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上洋
一
在井冈山,最撼人心魄的是黄洋界的路。
井冈山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天。1965年5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就是翻越黄洋界的公路重上井冈山的。
山路弯弯。毛泽东乘坐的灰色吉姆小车沿着茅坪通往茨坪的公路蜿蜒而上。头顶上就是闻名遐迩的黄洋界。抬眼望去,橙黄色的公路就像一条巨龙在山间盘旋,它一会儿游弋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一会儿又钻藏在深不可测的峡谷里,最后把头一昂伸向了山顶的浓重云雾之中。
真是好一条神奇多姿的天路。
真是好一个雄伟险峻的黄洋界。
也许是因为千里来寻故地心情感到分外激动吧,当小车一到黄洋界,毛泽东没等警卫人员过来就自己打开车门出来了,随即向大家一挥手,带头迈开大步朝山顶登去。
此时的黄洋界,是一片云的海洋,白色的波涛一直滚向无边无际的远方,一座座山峰浮在其间,看上去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个个小岛。毛泽东站在峰顶上,迎着飒飒的山风,极目远眺,然后大声地对随行人员说:“这就是黄洋界,当年井冈山的五大哨口之首。”洪亮的声音,夹裹着一股亲历者的骄傲和自豪,久久在山间回荡。
凡是熟悉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毛泽东的心目中,黄洋界有着特殊的分量。这不仅因为黄洋界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因为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住了黄洋界,也就守住了井冈山。所以,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毛泽东当年亲自决定在这里修建工事,设立哨口。
山顶中央矗立着一座木式结构的黄洋界纪念碑,上面书写着毛泽东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身披风衣,在碑前注目良久,然后来回漫步。可能是昔日的诗词激起了胸中的炮火硝烟,他突然转身问大家:“你们知道黄洋界这一仗吗?好危险哦!”
那是1928年8月30日,湘赣两省的敌军乘着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开赴湘南之际,以四个团的兵力向黄洋界发起了猛烈进攻。当时我军的防守兵力不足一个营,敌军围困万千重。在这十分危急的关头,井冈山军民同仇敌忾,凭险据守,用刀枪、竹钉、石块、滚木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森严壁垒。
然而,不甘失败的敌人在第二天的下午,又以比红军多十几倍的兵力向黄洋界疯狂扑来。此时,红军战士们急中生智,立即把山上原来缴获的一门迫击炮架起来,向敌军发射了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两发未打响,第三发却好像神助一般,呼啸一声划过长空击中了敌人的指挥所。这时,山上的暴动队员也在四面山头上吹响了嘹亮的军号,在树林里来回不断地挥舞着红旗,就好似千军万马要冲过来一样,敌人以为红军主力回来了,顿时乱了阵脚,于是慌慌张张地逃遁了。井冈山军民打了一个漂亮的黄洋界保卫战,创造了我军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与宽阔公路相互辉映的是黄洋界上那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在离哨口不远的小路旁,长着一棵高大繁茂的荷树。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沿着小路从宁冈挑粮上山就经常在这棵树下歇息。比起陌生的公路来,毛泽东对这条小路再熟悉不过了。他熟悉它的崎岖,熟悉它的曲折,熟悉它的陡险,熟悉它的艰难。在这条小路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足迹,也不知洒下了他多少汗水,也许这只有路边的那棵荷树知道,只有路边的那些石草知道。可以说,这条小路是井冈山往昔血与火峥嵘岁月的见证,又是今天宽阔公路的拓展和延伸。大路当从小路来,坦途亦从崎岖始。没有过去的这条坎坷小路,也决不会有今日这样宽敞的公路。
所以,毛泽东对黄洋界的这条小路格外钟情。多年以来,它就像一道长长的思念,穿过历史的风云,一直深深地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在这次重上井冈山的途中,毛泽东常常会深情地注视着这条小路,并不时地会沉浸在深深的回忆和思考之中。
如今,38年过去了,虽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这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毛泽东来说,这可是一段非同寻常的漫长人生啊!5月27日,也就是毛泽东到达茨坪的第六天,他早早地就起了床,他没有像往日那样出去散步,而是在井冈山宾馆115号房间里抽烟、踱步。伴着缭绕的烟雾,他的思绪也奔腾不息,苍翠的群峰,潺潺的流水,婉转的莺啼,飞舞的春燕,飘扬的旌旗,建设的风雷,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浮现在眼前,当年被战争炮火摧残得满目疮痍的井冈山,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崭新面貌,自己也从一个跼踞于小小山旮旯的根据地领导人艰难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最高领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股诗情不由地在胸中涌动。于是,他展开宣纸,挥起巨笔,随着一阵笔走龙蛇,一首气势磅礴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诞生了。
据说,在毛泽东这首词的初稿上,“高路入云端”的“路”原来为“树”,也许是因为悬绕云天的黄洋界的路,实在是太高太险了,更能体现全词的意境和内涵。所以,经过反复的琢磨和推敲,毛泽东将“树”改成了“路”。
这一字之改,可谓画龙点睛,意味深长。
可不是么?在前进的道路上,像黄洋界这样艰难险峻高入云端的路我们都能翻越,那世界上还有什么样更高更险的路我们不能跨过呢?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二
如果我们往深处想想,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高路,看起来是指黄洋界的路,其实是指他所开辟的井冈山道路。
对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征程来说,井冈山无疑是胜利的起点。
而起点往往是最艰难最险恶的。
耐人寻味的是,毛泽东这次重上井冈山,也是沿着当年的路线行进的。
还是那山,还是那水,还是那桥,还是那村。现在看来这条路是那么的清晰,而在当时却是那么的模糊。
车轮滚滚,毛泽东的心潮也随之滚滚。
他想起了“八七”会议。在武汉的一间房子里,他痛心疾首地分析了陈独秀在国共合作中由于不坚持我党政治上的独立性和主动放弃军事上的领导权而最终导致轰轰烈烈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指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主张靠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实行武装暴动。随后,他就主动请缨,夹着一把油纸伞,来到湘赣边界的山区,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
这可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起义啊!在此之前,我们党发动的都是城市暴动,而这却是第一次在农村举行起义。
车窗外,是不断晃过的田野和山峦。大地一片葱绿,阳光格外明媚。毛泽东不由地几次转头朝北望了望。他又想起了文家市。
在这个只有百余户小镇的一所名叫里仁的普通学校里,他主持召开了一次极不普通的会议。由于秋收起义的原定目标是攻打长沙,因而在进军途中遭到强敌的攻击,部队伤亡惨重,迅即由5000人锐减至1500人。起义军究竟向何处去?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他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带领部队改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退却。
这是一次迫不得已的转移,也是一次决定起义军命运的退却。但是转移是为了寻找新的方向,退却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于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也在这次转移退却中渐渐露出了一些端倪。
吉姆车在江西永新的山谷里穿行。两岸青山夹着一湾碧水,映衬着蓝天白云,不似图画,胜似图画。毛泽东一会儿朝前看看,一会儿微微闭上眼睛。当他得知前面不远就要到达三湾时,脸上顿时露出兴奋的表情,当年的情景又重新呈现在他的眼前:由于连续行军,长途跋涉,士兵掉队的掉队,逃跑的逃跑,加上在萍乡芦溪遭遇敌人的阻击,部队从文家市出发到达三湾时只剩下了700多人。悲观失望和怀疑动摇情绪如瘟疫一般在官兵中蔓延,部队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里,他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将工农革命军一个师整编成一个团,同时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官兵平等。然后又在村头那棵千年红枫下向部队发表了鼓舞军心的讲话。从此,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三湾改编,减少的是数量,得到的是质量,改掉的是落后,得到的是新生。改编,是一种重塑,是一种壮大,是一种发展。
过了三湾,就是古城了。这座小镇原是宁冈县城所在地。公路从街道中间穿过。在街边一片低矮的房屋中,有一座宽大屋檐的房子显得分外突出,两棵苍翠的大榕树犹如忠诚的卫士耸立在门前,这就是当地颇有名气的联奎书院。在车子驶入镇里时,毛泽东不由地多次掀开窗帘,凝望着绿阴掩映的这座不平常的建筑。他永生不会忘记,就是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当讨论部队往哪里扎根时,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井冈山不仅山深林密,远离城市,交通不便,而且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群众的基础较好,是最有利于革命力量生存和发展的好地方。所以会议最后决定把井冈山作为秋收起义部队的立足点。
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正确决策。就这样,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的重心也由此实现了从城市向农村的战略性转移。
小车在继续前进,离井冈山越来越近。回忆的闸门也穿越时光的隧道,不断在毛泽东深邃的脑海中打开,那可是一段艰险困苦至极而又辉煌难忘的岁月啊!
在大仓村,也就是古城会议后的第三天,他带着几个人,不拿一枪一弹,冒着杀机四伏的危险,同袁文才进行会面,并在此后开启了我党将绿林武装改造成为工农革命军的先河。
在荆竹山,他站在一块巨石上,郑重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这是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铁的纪律部队的庄严奠基。
在反敌人的数次“会剿”中,使他这个“从未想过要打仗”的一介书生,从战争中学会了战争,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先后取得了五斗江和龙源口等战斗的胜利。
在龙江岸边,他热情诚挚地欢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来到井冈山,两双巨手紧紧相握,两支铁军胜利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广大农村,他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颁布土地法,开展土地革命,一个个工农兵政府相继成立,根据地范围不断扩大,五百里井冈及其周围地区连成了一片红色。
在敌人的严酷封锁中,他和普通士兵一样,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睡的是干稻草,穿的是破军衣,过的是苦到了极点的日子。
在茅坪的八角楼上,他在那盏昏暗的油灯下,不停思考,奋笔疾书,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斗争》两篇著作,鲜明地回答了红旗到底能够打得多久的疑问,第一次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危难、奋起、挫折、成功,这一桩桩、一件件,此刻一齐涌上毛泽东的心头,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眼光又朝向了车子前方不断延伸的路。
是啊,井冈山的路不愧为革命的胜利之路。正是在井冈山上,毛泽东开始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从而率领我们党夺取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从1927年到1949年,22年的漫漫征途;从井冈山这样一块巴掌大的革命根据地发展到了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执掌政权,这难道不是一条比登天还难的高路么?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绝对攀登不了的,但毛泽东攀登上去了,并到达了光辉的顶点。
井冈山,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上的第一座高峰;井冈山,毛泽东叱咤风云铸就辉煌的第一个舞台。
没有井冈山,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井冈山,就没有毛泽东。
三
历史留下了这样难忘的一幕。
在重上井冈山期间,有一天毛泽东沿着一条砂石路散步。当走到路的尽头,跟随的人员都以为他会转身往回走,谁知毛泽东却继续朝没有路的一座山头上攀去,他一边拄着一根竹子拐杖,一边笑着对大家说,秋收起义时因为长时间跋山涉水,我的脚烂了,就是拄着一根树枝拐杖上了井冈山的。现在,我也要借用一下这根拐杖开路前进。
前方是不尽的野草、荆棘、树林、怪石、陡坡、沟壑,但这些都阻挡不了毛泽东坚定的步伐,他领着大家在无路中一步一步地探索着向山顶攀登。也许是此情此景激起了毛泽东的无限感慨,他忽然若有所思地说:鲁迅有句名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井冈山的道路是这样,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是这样。不过,走这条路要比井冈山时期艰难得多。
这是又一条高入云端的路。这是一条比井冈山道路更艰险也更伟大的路。
为此,毛泽东又以他特有的超人气魄,像当年开辟井冈山革命胜利道路那样,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新路来。
应该说,初期的探索是顺利的,也是颇有成效的。
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刚刚响过三年,被长期战争炮火摧毁的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紧接着,156项重点工程破土兴建,整个中国大地呈现一派蓬勃生机。
与此相呼应,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运动也如火如荼,公私合营和国有化浪涛汹涌澎湃,农业合作化在广袤的田野上轰轰烈烈地展开。
当然,毛泽东的眼光也没有放过执政党的建设和思想理论问题。他发动了以反对官僚主义和贪污浪费为重点的“三反五反”运动,严厉惩治了刘青山、张子善等党内腐败分子。他下令取缔妓院,禁止黄、赌、毒,以免党的干部蜕化变质。他于1956年主持召开了党的八大,确立了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并著文提出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他想让神州大地成为一个光辉灿烂的崭新世界。
也许是因为被开始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所感染所鼓舞,也许是因为把在中国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估计得太容易,一股自信的豪情像战争年代那样又一次在毛泽东的胸中奔腾开来,他提出中国要在十五年内超英赶美,创造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奇迹。
没想到一个在抗日战争中写出《论持久战》这篇旷世杰作的党的最高领导人,如今要率领他的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迅跑了。
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到处刮起了一股“大跃进”的旋风,大炼钢铁的土高炉冒着滚滚浓烟,粮食生产不断放射“卫星”,数亿农民全部“集体”地被“人民公社化”,个人私有一律被“一大二公”所代替,社会主义事业似乎在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前进。
然而欲速则不达。仅仅一年之后,整个中国便陷入了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社会主义出现了第一次曲折和危机。
毛泽东依然在没有路的山头上攀登着,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背,他不但不停歇,而且连头也不回,神态是那么的执着。
这不禁使人想起毛泽东第一次上庐山时的情景。那是江西北部与井冈山遥遥相望的另一座名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避暑胜地。1959年夏天,中央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当彭德怀对大跃进提出批评时,毛泽东震怒了。万木葱茏清幽凉爽的庐山顿时充满了浓烈的火药味。在他这个党的最高领导人看来,大跃进是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伟大创造和实践,成绩是主要的,无论是谁都不能否定,他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绝对权威受到了挑战。这样,会议最终也就出现了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那种结果。
在毛泽东攀登的那座没有路的山头的对面山脚下,是一个清一色干打垒土房屋的小村庄。橙色的墙、黑色的瓦,背后绿油油的山,村前水光潋滟的稻田,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这时,毛泽东突然停住向前探索的脚步,回头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小村庄。井冈山斗争时期,他就住在这村子一栋普通的房子里。在这里,他和老百姓一块拉家常,和士兵们一块打草鞋,彼此亲密得就像一家人一样。也是在这里,他曾无数次讲过,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就是为了建立新中国,使人民群众翻身做主人,大家听后都由衷地拍手为他热烈鼓掌。那时候,当官的和当兵的真正是一个样,当官的和老百姓真正是一个样。就是因为“一个样”,我们党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军队也就不断地打胜仗。
看了一会儿,毛泽东又重新转过头来,拨开草丛,穿过树林,绕过巨石,跨过沟坎,一步一步地向越来越陡的山头上登去,坚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毛泽东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现实的情况同他心中的社会主义“理想王国”存在着太大的差距。自从庐山那次会议以后,加上1957年的那场反右派斗争,他在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逐渐发生了改变。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也要抓好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但主要矛盾应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所以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在这个他以为事关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和路线的问题上,有些人却不赞同,甚至在背地里进行抵制。还有使他恼怒的是,他要尽快地在全社会实现公有制,有的地方却搞起了“包产到户”;他要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有的地方却搞起了市场经济性质的集市贸易;他要各级党员干部当好人民的公仆,有些人却当官做老爷;他要全党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些人却追求豪华奢侈的享乐特权生活;他要全体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有些人却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他要文学艺术薄古厚今,有些人却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所有这些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社会主义的红旗还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迎风飘扬吗?
当然,令毛泽东忧虑的还有严峻的国际形势。西方国家的反华声浪此起彼伏。特别是那个曾被称为老大哥的苏联,自从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之后,不仅在其国内掀起了一股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的高潮,而且逐渐改变了斯大林的路线。这引起了毛泽东的严重不安和高度关注。他觉得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中苏关系也由此进入不断恶化的时期,以至后来发展到相互论战、兵戎相见的地步。
山,一重接着一重;峰,一峰连着一峰。内忧、外患,就像眼前连绵起伏的山峰一样,不断向毛泽东涌来。但井冈山铸就了毛泽东山一样的性格。尽管前面充满了艰难险阻,他也要义无反顾地捍卫他所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探索和前进。此刻,一场席卷全国且又迅猛异常的“文化大革命”风暴正在他胸中酝酿。
毛泽东要用阶级斗争这种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极端方式来清除他所认为的党内资产阶级和一切不良现象,以彻底贯彻他的路线和主张。
今天看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与其说是一个伟大胜利者的凯旋,不如说是他夺取全国胜利后的又一次勇敢探索。
今天看来,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中,虽然存在着许多不正确以至错误的思想和做法,但有一点是丝毫不能怀疑的,这就是毛泽东的初衷是好的,是想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今天看来,毛泽东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虽然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着重大的弊端,甚至在有些方面误入了歧途,但对于他来说,他却是始终坚信他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并且认为这条道路很长很高,一直通向共产主义的人间天堂。
正因为如此,在重新面对巍峨雄伟的井冈山时,毛泽东又一次发出了他生命的呐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是高路入云端的又一个新诠释。
这是高路入云端的又一个新号令。