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庸》64个人生智慧
21877500000052

第52章 智慧52“藏术”的经典应用

“藏术”主要是进退、取舍、强弱之间尺度的把握,具体的经典应用如下:

谦而不争的智慧

丙吉是西汉鲁国人。他自幼学习律令,曾任鲁国狱吏,因有功绩,被提拔到朝中任廷尉右监,后来调到长安任狱吏。宣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丞相等职。

汉武帝末年,发生了“巫蛊之祸”,祸及卫太子。汉武帝在盛怒之下命人追查卫太子全家及其党羽。卫太子被迫自杀,全家被抄斩,长安城有几万人受到株连。当时,后来成了汉宣帝的病已刚生下来几个月,也因卫太子的事被牵连入狱。丙吉奉诏令检查监狱时,发现了这个小皇曾孙。丙吉知道卫太子被害并无事实根据,因此,对皇曾孙的遭遇很是同情。丙吉暗中让两个比较宽厚谨慎,又有奶的女犯人轮流喂养这个婴儿,每天亲自去检查喂养情况,不准任何人虐待这个孩子。若是没有丙吉的关怀爱护,可怜的皇曾孙或许早就死在狱中了。

后元二年,汉武帝生病,有一个会看天象的人说:“我们看到长安监狱的上空有天子贵人之气。”汉武帝便下令将监狱里的囚犯统统杀掉,并派郭穰连夜来到监狱。丙吉得知后立即关闭监狱门,不准郭穰进去,还说:“监狱里面是有一个无辜而又可怜的皇曾孙,无缘无故地杀死普通的人都不应该,何况这个孩子是皇帝的亲曾孙啊?”说完,丙吉就坐在监狱门口,双方一直僵持到天明。郭穰进不了监狱,便回去向汉武帝告丙吉的状。汉武帝听了禀报后,有所醒悟并说:“这大概也是天命吧!”于是下令把监狱里关的死囚一律免去死罪,皇曾孙得以保全下来,但是皇曾孙体弱多病,在一次大病痊愈后,丙吉给皇曾孙起名叫“病已”,意思是病已全好了,再也不会得病了。

丙吉知道把皇曾孙长期放在长安监狱中总不是办法,他听说有个叫史良娣的人忠厚可靠,就驾车把皇曾孙送到她家抚养。汉昭帝继位后不久就死了,昭帝无子,造成了无继承王位之人的局面。大将军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便商议如何立新帝。丙吉此时任大将军府长史、光禄大夫、给事中等职务。他对霍光说:“如今国家百姓的性命就掌握在将军手中了。皇曾孙病已寄养在民间,现年已十八九岁了。他通晓经学儒术及治国之道,平日行为谨慎,举止谦和,是理想的继承人。希望将军明大义,参考占卜的结果,先让他入宫侍奉太后,待天下人明白真相后,再决定大策,辅立即位,这是天下人的大幸啊!”霍光采纳了丙吉的奏议,辅佐皇曾孙登基,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即位后,封丙吉为关内侯。

丙吉为人深沉忠厚,从不炫耀自己的长处和功劳。丙吉对病已在危难之中有养育呵护的大恩大德,却绝口不谈自己的护驾之功,因此,汉宣帝根本就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如此大的恩德,朝中也没有人知道丙吉的事,丙吉却依然毫无怨言地为国事尽心尽力。等到霍氏被诛灭,宣帝亲政,并亲自过问尚书省的事情。但是,出乎意外的是,一位名叫则的宫婢说她曾经有保护养育皇帝的功劳。汉宣帝诏令官员查问此事,宫婢就说:“此事的详情丙吉都知道。”丙吉认识这个宫婢,她根本就不是喂养过皇帝的乳母。丙吉指着宫婢说:“是曾经让你照顾这皇曾孙,但是你不尽心喂养,还有什么功劳好讲的。只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征卿才是对皇帝有恩的人。”这样汉宣帝才恍然大悟,知道丙吉是自己在大难之际的救命恩人。汉宣帝立即召见丙吉,称赞他有如此大的功德,平日却只字不提,真是难得的贤臣。于是下令封丙吉为博阳侯,升任丞相。

临到受封时,丙吉正好病重,不能起床。皇帝就让人把封印纽佩带在丙吉身上,表示封爵。但是,丙吉依然是那样的谦恭礼让,一再辞谢。当他病好后,正式上书辞谢对他的赏赐,谦虚地说:“我不能无功受禄,虚名受赏。”汉宣帝感动地说:“我对你进行封赏,是因为你对朝廷确实立有大功,而不是虚名。可是你却上书辞谢,我要是同意了你的辞谢,就显得我是一个知恩不报的人了。现在天下太平,没有太多的事,你尽管安心养病,少操劳,只要你把身体保养好了,其他一切事你就放心好了。”就这样丙吉才不得不接受封赏,从此,为朝廷更加尽忠尽职。

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腥风血雨中,丙吉冒着生命危险,不但救了皇曾孙的命,将他抚养长大,而且辅佐他登上皇帝的宝座,此恩可谓深似海,此德可谓比天高。但是丙吉却绝口不提。这既说明了他有高尚的品德,也表现出了他深沉的处世智谋。

因为,从处世的智谋说,大恩不言谢,是一种避祸自保的韬晦之计。侯门似海,君心难测,皇帝对臣下的要求,历来是只准你出力,不准你邀功。丙吉对此是不会不知道的。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谦而不争,可以赢得他人的敬佩。而在领导看来,对一个稳妥的下属,也会比较信任和器重。

躬身待人的智慧

齐桓公是春秋初期齐国国君,军事统帅。姜姓,名小白。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齐桓公就是后者——公子小白。当时,管仲跟随公子纠,而他的朋友鲍叔牙则跟随公子小白。当齐国发生内乱时,纠与小白分别逃到邻国。后来,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率鲍叔牙等人,公子纠率管仲等人,分别向齐国进发,争夺王位。两股队伍在山东路上相遇。管仲为把公子纠扶上王位,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而且正好射中。管仲等人都以为公子小白已死,便带着公子纠慢悠悠地向齐国前进。然而,公子小白并没有死,那一箭只射在了衣钩上。他带领人马加紧前进步伐,抢先回到了齐国,于是登上了王位,当上了齐国的国君,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为了感谢鲍叔牙,决定任用鲍叔牙为相,并下令捉拿杀死管仲。鲍叔牙却推荐自己的好朋友管仲为相,自己情愿当副手。齐桓公很是想不通,但鲍叔牙却说:“那时我与管仲都是各为其主,管仲在射您的时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纠。我们二人相比,管仲要强我千万倍。如果您想富国强兵,成就霸业,非得用管仲为相不可。您要是重用他,他将为您射得天下,哪里只射得衣带钩呢?”于是,齐桓公便不计前嫌谦恭地拜管仲为相。

齐国在今山东省的北部,是东方一个大国。它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渔盐和矿藏,从太公开始,就“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到了春秋年间,农业、手工业,特别是冶铸、纺织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管仲被拜为相后,他心里万分感激,衷心效主,对内积极地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之策,实行经济、政治、军事诸多方面的整顿改革,使齐国国力骤增;对外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组织齐、鲁等八国,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蔡、楚两国,另一方面又帮助燕、卫等国反击少数民族的进攻,终于使齐国成为众诸侯国的领袖,齐国也由乱而治,称雄于诸侯,并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除了齐桓公谦恭得管仲外,齐桓公还礼待下士,深得人心,为他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氏春秋·下贤》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为请教霸业之事,齐桓公去拜见小臣稷,他一日之内去稷那拜访了三次,都没有能见到稷,跟随齐桓公的侍从们都不耐烦了。侍从们说道:“尊敬的万乘之君,您去见这么一个小小的官吏,一天之内来了三趟都还没见到,就此作罢,别再去了吧。”齐桓公回答道:“那怎么能行?蔑视权贵的臣子,固然会轻视他的主人;而蔑视霸业的主人也会轻视他的臣子。纵然你蔑视权贵,我哪敢轻视霸业呢?”侍从们听后都暗自佩服齐桓公的宽阔胸襟和谦恭待士的高贵品格,不再多说什么了。

于是,齐桓公锲而不舍连续五次拜访后最终见到了稷,虚心向他请教霸业的事情。稷得知齐桓公已五次来访的事后,很受感动,与齐桓公促膝长谈。齐桓公受益匪浅。这件事很快就传为了佳话。大家都说:“桓公能礼贤下士,何愁国家不兴?”于是,众士归之。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齐桓公就是最好的例子。

躬身待人,是对人的尊重,而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如此。有大才之士不会屈膝求人,居高位的人要向他请教,就要恭身以待,他才会因为感激而尽力相助。齐桓公身为一国之君主,为求教霸业,不计身份五次拜见布衣之士,不厌其烦,最终得见。足见其实现称雄诸侯的气魄,也见礼贤下士、谦恭待士的心胸气度。

即便你有雄才大略、足智多谋,但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单薄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身居高位的人要有礼贤下士的胸怀,谦恭地对待属下,集众人的力量为己所用,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特别要注意运用这种智谋。

明哲保身的智慧

王翦是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灭亡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多次击败楚军。秦王政准备一鼓作气,吞并楚国,继续统一中国的大业。为此,他召集文臣武将商议灭楚战争。

青年将领李信,在攻打燕国时,曾以少胜多,逼得燕王姬喜走投无路,只好杀了专与秦王作对的太子姬丹,向秦王谢罪求和。秦王认为李信忠勇贤能,很是赏识他。所以,他首先问李信:“李将军,你看吞并楚国需要多少人马呢?”李信年轻气盛,不假思索地回答:“二十万人足够了!”秦王暗暗称赞李信果然是少年英雄。秦王又把目光转向老将王翦,问道:“王将军,您的意见呢?”久经沙场的老将王翦,已经觉察出秦王对李信意见的认同,神色凝重地面对秦王,回答说:“灭楚,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秦王听了,冷冷地说:“哼,哼,看来,王将军果真是老了,为什么这么胆怯呢?还是李将军有魄力,我看他的意见是对的。”于是,秦王就派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楚。王翦因为自己的意见没有被秦王采纳,就托病辞官,归老家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舆,蒙恬攻寝丘,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谁知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楚军趁势尾随追击秦军,三天三夜马不停蹄,攻入秦军的两个壁垒,杀死七名都尉,李信的部队大败而归。

秦王闻秦军失败,非常生气。他终于知道王翦的确有远见,因此,立即将李信查办革职。然后,亲自飞马前往频阳,请老将王翦出马,统帅灭楚大军。秦王向王翦道歉,说:“由于寡人没有听从将军的意见,轻信李信,终使秦军受辱,误了国家大事。现在楚军天天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务请将军抱病上阵,出任灭楚大军的统帅。”王翦推辞道:“老臣体弱多病,脑筋糊涂,希望大王另选良将。”秦王嬴政恳求道:“好了,老将军就不要再推辞了。”王翦说:“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为灭楚大军的统帅,那就非六十万人马不可。”秦王连忙说:“我完全按照老将军的意见办。”

随后,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发攻楚,六十万人马,几乎是秦国的全部军力。王翦统帅六十万军队,等于完全掌握了秦国的兵权,秦王嬴政当然不会完全放心。大军出征那天,秦王亲自率领文武百官送行到灞上。王翦深知秦王嬴政为人多疑,因此,喝了饯行酒后,便请求秦王赐给他一大批良田、住宅和园林。秦王听了,笑道:“老将军放心地去作战吧。你是寡人的肱股之臣,我富有四海,你还用得着担心贫穷吗?”王翦说:“大王废除了裂土分封制度,臣等身为大王的将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只得趁着大王还相信我的时候,请求多恩赐些良田、住宅、园林,作为留给儿孙们的产业。”秦王笑着答应了。

王翦到达函谷关后,先后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恩赐良田、住宅、园林。有的部将对王翦的做法不理解,问王翦说:“老将军这样不厌其烦地请求赏赐,不是太过分了吗?”王翦说:“不,我这样做,是为了解除后顾之忧。秦王的为人你们不是不知道,他粗暴又对人不轻易相信。为了灭楚,他如今把六十万大军全部交给我指挥,心里不会不对我产生疑虑。我只有以多请求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使他不再怀疑我军权在握会威胁到他的王位。”

秦王果然因此而相信王翦,放手让他统军对楚作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吞并了楚国。王翦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大凡有心计的政治家都知道,释疑避谗必须讲究艺术,而不能直来直去。在事业上,老黄牛的实干精神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只有时刻提防来自四面八方的谗言,消除来自顶头上司的疑忌,才能保证劳而有功。这也是一种与上司相处的智谋。

高出立身的智慧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外表虽不修边幅,却自小胸怀大志,希望干一番大事业。在家的时候,他脏活累活都抢着干,照顾母亲,打理家务,从不觉得辛苦。他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能言善辩。对问题分析透彻清晰,并能权衡轻重。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兄长班固被召入朝任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跟着迁居洛阳。因为家境十分贫寒,他经常到官府担任抄写文书以维持生计,奉养自己的母亲。

班超在官府帮忙抄写文书,认真细致。这一天,班超早早来到官府的办公地。收拾打理好一切后,就开始伏案抄写文书。他一字一句地分析,每个问题都要斟酌再三。突然,他被所抄的一段内容所触动,猛然顿悟,不禁丢下笔站起身来,透过窗户,面向远方感叹道:“堂堂三尺男儿大丈夫应该有宏伟的志向,就算是没有更高的志气和胆略,也应当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到国外去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又怎么能长期坐在这里,老是从事笔墨工作,虚度了大好时光呢!”

一起抄书的几个人听到班超的这番话以后,都纷纷报以讥笑。有的人对他蔑视地说:“就凭兄台你现在的境况,还想去建功立业啊?安分点!老老实实在这抄抄书混口饭吃吧,别做白日梦了。”也有人嘲笑道:“贫贱之人还想登什么大雅之堂,为国君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你这样的人有资格谈吗?快省省吧!继续抄吧!待会交文书了!”接着便是阵阵哄笑声。

班超听了他们的这些话,厉声说道:“你们这些庸碌小人怎能会理解壮士的胸怀与志向啊!古人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吾辈为何不能高一步立身,胸怀大志,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效忠呢?”

过了一段时间,明帝问班固:“你的弟弟现在在做什么呢?”班固说:“为官抄写文书,领取薪俸来照顾母亲。”明帝于是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书。凭此从高立身的意识,班超日后投笔从戎,并通过一番努力,终成长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永平十六年,班超跟随窦固击退北匈奴后,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建初三年,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到和帝永元六年,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班超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为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做出了卓越的功绩。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领域的名人,无一不是立大志而成大业的。高一步立身就能够强化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促使自己为人民的事业、国家的利益去拼搏。

立身不高一步,如尘里振衣、泥里灌足,如何超达?洪应明以疑问的语气,肯定了为人处世应立大志、立高志,唯有比别人高一步立身,才可以超越眼前事物所带给人的那些局限,否则,就如在尘土飞扬之时晒衣服,在泥泞中洗脚,展开的只能是一团糟的人生。反观历史与现实,常常可以看到,成功者与失败者,往往仅是一步之遥、一分之差。高一步立身,高一步的追求,往往就能使一个人成为生活中的强者、竞争中的赢家。

趋势避祸的智慧

萧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丞相,汉初“三杰”之一,沛县丰邑人。他不论是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汉高祖十一年,陈稀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出征,到了邯郸,还没等罢兵,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诛杀了韩信。刘邦听说韩信被诛杀后,便派使者来拜萧何为相国,同时加封五千户,并派了五百名士兵和一名都尉作为萧何的侍卫队。当天,一些官员前来祝贺,萧何在府中摆酒款待他们,喜气洋洋的。突然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穿着白衣白鞋,进来吊丧。萧何见状大怒。召平却不慌不忙地对萧何说:“相国,我是来给您提醒的,您的大祸就要临头了。”萧何大惊,忙问:“我又没有犯什么过错,怎会有什么大祸?相反,当今皇上还对我恩宠有加,你难道不知道皇上对我的赏赐么?”这人说:“我当然知道,可是,你仔细想一下,您现在身为相国,功列第一,还能有比这更高的封赏吗?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护您,您还在想尽办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皇上在外风餐露宿,而您长年留守在京城,并没有冒被弓箭射中的危险,却加官晋爵,添置卫队,这并不是宠爱你。韩信起兵谋反,刚刚被镇压下去,皇上对您的衷心也产生了怀疑,皇上赏赐你,不是为了奖赏你的功劳,而是为了试探你。希望您不要接受皇上的封赏,并且把全部家产献出来用以资助军队。这样才能消除皇上对您的疑心。”萧何听从了他的建议,刘邦见萧何如此谦逊,非常高兴。

同年秋天,鲸布谋反,汉高祖又率兵出征,但是他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就像皇上从前讨伐叛子陈稀时所做的那样。刘邦听后默不作声。使者回来后告诉萧何,萧何也没有识破刘邦的用心。

有一次,萧何偶然和一个门客谈到这件事,这个门客忙说:“这样看来您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丞相,您想想,现在皇上在外带兵打仗,他之所以几次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关中的民望而有什么不轨行动啊!如今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发放一些低利息的贷款以玷污自己的声誉,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萧何长叹一声,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贪官污吏呢?”门客说:“您真是对别人明白,对自己糊涂啊!”萧何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为了消除刘邦对他的疑忌,只得故意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毁名节。不多久,就有人将萧何的所作所为密报给刘邦。刘邦听了,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并不查问。当刘邦从前线撤军回来,百姓拦路上书,说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长安以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的吗?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

刘邦表面上让萧何自己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内心里却窃喜,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

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善于看到祸福间的相互转换,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事情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福来之时不必过喜,恰如其分地承受;祸来之时也不必沮丧,及时适当地自救。注意看透它们所有或即将有的过渡,推动事情向有利于社会大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慎言慎语的智慧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敦是周朝的一名大将,因武功卓著而闻名,立有大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公心怀不满,便口出狂言,结果被权臣宇文护逼令自杀。临死之前,他把儿子贺若弼叫到跟前对他说:“我决心要平定江南,但是这个想法没有成功,你要实现我的这一志向。我因为口舌之祸而遭诛杀,你今后说话不可以不加考虑。”为此,他拿起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了血,以此来告诫他今后说话要慎重。

贺若弼年轻的时候慷慨、正直,胸有大志,矫健勇敢,精熟骑马射箭,能写文章,博览书史,在当时很有名望。北周齐王宇文宪听到这些,非常敬重他,召他做自己的参军。不久,又封他为当亭县公,升任王国内史。后来他成为隋朝的要官。

刚开始的时候贺若弼还能记住他父亲的话,经常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来提醒自己,遇事三缄其口。可随着他在隋朝功劳日大,地位日高,便把父亲的告诫忘到脑后去了。同父亲一样,他也因对朝廷封官不满而大发牢骚,被免去了官职;他不接受教训,反而怨言更多,于是被逮捕下狱,隋文帝斥责他道:“我用高颖、杨素为宰,你在下面说这两个人只配吃干饭,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因此奏请将他处死,文帝因他立有大功,免他一死,但一针见血地向他指出:“你有三犯:嫉妒心太强;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目无君主。”

这的确是贺若弼的致命要害,同僚有功他妒嫉,同僚升官他不服气。有一次,皇太子杨广同他谈起朝中几位杰出将领,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个人都是良将,他们的优劣如何?”贺若弼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回答:“杨素是员猛将,但没有谋略;韩擒虎是员战将,但不会带兵;史万岁是员骁将,别的本领平常。”

杨广问:“那么谁可以称之为大将呢?”

贺若弼深深一拜说:“这就要看殿下的眼光了。”

他自以为比别人都高明,贬低一切,殊不知这样一来,既得罪了同僚,又引起了杨广的戒心。后来杨广当了皇帝(即隋炀帝),对他便十分疏远。

最为致命的要害还是最后一个:目无君主。在隋文帝平定江南的战役将要开始时,他便对人说:“江南倒是不难平,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出现‘飞鸟尽,良弓藏’之事呢?”明显地表示了对隋文帝的不信任。

还有一年,他随从隋炀帝出巡北方,在榆林,好大喜功的隋炀帝设置了一个可坐千人的大帐,来招待少数民族首领。这事其实和贺若弼毫无关系,他又在私下里评头品足,乱发议论,说皇帝太奢侈。这事被人告发,他被处以死刑,重蹈了父亲的覆辙。

当今世道,极为复杂,没有机智权变的能力极难应付,而趋利避害又是人的本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明察秋毫,耳听四方,深思熟虑。正如在职场面试时,只有随机应变,相时而“言”,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