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传奇
21884200000023

第23章 攻心当为上七擒孟蛮王

南中叛乱事件由危急转向和缓的关键,在于永昌郡太守王伉及功曹吕凯,矢志坚守永昌,使叛军无法席卷整个南中地区,也使蜀汉军日后的反扑军事行动得以顺利展开。

特别是吕凯,他将雍闿指挥下的南蛮军北进的情形,写成《平蛮指掌图》呈献给诸葛亮,作为参考。其中对南中地区的地形、气象、风俗习惯,以及南蛮兵器及作战方法,都有详细的分析及说明。

诸葛亮看完后,非常感动,将此《平蛮指掌图》作为南征大军的演习指导。也许就凭此“知己知彼”的蓝图,诸葛亮才能够轻松地七擒孟获,达到完美的“全胜”。

诚如前章所述,“七擒孟获”的事件主要来自于南中地区(特别是云南西部)的野史传闻,历史上虽有擒放之记载,对次数则语焉不详。《华阳国志》虽有七擒七纵字眼,但时间和地点则全无记载。

倒是小说《三国演义》根据部分地方野史,附会正史少数的记载,加上小说家丰富的想象力,以四万多字淋漓尽致地描写七擒七纵孟获的全部始末。其中大部分地区都是吕凯和王伉经营的滇西,正史上并无诸葛亮率军到此的记录。而其中和正史最大的不同,在于整个南征大军的编组,特别是主要作战人物有很大的差异。

五月渡泸,平服南中,在诸葛亮的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加上《三国演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说,里面的情节虽有明显的不合理,但在中国民间却常被认为是事实相信着。因此在本章特别根据野史,重新较有系统地整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南征的情节,或许让我们对诸葛亮的个性和军事才能,以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功业的真伪,能有较真实的了解和判断。

依野史记载,诸葛亮判断在首战中失败的孟获,一定会设法对蜀汉军进行反击,因此他下令王平大军由正面迎击孟获军。

王平故意单身上前向孟获挑战,孟获军的主将忙牙长向前应战,王平假装不敌撤退,忙牙长立刻猛进,孟获趁机领军追击。但只过了一个山头,侧面飞出关索大军挡住孟获军的后路,同时张翼、张嶷两支大军,由双侧猛攻,孟获大败,向锦屏山附近逃逸。

王平率军在后猛追,不让孟获有思考生路的机会。孟获只好带残众逃入锦屏山,想不到赵云早在那里埋伏,孟获不敌,当场被抓。

虽然左右众臣属都建议诸葛亮斩杀孟获,便可以平乱。但诸葛亮为了让南人心服,仍无条件释放孟获。

这个战役记载,令人最不解的是,深为熟悉锦屏山地形、地利的南蛮军,为何反而中了“人生地不熟”的蜀军埋伏,稍有军事常识的人,便可看出其中的虚构。

依照正史记载,诸葛亮是在五月渡泸之后才和孟获进行接触战的。

但在野史传说中,二擒孟获的战役发生在渡过泸水的时候。

被释放的孟获,再度集结各“洞”酋长,退到泸水南岸建立新防线。他的作战计划是蜀军若勉强渡过泸水,必使战争成为长期对抗战,远征军师老则疲,更何况水土不服,战斗力必急速下降,孟获将趁机发动猛攻,便可彻底击溃诸葛亮大军。

诸葛亮早料到孟获的作战心理,因此下令全军撤离泸水,到较阴暗凉爽的地方驻营避暑,对孟获的积极挑战,表面上来个不理不睬。

但诸葛亮仍暗地里命令吕凯详细调查周边地形。吕凯在泸水下游找到一个叫做流沙口的地方,流水较缓,河底也较浅,而且对岸的夹山地区,正是敌人运粮的主通道。(深知此地地利的孟获,为何会愚笨到把重要的粮道设置在此不利地形上,显然是小说家的虚设。)

这个时候,正好负责后勤支援的马岱大军(马超之弟),运送补给品到前线,诸葛亮便下令这个精锐的生力军渡河袭击孟获大军。(战场上各军营职责分明,诸葛亮调动没有心理准备的勤务大军成为先锋部队,其实是兵家大忌,这也可能是小说家想象之言。)

野史记载,马岱大军乘夜渡过流沙口,向夹山袭击,使孟获军的粮道遭到阻断。

孟获下令忙牙长向夹山反攻,却又为马岱击溃,忙牙长当场被杀。

孟获又下令第二军的董荼那部众,迎击马岱大军。由于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乘胜渡过泸水,董荼那曾遭诸葛亮释放之恩情,无心对抗,便自行收兵向南撤退。

孟获以董荼那违反军令,欲斩杀之,幸其他酋长求情,改为处罚一百大杖,令其闭门思过。

受过屈辱后的董荼那,对孟获更为不满,特别是其族人,几乎全部主张向诸葛亮投降,以报受辱之恨。董荼那乃率领自己部落之亲信,袭击孟获的大本营,再度生擒了孟获。

诸葛亮似乎早预期孟获自家阵营中会有窝里反的事件,所以轻松地等待董荼那生擒孟获求降。

赏赐并遣返董荼那部队后,诸葛亮问孟获的感想,孟获表示被自己人所害,因此相当不服气,诸葛亮便下令无条件释放,让他卷土重来。

这段记载,不但和史实有很大出入,而且不合理的事情也很多。马岱的介入违反军事学上的常识;孟获对董荼那的处置,显然属于汉式的军法,和南蛮军的部落式组织规则显然有出入;孟获在处分董荼那后,却又如此疏于防卫,更令人不解。

孟获逃回大本营后,立刻派人擒杀董荼那和阿会喃。(这又是小说中诸葛亮的失算,相信历史中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不应犯此错误。)

杀了叛逆的酋长后,再度领军攻打夹山,却发现诸葛亮早已撤军,这里一个人也没有。

孟获只好返回本阵,正好其弟孟优由蛮部银坑山带了两万部队前来增援,兄弟两人彻夜研究击败诸葛亮大军的方法。

隔日,孟优带着百余名蛮军,以极乐鸟和白孔雀的羽毛装饰头顶,穿着彩色的上衣,手足均戴有金银珠玉的装饰。依蛮军的习俗,这是放弃武装的和平使者装扮,因此一直到蜀军大本营前均未受到阻扰。

孟优在大门前大声表示:“我是南蛮王孟获之弟孟优,特代替兄长来向丞相投降。”

诸葛亮虽不信孟优有投降的诚意,仍问其来意,孟优道:“由于兄长蒙丞相两度释放,心中非常感激,只是族人反对,不敢随意投降,因此令我前来致意,相信兄长孟获一定会设法说服大家,前来投降的。”

诸葛亮也当面表示嘉勉,并置酒宴款待孟优及其部众。特别还拿出了从成都带来的美酒请客,蜀汉军和投降蛮军彻夜举行庆功宴,通宵饮酒作乐。

其实,孟获早在附近部署大量蛮军,企图等酒宴中的蜀汉军队醉倒后,再发动火攻。但等到酒宴结束后,孟获率军攻入,却发现里面醉倒的只有孟优的蛮军而已,蜀汉士兵一个都没有,才发现又中计了。

孟获带着醉倒的孟优放火烧营,但反被埋伏的蜀汉大军营团围住,孟获带着亲信杀出重围,逃到泸水附近,看到岸边有南中蛮族的船队,立刻登船准备逃逸。

但一登船,才发现原来是马岱部队化装的。孟获在仓皇中,失去抵抗力,终于再次被生擒。

诸葛亮对孟获说:“这一次使奸计的可是你啊!如今心服了吧!”

孟获说:“是我弟弟孟优贪酒误事,否则我的计策一定会成功。”

诸葛亮听了大笑,下令第三度释放孟获。

诸葛亮在释放孟获后,便率大军越过泸水,直到西洱河边,在南、北两岸扎营布阵,并有浮桥联系两岸的蜀军阵地。

孟获的探马人员,发现南岸的蜀汉阵营似乎没有军队。孟获乃组成突击队袭击南岸的蜀汉军营,但意外地发现阵营中一个士兵也没有,只有数百辆堆满粮食的车子,武器和马具被杂乱地舍弃着。

不过,由南岸望向北岸阵营,仍布满了无数蜀汉军旗,到处可看到枪剑在阳光下反出的光线。

“这一定又是诸葛亮的谋略了!”

孟获对参谋人员表示道,

“丢弃这些粮食和车辆,显示蜀汉内部发生事变,诸葛亮一定是撤军离去了。为了防备我们的追击,故意在北岸布置整齐的阵营,以为疑军吧!”

不过,孟获的确被吓怕了,仍不敢轻易攻击蜀汉北岸营区。

三天以后,北岸蜀军的旗帜显得混乱,摆置的刀枪也不见了。

“看吧!还是退回去了!追吧,一个也别让他们逃掉。”

孟获决心渡过西洱河,向北追击。但当夜天气不佳,风沙颇大,渡过北岸的孟获军,只好暂时退至蜀汉北岸营区中避风。

深夜时,突然阵地起火,加上风大,很快成了火海,孟获军队立刻乱成一团,四处逃窜。但阵营外已完全为蜀军所包围,孟获率领残余十数余亲信,落荒而逃。

一直到天亮,孟获发现前方森林前有一个车队,认真一看,竟是诸葛亮车队。

只见诸葛亮在车上,大声笑道:“不要再逃了,为什么还没有决战,就逃开了呢?”

孟获回过头来,主动攻击诸葛亮之车队,不料,还未攻击到车前,便轰然一声踏入诸葛亮预设的沙坑中,而为魏延的军队所擒获。

诸葛亮问孟获道:“这次你可心悦诚服地投降了吗?”

孟获大声表示:“绝不投降!我是被你用诈术欺骗的,怎么可以投降?你可以杀了我!如果不杀我,我绝对会领军再来和你堂堂正正地决战,再也不会被你的诡计欺骗了。”

“好吧!就这样吧!”

诸葛亮下令第四度无条件释放孟获。

这段野史记载中的孟获,不认输的反应如同恶作剧被抓到的顽童,一副耍赖的模样,一点也不像南蛮的领导人物。

孟获日后升任蜀汉朝廷的大官,并且有非常杰出的表现,应不致如此缺乏器量才对。

西洱河之役以后,孟获率残余部众往南撤退,诸葛亮也被迫深入地追向更南方的南中地区。

孟获这次投奔了秃龙洞的洞主朵思大王。

吕凯的《平蛮指掌图》中,指出南中地区有所谓的“洞”,那是个天然要塞。不但山势险要,而且山区充满了瘴烟之气,岩石中经常喷出硫磺,时人称之为“毒泉”。

蜀汉军以王平大军为先锋,向南中进攻,由于受到瘴气的袭击,损伤非常严重。加上天气炎热,兵士看到泉便四处争取饮用,却因为饮泉中含大量硫磺,纷纷中毒,王平无法指挥,只好向诸葛亮求救。

诸葛亮立刻下令重赏寻找向导人才。总算幸运地得到居住当地隐士之引导,不但找到可以饮用的泉水,更找到了避开瘴气的小路,使蜀军顺利越过毒泉区,进入西洱河南部接近秃龙洞的地方。

这下把朵思大王吓坏了,他认为凭地利优势,蜀军是绝对过不来的,想不到蜀军已轻易到达秃龙洞的东北方。

蜀汉军声势浩大,不少部落酋长不战而降,朵思大王大惊,只好据险而守,并向附近酋长争取援助。

不久,西方银治洞二十一洞洞主杨锋率领他的五个儿子和三万蛮兵前来助战。孟获和朵思大王非常高兴,双方立刻详细研拟对付蜀军的计划。

杨锋的儿子表示:“我们的兵士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将,由我们来应付蜀军便足够了。”

孟获和朵思大王立刻举办酒宴招待,杨锋更由军中挑选出十数位美女献舞庆祝,双方都非常高兴,朵思大王也下令暂时解除警戒,让大家可以一起同乐。

就在大伙儿酒酣耳热之际,跳舞的十数个舞娘突然拔出尖刀,直冲向朵思大王和孟获的座位,一下便制住了两个蛮王。杨锋的五个儿子动作更快,迅速制伏了宴会上的蛮军将领。

原来杨锋和他的儿子早就接受了诸葛亮的招抚,三万蛮军中也藏有大量蜀汉军队。因此秃龙洞势险的地利条件完全无法发挥,孟获和朵思大王在无法抗拒下,成为蜀军的阶下囚。

诸葛亮在安抚和赏赐杨锋父子后,并在营前审问孟获、孟优和朵思大王。

“这一次,你们可服气了吧!”

“是我们自己人叛变,根本不是你们的力量,我们怎么会心服!”

于是诸葛亮第五度释放了孟获。

孟获在秃龙洞弃守后,决心在其根据地蛮都银坑山布防,并集结南中地区各部族军力,以和诸葛亮一决生死。

银坑山以产银而有名,是南中地区的政经中心,约在现今贵州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附近,也是这次诸葛亮南征的主要目标。由孟获之妻——祝融氏及其娘家部族驻守。

当诸葛亮下令南征时,祝融一族公开宣称,将运用他们的力量彻底击溃蜀汉大军。

祝融一族擅长飞刀术,杀伤力极强,在蛮族中作战力应属佼佼者。相传祝融氏属火神后代,拥有各式各样的火攻秘术,他们经常穿着朱红色战袍,凶狠又勇猛,是让其他族人闻之色变的“大杀手”。

孟获在退入银坑山后,立刻召集附近属祝融族的四个洞主,共商对蜀汉南征军的作战计划。

孟获的妻子祝融氏,强悍地表示:“要击溃蜀汉大军,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先行击杀诸葛亮。诸葛亮一死,所有南征大军便会自然而然崩溃掉的。”

“那用什么方法可以击杀诸葛亮呢?”

“最好的方法,是将他们引入决战的地点,要利用地利。银坑山北面有个三方河平原,是三条大河的冲积地,那里是个袋形的平地,可以将蜀军诱入那个地方,再从三河口上截断之,诸葛亮便成为囊中物了。”

这时候,又传报西南八纳洞的洞主木鹿大王也率其部众前来助阵,木鹿大王是位有名的驯兽师,他的大军最大的特色便是拥有大量的虎、狮、象等凶猛动物,在平地作战,破坏力非常可怕。

孟获得到此援助,信心大增,决定和诸葛亮在此硬碰硬地决战。

他在银坑山山麓,泸水、甘南水、西城水的汇流处,搭建防御性城堡,由朵思大王负责防守,木鹿大王则驻守在附近平原区,随时准备袭击进攻到这里的蜀汉大军。

朵思大王在城寨上埋伏大量弓弩手,每张弩可同时连续发射十支箭,箭头上均涂有剧毒,只要伤及皮肤,立刻会侵入五脏六腑,非死不可。

从前线上的情报,诸葛亮判断这将是场硬战,因此他派出赵云和魏延军为主战部队。

但在朵思大王的毒箭攻势下,蜀汉军在首度和第二度的攻城战中,损失惨重,赵云只好宣布暂时退守,请示诸葛亮再作定夺。

诸葛亮下令建造防箭工事,但朵思大王却以火箭攻击之,蜀军只好撤退至十里之外。

诸葛亮便下令暂时休战,重新搜集地形环境情报,并拟定新的攻击策略。

休战期间,三河口附近突然狂风大作,两三天内飞沙走石,十尺以外的距离完全视线不清。

诸葛亮突生一计。他下令二十万蜀汉大军,小心地将土用衣服包着,再穿在身上,好像是一个个移动的小土包,利用黄昏时刻,在猛风中,逼近三江平原的防御城。

朵思大王虽下令以毒箭攻击,但强风中弓弩根本射不准,蜀汉大军攻到城寨下,把土包堆高,很快堆成一个和城墙同样高的小山。蜀军便很快地由小山翻墙攻入城寨内。

由于兵力相差悬殊,朵思大王的防御军队很快就遭到歼灭,朵思大王也死在乱军中。

在银坑山本寨的孟获,获知三方河兵败消息,大为吃惊,下令祝融氏和木鹿大王进入三江平原,准备进行会战。

张嶷和马忠的部队首先进入平原区,立刻遭到祝融夫人的袭击。虽然吕凯在《平蛮指掌图》中对祝融氏的作战方法有详细解释,但第一次面对飞刀和火箭的攻击,张嶷和马忠仍被打得大败,张嶷更因而被擒。

听到蜀军大败,接应的赵云和魏延大为吃惊,这两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便研拟对付祝融夫人的作战密策。隔日,由赵云先行前来挑战,当祝融夫人发动攻势时,赵云即下令撤退,祝融夫人乘胜追击。但魏延又接着由另一路向祝融氏挑战,双方初一接触,魏延又往后撤军,祝融氏杀得兴起,狠追猛打。一直进入山麓边,魏延突回身迎战,祝融氏亲自取飞刀袭击魏延,但被魏延挥刀挡落。祝融氏正要再度发动攻势,不防赵云突由侧面率军攻来,蛮军立刻陷入大乱,祝融夫人慌乱中,竟为赵云所擒。

孟获在接获祝融氏失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立刻下令木鹿大王催动野兽大军出战反击。由于赵云和魏延从未见过如此大军,不敢应战,立刻退回大本营向诸葛亮请示。

诸葛亮陷入深思。经过数天的准备,他想出了对付野兽大军的方法。

诸葛亮下令全军各带草束二把,当木鹿大王的野兽大军发动攻击时,蜀军点燃草束,以烟火反击野兽。野兽看见烟火立刻陷入混乱,赵云和魏延乘势追杀,木鹿大王亦死于乱军中。

在大本营中的诸葛亮,突然接获传报,有蛮族领袖押解孟获兄弟前来投降。诸葛亮下令开营寨大门,迎入投降队伍。

但当领头的酋长押着全身绑着大绳的孟获、孟优兄弟一踏进营门,负责防卫的关索突然下令关门,并命侍卫队突击并逮捕了投降行列及孟获兄弟。

诸葛亮下令搜身,果然投降行列及孟获兄弟身上均暗藏短刃,打算假装投降,进入营寨直接袭杀诸葛亮,没想到仍被识破,全部成为俘虏。

诸葛亮问道:“这回总该服气了吧!”

孟获答道:“是我自己主动来让你俘虏的,不是你的本领,当然仍不服气。”

从这段记载看来,孟获简直成了耍赖大王,哪里像是日后成为蜀汉朝廷大员应有的器量。

诸葛亮又无条件释放了孟获。

孟获、孟优及祝融夫人,带着残军,向银坑山东南的乌戈国撤退,并向乌戈国酋长兀突骨请求支援。

兀突骨下令乌戈国部队,在东北桃花水的渡头河谷建筑防御工事,作最后抵抗的阵地。

依吕凯的《平蛮指掌图》记载:“乌戈国的军队,穿着藤甲制成的战盔及战甲,这藤甲是用油料浸泡后制成,重量很轻,但却刀枪不入,作战的威力相当可怕。”

诸葛亮命令魏延由正面攻击蛮军的营寨。

兀突骨立刻展开反击。蜀军大败,魏延下令全军撤向桃花水渡口的正北,一个叫做盘蛇谷的地方。

兀突骨率藤甲军在后猛追,当他们刚进入谷口时,后方的出口处上面忽然投下大量巨木、大石堵住了退路,接着山谷的上方投下了大量点燃了的树枝,浸油的藤甲见火立刻烧起来,很快形成一片火海,兀突骨的无敌藤甲大军全部烧死在盘蛇谷中。

孟获听说兀突骨追击魏延军入谷,心中生疑,也立刻打开营寨门,率军前往接应,不料却碰上诸葛亮的车队。由于有马岱和关索护卫,孟获的军队显非敌手,便再度退向桃花水的营寨,想不到营寨早被王平和张翼的大军占据了,孟获和祝融夫人大惊,想突围而出,却为横冲进来的马岱所生擒。

诸葛亮下令释放孟获,孟获却感动地下跪表示:“南人心服了,从此以后,绝无反叛之心。”七擒七纵,使孟获完全心悦诚服的时候,已经是建兴三年九月的初秋季节。

以上这段野史和小说上的情节,虽然相当详细,却也相当不合理。前面几次战役,双方的损失较小,诸葛亮不见好就收,反而发动第五次到第七次的战役,造成双方人马的严重伤亡。以政治层面而言,制造更多的仇恨,应该是更不利才对。后面几场战役,从任何一个角度观之,都是没有必要的。

尤其是朵思大王、木鹿大王、祝融夫人、兀突骨等人物塑造,显然过分小说化了些。不但有渲染之嫌,人名、地名上都极其怪异,记录上也缺乏史实的严谨性及合理性。

吕凯的《平蛮指掌图》虽见于史实记载,但其真实内容已付之阙如。小说中有关《平蛮指掌图》内容的记载,显然有牵强附会之处。

人物的出现,更与史实矛盾,赵云、魏延等蜀汉主力大军,应布防于北方和东方以应付曹魏、东吴等强敌才对,安排他们在平南战役中扮演主要角色,显然是小说家的虚构。

真正的平南英雄马忠、李恢及日后的张嶷,反而成为表现不佳的小角色。

由史实记载和小说情节的对照,七擒七纵之说法的确很难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