领导是官,而员工则是平头百姓。但是能力的大小,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职位的高低和资格的老幼,每个人都有专长,但每个人都不可能全能,每个员工都可能是一个潜藏的富矿,有可能比领导能量还多。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事情做好,为此,应该把各有所长的贤能人士聚集到自己的身边,给各种各样的贤才能人以必要的尊重,要能放下自己的架子,与他们平等相处,他们才愿意继续为你效力。
一天,一位原来在公司担任部门领导职务的很有才子的赵天亿,忽然辞职走了。总主管李先生得知他是被挖到一家酒店做主管,于是亲自找到了那家酒店。
原先的老板主动来喝酒,这使刚辞职的赵天亿深感意外。但他想躲开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笑脸相迎,请李总喝酒,他在一旁陪着。两人细饮慢说,李总笑容可掬,情绪不错。他与这位过去的手下拉扯起一些一起创业过关斩将的往事,讲得眉飞色舞。随后,才谈到赵天亿的近况,他兴致勃勃地问:“很好吧?是不是干得很顺手?”赵天亿当然要把现状好好描绘一番:很受老板的赏识,当上主管以后,手下协作也不错,初步估算,在年内可以赢利50万元,一边说一边觉得很畅快。李总淡然一笑,说:“四五十万吗?我认为太少了。” “就这么个小小的酒店,一年赚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赵天亿小声地辩解道。
李总一本正经地说:“照我看,你的才能一年应该赚几百万。你太不自信了,在这个小地方藏不下你这条蛟龙,所以我看你在这儿是大材小用啊!还是回去跟我干,怎么样?”赵天亿感到非常意外:“李总,你不是开玩笑吧?我刚出来,你还要我回去……”李总慢悠悠地说:“我想问题和做事情向来都是认真的。”赵天亿为难地苦笑:“我连公司的房子都退了,回去还有位置吗?”李总道:“你错了,我们公司的一贯做法是人走了房子留给他,你在小酒店里太屈才,所以留下这句话:‘你愿不愿来,我都等着你。’”
赵天亿果然返回公司,一年后,经过东拼西杀,为公司获利几百万。
领导摆架子只会拉大与下属之间的距离,结果是听不到下属的心声,了解不到他们的需求,所制定的策略必然缺乏可靠的依据,脱离实际状况。放下架子是与员工平等相处的前提条件,也是领导良好的修养和自信的表现。领导要想做好上作,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与他平等相处,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如果把自己放在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制造一种神秘感,让员工仰首而视,上级与下属油水分离,下属对上级俯首听从,这样是绝对干不好工作的。而聪明的中层领导则不会这样对待下属,他甚至没有领导的意识,也就更不会端领导的架子。他随和地往来于下属之中,一点儿都看不出他领导的身份,下属可以很随便地对他说:“嗨,刘主管!你的头发今天真是好亮啊!”他也会在心情好的时候拍着某下属的肩膀,请他到对面的小店里喝杯酒。只有关系融洽了,员工才可能更积极主动,把工作做得更好。
就如木桶理论:员工是组成木桶的木板,中层领导只有把员工的心关在木桶里面,木板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如果员工的心跑到了木桶外面,木板不再向心,木桶也就成了漏水桶了。所以聪明的领导者懂得巧用木桶理论,放下架子把员工当成是自己的事业伙伴,礼贤下士,善待人才,珍惜和爱护人才。
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中层领导们不能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一套,那是“愚民政策”,同现在的中层领导原则是格格不入的。
据说,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公司已经取消了主管、董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专用洗手间、专用餐厅,他们在工厂与工人们交谈、争论,有时也跪在地上和工人们一道摆弄有故障的机器。日本的有些企业主管、董事长在工作时间同工人穿—样的工作服, 一起干活。下班之后一起到酒吧喝酒聊天,到舞厅娱乐……总之他们都取消了自己的特权,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指挥者的架子,破除了他们身上保留的“神秘”和“神”的幻影,以平等的身份感,以“人”的形象走入“人间”,走向员工,与员工们亲密相处,相互沟通与交流,从而激发了员工们的工作热情,打消了他们长期对下压式的领导的逆反心理,有了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工作,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管理者平日的态度,不必要非得执著于“我是上司、你是员工”的界限。其实大家对自己的身份非常清楚,只要各尽其责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过分标榜自己。上司可以一如朋友般,有限度地透露一些私人事情,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放下架子,拿出一点平等待人的态度,你就会自然多了一些亲和力,手下的员工就能够心甘情愿地服从指挥。
与下属平等相处
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精明的领导会让员工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低一等的领导会让员工们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领导会让员工们畏惧他;最糟糕的领导会让员工们瞧不起他。员工是公司利益的创造者,作为领导者妥善地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有许多身居要职的大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的名字,在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余,叫出下属的名字,令下属受宠若惊。充满人情味的领导必能获得下属的衷心拥戴。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领导对下属的一切感情投资,就是这样的。
盛唐时期,唐玄宗连下三道诏书,征召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入京。李白这一年43岁,他毕生都向往着建功立业,以为这一回总可以大展宏图了,于是,意气风发地来到了长安。唐玄宗在大明宫召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