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轩、青龙和唐燕青等人回到盖州时,已是后半夜。林江和屈浪、文宁等人还在喝酒,等待项轩等人归来。见项轩回来,众人都欣喜不已,不过见到项轩身后还跟着位披着项轩外袍的貌美女子,众人又是一阵好奇。
项轩简单说了下情况,他和青龙追的那名黑衣人没追到,项轩救下赵灵儿后,又与前来增援的唐燕青相遇,于是便一同回了盖州。如今锦州、朝阳战场紧张激烈,项轩作了简单的安排和部署之后,便让众人早些休息,大军明日一早进军营口。
盖州距离营口不过六十余里,营口是辽国的水师港湾,停泊了辽国的诸多舰船和辎重。虽然辽军水师了得,但此刻,盖州丢失,营口已经完全没有守护的屏障。正所谓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正面战场上,辽军的水师给楚燕联军造成了不少的威胁,因此,项轩此举,便是要一举摧毁掉辽军在营口的水师港口,没有了后续的补给,辽军的水师也不过是只纸老虎而已。
项轩命令楚军分两路朝营口进发,由唐燕青率领111军骑兵和张天羽率领121军为先锋,逼近营口。项轩亲率118军、136军、134军主力部队为后援,朝营口逼近。
大军行进的路上,屈浪已将营口的详细情况给项轩做了个报告。营口乃是辽国水师最重要的港口,几乎所有的补给都是由此处提供给辽军的水师,而营口虽然是辽国的最大军港码头,但城池却并不大。如今项轩率领楚国大军深入辽国的腹地,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入辽国的胸膛,给予辽国十分巨大的威胁。
项轩也从接到的消息得知,虽然楚燕联军在锦州、朝阳等地激战,但由于项轩亲率的十万楚军接连攻克辽东半岛,致使辽国不得撤军回守都城辽阳,从而,导致辽军在锦州、朝阳战场上接连失利,如今楚国的三十万大军在徐良的率领下,已经攻到朝阳城下,对朝阳实施了包围。锦州战场,葛云率领的四十余万燕军,也已经攻克了锦州附近的重镇,大军向锦州逼近。
如今的辽国,全线的战事已呈现败局之势,连辽国大将军莫堂也率领大军往盘锦方向撤退。因此,项轩也不急于向辽阳进军,以如今已成疲惫之师的楚军十万兵马,想要一举拿下辽阳,是绝对不可能的,相反,若是孤军深入,恐怕楚军十万精兵将陷入险境。
而当下,项轩的目标便是攻取营口,一方面可以切断辽军水师的退路,另一方面此地进可攻辽阳,退可守盖州,乃是上上之策。
楚国先头部队111军、121军由唐燕青统率,只用了半日,便攻下了营口,控制营口城池的各处出入口以及海港,辽军的水师部队只得弃岸登舰逃离,漂流在海上,就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一样。
按照项轩的习惯,攻下成城池后,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情况,做好老百姓的安抚工作,这也是楚国为何每占一城一池都不会出现大乱子的重要原因。
在营口府衙内,项轩召集了楚国高官和营口德高望重的人议事,听完当地德高望重之人的意见后,项轩立即下命免除辽国之前所有的苛捐杂税和严酷的法令,安抚了当地的民心。
虽然营口城内的百姓暂时得到了稳定和安抚,但海上的辽军水师却始终是一个极大的隐患,而且时常对沿岸进行扰袭,令项轩也是十分的头疼。
夜已深,初夏的夜里还有些许凉意,项轩夜不能寐,便带着林江、唐燕青、屈浪还有赵灵儿几人来到营口的港岸视察。
海港的夜色十分的沉重,项轩向来治军极严,虽是深夜,但港湾的岗哨也是的严密,随时还有巡逻的卫队来往穿梭。见项轩面色沉重,屈浪道:“大王,你可是还在为辽国的水师烦恼吗?”
项轩点点头,叹息道:“虽然辽军水师被我们赶到了海上,但其战力却依然强大,始终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啊。”
屈浪道:“大王不必忧虑,我已经写了密信送给辽军水师的都督黄维嘉,劝他率辽军水师前来归降。”
项轩喜出望外道:“此话当真?”
屈浪自信的道:“大王有所不知,在下与黄维嘉私交甚好。见我的密信,他一定会前来相见。”
项轩欢喜道:“真是太好了。若是黄都督能够归顺我楚国,真可谓是我楚国的幸事也!你约的是什么时候?本王要亲自出海相迎。”
屈浪道:“就是今晚子时。”
在场众人闻言,都是欣喜不已,而只身着单衣的赵灵儿却打了个喷嚏。见状,项轩将自己身上的外袍脱下,披在她的身上,道:“灵儿,夜里海边天凉,你先回去吧。”
赵灵儿那双圆润的大眼睛异常的美丽,同时也透出坚强,她摇了摇头道:“大王,我不要紧。”
林江开玩笑道:“灵儿姑娘,若是你着凉了,我家大王会担心的,你还是先行回去吧。”
赵灵儿看了眼项轩,见项轩脸上满是关切之意,她这才点了点头道:“那灵儿就先告退了。”
项轩道:“燕青,你护送灵儿回府。”
唐燕青拱手行礼道:“是,大王。”
看着唐燕青和赵灵儿离去的背影,屈浪始终一言不发,他脸色有些不自然,眼色的神色也有些怪异。项轩问道:“屈先生,你怎么了?”
屈浪这才反应过来,忙摇头道:“没……没事。”但他还是不经意的看了看赵灵儿一眼。
子时,一叶扁舟从海面上驶来,船头燃着一支火把,旁边傲立一名中年男子,此人腰悬宝剑,一手叉腰、一手按在剑柄上,深情甚是倨傲。扁舟驶到离海岸百余米距离之时,便停了下来。
船头的男子朗声大呼道:“项轩何在?”
屈浪激动的大声回答道:“来人可是黄兄?”
相隔百米,又是浓浓的夜幕,就算是项轩这般目力了得,也看不清来人的面貌。
那人朗声道:“正是在下。烦请项轩上船一聚。”
屈浪还欲搭话,项轩已经拦下了他,郎笑着回答道:“黄都督稍后,在下这便来。”说话间,他已经展身一跃,掠入海面,然后双脚踏在海面上,再次掠起,几个起落间,竟已跃出百余米,此等绝顶的轻功,令在场的众人都不禁为之咂舌。
项轩落在船头之时,船身竟然没有丝毫晃动,就连船头上的那只火把,火光也未曾闪烁。站在项轩对面的乃是名身穿青色长袍中年男子,额头高突,面色十分的严峻,赫然竟是项轩的老熟人,他与项轩见面之后,满眼饱含泪珠,竟然‘噗通’一声朝项轩跪了下去,呼喊道:“少主!”
项轩也是惊喜不已,忙扶起身前的青衣男子,眼中也不禁湿润一片,激动的道:“张将军,怎么是你?”
眼前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梅城之战,护送项轩离开梅城的楚国大将张清。当年,梅城被攻破之后,晋军发现项轩逃走了,便派人四处追捕,当年丞相杨良和大将张清为了护送项轩逃离,不得已只能与项轩分别,去引开追兵。
后来,项轩遭到进军追兵的围攻,幸得青龙及时赶到搭救,然后项轩再去寻找杨良和张清,已经无迹可寻,项轩只得与青龙浪迹天涯,躲避晋国的追兵和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